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連修8座水壩引起印度不安,事實的真相是這樣的

2020-12-27 手機鳳凰網

「碰瓷王」--印度

青藏高原是東亞和南亞大多數主要河流的發源地,印度的印度河、恆河都發源於此,而青藏高原大多數地區位於中國境內。

這就有意思了。

1

「中國要修水壩堵死恆河」

在之前中印發生衝突時,我看到有人寫文章說,印度不敢輕易與中國開戰,原因就是中國在恆河上遊修建了很多大壩,如果發生戰爭,中國能把恆河堵死,旱死印度人。

▲這種傳言其實N年前就有了

先別笑,關於中國建大壩遏制印度的傳言,不止在中國大陸網友們口中傳播,

印度作為「受害者」更加危機感十足,印度媒體口徑出奇一致。為了渲染中國威脅,從中國在雅魯藏布江修水壩時起,就大肆鼓吹「中國已經死死掐住了印度的命門」、「中國將對印度發起水戰」等言論。

印網友也憤怒評論「面對強橫的中國,印度政府過於軟弱,我們必須不惜開戰阻止中國修大壩。」

另外還有對岸的臺灣媒體,充當吃瓜群眾在旁邊添油加醋、煽風點火、不亦樂乎。

▲水電站攔住不放水還叫什麼水電站

按照臺灣專家的說法:

「這個邊界的墨脫水電站已經開始啟用了,印度為什麼生氣呢?原來雅魯藏布江90%以上的水到了墨脫水電站這裡,統統被截斷了所以印度將來它會一滴水也拿不到。

也就是說,現在你印度的恆河你要多少水,全部都要看中國的臉色,中國給多少你才能用多少。

這個墨脫水電站是全世界最大的水電站,它的發電量是三峽大壩的五倍以上!為什麼要蓋這個,因為所有的水到這邊統統被截下來,七八十年代想盡辦法蓋成的墨脫公路,就是為了修這個水電站而蓋的。他們還在西藏最複雜的山區挖了一條小隧道,全長32公裡.......」

不看臺媒,我都不知道中國大陸原來這麼牛的嗎

實際上大家也都知道,臺媒你要當相聲看,裡面有真有假,很容易把人忽悠進去,你若是全相信,那你就輸了。

這個墨脫水電站,我們確實建了,是僅次於三峽大壩的世界第二大水電站,但預計發電量不是三峽大壩的5倍,而是兩倍。

墨脫公路確實有,但這是國家為墨脫縣擺脫中國最後一個不通公路的縣,專門修的。那條叫新關角的小隧道,確實長達32公裡,是世界第6長。

問題來了。

中國的墨脫水電站能不能關閘,旱死印度?這是否違反什麼國際法呢?

2

中印水源之爭

為了河流而撕逼的歷史,人類從遠古時期就開始了,畢竟人類文明就是圍繞河流而發源,誰能搶到水源,誰就能更好的生存。

當一條河流被多個國家共同使用時,涉及到航運、灌溉、防洪等問題,衝突就不可避免。

1947年印巴兩國匆匆獨立,因為英國不合理的劃界,導致水源豐富的印度河上遊歸屬印度,而相對缺水的印度河下遊歸巴基斯坦。

▲印度河發源於中國

途徑印屬克什米爾、巴屬克什米爾

印度河上遊的印度農民就可勁的抽水澆地,莊稼長的賊快,下遊的巴國農民抽不到水,只能等著旱死。為此印巴兩國政府經常因為河水分配問題產生摩擦和衝突,期間還發生了第一次印巴戰爭。

1948年,印巴水爭端達到了白熱化,印度政府當時突然切斷上遊處於克什米爾印佔區的印度河兩大支流。

這兩條河恰恰是巴基斯坦旁遮普省灌溉用水的主要來源,旁遮普省可是巴基斯坦人口最多的省份,其對巴方的意義不言而喻,沒水了簡直是要命哇。

印度突然的斷水舉動讓巴基斯坦的農業嚴重受損,當即引起了巴方的強烈不滿和抗議。

印度說:給你X天時間,你自己去開發尋找新水源。在此期間你若想用水,可以,但你得給我交水費。

巴鐵那叫一個氣,一怒之下將雙方水爭端提交到了國際法院,經過長達8年的談判,在世界銀行的調停下,兩國1960年終於籤下《印度河用水條約》

條約規定:巴基斯坦獲得印度河流域總水量的80%,印度獲得20%,東部三條河流劃歸印度,西部三條河流劃歸巴基斯坦。

印度作為上遊國家,有權對西部三河進行諸如灌溉、發電等用途的開發與使用,但不得對影響巴方正常用水。

但這事可還沒完,2016年雙方水爭端再起,但那時的巴基斯坦已不再勢單力薄,用印度的話說,巴基斯坦的好大哥來幫它「出頭」了,那就是中國。

印度並不是沒有水,實際上印度水資源總量豐富,河流眾多,其中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上遊為中國雅魯藏布江)為主要河流,約佔印度水資源總量的六成左右。

▲幹了這碗恆河水,來世還做印度人!

但印度作為人口第二大國,平攤下來印度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甚至還不如中國,中國人均水資源佔有量為2300立方左右,而印度僅為1800立方左右。

更要命的問題是,印度國內最主要的幾條河流包括恆河、布拉馬普特拉河、印度河等河流均為跨界水資源,牽一髮而動全身,處處受其他國家掣肘。

▲恆河、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

為印、孟主要跨界河流

所以印度人面對緊缺的水資源時,也是毫不手軟。

與印巴水爭端相似的是,印孟兩國恆河用水爭端中,印度再一次的成為河流上遊國家,牢牢的把握了主動權,出牌同樣不按套路。

作為一個被印度包裹著的孟加拉國,幾乎全國的河流都要從印度過來,那印度玩你還不簡單。

1975年印度在恆河上修建了法拉卡大壩,建成後將水攔住,然後把恆河60%的水引入到恆河平原澆地灌溉用了。

▲法拉卡大壩

這個水壩距離孟加拉國僅17公裡,但孟加拉國只能獲取不到往常一半的水源。導致下遊的孟加拉國時常發生大面積的乾旱及糧食短缺。嚴重影響了孟加拉國的人民生活。但這事一直都沒能完全解決。

但是,不論印巴、印孟還是印度和尼泊爾之間的跨界水爭端,不管他們再怎麼爭,還有另外一個共性,就是河流的發源地基本都在中國境內。

這就帶來了許多操作空間

在這些河流上建個水壩,旱季關閘儲水自己用,讓下遊旱著,澇季開閘防水,讓下遊泡著。豈不美哉?

也正因為如此,上遊國家控制水源的能力讓每個下遊國家無不擔憂,「中國水利威脅論」的緣起並非空穴來風。

其中曾因邊界爭端而與中國打了一仗的印度,對所謂的「中國水利威脅論」深以為然。

印度河水系、恆河水系、雅魯藏布江等流入印度的主要河流,全部來自中國青藏高原。

其中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是中國西藏地區第一大河,以水量來說是更是印度的第二大河,因此雅魯藏布江-布拉馬普特拉河流域是中印兩國水爭端的焦點問題。

自上世紀50年代,我國領導人就提出了著名的「南水北調」工程創想以及後來的計劃實施以來,印度國內開始接連編造「中國試圖掐住印度的命門」等言論。

尤其是在 2006 年「朔天運河」設想提出後,國內相關部門以及專家尚處於對考察及商討階段,有關中國將在雅魯藏布江上遊地區截流的謠言已經在印度國內瘋狂傳播。

▲「朔天運河」工程示意圖

印度人對「朔天運河」的擔憂是多餘的,因為這項工程並沒有實際展開。

不過中國確實在雅魯藏布江上建壩,而且已經至少完工建設了8座大型水壩。

但我們是以梯級開發組建的,其主要用途是發電。水電站要想發電就要不斷放水,而不是攔水。

以藏木水電站為例,其水庫庫容僅 0.866 億立方米且為日調節水庫,主要功能為發電和兼顧生態用水,並不會減少下遊水流,更不會更改水流的流向。

▲藏木水電站

說白了,所謂的中國將水資源問題政治化以此來威脅印度的言論,只不過是部分印度人的自作多情罷了。

況且,對於印度來說,在跨界河流上遊建設大量的水電站也是常有的事,再來指責中國,這種行為不就就是典型的「惡人先告狀」嗎

雖然中國未曾就雅魯藏布江等跨界河流與印度等國達成相關使用合約協議,但作為上遊國,中國一直盡心盡力地為下遊國的印度著想。

為了修建藏木水電站,中方先後與印方進行了長達多年的協調,建成後,更是定期向印度共享雅魯藏布江等河的水文數據,幫助印度北部自然災害地區進行洪水預測,有效降低損害。

可這番舉動換來的卻是印度無端猜忌與質疑。

2016年9月,印巴在克什米爾地區爭議升級,印度總理莫迪揚言,將考慮通過控制印度河上遊水量對巴基斯坦進行報復。

恰好趕上了中國宣布將在西藏境內雅魯藏布江上遊的夏布曲支流進行斷流,當時就有印度輿論質疑中國此舉是要為盟友巴基斯坦出頭,以截流的方式來報複印度。

其實這不過是規劃已久的中國水利工程的一個步驟罷了,而且該支流斷流並不影響雅魯藏布江進入下遊國家的水量。

3

中國斷印度的水合法嗎?

大家最關心的問題應該還是,中國如果某天斷掉印度的水是否違法什麼國際法。

相關的國際法確實有一個,叫《國際水道非航行使用法公約》,確立了公平合理利用、不造成重大損害等國際水法的基本實體原則。至今共有36個國家籤署、接受、認可該公約。

而且這條公約我感覺作用不大,僅有的36個參加國中,有至少7個國家添加了額外的聲明。比如越南聲明:越南選擇保留適當解決爭端的手段的權利,無論另一方是什麼原因挑起。

這句話的言外之意不就是:現在我同意籤,但是如果以後發生什麼問題,別怪我翻臉不認帳。

俗話說的好「沒籤過的條約,就是廁所裡的紙」,中國並未加入該公約,美俄印也都未加入,因此該公約對中國和印度沒有效力,更不會發生某天會違反公約的事情。

不過中國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所以,從人道主義角度來講,中國不會無緣無故地採取對中印跨界河流進行斷流這種手段進行對印打擊。

自從2006年開始,中印就開始共享雅魯藏布江的水文資料,並籤訂了協議,相當於中國會在上遊提前告訴你印度今年會幹旱還是會發大水,你好提前做準備。

我發我的電,你澆你的田,多好。

但就像志願軍團長範天恩說過的那句話:誰不願意安穩呀,打仗多殘酷,老死人,咱好好的生產不行嗎?但敵人不讓我們安穩,既然不讓,那我們就幹他!

2017年6月份印度公然入侵我國邊境,雙方在洞朗發生對峙,中印關係跌落谷底,戰爭隨時可能發生。中國停止了共享水文資料,那幾個月受雨季的影響,印度接連發生了多次大洪水,造成大量基礎設施癱瘓損毀。

為此印度外交部暗示印度洪水災害與中國拒絕共享跨境河流水文資源有關。

於是有記者向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提問:中方未向印方提供相關水文資料,這明顯是對峙事件造成的,這些數據對預測下遊的水災情況非常重要,中方是否會恢復提供相關水文資料?

對此耿爽表示:長期以來中方克服各種困難與印方開展跨境河流水文報汛等合作。由於去年遭遇洪水損毀需進行復建,以及進行升級改造等技術原因,中方境內的有關水文站目前暫不具備搜集有關水文數據的條件。是否會重新提供水文數據,取決於上述工作進展的情況。

翻譯過來就是:我一直在努力與印度合作共享水文資料,但是去年發大水把我的設備衝壞啦,現在沒法搜集資料,啥時候有得看情況。

隨後有記者追問:中方是否向印度政府解釋過這些原因?

對此耿爽回應稱:據我了解,印方對此是清楚的。

翻譯過來就是:你丫幹了什麼自己還不清楚?

相關焦點

  • 印度遊客豪橫表示:公路面積比中國還多一半,真相令人哭笑不得
    :公路面積比中國還多一半,真相令人哭笑不得!一直以來,我們都知道道路建設對於一個國家、一個地方的發展至關重要,而中國因為愛修道路橋梁而被稱為「基建狂魔」,眾所周知,中國的道路總裡程為484.65萬公裡,而高速公路的裡程為14.26萬公裡,居世界第一,可見中國是多麼熱愛修路,但對於這樣的數據,印度教授表示不滿,甚至更直白:中國的道路只有印度的一半以上,甚至自稱是一個強大的基礎設施國家?
  • 水壩太高魚群跳不上去,我們幫忙修「魚梯」,這樣的場面值得一看
    水壩太高魚群跳不上去,我們幫忙修「魚梯」,這樣的場面值得一看世界這麼大,我想去看看,如今我們國家修建了很多的大型工程,極大的促進了經濟發展,也在很大程度的解決了民生問題,但是有時候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對於生態環境造成破壞,比如修建水壩,雖然能夠滿足人類對於能源的渴求
  • 差點以為祖國真「耍了流氓」,哪知是印度「以已度人」
    藏木水電站總裝機容量僅為51萬千瓦,且由於規劃以發電為主要目的,並沒有大規模蓄水,庫容僅為0.866億立方米,堪堪稱得上一個中型水庫,連大型水庫的門檻都沒摸到。其下遊還需經過加查、朗縣、米林、林芝、墨脫等地,匯合尼洋河、帕隆藏布江(雅魯藏布江最大支流)等支流才進入印度境內,離出境口足足有500餘公裡遠。
  • 定了,中國宣布一重大動作!這張王牌威力多大?印度這回真急眼了
    這對中國的長期發展來說,有很大裨益,但是卻遭到了印度人的反對。看來,中國的這一重大動作就像是一張王牌,威力十分巨大,導致印度直接急眼了。但不管印度人怎麼看,中國其實都會實施自己的計劃,完成自己的目標。
  • 藉口水文數據「不透明」,美用衛星追蹤水位,盯上我國11座大壩
    臨下臺前,他領導的美國政府仍在抓緊對華打壓,除對4家中企和我國一些官員發布制裁令外,最近又以「操控水資源」為由,用衛星緊盯我國11座水壩,並大肆挑撥地區國家和我國的關係。據觀察者網12月14日報導,美國國務院資助的一項「湄公河水壩監測項目」將於15日正式啟動。美政府稱,該項目將利用衛星遙感數據,「追蹤」湄公河主要河段上13座大壩的水庫水位。
  • 印度人想不通:中國寧願幫非洲修垃圾場,都不幫印度修鐵路
    隨著我國基建水平的不斷發展,其實我國也一直都在幫助其他國家進行基礎建設,而幫助的對象基本上都是發展中國家,因為我國一直都希望發展中國家能夠大家一起發展起來,這樣發展中國家才會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 120米「鋼柱」插入喜馬拉雅山,中國為巴鐵解決難題,印度崩潰了
    中巴之間的鋼鐵友誼在世界範圍內眾所周知,中國網民稱巴基斯坦為「鐵兄弟」,充分顯示了他們對巴基斯坦的認可,這不是一無所有的名字,自從中巴建交以來,巴基斯坦就振作起來,無論是在聯合國,還是巴基斯坦,巴基斯坦自上而下,中國和中國人民最大的支持下,聯合國在中國的立法始終存在鐵票,而當西方誹謗中國和巴基斯坦是第一次出來反對時
  • 20世紀德國水壩建設:防洪功能證明人類可以對抗自然
    弗賴黑爾·馮·萊茵巴本邁出建立RTV(魯爾河河谷水壩協會)的腳步數周后,整個德國東部和中部地區突然面臨一個截然相反的水文問題。這次的問題不是水太少,而是水太多了。1897年7月28到30日,由於連降大雨,西裡西亞、薩克森、安哈特、布蘭登堡、奧地利和波西米亞洪水泛濫成災。
  • 印度直言孟買超越上海,成為亞洲第二大城市,但事實是這樣嗎?
    近年來,當談到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國家時,相信許多人會想到中國。確實,今天的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經濟也一度保持高速增長。因此,越來越多的國家也非常看好中國的未來,認為中國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國家。
  • 中國在西藏建大壩,印度憤怒揚言在藏南也建一個?華春瑩有言在先
    據路透社12月1日報導,印度一直極力反對中國開發雅魯藏布江,印度媒體也不斷在國內到處宣揚"中國大壩威脅論"。如今印度政府終於不再袖手旁觀了,聯邦水務部高級官員表示,中國在完成雅魯藏布江水壩項目之後,印度需要在"偽阿魯納恰爾邦"建造一座大壩。
  • 三峽「回應一切」|水壩像血栓?為什麼不能把水壩全都拆掉?
    &nbsp&nbsp&nbsp&nbsp水壩擋了河流的路,河流無法自然流淌,為什麼不能把水壩都拆掉?這要從水庫和大壩的功能說起。(01:18)&nbsp&nbsp&nbsp&nbsp水壩擋住了河流的去路,讓河流無法自然流淌,為什麼還不把水壩都拆掉?今天我們就聊一聊「拆壩」這件事。&nbsp&nbsp&nbsp&nbsp首先你要清楚一個概念,水庫、大壩最重要的作用是什麼,就是解決人類的水資源需求問題。
  • 除了中國印度也有長城?印度世界第二長城,在千米山頂已有500年
    中國有很多聞名世界的建築,每一次看到這些建築都不得不心生感慨,同時感慨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很偉大。每一個中國人都知道中國的長城,長城是中國的著名名勝,很多外國人說到長城也會首先想到中國,但是你們知道嗎?中國不是這個世界上唯一有長城的國家。
  • 中國在西藏建大壩,印度揚言要在藏南也建一個?
    編輯:一水流殤據外國媒體報導,自中國提出在雅魯藏布江流域建立大壩開始,印度政府就一直持不滿態度,堅決反對中國建立雅魯藏布江大壩。印度媒體近日更是爆出,印度政府計劃在下遊地區也建立一座大壩。眾所周知,下遊地區水利資源遠不如上遊地區豐富,印度在下遊建立大壩並不是一個明智的選擇。為了回擊中國,印度政府似乎已經不擇手段,至於後續事情會如何發展,還未可知。畢竟,印度媒體一貫是「大話」說慣了。中國之所以在雅魯藏布江地區建立大壩,主要是發現了雅魯藏布江地區的水資源非常豐富,提供的蘊藏量相當於中國現有最大水電站三峽大壩的三倍左右。
  • 臺灣南投水壩衝走露營人士事故增至4死
    臺灣有兩家人在禁止露營的河床過夜,其間水壩突然洩洪,據當地媒體13日報導,事件造成三死一失蹤,死者包括兩名兒童。被衝走是兩家人,汽車陷入泥濘,有部分帳篷被衝走。臺電錶示,水壩閘門在四時許和五時許兩度發生故障、無預警放水。原本在洩洪前,當局會向下遊地區廣播,但這次沒有。而值班人員發現水位異常後,關閉閘門並通報,但關上閘門需時,該水壩閘門共打開20分鐘,估計流出26萬噸水,讓河川水位上升,目前已全面切斷電源。臺電稱由於水壩隨時有機會排洪,沿線已經設有警告牌,提醒民眾切勿走落水溪以及進行露營等活動。
  • 嫦娥5號順利完成任務,印度罕見承認一個事實:實力無法相提並論
    同樣是人口大國,很多時候,中國和印度都會被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雖然客觀來說中國的實力要比印度好上很多,只是印度似乎並不願意承認,每次都是十分的膨脹。但是這次中國的嫦娥5號順利完成任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就連印度也罕見承認一個事實:兩者之間的實力無法相提並論。
  • 印度48層高樓「瞬間」崩塌,3億當地人直呼:中國負全責
    面對那些不合格的建築,國家的相關監管部門也會嚴格把關,因此,中國的基建工程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也是數一數二的。然而,在印度卻發生了一件極為震驚的建築倒塌事件,印度48層高樓「瞬間」崩塌,3億當地人直呼:中國負全責。這其中與中國存在何種聯繫?提到基建工程,中國的基建團隊十分優秀,這是毋庸置喙的事實。
  • 荷蘭著名的水壩廣場:昔日是「城市會客廳」,如今成「露天舞臺」
    文/阿途在歐洲,似乎每座城市都有一個著名廣場,不但是城市中最熱鬧的地方,也是一座城市或者一個國家的建築、文化、習俗、歷史、藝術等很多方面的集合體。在荷蘭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就有一個著名廣場,曾經被稱為是「城市會客廳」,如今成了「露天舞臺」,它就是阿姆斯特丹的地標性建築——水壩廣場。水壩廣場位於阿姆斯特丹市中心,被大家稱為「阿姆斯特丹心臟」,是阿姆斯特丹的地標性建築,也被大家稱為「城市會客廳」,因為水壩廣場每天都可以看到熙熙攘攘人群,有的是當地的居民,有的是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
  • 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中國幫非洲修鐵路,印度反向中國討要「說法」
    現在的中國,在全球化的影響之下,許多的國家都是中國有十分良好的建交關係,同時也會有相應經濟上的合作。目前我國在交通技術領域上的,獲得了許多的世界專利,甚至在技術上已經超越了世界技術水平。這一次中國再次援手,耗資100億用來幫助非洲地區修建一條城市鐵路。但這一次潘多拉魔盒被打開,中國幫非洲修鐵路,印度反向中國討要「說法」?
  • 川普宣稱埃及或炸毀尼羅河水壩 埃總理回懟
    日前,美國總統川普指責非洲國家衣索比亞在尼羅河興建大型水壩,並暗示埃及或會「炸毀」水壩。這番言論引起衣索比亞總理阿比·艾哈邁德的不滿,在不到24小時內,艾哈邁德便發布聲明,表示不會對任何侵略屈服。隨後,埃塞外交部方面又召見美國大使澄清川普的言論。
  • 為什麼說法律事實不是客觀真相?
    事實的發現與描述,我將帶你看看法律中的事實和普通人眼裡的真相有什麼不同?在普通人的眼裡,事實是客觀存在的,不依賴於我們的主觀意識。法律要實現公平正義,最重要的就是要找到事實真相嗎?但是在實際的生活當中,親眼所見的也未必就是事實,有證人證言的也不一定是事實,甚至證據越多,事實反而越來越複雜。從適時抵達真相的難度,其實遠遠超出我們普通人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