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把製作於1780年的法國燧發槍,雖然外表很漂亮,但其命中率感人

2020-12-18 夏蟲欲飲冰

這是兩把法國產的燧發手槍,大概製作於1780年。

手槍全長18釐米,槍管長9釐米,口徑為9毫米,滑膛槍管,使用燧發槍管,單把手槍重約400克。

手槍的槍管較短,並且還沒有膛線,其準確度堪憂。

這兩把燧發手槍的裝飾很少

手槍的前視圖

在燧發槍機上雕刻有一個人名。

槍管的尾部好像進行了鍍金處理

手槍側視圖

手槍的槍柄上雕刻有花朵

槍尾包鐵,槍柄材質為核桃木

一個很像啤酒起子的制彈鉗

制彈鉗在排隊槍斃時代極為重要,因為當時的火器口徑不一,以至於許多士兵要自己製作子彈。 ps:一些軍隊會在打仗前給每一個小隊發1~2磅重的鉛塊,讓其使用篝火融化,然後製作成符合各個火槍口徑的鉛彈。

黃銅製的火藥盒。 ps:火藥盒大都是黃銅或是非金屬材料製作的,猜一猜為什麼不用鋼鐵製作火藥盒?

相關焦點

  • 1810年,法國海軍陸戰隊的「噴子」——喇叭口燧發槍
    這是一把產自1810年的法國燧發手槍,保存狀況良好。該槍是法蘭西第一帝國時期的軍功產物,製作於1810年,是法國海軍陸戰隊士兵們的配槍。該槍的槍口處為喇叭口設計,這種設計可以使裝彈更輕鬆,還可發射霰彈,但缺點是精準度降低,不過作為海軍手槍,其大多數時候都是與敵人短兵相接,也不需要太多的精度。
  • 歐洲擊發槍演變始末:燧發槍弊病常在,福賽斯引燃擊發槍研製熱潮
    並且後膛燧發槍的製作麻煩,成本很高,不利於大規模列裝,所以燧發槍一般都是前膛槍,很少有後膛燧發槍。燧發槍射擊並且,燧發槍的命中率也很低,甚至可以用令人髮指來形容!這意味著在真實戰場上燧發槍的命中率更低,畢竟在戰鬥中,士兵與士兵之間會留有空隙,燧發槍射擊時產生大量的煙霧會遮蔽士兵們的視線,士兵們因為激動或是害怕等心理活動也會手忙腳亂無法精確瞄準。
  • 芬蘭1840年生產的兩把大口徑擊發手槍,其外形醜陋,命中率極低
    芬蘭槍械製作商於1840年製作的兩把擊發槍,全長23釐米,其中槍管長17釐米,口徑為10毫米,使用滑膛槍管。這是兩把擊發槍,其擊發率、發射速度都比老式燧發槍更快,也更可靠。1807年英國牧師A.J.福塞斯合成了「雷汞」,並製作出了最早的擊發槍。
  • 中國航海火器丨自生火銃——燧發槍
    『中國航海火器』第11期,我們將介紹的是燧發槍,一種管型火器。賞·重量級展品明代稱燧發槍為自生火銃。關於其名稱的來歷,是取自明朝人畢懋康的《軍器圖說》。展廳展出的18世紀燧發槍展廳展出的19世紀燧發槍展廳中的燧發槍一般通過燧石撞擊堅硬的鐵製部件產生火花點燃引藥來發射,相比火繩槍而言,它省去了火繩點燃的時間,可隨時處於待發狀態,這樣就提高了槍械的發射速度。其次,燧發槍不需要持續燃著的火繩,便於在夜間進行射擊的士兵隱藏。
  • 19世紀末,英國為殖民地士兵設計製作的燧發槍,其質量非常堪憂
    這是一把18世紀末英國產的燧發槍,但其風格與阿富汗、印度北部的燧發槍風格很相近,這是因為該槍的經過了殖民地工匠的改造,更符合殖民地士兵的用槍習慣。這把槍全長165釐米,其中槍管長127釐米,口徑未知。整體來說,這把槍的做工很差,甚至可以說是粗製濫造,細節處理的非常不好,比如確實照門、準星等重要零件。固定槍管和槍託的黃銅圈用的太多了。黃銅圈細節黃銅圈細節細節處理的不到位保養狀況也很差槍口被殖民地工匠特意改造成了喇叭口,這方便了裝彈。
  • 1790年「帝國墳場」製造的燧發槍,曾參與過內戰,還抗擊過英軍
    這是一把阿富汗燧發槍,其製作於1790年,是阿富汗內戰時期的產物,但也參與過抗擊英軍的戰鬥!這把槍全長137釐米,其中槍管長100釐米,口徑為1.3釐米,燧石槍機,線膛槍管,重量未知,外表鑲嵌有很多貝殼的閃光碎片。
  • 它徹底淘汰了冷兵器,燧發槍的出現與普及
    但由於火繩擊發的效率依舊無法讓火器完全替代冷兵器,但等燧發槍出現之後,火器的時代才真正來臨。一般來說,咱們認為燧發槍的原型是由17世紀初的法國人馬林·布爾喬亞(Marin Bourgeoys)所造,但實際上燧發槍能追述到16世紀荷蘭地區出現的打火槍(Snaphance)。
  • 《盜賊之海》燧發槍半島西南稻草人在哪 燧發槍半島西南稻草人位置...
    導 讀 盜賊之海中有個關於燧發槍半島的謎題,玩家需要在這個島嶼找到稻草人的位置,不過遊戲給的提示比較少,
  • 「燧發槍」與「弓箭長矛」對陣,竟然輸了,這是什麼「騷」操作?
    各位軍迷朋友們都知道,燧發槍是一種跨時代的武器。當時的貢榜王朝統治者對西方燧發槍的威力「嘆為觀止」,便通過購買燧發槍,聘請西班牙軍人,甚至是海盜來裝備和訓練自己的軍隊。
  • 雅克薩之戰時就嘗到了燧發槍的厲害,但清朝為何沒有大規模裝備?
    到乾隆年間,軍隊火繩槍的裝備率進一步提升,達到了60%以上,而且形成了制式,同時還裝備了少量的燧發槍。由此可見,清前期在火槍的發展上與西歐並不存在代差,因為此時西歐各國軍隊裝備的也是燧發槍。實際上,如果僅從火槍一項來考察,鴉片戰爭時期的清朝與西歐也並未產生嚴格意義上的代差。
  • 清緬之戰緬軍燧發槍顯神威,清軍連折四員主將,乾隆為何不引進?
    緬甸軍隊的火器技術遠高於中國,而且他們普遍擁有了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燧發槍,善於利用當地複雜的地形伏擊滿洲的騎兵。什麼是燧發槍?燧發槍是法國人馬漢發明的。1547年,出生在槍炮工匠、鎖匠和鐘錶匠家庭這個法國小夥,在轉輪火槍的基礎上研製而成的。
  • \(≧▽≦)/次元裂縫 線膛燧發槍出擊~
    嗚哇不要把窩拖走┗( T﹏T )┛倫家還有話要說……  誒多誒多,聽說窩們滴次元裂縫有線膛燧發槍了哦!╰(*°▽°*)╯為了迎接暑假的到來,線膛燧發槍將在本周(7月6~8日)的次元裂縫中降臨!米娜桑可以在【活動關卡-次元裂縫】中參與該活動~  Sa~下面就跟崩壞娘一起來了解一下線膛燧發槍吧~~  線膛燧發槍又被稱為學姐散,原因嘛,你們懂得✧(≖ ◡ ≖✿)。
  • 告別燧發,走向火帽。這場槍械革命居然是牧師為了獵鳥而引起的
    但早期的火帽是獨立存在的,它是一種一次性耗材,置於槍械的傳火孔上,擊錘落下之後將其砸爆,然後火焰通過傳火孔引燃膛內的發射藥,彈頭也就飛了出去。這種只需要敲擊便能起爆的小東西立刻就替代了燧髮結構,成了19世紀中前期最為主流的槍械擊發模式。
  • 改變火炮的燧髮結構,鴉片戰爭清軍曾吃大虧,它讓火炮更精準高效
    火炮射擊精度一直是軍工設計師需要解決的問題,現在科學技術進步了,提高火炮精度需要考慮炮管和彈藥的加工精度、制飛彈藥技術等,不過在兩百年前,火炮的射擊精度還被擊髮結構所困擾。燧髮結構燧發槍在16世紀中葉就出現了,經過不斷改進,17世紀左右在西方普及開來,燧髮結構的好處多多,最主要就是射擊及時,扣動扳機後相關結構開始運動,燧石與鐵砧撞擊產生火花,進而引燃發射藥。
  • 南宋時期火器非常盛行何不用燧發槍或火繩槍擊退蒙元?
    在機槍發明前,燧發槍對戰騎兵和帶盾步兵,並無太大優勢,主要原因是一是現代火藥還沒發明,一個是射速慢,西方人能淘汰冷兵器靠的是嚴格的訓練以及戰場紀律,排隊槍斃陣型不亂,多可怕,冷兵器部隊達不到這個水平。
  • 圖書館模式這兩把槍最難玩!一旦遇到,很容易被卡住
    #和平精英電競賽#標題:圖書館模式這兩把槍最難玩一旦遇到,很容易被卡住/圖書館模式最難玩的不是平底鍋,而是這兩把槍!文/枝椏聊遊戲自從圖書館模式上線之後,它就受到了很多玩家的喜愛。不過要玩好圖書館模式並不簡單,畢竟18種武器都會玩的玩家真的不多。枝椏也是經常玩圖書館模式的,玩的多了,枝椏就發現。
  • 法國1777年式龍騎兵手槍鑑賞!其外表極為簡約,沒有任何多餘設計
    這並不是一把普通的槍枝,它其實是法國龍騎兵部隊的制式手槍。這把騎兵手槍全長33釐米,其中槍管長19釐米,滑膛,口徑為17.1毫米,重量未知。這把手槍為M1777年式龍騎兵手槍,製作於1779年,列裝於法國的龍騎兵部隊。
  • 1850年製造的這兩把決鬥手槍,專為捍衛使用者的政治理念和榮譽
    上圖是兩把法國擊發槍,製作於1850年左右,全長29釐米,槍管長15釐米,口徑為13毫米,使用滑膛槍管。這兩把槍屬於決鬥槍,能讓「紳士」們更好地維護自己的榮譽、信念或政治理念。雖然這看起來極為荒謬,但是在司法偵訊技術不發達,又誣告成風的中世紀,司法決鬥更能讓人掌握自己的命運!因為當時歐洲還流行「熱鐵取證」和「沸水取證」,即當事人把手放到熱鐵上或沸水中,如果沒有被燙傷就證明其清白的神判法。
  • 軍事博物館看展:從火門槍到自動槍,從槍械文物看五百年槍史
    14世紀傳入歐洲後,從火門槍、火繩槍、燧發槍、擊發槍、後裝槍,發展到19世紀末的自動槍,歷經500餘年歷史。火門槍從槍管後端火門點火發射的槍械(上圖)。中國在公元13世紀末發明的火銑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管形射擊火器。
  • 槍迷網購零配件組裝兩把氣動槍,一把打鳥一把轉賣被公訴
    原標題:槍迷網購零配件組裝兩把氣動槍,一把打鳥一把轉賣被公訴來滬人員陶某是一個槍迷,他在不同網店購買零配件,組裝了兩把做「快排」的仿真槍枝。10月3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上海奉賢區人民檢察院獲悉,該檢察院近日以非法製造槍枝罪對犯罪嫌疑人陶某提起公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