閩西十番音樂大賽在連城舉行

2020-12-14 瀟湘晨報

賽客家旋律,展非遺魅力。近日,文旅龍巖2020年群文十大活動之「國家非遺·又見十番」閩西十番音樂大賽在連城縣精彩上演。來自全市各地15支十番樂隊同臺競技,用優美的客家旋律,展示這一國家級非遺的非凡魅力。

近年來,在各級政府的重視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得到了有效的傳承和保護,十番音樂大賽已成為深受閩西群眾歡迎的群眾文化品牌活動。本次大賽由市文化和旅遊局、連城縣人民政府主辦,龍巖市藝術館、連城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大賽首次採用了全程網絡線上直播的方式進行宣傳。最終,連城縣客家十番音樂協會樂隊、上杭縣十番音樂協會樂隊奪得一等獎。

【來源:龍巖市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連城客家十番音樂協會樂隊喜獲一等獎
    11月20日,由龍巖市文化和旅遊局、連城縣人民政府主辦,龍巖市藝術館、連城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承辦,各縣(市、區)文化體育和旅遊局協辦的文旅龍巖2020年群文十大活動之「國家非遺·又見十番」閩西十番音樂大賽在連城縣落下帷幕。
  • 連城旅遊必看提線木偶戲,會書法和雜技的提線木偶,讓人嘆為觀止
    今天我要分享的就是福建連城旅遊裡不可錯過的體驗,欣賞省級非遺連城提線木偶表演。上面那張圖,你沒看錯,都是被邀請上臺學提線木偶的遊客。沒想到孩子們過於積極,搶光了體驗名額,大人只能在下面觀看。連城提線木偶是一種傳統戲劇。始於清末,清光緒二十四年。連城木偶誕生之初,行頭極簡,僅木偶18個(俗稱十八羅漢)。
  • 客家十番:值得用心聆聽的民間音樂
    當天,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李貞煜一行,來到文坊村對這支隊伍進行音樂上的指導和建議。李貞煜表示,他要發揮餘熱,讓更多的人知道十番,讓更多的年輕人熱愛民族樂器,熱愛地方鄉土音樂。」連城縣朋口鎮文坊村十番樂隊在進行排練。東南網見習記者 吳雅藝 攝閩西客家十番音樂,又名「客家十歡」、「打十般」、「打五隊」等。
  • 茶亭十番音樂
    這便是福州特色傳統文化——茶亭十番音樂,2006年5月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十番最盛在茶亭 福州的十番音樂,民間又稱葉歡、什歡和十番伬。其名稱由來眾說紛紜。 福州十番音樂發祥地為茶亭。如果從清朝乾隆年間茶亭「大羅天」樂社算起,茶亭十番的歷史將近300年之久。清乾隆至民國時期,是十番音樂形成、發展、成熟、繁榮的時期。這期間,由「大羅天」樂社逐漸分支出的兩個流派——「鶴鳴皋」樂社及「盛世元音」樂社。十番音樂由城市傳播到四面八方,包括我國的臺灣、香港地區及東南亞等其他國家。
  • 非遺廣東|「鑼鼓合奏」——十番音樂(番禺十番)
    十番音樂又稱「十班」、「五對」等,因用絲、竹、革、木、金製作的10件樂器演奏而得名。這種音樂輕鬆活潑,節奏感強,音律和諧,悅耳動聽,在我國福建、廣東、江蘇、浙江等地廣為流傳。十番曲調大多來源於民間小調和譁牌(嗩吶曲),同時也從戲曲、曲藝及歌曲曲調中吸取了不少養分,其演奏形式有坐奏、行奏、舞奏之分,演奏時一般由掌板者充當指揮。
  • 連城「迎公太」廈門「閩王」雕塑助陣 巡遊隊伍長達兩三公裡
    廈門網 (文/圖廈門晚報記者陳滿意)昨天是農曆二月初三,河源十三坊(連城、長汀的13個客家聚落)「迎公太」盛典,在福建連城培田古民居所在地的吳家坊隆重舉行。今年與往年不同的是,在廈門製作的「閩王」雕塑出現在巡遊隊伍前列,隊伍長達兩三公裡,數萬人參與,盛況空前。
  • 上杭客家十番音樂,你了解多少,看完漲知識了
    十番音樂又名「十班」、「五對」,用絲、竹、革、木、金製作的十件樂器演奏而得名。上杭客家十番音樂源於清朝末期民國初年,起先由城關商人、知識分子等在茶餘飯後自帶樂器湊在一起演奏,後在全縣各鄉鎮慢慢盛行。上杭客家十番音樂的演奏形式多為坐奏,其演奏排列位置比較講究,一般分成 前後兩堂。
  • 連城冠豸山冠絕天下,連城白鴨更是美食界的翹楚,榮登全國唯一
    據連城地方史載裝相傳遠古時期一群南遷的白鶩途經連城冠豸山下時,與當地鴨種交配,傳下連城白鴨這一稀有珍貴鴨種。專家認定,它是我國唯一具有滋補和保健作用的藥用鴨種。連城白鴨別名綠嘴白鴨,是閩西山區蛋肉兼用的地方良種鴨 之一,主要分布於連城北團、城關、塘前等鄉鎮。由於全身長著 潔白的羽毛,故稱白鴨。它在連城飼養的歷史已有100多年,清代道光年間,它曾作為貢品進獻京城。連城白鴨的外貌特徵是:嘴、蹠、均為青綠,眼睛烏黑,羽 毛潔白,身軀狹長結實,前胸淺,腹部略下垂,體形呈楔狀。
  • 愛·樂國際音樂大賽(北京賽區)鋼琴比賽在京舉行
    近日,由全球國際音樂家協會主辦,北京傑奏文化傳播有限責任公司承辦的「愛·樂國際音樂大賽(北京賽區)鋼琴比賽」在北京海澱北部文化中心劇場舉行,比賽歷時兩天,300餘名選手用手指在鍵盤上演繹著各自的藝術夢想。
  • 溪魚燜豆腐,九門頭,白鴨湯,新泉食府地道連城客家菜
    溪魚燜豆腐,九門頭,白鴨湯,新泉食府地道連城客家菜BY小企9999沒通動車之前,閩南往北走319或205國道,很多老司機會特意安排在連城縣新泉鎮吃飯。您可別小看新泉這小鎮,它的飲食在連城甚至整個閩西南都有很高知名度。特別是豆腐,豆腐在連城要不冠「新泉」二字還不好賣呢,妥妥的地域品牌標誌產品。細分客家菜,總體上家常鹹鮮,但是細分起來也有不同的風格。連城地區的客家菜,幾乎不用辣椒花椒,走的是清淡婉約的路線,擅長用姜用酒,烹飪風格自稱一派,老少鹹宜。
  • 連城莒溪鎮樂地村典故,樂山樂水總相宜,與民同樂,樂自天然
    連城莒溪鎮樂地村,原來叫上羅地。其開基始祖姓蔡,後來, 新泉鄉涼坑村姓俞的一大家人也遷入這個小山溝。自此,兩姓人艱苦創業,加上土地肥沃,風調雨順,不到幾年功夫,山溝富裕起來,儼然成為桃花源中人。幾位喜愛樂器的人,在農閒時常常邀集鄰舍,聚在一塊吹奏彈唱。
  • 閩西大地,又是一派豐收圖景!
    就在3天前,在中國農民豐收節•龍巖市2020年「紅古田」杯柚王大賽中,他從自家果園選取的紅肉蜜柚脫穎而出,獲得了「柚王」稱號。在稔田鎮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舉行的頒獎儀式上,他從市政府張朝陽副市長手裡接過獎牌時,喜悅和自豪之情溢於言表。
  • 永遠的懷念——閩西紅土地
    2020年我到龍巖探親,三去古田、二往蛟洋中共閩西一大舊址文昌閣,多次到中央蘇區(閩西)歷史博物館和毛澤東同志舊居,還參觀了後田暴動舊址——東肖革命紀念館。通過參觀學習,我對閩西的革命歷史有了進一步了解。
  • 「聆聽」非遺音樂的千載傳承·福建日報社數字報刊平臺
    湯源生介紹,目前除了這本書之外,福建教育出版社已出版的叢書系列還有《歌仔戲》《閩劇》《梨園戲》《閩西漢劇》《十番音樂(閩西)》《十番音樂(福州)》《北管 拍胸舞》《北路戲》,即將出版的有《南音(上下冊)》《莆仙戲》《高甲戲》《南詞》《錦歌 東山歌冊 畲族民歌》《四平戲》6種。「《木偶戲(泉州提線)》《木偶戲(晉江布袋)》《大腔戲》《梅林戲》還在編輯的過程中,稍遲也將會和讀者見面。」
  • 「百城百團·自駕廈門」2020廈門自駕旅遊節舉行 七省百部自駕車...
    百部自駕車發車暢遊10條自駕精品線百部自駕車發車儀式,昨天在廈門美麗的巨鵬飛夢幻海岸舉行。活動現場,來自上汽大通房車生活家和摩範共享汽車的車隊作為新業態代表備受關注。前者帶來了「帶上家向美好出發」的房車自駕旅行全新方式;後者則以向用戶提供隨取隨用、智能經濟、便捷環保的共享出行方式,打造綠色出行新體驗。
  • 西安翻譯學院舉行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決賽
    西安翻譯學院舉行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決賽http://www.huaue.com  2020年12月21日  來源:華禹教育網   12月19日,西安翻譯學院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決賽在西區體驗式教學中心舉行
  • 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頒獎晚會舉行
    11月26日晚,浙江省金華市中國婺劇院流光溢彩、曲動歌飛,「光南故裡 音樂盛典」2020首屆長三角原創流行歌曲大賽頒獎晚會在這裡舉行。近千名來自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浙江省的嘉賓、選手、觀眾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 第23屆日本「櫻花杯」國際音樂大賽四川賽區圓滿成功
    2020年12月19日,為紀念中日兩國正式建交49周年,促進兩國青少年文化、藝術、友誼的互通和交流,培養和發掘青少年優秀音樂人才,增進各國青少年之間的了解、尊重與欣賞。第二十三屆日本「櫻花杯」國際音樂大賽中國(四川賽區)在成都鳳求凰劇場圓滿舉行。
  • 金龍狂舞、十番鬧秋……禪城這場幼兒秋色演出你看了嗎?
    活動深深根植於佛山嶺南文化,濃縮了佛山秋色的幡旗羅傘、金龍狂舞、十番鬧秋、大頭佛、公仔樂陶陶等表演內容,集非遺文化展示和巡遊表演於一體,展示了嶺南文化教育滲透於幼兒教育的優秀成果。  佛山秋色  佛山秋色俗稱為「秋色賽會」,指在秋收後的夜晚,當地民間自發舉行慶祝秋季豐收的巡遊,久而久之,發展成為內容豐富而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娛活動,至今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2019年11月,佛山秋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是佛山民俗文化的重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