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青年登陸閩西客家山鄉種茶遇真愛

2021-01-15 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長汀7月19日電 (張金川 黃啟元)今年36歲的臺灣青年張元豪登陸閩西客家山鄉福建長汀鐵長鄉種茶,遇到了真愛。這個7月,他與客家妹子董仁花在長汀辦了婚宴,請來親朋好友喝喜酒,並見證了她們的恩愛幸福一刻。

  得知張元豪還處在蜜月期,記者提議把婚紗照片拿來看看。「因為上半年忙於做茶,連婚紗照都沒時間去拍。」張元豪笑著說。

  沒有拍婚紗照,就辦起酒席,在年輕一代似乎比較少見。可在一旁的新娘子也忙於笑著解釋,「我們會找個比較空閒的時間,到自己家的茶山去補拍拍婚紗照。」

  鐵長臺資泳綠茶場,是張元豪父親張森桂一手創辦的。臺灣彰化員林鎮的張家,世代以種植茶葉為生。

  張元豪在這家茶場經過五年多的歷練,如今已經從一位機電專業的碩士生變成一個幹練的茶商。「我到長汀已經5年多,可以說已掌握了茶葉種植加工銷售程序。」

  「我父親於2003年來到長汀縣鐵長鄉實地考察,認為地處閩贛交界的鐵長鄉山巒起伏,山清水秀,植被良好,地形地貌和氣候與臺灣彰化、南投縣非常相似,適於種植高山茶。」張元豪一邊泡自家茶場生產的高山茶,一邊講起跨海登陸創業故事。

  隨即,張森桂在鐵長租賃山地800畝,建設高山茶園,種植臺灣軟枝烏龍茶,並建立母本園基地。2006年,臺資茶園出產首批高山烏龍茶,此後三次參加福建省名優茶評審會兩次獲獎,聲名鵲起。

  「長汀小城熱鬧溫馨,客家人熱情淳樸,鐵長的豬肉、河田雞肉口感極佳。」2008年,張元豪第一次來到大陸看望父親,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張元豪眼中,鐵長山清水秀,鳥語花香,生態良好,氣溫適宜,自然條件要比家鄉彰化縣好。

  回到臺灣後,張元豪認識到狹小的臺灣發展潛力有限,按部就班上班永遠是幫人打工,因此萌發了前往大陸創業的念頭。2010年,他辭去臺灣工作,來到鐵長的茶場,擔任公司業務經理,專職負責茶葉產品營銷,開始參與管理父親的茶場。

  此後,張元豪從廣州、深圳、上海,到北方的北京、西安、太原,幾乎穿越了大半個中國。「我帶著茶葉樣品,每到一個城市就找當地的茶葉經銷商,這其中有些是臺商,有些是本地人,重點拜訪推銷。」

  經過兩年的努力,鐵長臺灣烏龍茶已經建立起完善的銷售網絡,茶葉產量逐年增加。

  2013年,一個偶然的機會,一直單身的張元豪結識了剛大學畢業的長汀客家妹子董仁花。有緣千裡來相會,張元豪樸實、低調、務實的為人處世作風吸引著董仁花。

  從相識到相戀,今年1月23日,這對有情人在小董的新橋鎮鴛鴦村家裡訂了婚。法律專業畢業生董仁花也辭去了一家律師事務所的工作,乾脆來到山裡的鐵長,幫助張元豪的茶場創業。

  2013年,父親張森桂放心將茶場全部業務交給兒子張元豪管理。這樣,張元豪讓未婚妻擔任茶場內務管理,負責財務、倉管、網絡等業務,自己一手抓茶山管理、茶葉加工和銷售。

  品完幾泡茶之後,張元豪帶著記者前往茶山參觀時介紹說,「像這種被蟲吃過的茶葉,葉子邊緣的顏色有點變黃可以開始採摘了做『貴妃茶』。」

  「春夏茶葉子上有許多綠葉蟬並讓其吸吮,採收後加工成的烏龍茶帶著果香和蜂蜜香味,氣韻如貴妃,唇齒留香,在臺灣被稱為『貴妃茶』。張元豪介紹說,此類貴妃茶葉數量不多,價格會比較高。

  根據大陸流行口味,茶場除了加工傳統的烏龍茶,如今張元豪已增加了紅茶、貴妃茶加工。

  「在鐵長鄉政府的支持下,我們去年開始在茶園種植了1000株櫻花,規劃了一些景觀亭、小木屋。」張元豪信心十足,「再過兩年,鐵長茶園櫻花開放,這裡將成為長汀的阿里山,吸引更多人前來旅遊休閒觀光。」(完)

相關焦點

  • 閩西十番音樂大賽在連城舉行
    賽客家旋律,展非遺魅力。近日,文旅龍巖2020年群文十大活動之「國家非遺·又見十番」閩西十番音樂大賽在連城縣精彩上演。來自全市各地15支十番樂隊同臺競技,用優美的客家旋律,展示這一國家級非遺的非凡魅力。
  • 龍南客家圍屋將登陸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風雨燕翼圍 賴國柱/攝龍南客家人家 蔣清剛/攝據了解,龍南是客家人重要的聚集地之一,是客家文化積澱最深厚,客家文化生態保存最完好的地區之一。龍南境內至今仍保存有客家圍屋376座,被譽為「中國圍屋之鄉,世界圍屋之都」。
  • 臺灣茶中之聖——「凍頂烏龍茶」
    凍頂茶譽為臺灣茶中之聖。產於臺灣省南投鹿谷鄉。它的鮮葉,採自青心烏龍品種的茶樹上,故又名「凍頂烏龍茶」。凍頂為山名,烏龍為品種名。那麼為什麼叫「凍頂」呢?因為這山脈迷霧多雨,山陡路險崎嶇難走,上山去的人都要繃緊足趾,俗語稱為「凍腳尖」。所以此山稱之為凍頂山。
  • 連城客家十番音樂協會樂隊喜獲一等獎
    11月20日,由龍巖市文化和旅遊局、連城縣人民政府主辦,龍巖市藝術館、連城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各縣(市、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協辦的文旅龍巖2020年群文十大活動之「國家非遺·又見十番」閩西十番音樂大賽在連城縣落下帷幕。
  • 能操持地道客家年夜飯:這個中國「洋媳婦」,真美
    這個中國「洋媳婦」,真美  在福建省龍巖市長汀縣城裡有一位從阿根廷遠嫁中國的「洋媳婦」叫奇娜,10多年前她和長汀青年楊淙組成一對「中阿合作」家庭。如今,楊淙和奇娜夫妻倆有一個即將高考的兒子和一對讀小學的雙胞胎女兒,一家人日子和美,被評為龍巖市2017年「最美家庭」,在當地傳為美談。
  • 用客家方言寫客家風情
    在程老自立的「客廳大學」裡,他翻開《常青樹》,指著《客家文學開山祖程賢章》一文的標題,對我說:「什麼叫客家文學?」我說:「我既不是小說家,也不是文藝評論家,無能力給客家文學下定義。憑我個人的讀書體會,用客家方言,寫客家風情,就是客家文學。」程老說:「你只說對了下半句。」很顯然,他並不同意用客家方言寫客家文學一說。他暗示我,「用普通話寫客家風情」,同樣是客家文學。
  • 童養媳悲歡 臺灣客家戲曲《花囤女》看一對姊妹兩樣情
    華夏經緯網1月6日訊:據臺灣「中時新聞網」報導,臺灣早期盛行童養媳風氣。根據教育部門客語辭典,客家族群更為養女、童養媳取別稱為「花囤女」。象徵囤積花蕊,以備開花結子,瓜瓞綿綿。作家王瓊玲以童養媳題材,和榮興客家採茶劇團合作編寫戲曲《花囤女》,描述一對雙胞胎姊妹作為童養媳的人生境遇落差。
  • 閩西大地,又是一派豐收圖景!
    在全鎮開始拆除豬欄的時候,雖然養豬的甜頭還沒嘗久,王平夫婦倆還是忍痛拆掉全部豬欄,「賺錢沒有環境重要,我現在種的百香果一樣賺錢,還不汙染環境呢。」2016年,王平開始轉產種植百香果。 「種植農作物,要的是勤勞,我們也可以做到。」沒想到,種植的第一年,王平就因為沒有經驗,沒有買到合格的百香果苗,種了半年,苗只開花不結果。
  • 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七大方言佔了五種,鄰村說的話可能都不同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也正是講了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中國,在不同的地域,形成了不同的文化,我們也知道,中國的方言,可以代表不同的文化,但是,有這樣一個省,是中國方言最多的省份,在中國的七大方言中,有五種,甚至在鄰村,都可以說不同的語言,叫人哭笑不得。
  • 客家方言喜劇電影《圍屋喜事》將於12月19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線
    據悉,由韓榮聲、郭仕鵬主創,李佳倪、侯瑜暢等人主演的的客家話優秀喜劇影片——《圍屋喜事》將於12月19日登陸全國電影院線。據統計,全世界現有約七千種語言,進入21世紀以來,人類語言文化的多樣性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 臺灣茶、臺式茶:哪個是李逵,哪個是李鬼?
    說起名茶,凍頂烏龍、文山包種都榜上有名。它們作為臺灣茶的代表,以獨樹一幟而又不可仿製的口感徵服了眾多的愛茶者。臺灣茶?跟現在市面上的臺式茶是一個意思嗎?二者有區別嗎?臺灣茶≠臺式茶臺灣茶,準確的定義應該是生長在臺灣的茶樹所採摘的茶青,經過優良獨特的加工工藝製作而成的茶,因為臺灣得天獨厚的地理環境和氣候使得茶的品質和口感獨樹一幟。
  • 全球客家精英 - 航天長城林景亮的奮鬥人生
    編者按:北美客家上杭同鄉會、國際客家研究院與僑刊《上杭鄉音》雜誌編輯部聯合舉辦福建省上杭籍人物推介活動,將收集、整理、宣傳海內外鄉賢,以期編輯出版杭籍優秀鄉賢人物傳略叢書。2020年12月出版的《上杭鄉音》第三期人物專欄將推介北京的杭籍人物林景亮先生,北美的杭籍人物葛文勳教授(已故)和臺灣的杭籍人物溫椿煌先生。
  • 想不想喝一杯臺灣的茶?
    臺灣烏龍茶:臺灣最好的茶臺灣的高海拔,潮溼和迷霧山脈為烏龍茶提供了理想的生長條件。臺灣的烏龍茶佔世界產量的20%。僅臺灣北部就種植了超過25種茶,其中大多數是烏龍茶。臺灣每年舉辦一次品茶比賽,獲勝的茶的價格可以達到每公斤1000美元甚至更高。以下是臺灣最常見的一些品種:寶中茶臺灣烏龍茶輕度氧化(15-25%),因此淡淡,花香,並具有甜瓜香氣。它主要在大臺北地區的坪林和南港地區生產。寶中起源於福建省,以包裹其中的獨特方形包裝而得名。
  • 永遠的懷念——閩西紅土地
    2020年我到龍巖探親,三去古田、二往蛟洋中共閩西一大舊址文昌閣,多次到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毛澤東同志舊居,還參觀了後田暴動舊址——東肖革命紀念館。通過參觀學習,我對閩西的革命歷史有了進一步了解。
  • 除了喜茶,你還可以選擇臺灣手搖茶
    在臺灣流行咖啡店之前,泡沬紅茶店是上班族和學生聚會的最愛,在1980年代後期珍珠奶茶開始出現在泡沫紅茶店的菜單上,後來就愈來愈多的學生喜歡,除了喜茶,臺灣手搖茶也是不錯的選擇哦。臺灣人熱衷於手搖飲料,作為開創手搖飲料新時代的迷客夏,在臺灣擁有著極高的人氣,幾乎每家門店都是排著長龍。
  • 客家十番:值得用心聆聽的民間音樂
    兩個月後,樂隊將參加「國家非遺 又見十番」客家十番音樂比賽。當天,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貞煜一行,來到文坊村對這支隊伍進行音樂上的指導和建議。李貞煜表示,他要發揮餘熱,讓更多的人知道十番,讓更多的年輕人熱愛民族樂器,熱愛地方鄉土音樂。」
  • 10 秒磨茶60秒萃取1000 種客制設定,黑科技讓你喝上臺灣好茶飲
    提起國內的產茶地,寶島臺灣是一定要提到的。臺灣氣候溫暖,蘊育出適合茶樹生長的環境,各處皆有以不同茶葉而知名的地方。一杯好茶的製程從茶的原葉開始,來自海拔 2000-2200 公尺的青心烏龍茶種,便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吃茶三千,源於臺灣的品牌,將這一美好以專業的精神呈現給大家。
  • 風來了,逐浪去――登陸打拼的青年臺灣企業家眼中的挑戰與機遇
    原標題:風來了,逐浪去——登陸打拼的青年臺灣企業家眼中的挑戰與機遇   新華社廈門12月10日電(記者趙雪彤、石龍洪、鄧倩倩)他們,跨過淺淺一灣海峽,在這片希望的熱土上,踏夢前行;他們,看見大陸不斷湧現的機遇,在時代變局中攜手拼搏,用共同的語言譜寫奮鬥的「青春之歌」。
  • 風來了,逐浪去——登陸打拼的青年臺灣企業家眼中的挑戰與機遇
    風來了,逐浪去——登陸打拼的青年臺灣企業家眼中的挑戰與機遇 2020年12月11日 08:18:00來源:新華網 「就像一陣風一樣,帶來巨大的能量,這在臺灣市場是很難出現的。不親身經歷,也很難有直觀的體驗。」  他說,市場是客觀的。大陸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本身又有強大的製造業體系,在此基礎上,兩岸各自的優勢可以結合起來。來大陸發展,臺灣年輕人就會擁有過去老一輩未曾有過的機遇。儘管有競爭、有挑戰,但絕對值得來好好地一展拳腳。  紮根本土,同心築夢,他們在這裡遇見生活的「小確幸」。
  • 一間以茶為名的設計酒吧——揉合臺灣茶的風格茶酒空間
    「其實我不覺得想拿亞洲50大酒吧很膚淺,但不能因此去拿臺灣茶做噱頭,所以我跟團隊討論,如果要以臺灣茶為主題,是不是要做整套的論述跟設計?」位於臺北東區光復南路尾段的全新概念茶/酒空間[tei] by O'bond(沓沓仔明茗茶酒研究室),主理人是獲得2019君度橙酒國際調酒大賽冠軍的劉明傑Tom,他不諱言想要拿下亞洲最佳50大酒吧,但他也想讓大家知道臺灣茶很好喝,甚至連空間都為了扣合茶的歷史,找來7位不同領域的設計師一同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