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疫情過去了,摘下口罩大搖大擺走在大街上,頭一件事一定要來一頓火鍋!
那先吃哪種火鍋呢?
同樣是火鍋,各地有不同的做法,吃出不同的味道。得虧在飲食文化高度相互滲透的今天,往往在一座城就能嘗遍來自五湖四海的火鍋。
那麼,爆辣的重慶火鍋,啃下一頭牛的潮汕牛肉火鍋和宰掉一頭豬的東北酸菜白肉火鍋......哪款更能讓你吃得酣暢淋漓,成為你疫情過後第一頓火鍋的首選呢?
重慶火鍋/四川火鍋
口 味:麻、辣、鮮、香鍋 底:牛油、清油特色主料:「內臟系」:毛肚、豬腦花、鴨血、鴨腸、鵝腸、腰花等;耗兒魚蘸 料:香油、蒜泥小 吃:冰粉、紅糖餈粑
如果追求刺激,來頓「爽」的以深度釋放「壓抑」的自己,無須猶豫,首選重慶火鍋或四川火鍋!
麻和辣對味蕾的刺激能讓我們的大腦分泌更多的「內啡肽」物質,讓我們越吃越過癮,越吃越開心。
川渝火鍋,尤其是重慶火鍋,離不開重口味的麻辣牛油鍋底,這可是重慶火鍋最挑逗我們味蕾的重頭戲。
紅彤彤翻滾的火鍋裡散發著濃鬱的脂香和麻辣香味,看著雖然重口味,卻讓人忍不住連吞口水。涮過的食物輕易就入味,掛上濃鬱的麻辣鮮香,是少數讓蘸料顯得多餘的火鍋。
如果你面前正放著一盤九宮格火鍋,你很快就能看到中間格開始翻騰起來。
你會忍不住夾起一大塊堅挺的毛肚投進去。
你的小夥伴早已忍不住挑來一根長長的鵝腸,沉入滾燙的紅湯。
翻滾十幾秒,毛肚從紅油裡被你迫不及待撈起,透亮的紅油順著毛肚表面的紋路往下滴。你會發現這時候的毛肚在高溫的紅湯「火煉」下,變得更加堅挺,表面的鬚鬚根根突起挺立,在紅油的襯託下異常地光亮
你甚者來不及往蘸碟裡挖上一勺蒜泥、滿上香油,就把毛肚整個塞進嘴裡。
香!是牛油特有的濃鬱脂香!
脆!牙齒快速穿透毛肚,你仿佛聽見了毛肚「嚓嚓」的碎裂聲。
比生醃的蘿蔔皮還要脆的口感,讓你忍不住多嚼了幾下。牛油融合毛肚汁的脂香順勢滲入舌面,那滋味豈是一般牛雜能比。
等到毛肚全部滑入腸胃,你的舌尖開始溫熱起來,那是一種火辣辣裡透著「點點」麻爽的感受。
你很自然地抓起冰粉碗裡的勺子,舀起一大勺送進嘴裡,冰涼甜潤的觸感從舌尖向舌面蔓延,瞬間把舌尖剛燃起來的火辣和麻爽碾壓了過去。
「哈~」
你張嘴哈了一口氣,真爽啊!
當舌尖再受不住麻辣的猛烈攻擊,甚至開始產生刺刺的疼痛,嘴唇又紅又腫。一盤糯嘟嘟的紅糖餈粑放在了你的眼前。
趕緊來一口吧,讓糯嘰嘰的香甜安撫一下燥熱的口腔,像海綿一樣,把殘留在口腔裡的麻辣因子統統吸光。
很快,你的戰鬥力就復燃了......
川渝火鍋就是這麼「變態」,儘管你不吃辣,也會哭著說好香。
粵式火鍋-潮汕火鍋
口味:原汁原味鍋底:清湯或牛肉湯主料:牛肉、牛肉丸蘸料:沙茶醬、辣椒醬小吃:溼炒牛河
如果說川渝火鍋嘗的是火鍋底料的香味,那潮汕火鍋就是一根筋衝著食材本身——新鮮牛肉去的!
走進潮汕牛肉火鍋店,首先擺在你面前的,是一鍋清湯,裡面飄著幾塊白蘿蔔和玉米,看著倒是寡淡;除了清湯,你也可以上一份牛肉湯鍋底,味道更醇厚一些。
這不比川渝火鍋,這種鍋底是完全可以喝的。不過因為味道不濃,鍋裡涮好的食材還是得蘸著吃。
潮汕牛肉火鍋的精髓不在於鍋底,而在於涮品——現切的新鮮牛肉。
據說從殺牛到涮進火鍋的時間往往不超過6小時。所以,你剛進門的時候,就看到了大型「切肉」現場。玻璃廚房裡的廚師們正在忙碌地把薄薄的牛肉從大塊牛肉上片下來。
等菜單往你面前一放,往往你會瞬間懵逼,牛肉這看起來很簡單的東西,竟被講究的潮汕人細分了十幾個種類。原來每一個種類都出自牛的不同部位,有著不同的口感。
什麼牛樸肉、嫩肉、肥肉、吊龍伴、雙層肉、匙肉、匙柄、三花趾、五花趾、胸口朥等等。
如果你喜歡吃鮮甜滑嫩的,選嫩肉;不僅滑嫩,嚼起來還爽口的,選牛樸肉;嫩滑中帶有脂香,嚼起來還無渣的,選吊龍伴;喜歡柔軟有彈性的,選匙柄;喜歡有彈牙的筋肉感的,選五花趾;喜歡肥香的,選肥肉;喜歡爽脆中帶點奶酪感的,選胸口朥......
手工牛肉丸是必點的,其他牛舌、牛肚隨便來一些;另外,別忘了來一份溼炒牛河。
沒等菜上齊,火鍋已經沸騰了,夾起一抓嫩肉放進撈勺,沉入沸騰的湯底中快速舉起,再沉入湯底,如此快速反覆三輪,也就幾秒鐘的時間,鮮紅的嫩肉就已經轉白。
夾起一塊在沙茶醬中左右翻轉,放入口中。
哇,沙茶醬鮮甜中帶點微辣的風味觸碰舌尖時瞬間被激發,嫩肉在牙齒輕輕的研磨下被榨出牛肉特有的鮮甜,同時舌面能感受到嫩肉又嫩又滑的質感,來不及多嚼兩口,就已經滑入食道。而留在舌尖上的鮮美,久久未散。
吃慣了重慶火鍋的你,也許在拿起筷子前早已對清湯寡水的潮汕牛肉火鍋了無興致。然而直到這一口嫩肉入口,迫不及待想要把整盤嫩肉都倒入撈勺,就足以證明,你已經被這牛肉的原汁原味所徵服。
雖不如麻辣來的刺激,卻是一場大自然本味犒賞的享受。不麻、不辣、不鹹、不酸,在舌尖上綻放的是食材本身的滋味,是大自然「精心烹調」的傑作。
人們都喜歡追求所謂的「無添加」,這新鮮度不超過6小時的牛肉,就是「無添加」本身。有時候你會發現,能帶來味覺上最高層次的享受的,往往正是食材本身自帶的「複雜風味」。
吃完牛肉,你很快被眼前的一盤黃「肉」抓住了眼球,雖然它名叫「胸口朥」,但你斷定它是噁心的脂肪,是動物油,本能地皺起了鼻梁。
你的小夥伴卻很勇敢地夾起了好幾片沉入了鍋底。上下涮了幾秒,本來軟塌塌的脂肪,變得堅挺,像黃色的銀耳一樣。
他們往你的蘸碗中扔來一塊,你猶豫了半天,硬著頭皮,戰戰兢兢地把它放進嘴裡,觸碰舌尖那一瞬間,竟噁心到打起寒戰。
直到你豁出去,嚼了一口!
對,就嚼了一口!
脆啊!
是脆的,不是恐怖的軟綿綿的肥肉!並且磨出來的汁液是類似奶酪的味道,而不是油膩的!
你簡直不敢相信,原來動物脂肪還能有這般口感,竟能如此美味!
在鍋裡脹大的牛肉丸,也不是常吃的肉丸子那般軟糯或綿綿的口感,而是脆的、彈牙的,就像手裡捏著網球一般的觸感。
此時,再試試鍋裡的白蘿蔔吧,對,就是一開始讓你覺著寡淡的鍋底料。你準沒想到,它竟在你的嘴裡化生出鮮甜又香醇的滋味來,類似小吃牛雜裡的白蘿蔔,卻比它來的清淡而又醇厚。
如果還能繼續再吃點,那盤柔亮的溼炒牛河一定要嘗一口的。嫩滑的河粉輕輕一嗦就滑入口中,在你的舌面上卸下裹在身上的鮮醇的牛肉汁,細膩柔軟的粉身一不小心就消失在嘴裡,滑入了食道。你一定忍不住再夾來一大口......
吃完潮汕牛肉火鍋,你會發現,整個過程,你都在自然而然地細細品嘗來自食材本身的風味,並不知不覺地陶醉其中。原來,即使沒有麻辣刺激,也能吃得如此滿足和過癮。
粵式火鍋-粥底火鍋
口味:原汁原味鍋底:米漿主料:海鮮、蛋醃鮮牛肉蘸料:姜蔥蒜醬油、小米辣小吃:炒粉、炸饅頭
潮汕牛肉火鍋的湯底是可以喝的,裡頭濃縮了所有涮品的精華,但真正喝的人並不多。有一種火鍋,它的湯底不但能喝,還很美味,很填肚子,涮完菜品後都會來一碗。
都知道廣東人喜歡喝粥,這不,連吃火鍋都帶上!霸氣地直接以粥替代湯底。
如此一來,不僅可以吃到新鮮滾熱辣的海鮮等涮品,還能喝到吸收了海鮮精華的濃鬱海鮮粥,這智慧真是不得不服。
在湯底上桌之前,店家一般會先上一盤炒粉,尤其在人多之時,免得讓你久等了影響心情。但這一盤炒粉足以打開你的胃。
粉絲根根分明,每一根都均勻地裹上了油光,紅色的紅蘿蔔絲、白色的黃豆芽、金黃的雞蛋碎以及棕色的大塊牛肉自然散落在粉絲叢中,看著食慾大開。
趕快嘗一口吧,嗯~粉絲裡捂著炒鍋的熱氣瞬間在口腔散開,又熱又香,粉絲彈牙爽勁,混合蘿蔔絲的清甜、豆芽的清新以及雞蛋的蛋香,讓這一口鹹香來得足夠澎湃。
在你閉著眼睛享受嘴裡的噴香之時,一個大砂鍋被端到了跟前,鍋裡裝著白色的米漿。
有時候也能在米漿裡看到翻滾的米粒。不同的粥底火鍋店有不同的習慣,有的直接上一鍋稀白粥,讓你涮著涮著就能來一碗粥;有的則先上一鍋煮好的米漿,待所有菜品都涮完之後,再倒入熟米熬粥,這時候的粥足以把涮品融化在湯裡的精華全部吸收,使得這一口粥異常的鮮美。
你看到前面這盤鮮牛肉了嗎?鮮紅的牛肉上面躺著一顆新鮮的蛋黃,正淌著蛋清。
趕快用筷子把雞蛋與牛肉拌勻,讓每一塊牛肉都裹上滑滑的蛋液吧。然後倒入翻騰的粥底,不斷攪拌。
幾秒後,顏色轉白的牛肉即掛上了黃白色的蛋絲,往蘸碗裡稍微翻轉一遍。
感受到了嗎?觸碰到舌尖的那一瞬間,是不是特別的嫩滑,嚼一下,這牛肉竟特別的Q彈,同時一股濃鬱的牛肉汁順著牙縫淌過舌面......
這樣美妙的粥底火鍋開鍋體驗,是不是輕易就讓你對接下來的品嘗充滿了期待?
脆皖魚片、基圍蝦、開扇貝、生蠔肉、小沙白、蟶子、財魚片、大閘蟹......新鮮的海味被逐一端了上來。不用猶豫,隨便端起一盤倒入鍋中吧,讓海鮮的鮮甜徹底在黏漿的米湯裡快速綻放,然後一次次驚豔你的味蕾。
吃完海鮮,涮一遍枸杞葉、絲瓜、小白菜等蔬菜吧,感受廣東人喜歡的蔬菜裡的清甜,化解口中之葷膩。
在你張大嘴巴釋放口中熱浪之時,你的小夥伴迫不及待把熟米倒入鍋中。等熟米與米湯很好地融合,變成粘稠的米粥之時,再加入少許枸杞葉或小白菜吧,攪拌均勻,舀入碗中。
綿滑的粥露裡散發著一股清新的蔬菜特有的香氣,而這道香氣過後竟是鮮、甜、鹹、香等多種滋味融合之後塑造的美妙風味,這就是粥底火鍋給到我們最後的禮遇和驚喜。儘管此時的你早已打了飽嗝,還是忍不住再喝兩碗!
所以,如果你想吃火鍋,又貪砂鍋海鮮粥的鮮美,不妨來粥底火鍋店吧!
粵式火鍋-椰子雞
口味:原汁原味鍋底:椰子水主料:文昌雞蘸料:沙姜、小米辣、小青柑小吃:腊味煲仔飯
如果你感覺口乾舌燥,或者經常熬夜,想要潤一潤,那麼,椰子雞最合適不過了!一口清甜自然的椰子雞湯,從喉嚨潤入食道,感覺整個人都水噹噹的。
嚴格說椰子雞不算火鍋,卻具備火鍋的屬性,吃完雞,同樣能涮其他涮品。
椰子雞的重頭戲在湯底和主料文昌雞,以及它特有的蘸料配方,還有最後讓人寧願撐死也要吃兩碗的腊味煲仔飯。
如果時間充裕,服務員通常會抱來兩個圓乎乎的椰青,當著你的面,把椰子水倒入鍋中,不加一滴清水。
待椰子水沸騰,服務員悄然而至,把擺得整整齊齊的一盤子雞件倒入湯中,蓋上蓋子,在你旁邊立一個沙漏,提示你待沙全部落入底部即可開吃。
這時候的你要做的是拌蘸料。你的跟前通常會擺著若干醬油碗,一個三格長碟,分別裝著小米辣碎、沙姜碎以及被切了一口子的小青柑。
往醬油碗裡均勻地倒入少許小米辣和沙姜碎吧,再拿來一個小青柑,對著開口處用力捏,讓酸香的汁液流入碗中,拌勻,一碗正宗的椰子雞蘸料就搞定了。
等沙漏最後一撮沙粒落地,揭蓋開吃。清香的椰香和雞肉的香味撲面而來。用小湯勺撇開湯麵的浮油,給每人盛一碗雞湯。
如果你還沒吃過椰子雞,那第一口雞湯定會讓你哇出聲來!
甜啊!是那種潤潤的甘甜,甜中還飄著雞肉的脂香。這可是椰子雞最「補」的精髓,通常我都是要喝兩三碗的。
夾起一塊雞肉,在蘸料裡轉一遍,讓雞肉掛上蘸汁,放入口中。
這真是一種特別的味覺體驗。沙姜特有的清香裡有醬油的鹹香、小米辣的微辣以及小青柑的微酸多重滋味,柔和得恰到好處,讓鮮嫩的雞肉吃起來非常地開胃,雞肉不柴,嫩滑而帶有一絲爽脆。類似白切雞的鮮嫩,卻有比之多了一份清新的酸香和清甜。
通常在你大快朵頤,即將飽腹之時,一個冒著熱氣的砂鍋就來到了你的跟前。揭蓋那一瞬間,你簡直想要自斃!
太香了!是米飯的焦香?是廣式臘腸特有的酒香風味?還是芋頭的糯香?總之它們隨著騰騰熱氣繚繞四周,讓人忍不住狂咽口水。
你摸了摸鼓鼓的肚皮,想著為了keep fit 決不能吃。但是可恨的服務員把滿滿一碗油亮金黃的腊味飯「砰」的一聲放在了你的面前。
米粒飽滿堅挺,均勻地裹著醬色,閃著光澤,鮮紅的臘肉和淡紫色的芋頭粒在米粒堆裡探出頭來,噴香的熱氣直竄你的鼻孔,撩撥你的嗅覺。
還掙扎什麼?!扒一口!
捂著熱氣的這口飯啊,實在是太香了吧!什麼肉粽、炒飯瞬間在你的大腦裡過了一遍,不,你確定這些曾經徵服你的美味,在這口飯面前都不值一提。
滿口的鹹香裡分明藏著Q彈的米粒和綿糯的芋塊,而且越嚼越香,關鍵是嚼到臘腸的剎那,一股帶著酒香的特殊風味瞬間爆開,充斥整口米粒,迸發出一種奇妙的風味。
你才發現,曾經認為口感一般的廣式臘腸,在這裡竟然得到了美味的升華。所以,別說一碗了,就算狼吞虎咽兩碗,你還想把焦脆的鍋巴給吞下。
你終於明白,胃哪有小的,不過是沒遇到讓你胃動的美味!
除了椰子雞,豬肚雞也是類似的廣式火鍋,不過把椰子水湯底換成了豬肚雞胡椒湯。湯底口感濃厚醇香,微微透著胡椒的辛辣,喝完感覺胃部暖暖的,皮膚微微發汗,很舒服。豬肚爽脆,雞肉脂香濃鬱,值得嘗試。
老北京涮羊肉
口味:原汁原味鍋底:清水主料:羊肉蘸料:麻醬、蔥白、蔥花、香菜、辣椒油、韭菜花、醬豆腐、滷蝦油涮品:白菜、粉絲、凍豆腐特色:碳火銅鍋
老北京涮羊肉跟潮汕牛肉火鍋在一定程度上有點類似,都是清水涮現切鮮肉,不過是涮的肉類不同罷了。但老北京涮羊肉要更講究一些,除了只用碳火銅鍋,碳火涮出來的肉更具有柴火的香氣,還有不少小規矩。
現在北京7℃左右,還是蠻冷的。若在沒有疫情的平日裡,從冷風呼呼的街道鑽進涮羊肉店裡,頓時就被一股冒著羊肉香味的暖氣包裹,可以舒服地卸下帽子、手套和外套
與電火鍋不同,圓錐形的銅鍋裡生出一個錐形的煙囪,從煙囪往下看能看到底座裡燒得火紅的碳。
這種銅火鍋儼然一件古董藝術品,尤其是表面還嵌了銅絲點了藍的景泰藍銅鍋,往餐桌中間一放,頓時就有了古色古香的氛圍。
銅鍋裡倒入清水,底下的碳火持續加溫。
如果你去的是一家傳統老北京涮羊肉店,那麼上桌的基本都是上好的新鮮手切羊肉,這點類似潮汕牛肉火鍋,講究的是新鮮。一盤盤不同部位的羊肉,鮮紅油亮,一縷縷整整齊齊地排列著。
趁著清湯尚未沸騰,先來調一碗北京涮肉獨特的蘸料吧。往麻醬碗裡加入少許蔥白、香菜、韭菜花,再淋上一勺調香的辣椒油,還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入醬油,攪拌均勻。
清湯終於沸騰了,夾一大筷子羊肉沉入湯底,記得別鬆開筷子,輕微搖晃,大約幾秒,羊肉變色後從湯中抽離,放入乾淨的碟子。
重點區別來了,涮好的肉要放在單獨的碟子裡,而不是放入蘸碗。吃的時候,從蘸碗裡勺出適量蘸料淋在羊肉上,拌勻,就可以大口吃啦。這樣蘸的好處是保持蘸料由始至終都是一個濃度,不至於被涮肉帶來的湯汁衝淡。
羊肉掛上麻醬蘸料,麻醬的鹹香在觸碰舌尖之時迅速化開,隨之而來的是大範圍的羊肉鮮香,嚼一口,脂香四溢的羊肉汁滲向舌面,連吞口水都是噴香噴香的。羊肉更是鮮嫩得不像肉,在牙齒的摩擦下迅速化成羊肉汁,非常美妙!
這是完全不同於潮汕牛肉火鍋的新鮮體驗。直到整塊羊肉下肚,也沒吃出羶味。老北京涮羊肉的魅力就是這樣赤裸裸地,在你的味蕾上完美地釋放。
東北酸菜白肉火鍋
口味:原汁原味鍋底:酸菜湯主料:豬肉(五花肉、拆骨肉、肉腸、血腸)、豬內臟蘸料:蒜泥
潮汕人愛涮牛肉,北京人愛涮羊肉,而東北人尤其接地氣,把豬肉「涮」得酸香撲鼻!
為什麼這涮字得加上雙引號呢?因為東北這火鍋的肉嚴格來說不是涮的,而是倒入鍋中煮。這也是傳說中的東北「殺豬菜」。
不要奇怪,端上桌的湯底已經可以直接吃了。
鍋裡堆著黃白色的酸菜絲,湯汁上下翻滾,湯麵漂浮著白花花的五花肉。
雖說看著略膩,但光聞著這酸香的氣味就能預感,接下來的將會是一場酣暢淋漓的「肉戰」。
二話不說,先來一碗酸菜湯,酸得特別夠味,舌底立刻分泌大量唾液,胃口大開。
來一塊纏著酸菜絲的五花肉吧,在蒜泥裡轉一圈。
唔~軟爛如泥!入口即化!
豬肉的脂香溢滿口腔,爽口的酸菜磨下來的酸汁恰到好處地中和了豬肉的膩感,再夾帶一絲蒜泥的香辣。
整體吃起來肥而不膩,酸香可口。即便是不愛吃肥肉的,都能吃下好幾塊。
如果喜歡大口吃肉,不妨把拆骨肉倒入鍋中。滿口絲滑而不柴的肉感,滲透了酸菜的酸鮮,吃得人直呼過癮!
接著倒入血腸,圓形的血腸呈紅褐色,表面光滑如鏡,周邊裹著一層白色的腸衣。在酸菜湯中充分滾燙之後,鮮嫩異常,牙齒一碰就裂開來,在口中磨出細膩的口感。
當然,你的東北小夥伴會告訴你,不用煮,直接沾蒜泥更好吃。
除了血腸,與之頗為相似的肉腸也是一大特色。腸衣裡的肉紋理清晰,像是整塊肉塞進了腸衣,再切成小塊。這紋路看著很柴的樣子,實際上咬了一口才發現,竟然緊緻而有彈性,還能吃出脆爽來。
吃膩了再喝一碗酸菜湯立馬回魂,只要胃還撐得下,還想再多吃幾口。
除了以上幾種我認為比較特色鮮明的火鍋,還有酸鮮美味的海南糟粕醋火鍋;越吃越開胃的貴州酸湯火鍋、酸菜豆米火鍋;一鮮到底的雲南野生菌火鍋以及鮮嫩無比的內蒙古冰煮羊等等,都各有特色,儘管不常吃,依然不會影響它們讓你吃一口就愛上的魅力。
在介紹各地特色火鍋的時候,我沒有重點介紹輔助的涮品,因為目前涮品的品種實在太多了。而且吃罷各種火鍋,你會發現,這些涮品品種都差不多,蔬菜、豆製品、菌類、丸子、滑、牛內臟等等,只要你喜歡,廚房裡任何一種食材幾乎都有成為涮品的潛質。
想好了嗎?疫情結束後先吃哪種地方特色火鍋呢?
西安特產攻略:揭秘為何吃貨都愛去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