學會自製鮮辣椒醬·涮火鍋當蘸料拌麵拌菜一站搞定

2020-12-15 天然皆是美

鮮辣椒醬突出一個鮮字,把油炸的香字用鮮蓋住,最大程度保證了辣椒的營養價值;少油少鹽沒添加適合當今社會人們追求飲食健康的要求,吃火鍋當蘸料還是拌菜拌麵即好吃又營養,我是跟奶奶學的,又根據自己的口味改良了一下,現在把做鮮辣椒醬的方法分享給大家。

多做些放保鮮櫃保存·吃的時候·吃多少取多少,也可以按比例少做些·吃完再做。

一、鮮小米辣椒500克、杭椒750克、去蒂洗淨起灶放蒸籠中蒸熟放涼備用。

二、大蔥500克、洋蔥500克去根去皮洗淨備用。

三、西紅柿1000克,去蒂洗淨;在西紅柿開過花的地方打花刀再燙一下去皮,去蒂節·切碎備用。

四、把放涼的小米椒和杭椒大蔥和洋蔥一起放到菜板上加適量食鹽垛碎,成辣椒醬狀備用。

五、再準備兩三片大姜和兩公分長短的兩三段大蔥,150克花生油、50克香油、250克海天牌味極鮮醬油、50克海天牌蠔油。六、起鍋燒熱加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把蔥段和薑片炒至金黃撈出,加入切碎的西紅柿炒熟,加入海天牌味極鮮·熬成濃汁·加入香油,50克的一半,燒一會,再把垛好的辣椒醬放進去·燒開,小火熬製五分鐘再加入蠔油和剩下的50克的一半的香油,再熬製一分鐘,鮮香爽口的鮮辣椒醬就做好了·等涼透了放保鮮保存現吃現取。

做好鮮辣椒醬,麵條清水煮熟,再加上些油菜煮一下·撈出來·放上一小勺鮮辣椒醬拌一下·鮮爽辣又營養又好吃。剛出鍋的饅頭蘸著鮮辣椒醬吃·越吃越愛吃;涮火鍋當蘸料·清水鍋底·涮肉、涮菜·涮魚、涮蝦都好吃·適合健康飲食·並且做一次鮮辣椒醬;一天三頓做飯都輕鬆。

相關焦點

  • 蒜蓉鮮椒醬家常做法,拌飯拌麵夾饃炒菜、當火鍋蘸料味道特別香
    你愛吃鮮辣味的辣椒醬嗎? 下面給大家介紹一款好吃易做,拌飯拌麵夾饃炒菜、當火鍋蘸料味道特別香的一款蒜蓉鮮椒醬。 喜歡吃辣又嫌熬醬麻煩的朋友不妨試試這款辣椒醬,做一次能吃一年。
  • 6款超好吃火鍋蘸料配方,火鍋控必備!
    天氣越來越冷,在寒冷的日子裡,最能安慰我們冰冷身心的,當屬那一鍋熱騰騰的火鍋。有的人吃火鍋只在意湯底和涮的食材,卻忽視了火鍋的黃金搭檔——蘸料,其實蘸料也是決定火鍋好不好吃的一個很重要因素。據說愛吃火鍋的人對於蘸料,都有一套獨家的秘方。
  • 冬天吃火鍋不知道調醬?有了這6款蘸醬,涮火鍋吃餃子都香
    冬天吃火鍋不知道調醬?有了這6款蘸醬,涮火鍋吃餃子都香!天寒地凍時節,最過癮的事情莫過於吃火鍋。或家人或三五好友,圍坐在熱氣騰騰的火鍋旁,配上各種蔬菜、菌菇、羊肉卷、牛肉片、肉丸子。不需要其它的主菜,就可以吃得盡興又過癮。如果嗜辣的朋友,還可以準備一個鴛鴦火鍋。左邊是清湯,右邊是麻辣的川味火鍋,吃到大汗淋漓,結果還停不下嘴。
  • 教你做萬能蘸料,涼拌菜涮火鍋都可以,怎麼吃都香
    不管是涼菜的蘸汁兒還是涮火鍋時的蘸料,只要做好了,涼菜和火鍋的味道都不會差。尤其到了節假日或是過年,總會切盤牛肉或是肘子諸如此類的硬菜上桌,這個時候,就需要一碟色香味俱全的蘸料來助興了。懶人可能會忽略這個蘸汁,那樣,這盤硬菜的美味就會大打折扣。再或者,自己在家涮火鍋時,只會調簡單的麻醬小料或是買現成的蘸料,那火鍋的滋味也會遠不如火鍋店。火鍋店的火鍋之所以好吃,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蘸料的調製。一碗蘸啥啥香的秘制蘸料,可能就是吸引無數吃貨去光顧的原因。
  • 5種火鍋蘸料,您好哪一口?美味自己調出來!
    5款火鍋蘸料,吃火鍋的時候用得著 ,趕緊收藏起來~一、四川麻辣火鍋(香油碟)配料:香油、蒜泥、香菜、香蔥備選:香醋、蠔油、花生碎、白糖、小米辣最經典的香油碟是用適量的香油搭配平均分配的香菜二、老北京涮羊肉(北方傳統麻醬蘸料)配料:麻醬、腐乳、韭菜花、香菜北方火鍋,口味較為清淡,適合以芝麻醬打底的蘸料,鹹鮮香俱全。特別是羊肉火鍋!老北京涮羊肉,一定是要這個搭配的!羊肉的嫩滑配上麻醬的濃厚,百吃不厭!
  • 萬能蘸料、涼拌汁!熱量最低別想了,天熱,拌啥吃都香
    同樣是吃餃子,吃火鍋,拌涼菜,有朋友就是買來的,相信跟那碗蘸料或者涼拌汁的關係極大。所以我們像自己在家要做得好吃,也同樣需要一份好吃的蘸料秘方。蘸料的方法,想必家家戶戶都有自己喜歡的口味;但要味道好,一些基本的比例卻是不能少的。
  • 這個蘸醬太萬能了,涮火鍋,蘸餃子,白切雞都可以,實用又簡單
    南方人喜歡吃餃子,北方人喜歡吃餃子,提到這個吃餃子,一碗靈魂搭配上醬,它是必要的和愛懶,一般人會選擇最簡單的方式,是蘸醬油或與餃子蘸醋成熟,分享的餃子蘸,學會不再只是單調的醬油、醋成熟!方法很簡單,一看就會,是冬至吃餃子必備的工具,不僅吃餃子可以跟它一起吃,吃火鍋也可以蘸著吃,沙拉、麵條等都可以用它,它無所不能!又辣又酸,超級好吃!
  • 萬能火鍋蘸料大揭秘!簡單幾步,蘸啥啥好吃~
    一直覺得,自己是個不能吃辣的人,所以對重慶火鍋頗為拒絕♀。唯一一次吃重慶火鍋的經歷挺慘痛:調了一碗蒜蓉醬油當蘸料,辣到胃腸炎進醫院。放到肉能浸在裡面涮一涮那種。大量的香油可以給肉降溫、裹住辣的味道,吃下去就不會「辣到」腸胃啦。除了香油,還可以加點蒜蓉、香菜和蔥花,讓味道的層次更加豐富。
  • 6種超好吃的火鍋蘸料搭配秘方,必須人手一份!
    火鍋的靈魂表示火鍋蘸料,今天尚堯分享給大家幾種火鍋的絕世蘸料配方,記得收藏喲~ 01 標配版蒜泥油碟 涮好的肉片放到此蘸料裡輕輕一蘸,充分混合油香、蒜香,涮肉入口,滿口爆香,瞬間打通你的味蕾。 不過,此款蘸料雖然簡單,想必不是所有人都能駕馭得了的,因為除了香油,其他三種配料都屬於重口味,有人接受不了蒜味,有人不吃香菜,有的吃什麼菜都不會放香蔥。不過沒關係,下面還有許多款,總有一款適合你。
  • 號稱中國最辣的幾種辣椒,雲南涮涮辣上榜
    辣椒交易現場 辣椒引入中國後,經過漫長的種植、培育後,衍生出了眾多的品種,如小米椒、朝天紅、黃燈籠、二荊條、涮涮辣等。涮涮辣的辣度高達6000多度,讓人聞一下就覺得特別辣,根本不敢直接食用。只要摘下一顆在湯鍋裡涮一涮,整鍋湯就變得很辣了。 2、重慶石柱朝天紅 朝天紅
  • 酸奶蘸蘸醬+火鍋的神仙吃法,你一定沒嘗過!
    時下最流行的酸奶+火鍋新吃法,你Get了嗎?超多人吃過火鍋和麻醬的經典搭配,有誰嘗試過火鍋涮肉蘸酸奶的神仙吃法?呷哺呷哺全新推出的酸奶蘸蘸醬,剛剛上市我就按耐不住激動的心情,拉著小姐妹就奔赴店裡嘗鮮啦!
  • 自製辣椒醬,只需要加這3種調料就夠了,2分鐘學會,比買的好吃
    夏天做涼拌菜、拌麵、拌飯什麼的,拌上一勺自己做的辣椒醬,那叫一個香辣開胃、好吃下飯。辣椒醬可以說是最萬能百搭的食材了,拌什麼都好吃。特別是對於無辣不歡的人來說,吃飯的時候怎麼能沒有一罐辣椒醬呢?自己做的辣椒醬比外面賣的更好吃,而且又便宜,也不含添加劑,比買的更加健康。一次多做一些,吃上一年都不會壞,反正自從我學會做辣椒醬之後就再也沒有從外面買過了。
  • 各地火鍋各有特色,疫情結束後,先涮哪一種?
    川渝火鍋,尤其是重慶火鍋,離不開重口味的麻辣牛油鍋底,這可是重慶火鍋最挑逗我們味蕾的重頭戲。紅彤彤翻滾的火鍋裡散發著濃鬱的脂香和麻辣香味,看著雖然重口味,卻讓人忍不住連吞口水。涮過的食物輕易就入味,掛上濃鬱的麻辣鮮香,是少數讓蘸料顯得多餘的火鍋。如果你面前正放著一盤九宮格火鍋,你很快就能看到中間格開始翻騰起來。
  • 庖丁家鮮牛肉火鍋指南丨涮肉精確到秒!
    立冬過後,天氣漸寒,總是想吃些熱乎的食物,所以火鍋成為了人們外出就餐的第一選擇。中國美食多種多樣,光是火鍋,就能分為好幾種,麻辣鮮香的重慶火鍋,熱氣騰騰的北京涮羊肉,別具一格的雲南菌菇鍋......但小編最愛的還是口口鮮美的鮮牛肉火鍋。
  • 大廚教你2種超簡單做法,拌麵拌菜都好用
    大廚教你2種超簡單做法,拌麵拌菜都好用!馬上就是五一了,氣溫越來越高,大家吃涼麵、涼菜的熱情會越來越高漲,但是非常時期,建議大家還是自己在家做,對此有的朋友可能會說自己在家做的,總是不如外面的好吃。其實涼麵和涼拌菜好不好吃,關鍵就在料汁的調製,只要料汁調好了,就是用掛麵依然噴香!那麼拌涼麵的汁到底應該怎麼調呢?
  • 好吃的蘸料是吃火鍋的靈魂,6種美味火鍋蘸料推薦
    #火鍋#冬天來了,一場大雪立馬把氣溫拉低,外面寒風凜凜,最美不過在家吃上一頓熱氣騰騰的火鍋,相信很多小夥伴都喜歡吃涮羊肉,也有這樣的體會,好吃的涮羊肉必須配上好的蘸料,好的蘸料會給涮羊肉味道增分不少。
  • 沒有火鍋的冬天,少了一半的溫暖
    北京人吃火鍋稱為「涮鍋子」,最地道是涮羊肉,幾張桌子、幾把椅子,銅鍋、木炭,幾盤小菜,就是北京的冬天。地道的老北京涮肉,鍋底講究「清湯」,一鍋清水,頂多加幾片姜,幾段蔥段。羊肉要選擇肉質細膩無羶味的,鮮切得羊肉薄片,用筷子一提溜,變色後撈出。料碗裡一蘸,那叫一個鮮美。
  • 寒冷的冬天和火鍋最配了!做法簡單,6款無敵好吃的神仙蘸料
    萬能蘸料香菜+蔥花+蒜蓉+小米辣+生抽+香油+醋萬能蘸料涮啥火鍋都好吃,做法也簡單~經典蒜泥油碟蒜泥+香菜+蔥花+香菜超濃鬱的蒜香味,香辣開胃超好吃~>海鮮火鍋蘸料白芝麻+小米辣+蔥花+蒜蓉+香油+蠔油海鮮火鍋標配,鮮香超好吃~清湯火鍋蘸料生抽+小米辣+蒜蓉+香菜+醋+蔥花適合各種清湯火鍋,酸辣爽口~
  • 火鍋店師傅分享6種火鍋蘸料,吃嘛嘛香,在家實現「海底撈」自由
    平時我們在外面吃火鍋,要麼就是店家直接端上現成的蘸料,這樣的蘸料可是火鍋店的靈魂,因為涮火鍋的食材基本上都差不多,唯獨這鍋底和蘸料調製最為重要,這樣的火鍋蘸料比例和配方都是不外傳的;另外一種就是自助型,小料區擺放了超多種類的調味料,苦於我們不知道如何搭配才美味,浪費了好多食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