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5號順利完成任務,印度罕見承認一個事實:實力無法相提並論

2020-12-10 騰訊網

同樣是人口大國,很多時候,中國和印度都會被放在一起進行比較。雖然客觀來說中國的實力要比印度好上很多,只是印度似乎並不願意承認,每次都是十分的膨脹。但是這次中國的嫦娥5號順利完成任務,引起了全世界的關注,就連印度也罕見承認一個事實:兩者之間的實力無法相提並論。

這次嫦娥5號圓滿完成在月球的科研任務,在國際上引起了極大的關注,大家都對即將來到地球的的月壤很感興趣。同時,中國嫦娥5號這次能完成任務,所展現出來的中國航天實力也得到了不少國家的誇讚。嫦娥5號採用了極為複雜的先進技術,其中的軌道器,連接與分離的技術,對接技術等等都需要極為精確的計算。嫦娥5號的成功,使得印度眼紅不已。印度的有關科學家也表示中印兩國在這方面的實力沒有辦法相提並論。

印度媒體也表示,中國的這次探月之旅,具有裡程碑的意義。嫦娥5號登月成功之後,最酸的就是印度的一眾網友們了,這難免不讓印度網友想起自己國家的探月計劃。這麼些年來,中國在發展,印度自然也沒閒著。印度這些年積極發展太空技術,也得到了不少的成就。印度不僅向月球和火星都成功發射過探測器,而且還打算在不久的將來向金星發射探測器。

由此可見,印度在航天技術領域也是有不少成就的。當然,有成就自然也有失敗。去年9月份的時候,印度的探月器就失敗了。那次的失敗對印度打擊不小,花費了不少錢。反觀中國這些年來,在探月方面取得的成就數不勝數,相比而言印度確實差了一些。此前中國就已經完成了全球第一個在月球背面著落的任務,現在又從月球帶回了月壤。

儘管印度已經在太空方面大力投入,但是還是離中國有些差距。面對印度網友的質疑,印度航天機構甩鍋給疫情。印度航天機構還表示他們來年,打算將「錢德拉揚-3」探月飛行器送到月球。可是即便印度發射成功了,也無法改變印度現在落後的事實。部分印度網友表示他們還曾送過探測器上火星,也不算比中國差。不過,西方的科學家卻不這麼認為,他們表示印度的火星探測器項目應該不算成功。因為上面的一些重要設備已經損壞了,所以沒有辦法完成科考任務。印度急功近利,只為表現自身的強大,不顧慮其他,只顧著面子上好看,即使失敗也很正常。

近期,中印兩國的關係有些緊張,看見中國事態一片好轉,印度難免心裡不是滋味。他們正打算奮起直追,想要趕在2021年的時候將「錢德拉揚-3」探測器進行發射。不僅如此,他們還打算在過一段時間將太空人也送上月球。印度這種心態其實大家都看的明白,就是在和中國比較。中國成功將太空人送上月球了,中國帶回月壤了,他們也不甘心落於人後。

更何況印度自詡為大國,大國的標誌之一就是在航天事業上可以超越一批國家。印度自認不比中國其他地方差,怎麼甘心在這方面輸給中國。只是探月工程需要資金的支持,也需要足夠多的科研人員。印度目前經濟很不景氣就不多說了,科研人員流失的也很厲害。印度目前內部還有不小的動亂,印度政府還不斷地將更多的錢都投入到軍事設備的購買上。

這種情況下誰也不能保證印度明年的探測器發射成功,有自信是一件好事,但是過度的自信於國於己都不是一件好事。只有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才能做出正確的決斷,也許印度這些年的發展,提升了他們的自信心,覺得自己國家哪哪都好。在印度人眼中,中國根本就沒辦法同印度相比。中國與印度孰優孰劣,不是憑打嘴仗來定輸贏,比的是真正的實力。我們不會驕傲自滿,也不會妄自菲薄,而我們取得的成績也是我們腳踏實地得來的。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嫦娥5號成功取回月壤,印度宇航局驚呼:四個月後登月
    伴隨著我國探月計劃的一系列突破,尤其是「嫦娥5號」成功登月,月壤樣品採集工作進展順利。國內歡聲笑語,但在外人的心裡,卻是別有用心,尤其是一向喜歡和我國對標的鄰家——印度。嫦娥5號升空後不久,印度航天局便宣布,它將於2021年3月,即4個月後,再次發射月球探測器,登上月球表面,這一消息令人不寒而慄。
  • 嫦娥5號上升器落月,印度:1年前我們就做到了,可惜是非受控的
    嫦娥5號著陸器,上面的小傢伙就是上升器嫦娥5號是我國探月工程最後階段「回」的執行者,它將實現從月球採集月壤樣本並返回地球,這一過程最重要的子系統就是上升器,它的作用是將著陸器採集的月壤送到月球上空的軌道器上,而在完成這一切後,為了避免成為太空垃圾
  • 嫦娥5號軌道器開始變軌,疑似執行額外任務,極可能準備探測金星
    其中上升器已經完成了可控落月的拓展任務。而最近國外網友發現,在地月轉移軌道上維持第二宇宙速度的嫦娥5號軌道器開始變軌,應該也要開始準備執行一場拓展任務。我們可以進行一個簡單的運算來推斷嫦娥5號的任務對象。
  • 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嫦娥5號帶土特產回家,美俄歐都想分享土特產,日本印度則酸溜溜
    雖然目前嫦娥5號還沒有返回地球完成項目的全部過程,但是全球的科學家都在請求中國同一件事情,那就是分享此次探月工程以及月球土壤的數據。嫦娥5號月球採樣有人肯定會問美國不是早在上個世紀就已經完成了月球土壤採樣工程了嗎?為什麼對於這次中國嫦娥5號的反應有這麼大呢?
  • 看到我國嫦娥5號的多次成功,印度忍不住大放厥詞,四個月後登月
    最近,我國嫦娥5號在月球上接二連三地成功,成功著陸月面,成功獲取月球樣品,上升器成功起飛,上升器與軌返組合體成功對接,月球樣品成功在軌轉移返回器,由我國自主研製的嫦娥5號已然通過了月球採樣任務的幾道最難關卡。
  • 印媒關注嫦娥5號:印度登月是因新冠疫情才落後中國
    通過嫦娥五號的努力,中國將成為繼美國和前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帶回土壤樣本的國家。這次任務將嘗試在一個以前未被發現的區域收集2公斤的月球土壤樣本,這個區域被稱為「風暴之海」。中國在登月任務上取得了非凡的進展,目前在月球或其周圍有七個可運行的太空飛行器,分別是嫦娥三號、嫦娥四號和玉兔二號月球車、鵲橋中繼衛星、CE-5T1軌道飛行器、CE5軌道器和CE-5著陸器/上升飛行器。目前在月球上,還沒有其他國家的月球車。中國是21世紀唯一成功將太空飛行器送上月球的國家。嫦娥四號探測器在2019年1月登陸月球背面,創造了歷史。
  • 中國嫦娥五號登月成功,印媒觀點獨特: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
    原標題:印媒:因新冠疫情,印度登月才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中國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登陸月球,完成了一項具有裡程碑意義的任務,而在12月3日,印度《歐亞時報》刊文提出了一個獨特的觀點。《歐亞時報》稱,印度雄心勃勃的月球探索項目-月船3號探測器(Chandrayaan-3)曾計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該探測器原定於2020年發射,但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影響,月船3號在競賽中敗給了中國的嫦娥五號。
  • 「嫦娥5號」回來了!俄專家翹起大拇指:中國太棒了!
    就在近日,中國"嫦娥5號"於 12月17日在內蒙古順利著陸,引起了全世界的高度關注。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消息稱,當俄羅斯科學院航天研究所科研負責人列夫澤林內得知中國"嫦娥5號"返回地球之後,其第一反應是:"中國真太棒了!"
  • 中國嫦娥5號月球探測器成功登月,印媒一下子就酸了
    嫦娥5號的成功登月,令廣大的中國老百姓感到十分振奮。這一壯舉的完成,也使得中國成為了繼美國和蘇聯之後,第3個實現月壤採樣後返回的國家,這標誌著中國航天的巨大進步。而中國航天的巨大成功與進步,則令中國的鄰國印度感到十分嫉妒,因為印度此前也曾希望對月球進行探索,只可惜他們的項目最終宣告失敗。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嫦娥5號在太空飛行多久、共幾天
    「從2011年1月立項,到現在整整十年,一個月不多,一個月不少,按照我們的計劃12月返回,整整十年,不容易。」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空間科學與深空探測首席科學家葉培建感嘆道。  2011年1月,中國國務院正式批覆探月三期工程立項,嫦娥五號探測器啟動研製工作。2020年7月,探測器空運抵達發射場,此後開展將近5個月的發射場工作。
  • 嫦娥5號登月的直播是如何完成的?
    前段時間嫦娥5號執行任務的畫面在全國進行了全程直播,全世界都通過這場戶外直播一睹中國登月的風採。除去嫦娥5號探測器發射及登陸的大型直播外,戶外直播其實早就已經滲透到了普通民眾的生活當中,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戶外運動已經從小規模、專業化的特定狹小群體逐步發展成為群民性質的戶外休閒娛樂活動,也帶動了戶外產業在中國的蓬勃發展。典型的一些戶外活動案例:端午龍舟比賽;項目啟動儀式;大事件現場;戶外婚禮等等。
  • 遠望5號平安歸港,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圖為遠望5號測量船最近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從月球表面返回,並且帶回了重達2千克的月壤,就在全世界都在聚焦嫦娥五號之際,美國卻盯上了這個秘密,也就是遠望5號監測船,這艘船雖然不起眼但卻是最高科技目前遠望5號已經平安歸港,那麼它在嫦娥五號任務中,扮演了什麼角色呢?有專家表示:如果沒有遠望5號與遠望6號的密切配合,嫦娥五號探測器的工作無法這麼順利。
  • 嫦娥5號完成自動採樣,探索火星跟登月有怎樣的不同
    我國的登月21世紀以來,我國的航天技術也得到了飛速的發展,而月球對我國來說更是有著比較獨特的意義,有時候人們常常幻想月球上有天宮,宮殿裡居住著嫦娥,所以2009年,我國首次探月的時候,探測器與探測活動被命名為嫦娥,嫦娥1號順利完成了撞擊月球的目標,並且成功繞月探測。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明後兩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11次發射任務,包括四艘載人飛船;我國計劃與國際合作論證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  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
  • 嫦娥五號打了一下「方向盤」 第一次月地轉移軌道修正順利完成
    航天專家介紹,探測器在太空飛行過程中,受多種因素影響,會產生軌道偏差,需要根據測定探測器實際飛行軌道與設計軌道之間的偏差,完成對應的探測器軌道控制,確保探測器始終飛行在適當的軌道上。除了嫦娥五號外,正在前往火星路上的「天問一號」探測器也已經實施了多次軌道修正。
  • 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探月工程總指揮、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宣布:「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取得圓滿成功!」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
  • 嫦娥五號上升器完成任務,還有很多燃料富餘,大家想它再幹點啥?
    在成功完成月面起飛、月軌自動交會對接、轉移樣品、組合體分離之後,據央視記者報導,嫦娥五號的上升器由於動作太完美,導致它現在出現一個小小的「難題」,那就是剩餘的推進劑還有很多。目前,航天部門正在評估利用嫦娥五號上升器進行額外任務的可能性。
  • 嫦娥攬月|嫦娥五號任務圓滿成功,中國離載人登月還有多遠?
    2019年10月,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一院「5米直徑模塊新一代載人火箭總體技術與工程應用」項目,順利通過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組織的驗收評審。評審專家一致認為,該預先研究項目的成果可用於中國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工程研製。在可運用於深空探測的新一代載人飛船研製方面,今年5月,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發射成功,在軌飛行2天19小時後,著陸艙成功再入返回地球,試驗取得圓滿成功。
  • 嫦娥五號任務成功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_新聞中心...
    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任務將陸續實施明後兩年完成空間站建設的11次發射任務,包括四艘載人飛船;我國計劃與國際合作論證建設月球科研站基本能力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安全著陸。目前,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正在奔火的徵程;嫦娥六號、七號、八號,小行星探測、火星取樣返回、木星系探測等工程任務也將按計劃陸續實施。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任務創造了五項中國首次,一是在地外天體的採樣與封裝,二是地外天體上的點火起飛、精準入軌,三是月球軌道無人交會對接和樣品轉移,四是攜帶月球樣品以近第二宇宙速度再入返回,五是建立我國月球樣品的存儲、分析和研究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