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曾買下明斯克號航母,為何卻只有遼寧號改造服役?

2020-12-22 雜談胡侃

我是雜談胡侃,不繞圈子,直接說答案,明克斯號屬於二代航母,可發揮改裝的空間已經十分小,嚴格來說只能算是垂直起降飛機的重型巡洋艦,排水量小、升降機小、艦島太大等硬傷決定了其與我國走向深藍的目標相差甚遠,再者,中國購入的時候,其內部的結構基本被拆解得差不多了,如果能爆改明克斯號,則說明我們已經擁有獨立製造航母的水平,既然如此,幹嘛不直接製造一艘呢?在我國發展美式平甲板核動力彈射起飛航母的長遠目標面前,將明克斯號爆改成超日王那樣的雞肋航母來說毫無意義。

明克斯航母的最初定位

20世紀70年代,蘇聯海軍司令戈爾什科夫提出著名的第二戰略(發生戰爭時能夠第一時間摧毀北約海軍),開始考慮水面艦艇編隊,在這樣的背景之下1143型重型航空反潛巡洋艦項目正式立案。涅瓦設計局主持設計,他們前後提出9種方案,其中有三種建議艦載機使用彈射起飛和攔阻降落。第九種最為大膽,採用核動力,直接取消飛彈武器,利用節省下來的空間增加50架艦載機,包括雅克-36МФ和米格-23殲擊機、反潛機、預警機等等,排水量一度達到45000噸。

1969年3月,蘇聯造船工業部和海軍通過了代號「海東青」的1143型艦船設計草圖方案,1970年4月30日正式確定該型號航母技術方案,7月21日,「基輔號」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廠開工建造,於1972年12月26日下水,基輔號下水兩天後,明克斯號進入建造階段。該類型航母設計理念與西方截然不同,更像是巡洋艦和航母的混血兒,除了配備強大的武器系統以外還增加了類似西方航母的艦島和斜角飛行甲板,即便不使用艦載機,該艦也能獨立實現反艦、防空、反潛等等作戰任務,但魚和熊掌不可兼得,該型航母艦載機量較少,無法實現艦載機混成編制,只能根據臨時任務情況來進行配備,難以面對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的現代化戰爭。

1978年9月27號,明克斯號被編入黑海艦隊第30反潛師服役,次年又被編入蘇聯太平洋艦隊第175飛彈艇旅,1991年蘇聯解體,俄羅斯經濟困難,難以維持其巨大開支於1992年5月30日正式退役此時,離它的服役期尚有一大半的生命。1995年底,明克斯號被當做廢鐵賣給韓國大宇集團,一艘鋼鐵巨獸的偉大時代結束了,只剩寥寥悲歌迴響不絕。

韓國也曾有個航母夢,然而一番操作之後,韓國拆船廠發現事情並非那麼簡單,改造成現代航母幾乎難以實現,拆下去搞不好要虧大發,又趕上1997年金融危機席捲全球,大宇集團將內部拆得七零八落的明克斯號賣給中國一家公司,後被改造成為深圳明斯克航母世界主題公園。

為何我國不把明斯克號改成航母?

按照現實情況來說,改航母可以使用哪種艦載機?雅克38、雅克141或者米格29K可供選擇雅克38是世界上第一款服役的垂直起降戰機,於60年代末研製,1985年進入蘇聯海軍服役,作戰半徑十分悲劇(只有120km),稱為桅杆保衛者,跟英國鷂式戰鬥機半斤八兩。

至於雅克141則是為了替代雅克38而新設計的新型垂直起降機。1987年第一架原型機開始試飛,在1991年又一架意外墜毀,經過改進又製造了4架,原計劃於1995年研製工作全部收尾,可惜生不逢時,曾經那個輝煌無比的蘇聯轟然崩塌,資金鍊斷裂的雅克夫列夫設計局苦苦支撐數年後無奈終止計劃。

中國若要想裝備,需要掏錢讓俄羅斯重啟生產線,有這錢,花在第三代航母瓦良格號上面它不香嗎?如果採用米格29K,將明克斯號魔改成印度的超日王號那樣?(家境貧寒,告辭!)居然花了23億美元買了一艘二手航母,甲板布局難以同時起降飛機,那不合時宜的艦橋是等著在飛機斜角甲板降落撞上去嗎?更何況,用這23億美元去買一艘全新的蒸汽彈射的戴高樂級航母不行麼?對比大戶印度,我們直接把二代航母(重型巡洋艦)改成水上文化樂園倒是極好的,好歹還能收收門票。

如果不甘心,明克斯號還是很有成為一艘40000噸級的大型驅逐艦的潛質的(滑稽保命),把原有的防空飛彈全換成128單元垂髮(韓國世宗大王那樣的配置),再加130雙管艦炮,機庫裝載登陸艇、兩棲裝甲車等,至於艦島旁邊,用上咱們的洗地遠火,真到作戰前,來一發,嘖嘖~

如果咱們海警不嫌棄,當然也能為他們所用(狗頭)

如果我們把明克斯號改造成航母需要花多少錢?

明斯克號改航母可參考戈爾什科夫號航母,該航母是蘇聯1143計劃中建造的第四艘航母,蘇聯解體後,經濟困難,維護沒跟上,在1994年鍋爐發生爆炸,但這艘航母僅僅服役了7年,歇了兩年俄羅斯愣是沒把錢湊齊,1996年無奈掛牌出售。

印度作為亞洲最早使用航母的國家,首艘航母購自英國,由大力神號改名為「維克蘭特」號。後來又接收退伍的「競技神號」,進入90年代,開始考慮尋找「維克蘭特」號的替代品,剛好俄羅斯正在航母大甩賣,兩國一拍即合,印度負責此事談判的領隊是其海軍準將蘇克吉達爾.辛格。

俄羅斯見印度購買航母熱情空前高漲,馬上變得親密起來,大兄弟我看你也是十分有誠意,我乾脆就給你個超級優惠,航母就直接送你了。「講真,免費送一艘航母?俄印友誼萬歲!」「當然了,航母免費送給你們,但你想啊,現在已經進入新世紀了,戈爾什科夫號有些地方稍微改裝下,今後你在印度洋上還不是橫著走,不過嘛,這改裝費,你還得意思意思,給你給友情價,只要9億美元喲,超級航母帶回家。」

印度一想,雖然改裝費偏高,但比起自己造可要便宜多了,自己造指不定要多少年呢。印度方面忍痛拍板,籤了合同,但幾年過去了,俄羅斯那邊還沒啥動靜傳過來,印度一想,事情不對勁,趕忙去俄羅斯考察考察這魔改航母變成啥樣了。一看倒還真的傻眼了,印度敢怒不敢言,一問之下,俄羅斯回了一句:「我賣給你的可是我的至愛親朋啊,這活得加錢!如果不要也可以,定金就不退了……」

9個億打水漂,而且還是美金,咱南亞小霸王能吃這個虧不?不能夠!加錢就加錢唄。果然還是錢好使,資金一到位,航母甲板上的武器一律拆除,只剩個滑躍甲板,攔阻索之類的,統統裝上,機庫能寬則寬,能給你多裝飛機就多裝(反正將來還要給我們買飛機)。

配置是豪華了,資金很快又成了問題,俄羅斯一通聯繫:「兄弟,給你的航母改的太豪華了,預算一下子沒剎住,現在已經改好一半,你看是不是再打點錢呀……要不然再讓它在俄羅斯多曬幾年太陽?」到這個時候,印度才確定俄羅斯是在刨韭菜根啊,但沒辦法,自己已經投了好多錢進去了,總不能把錢換成一堆廢鐵吧,於是,印度再次忍痛掏錢,本來想著在2008年就接收航母回國,結果俄羅斯一直拖到2012年,時間延遲了,沒關係,讓我們看看性能,當年印度接回這艘航母出海測試,沒想到8個鍋爐倒有7個放了煙花,印俄兩國馬上展開嘴炮大戰,一方說他們咖喱吃得太多,一方指責他們伏特加幹得太猛。

嘴炮歸嘴炮,航母還是要用的,戈爾什科夫又進修理廠了,修了一年才交付給印度海軍,你以為交給印度事情就結束了嗎?不,這艘用錢買來的教訓還真的在印度人手裡出事了,在2016年,發生毒氣洩漏,2019年,又發生火災。與其說他們買了一艘航母,倒不如說是請來了一個無底洞,想要進行航母人員培訓咋辦?得加錢!想要更加科學的維護航母咋辦?得加錢!關鍵是光想花錢辦事,你搞不了核心技術呀。如果我國的明斯克號改成航母,花的錢,估計也不比這少。再者,有瓦良格號這樣能夠讓我們掌握核心技術的三代半成品航母,幹嘛要亂花錢去改什麼「重型驅逐艦」啊。花二十多億自己造一艘,不比只管投無底洞香麼?

估計將明斯克航母改成40000多噸的海警船,海警也會嫌棄(能別老是把退役艦艇塞給我們嗎?狗頭)

相關焦點

  • 我國曾買下明斯克號,為何沒成為真正的航母?而瓦格良號卻可以?
    我國曾買下明斯克號航母, 為何卻只有遼寧號改造服役?因為明斯克號航母服役時間較長,韓國並對其進行了破壞性拆解,已經不適合升級改造了。而瓦格良號不同,僅完工了70%左右,非常符合我國發展航母的需求,因此我國對瓦格良進行了升級改造,更名為遼寧艦交付中國海軍。
  • 中國買過四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被改造,其他三艘去哪了?
    我國前後一共從國外買回了四艘航母,為何只改造了「瓦良格」號,其他三艘存在什麼問題?眾所周知,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艦」改造自蘇聯的「瓦良格」號,但當時中國其實一共從國外購買了四艘航母,只是改造成功後的「遼寧艦」意義非凡才受到更多關注,那麼我國為什麼只改造了「瓦良格」號?為什麼沒有改造其他三艘航母?
  • 第三艘航母怎樣命名呢?江蘇號、上海號、廣東號、湖北號、臺灣號
    我國第三艘航母正在上海江南造船廠緊張的建設當中,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新一代國產航母,預計2021年下水,將增強我國的海軍實力。先前在建造當中的山東號自從第三艘航母開始建造以來,很多網友都在討論這艘航母究竟會以哪個省份來命名呢?
  • 中國先後買過4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被改造,看專家咋說
    為了擁有航母只能選擇購買別國航母進行研究改裝。很多人都好奇這樣一個問題,中國先後購買4艘航母,為何只有瓦良格號被成功改造?專家說出原因,這幾點很重要。 只有瓦良格號被中國改裝成了軍用航母,至今服役於中國海軍。
  • 歐洲大國曾要送中國航母,卻被拒絕,我國為何花2000萬買瓦良格?
    提起瓦良格號想必大家都不會陌生,這艘我國花了2000萬美元買來的遼寧號前身曾經是蘇聯航母計劃的一個產物,但由於政治以及軍事等原因,最後被擱置在烏克蘭的黑海港口之中,而之後又輾轉來到了我國的手裡,不過在瓦良格到來之前,還有一艘航母也曾入選了我國購置航母的名單中,不過很遺憾,這艘航母最後還是與我國失之交臂
  • 瓦良格號前,中國還買過3艘航母,為什麼都沒有用?
    隨著我國迎來了雙航母時代,也引發了世界各國的再一次關注。眾所周知,我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的前身便是烏克蘭的瓦良格號航母。事實上在購入瓦良格號航母之前,我國還一共購買過其他的三艘航空母艦,那為什麼如今只剩下了遼寧號呢?專家也表示到:實在是出於無奈。
  • 我國雙航母時代正式開啟,遼寧號與山東號高度相似?
    遼寧和山東是兩個大省,而這兩個省也是我國的重點航母地,我國兩艘航空母艦都在這裡,一個是遼寧號,另外一個是山東號。它們在外形上是很像的,但是來歷卻完全不同。遼寧號是我國第一艘航空母艦,但是卻不是我國自主研發的航母,而是由「瓦良格號」航母改造而來,但是為什麼呢?
  • 香港商人徐增平,傾家蕩產為祖國買瓦良格號,航母回國後公司破產
    2012年9月,中國海軍第一艘航空母艦遼寧號正式交付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列入現役部隊。很多人都看到了現在遼寧號的輝煌,卻沒看到建造這艘航母的艱難。當時很多武器都賣出去了,但是有一艘航母卻賣不出去,這艘航母就是遼寧號的前身瓦良格號航母,當時俄羅斯雖然有買的意願,但是出的價格太低,畢竟這艘航母建造已完成了68%,已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如果就此銷毀損失巨大。
  • 10年內擁有4艘航母?003服役將近,004開始動工,噸位10萬以上
    導語:隨著我國研製航母技術的成熟,我國海軍在10年內極有可能擁有4艘航母,現如今003航母服役將近,004航母已經開始動工,噸位10萬以上一個國家想要在國際上擁有話語權,那麼就綜合國力就一定要得到各國認可,海陸空三軍作為各國國家最主要的軍事力量
  • 中國先後購買了4艘航母,為什麼只有瓦良格號被成功改造?
    起初我國與蘇聯的關係比較好,在蘇聯的幫助下,我國迅速建立起了較為完整的工業體系,同時也研製出了不少先進的武器裝備。不過,等到我國和蘇聯之間的關係逐漸惡化以後,蘇聯便立刻召回了所有的科研專家。我國在失去了蘇聯的幫助以後,同時也遭到不少西方國家的技術封鎖,所以我國的航母研製歷程也尤為的艱辛。當時我國先後購買了4艘航母,最後才成功改造出了遼寧艦。為何4艘航母只有瓦良格號被成功改造?
  • 二戰美國航母一造上百,我國只有兩艘,為何現代航母要造這麼久?
    現如今全世界服役的航母全部加起來也不過20幾艘,美國就佔了11艘,我國自遼寧艦入列至今也僅僅有兩艘航母服役,那麼現代航母建設速度為何如此之慢呢?多艘,所謂護航航母就是擁有平直甲板的小型航母,多用於商船護航,後期也曾參與過多次對岸轟炸和運輸支援任務等等,但是這種航母抗打擊能力非常弱,經常在遭受到了很小的損傷就會造成巨大損失,這是因為其一般是由商船改裝而來,採用了民用標準的結構、材料,因此在戰爭年代能夠以「下餃子」速度建造。
  • 中國四艘進口航母,瓦良格號被改造成遼寧艦,其他三艘去哪兒了?
    墨爾本號在澳大利亞海軍一直工作了26年,於1982年正式退役,此時距離他下水,已經快40年了。當然了,從服役年限上來講,墨爾本號其實還有著一定改造空間的。
  • 山東號已完成實戰化訓練,雙航母艦隊正式成軍,遠洋作戰能力倍增
    我國在2012年以前並沒有使用航空母艦的經驗,隨著2012年遼寧號正式入列服役,至此我國正式擁有了自己的航空母艦。2019年12月,我國的第2艘航空母艦、同時也是我國的第1艘國產航空母艦,山東號正式入列服役。
  • 一次搭載50架戰機,這艘核動力航母,性能遠超國產艦?
    經歷過大修後的戴高樂號航母光是其甲板就可以搭載30餘架戰機,再加上其機庫的容量,可搭載戰機數量高達50架!50架是什麼概念呢,雖然不能與超級大國美國的航母相比,但是要知道,其主力艦載機可是我國遼寧艦的三倍之多。
  • 1961年服役的小鷹號航母,與2019年服役的山東艦相比,哪個更強?
    美1960年的小鷹號航母與山東艦相比到底怎麼樣?山東艦與上世紀60年代的「小鷹號」航母相比差距還是十分明顯,無論是在艦載機攜帶數量上,還是艦載機出動速度上,以及排水量上都有著明顯的差距。畢竟山東艦紙是我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我國在航母事業上才剛剛起步,在航母建設方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墨爾本號中國最早的航母:是艘三手航母未服役,供艦船設計師參考
    墨爾本號艦長211.2米,寬24.8米,滿載排水量20250噸,就是一艘輕型航母,採用蒸汽輪機推進,航速只有25節,在役時能攜帶4架A-4G攻擊機、6架S-2E反潛機、10架反潛直升機等。服役期間,這艘航母可謂多災多難,與藍卡號、航海者號、伊文思號等本國海軍和美海軍的驅逐艦相撞,以及與本國的客輪和日本的貨輪相撞,還燃起 了一次大火,濃煙滾滾,最可怕的是其一臺鍋爐發生了爆炸,安裝在支架頂部的最新的雷達罩突然掉了下來扎進了大海。
  • 二戰時,美國就有150艘航母,為何我國第三艘航母才開建?
    今天主要了解西方國家航母發展歷史,探討一下為何我國數量少的原因。2020年6月,從環球時報資料看到,一家名為《軍事維基》網站資料顯示,外國的軍事媒體通過衛星影像發現,位於上海的江南造船廠有一個大型浮式幹船塢已經投入使用。據說這種船塢是用作建造大型船舶所用,因此外媒猜測我國第三艘航母已經開始建造。
  • 出雲號最新改裝照曝光,號稱反超遼寧艦,爭奪東亞最強航母名號
    有「準航母」實力的日本直升機驅逐艦出雲號抵達建造摩耶級萬噸大驅的造船廠,開始現代化改造,升級為航母。日本海軍總共有7艘直升機驅逐艦,但只有兩艘擁有2萬多噸排水量,具備輕型航空母艦的實力,其他幾艘排水量和甲板面積有限。
  • 山東艦服役後首次出動!琉球海美軍派出雙航母,我國拆招強勢回應
    自從去年我國的山東艦服役之後,我國就正式的進入了雙航母時代。我國的山東艦和遼寧艦都是搭載的殲-15飛鯊艦載機,這一款艦載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採用三翼面的設計結構。目前世界上能夠自主地進行研發航母艦載機的國家還是非常少,因為技術的封鎖,所以每個國家在自主研發該技術的時候都遇到了很大的困難,目前國際上還只有四個國家具備了這樣的能力,分別是中國,法國,俄羅斯,和美國。滑躍的起飛方式是我國的山東艦和遼寧艦上固定翼艦載機都採用的,艦載機降落的話則是採用了阻攔索助降的方法。
  • 我國至今才2艘航母,為何二戰時美國有150艘,日本也有29艘航母
    從鴉片戰爭開始一直到新中國成立,我國的國力一直處於一個十分衰弱的狀態,因此有了長達一百年的屈辱史。如今的中國有了足夠的實力,軍隊發展開始了大步前進,特別是在我們一直欠缺的海軍方面。至於海軍的建設,航母地服役有力的提高了中國的海軍實力,作為現代海軍的核心軍艦,在海軍建設中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為航母建造上有著許多的高技術要求,所以中國的航母道路並非一帆風順,在前幾年,中國的第一艘國產航母終於服役了,這讓中國在航母領域有了很大的進步。在現在的中國海軍中,中國已經了兩艘中型航母,但是在二戰中,航母成為了很多國家的強力打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