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中的輪迴、超度與民俗信仰上的認知差別到底有多大?

2021-01-11 重樓逾陀

佛教本身其實不太重視超度這部分,修行弟子,若了解勝義諦,也了解世俗諦,將是很好理解這個方向!

首先,我們先看民俗信仰上,是怎麼看待超度?然後再討論佛教認為的超度。民俗信仰看待超度時,有一種想法是人往生之後都會變成「它」(鬼),因此唯有透過超渡才能得到解脫;佛法的超度概念則不太一樣,因為佛法不認為人逝去就會變成「它」,也不認為「它」的願望必須被滿足才會輪迴。

佛法輪迴觀並不是線性的

所謂六道這種轉世觀、人逝後會輪迴,這些是佛教特有的,所以我們可以說,華人會有這些相關的民間信仰,主要是受到佛教的影響。但是佛教看待人逝後會輪迴這件事的方式,和我們以為的其實不一樣。

我們看到的往往是線性的,所謂線性是指「人、逝後、變成「它」、再變人、再變「它」」這樣的循環,但是佛法比較像是玩輪盤的概念。也就是說,就是假設今天打一個輪盤,也許有六個格子,今天剛好就中了一二三四五六這六個號碼;但也有可能是輪盤上面有一二三四五六六個號碼,然後轉的時候,今天剛好轉到三,然後就必須在三的狀態裡面待一段時間,然後離開這個輪盤後再打一次,變成來到另一個數字──佛法認為,我們人去後不一定會變成「它」。

人去後會進入「中陰身」,這在佛教有時候又被稱為中有,那又是另一個很複雜的議題,這裡先不解釋,總之,中陰身與中有是類似一個預備階段,也就是準備輪迴的階段。很多人將這個預備階段當做它(鬼),但佛法不是這麼看的,佛法認為中陰身與「它」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具體來說,佛法認為是一種有很多有需求得被滿足的一種眾生,而中陰身的特性並沒有這樣強烈的需求。

轉世之後會變成什麼呢?有可能是天、人、阿修羅,也有可能是三惡道。這六個可能性是百分比的問題,例如能夠輪迴為人,是因為這輩子造的善業,或是臨終前的意識狀態。接著就回到「超度」的問題。

超渡究竟是什麼?

超度現在好像有2種解釋方式,

一種源於民間信仰:也就是讓人過世之後可以輪迴,有時候變成是,如果我們不幫「它」超度,「它」就一直待在那種狀況,不能輪迴。另一種說法是超度之後往生淨土,無論是極樂世界、兜率天宮,如果是藏傳佛教,可能希望往生到蓮花生大士的銅色吉祥山。

佛法認為的超度是什麼呢?首先,佛法認為的超度不是指輪迴為人,也不是往生淨土。超度的對象一般是針對惡道眾生,特別是二惡道,但比較少聽到超度小動物的,經典上有,只是比較少見,一般都是針對兩種眾生。超度的原因是,他們在狀態中感到很痛苦,所以我們要超度他。這邊要特別提醒,超度這個詞不是指「中陰身」的階段。

人過世都需要超度嗎?

我們超度的對象,往往不是我們以為的那個對象;我們以為人死後變成「它」(鬼),然後我們要幫他超度,才會輪迴。但是佛法認為,人去後會進入預備階段,然後輪迴,假設轉世變成二惡道,我們才需要超度他,因為他處在一個強烈痛苦的狀態,希望可以幫助他出離那個狀態。

接下來,我們該如何超度他?

方法是這樣的,他必須在那一個惡道逝去,然後輪迴。希望他可轉世到善道,例如人、天或阿修羅。所以超渡的基本概念是,終止一期生命,讓他離開二惡道的狀況,然後讓他往生到善道去。

真正重要的是臨終前的念頭

我們總認為超度是逝後才做,但卻忘了往生前的那一刻才是最重要的。因為人會轉世到哪裡,基本上是在臨死的最後一剎那就決定了。也就是說,下輩子會投生到善道或惡道,取決於這輩子臨終前的那一個念頭。

所以如果希望往生善道,有兩個機會:第一個是在即將去時,產生一個善念的潤生心,這個善的念頭就會拉出善的習氣、種子、業力,結一個果,下輩子輪迴到善道。

不一定需要被超度

另一種是補救方案,如果已經投生到惡道,就讓惡道那一期生命結束,再往生善道。不過,難道所有鬼神都需要超度嗎?其實並不一定。具體來說,佛教的「鬼神」是指餓鬼道裡的那些鬼王,我們稱之為「鬼神」。這裡衍生出來要思考的是,如果他們都很痛苦,那可能就會想被超度,但是如果沒有很痛苦,他們也不會想被超度。如果他們沒有想要被超度,就沒有超度的必要性,所以鬼神本身的心裡狀態會決定超度有沒有效,這也是很關鍵的一點。

相關焦點

  • 什麼是超度、超度對象,以及超度法門
    所謂的「超度」,一般人認為的就是讓逝者超離相對不好的處境,進入相對更好的環境,民俗信仰等等皆是如是說的。但其實在佛教之中,超渡嚴格來看是個大課題,包括了超度的對象、超度的方法、超度的去處、超度的有效與否等幾個部分。
  • 揭秘:佛教超度死者的真正原理及注意事項
    編者按:再過兩天是清明節,這一天有很多習俗,當然仍以祭奠已故親人為主。說起祭奠亡故親人,往往又與佛教超度亡魂緊密相連。佛教宣講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生前造什麼業,往往決定死後投生去處。如此看來,一個人投生於何處主要由自己決定。但為何有誦經超度之說?對於已故之人,誦經超度對他們有多大幫助?
  • 「頭七」與佛教有什麼關係?超度對亡者有什麼幫助?
    編者按:昨天是天津爆炸案的頭七祭,各大網站都有相關報導。可能有些人會提問:頭七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這些年來,每逢重大災難頭七各大寺院都會舉行超薦法會,那麼「頭七」與佛教有什麼關係?從佛教教義的角度有沒有相應的說法?超薦法會對於亡者有何益處?
  • 佛教中的超度贊偈也是唱給活人聽的?
    當親友去世後,佛弟子應該進行超度追薦,以慰在天之靈。佛教中超度法事有很多,比如焰口、蒙山、陰普等,且念誦經文和贊偈內容也是頗豐。學習佛法,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佛教雖然有超度法事,但是佛法的本質核心,還是以人為本,作為人道眾生是可以成就佛果事業的。佛弟子應放眼未來,重視現在,通過如法的修行,成就圓滿的佛果,將來利益無量無邊的眾生才是第一最究竟了義處。
  • 為什麼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數要遠遠多於信仰佛教的人數?
    眾所周知,目前世界上信徒人數最多的高級宗教是基督教,而不是佛教。據保守估計,目前世界上信仰基督教的人數至少有20億,而佛教信眾遠遠低於這個數字。其中的原因為何?第一,基督教雖起源於東方的巴勒斯坦地區,但昌盛於歐美。
  • 已故親人早已投胎 超度法事對他們有用嗎?
    編者按:清明即將到來,小編此前已經發過幾篇文章,主要介紹佛教超度原理,也曾提出一些常見問題。諸如:對於已故之人,誦經超度對他們有多大幫助?又如亡故千百年的祖先,若後世兒孫誦經回向給他們,對他們有什麼意義?今天再發一篇,或能解答若干問題。
  • 應該誦什麼經典超度親人的亡靈?
    要為親人超度,首先需要了解何為超度以及超度的意義。 佛教的超度,廣泛來講是指誦經等使鬼魂脫離苦難。但是一般人卻把超度兩字僅拿來當作超度亡靈之說,這種言說不是很正確,超度的實際意義是超越生死、共度涅槃彼岸,是名超度。超度有三點要義,何等為三? 一、現生中能令迷妄者、邪見者導歸正見,由思想上的矯正,破迷啟悟,是名超度,是思想上的超度。
  • 親人都往生輪迴了,超度對亡者真的有用嗎?
    文:佛經微刊-何言師兄阿彌陀佛,各位師兄六時吉祥,前幾天末學寫了一篇《輪迴的秘密,看看親人們往生的時候,都輪迴到了哪一道!》,有師兄在後臺留言說是超度對「亡靈」真的有用嗎?今天末學就來說說超度的那些事。
  • 佛教與中國民俗,我們常見的這幾個節日原來是從佛教來的
    佛教自兩漢時傳入中國,對文學、藝術都發生了極大的影響,隨著其在民間傳播的範圍不斷擴大,佛教信仰在百姓心目中愈來愈根深蒂固,因而中國固有的民俗也受到了佛教的影響,增添了許多與佛教有關的因素,尤其是佛教宣揚的因果報應在民間影響最大,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民俗莫不與此息息相關。
  • 為什麼用道法超度見效快,而佛法度化卻很慢?
    超度,相信很多人聽來都不陌生,甚至所謂的沒有修行的普通人也知道超度是幹什麼的,經常會有很多緣主問,道家有超度,佛家也有超度,兩者有什麼不同呢?而這些都是佛法超度裡沒有的。佛教的超度一般是懺悔、施食和念經講法等,然後眾生被佛菩薩接引走,是升天還是輪迴投胎,除了靠佛力加持,更要靠眾生的福報和意願。這樣就會造成很多人會說我明明去寺廟做了超度法事,牌位供了無數個,念經多少部了,佛號多少聲了,但墮胎的嬰靈、報夢的祖先、冤親債主,他們為什麼還在糾纏自己和家人,為什麼他們還沒走?
  • 如何建立信仰 | 2019中國佛教講經交流會「金蓮花」二等獎獲得者普濟法師講經
    末學的題目是如何建立信仰,依據的經典是《十善業道經》。我們常說,佛法無邊。《大智度論》云:「唯信能入,唯智能度」。佛法的信仰與西方宗教和印度流派哲學的根本區別,在於無我、無主宰。佛教的信仰是信自己本有佛性,所謂「心佛眾生,三無差別」。
  • 高種姓代表婆羅門教 低種姓代表佛教 他們到底有哪些區別?
    根源在於人對於各種事物不能夠有著清楚的認知和區分。而人在對事物進行認知和分辨的時候往往會出現幻覺,進行了錯誤的評判。同時婆羅門教哲學在對人生和生命現象進行分析的時候,常常談到另一個主體,稱之為「我」,人和生命體中的「我」和「梵」也被稱為「小我」和「大我」。
  • 你知道古代有哪些民俗信仰嗎?帶你探索古代中國的民間信仰
    本文摘自《民俗學概論》鍾敬文 主編民俗信仰的對象古今接雜、容並蓄、種類繁多,大略分之幾種。靈魂人類最初的信仰是從自身開始的,如對夢境和死亡的不解,導致相信人是由肉體和靈魂組成的。靈魂附在肉體上,做夢、生病則是靈魂暫時離開肉反映,一且靈魂離開肉體不歸,人就死了。但是,肉體雖然腐爛了,元卻能變成鬼或鬼魂。起初,人們認為靈魂都歸故鄉,由祖先管理;後來,又認為由泰山管理;佛教興起以後,閻王又成為陰間地獄的主宰。「閻王」是楚文音,意為地獄的統治者,號稱「幽冥之王」。
  • 阿修羅到底是善道還是惡道?六道輪迴中何來阿修羅一道?
    六道輪迴是佛教世界觀的基礎,因為輪迴的存在,才有了超脫輪迴的覺悟法門。所謂的六道輪迴指的是天人、阿修羅、人、畜生、餓鬼、地獄。每一道的終生都緣由自身的業力在輪迴中輾轉。佛教的輪迴思想取自印度婆羅門教,世界觀也是在婆羅門教的基礎上加以完善的。在原始佛教的內容中,輪迴並不是六道,而是五道,其中少了一個阿修羅道。
  • 《天道》信仰是什麼?有信仰的人和無信仰的人差別大嗎?
    在天道這部電視劇中,芮小丹信仰天國的女兒,丁元英信仰理性,一顆向道之心,一顆執著天道本身的智慧。就連歐陽雪、肖亞文也有自己信仰。唯一區別是,王廟村的信仰是「迷信」,信基督、信牧師,信皇恩和王權,但是這樣都讓他們心安了,所以信仰不論是什麼,有比沒有好,這是觀念中的牢。
  • 佛教講究輪迴轉世,那麼世界其它神話中有類似的說法嗎?
    幾乎世界上所有的神話系統都認為,人死後靈魂會離開身體,去到另一個世界繼續生活。所謂另一個世界就是我們常說的,冥界、地府、地獄等等。反正就是活人在地上,死人去地下,這是世界神話中難得的共識。當然這只是籠統的說法,不同神話中的具體細節還是有很大差別的。比如說這裡邊有一個問題,人不斷的死去,那麼地府不會滿嗎?或者說靈魂是永生的嗎?
  • 超度超度,如何度?度到哪去了?
    超度,無論是道教還是佛教,相信大家聽來都不陌生,甚至沒有任何信仰的人也聽說過。今天想和大家探討一下:幾乎所有學佛的人都會給自己的墮胎嬰靈、祖宗、冤親債主到處供牌位,每天經文佛號不斷,甚至還去寺廟做過專場的超度法事,但為什麼他們該鬧騰的鬧騰,該報夢的報夢,自己的運勢也沒有什麼明顯的變化呢?
  • 清明到底怎樣做,最能利益親人!原來超度,我們自己也能!珍藏版
    而面對亡故親人、歷代祖先,佛教自有相應法門,既讓在世之人寄託哀思、表達孝道,又讓已故親人獲得最大福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而我們最應該做的就是祈願「亡故親人,歷代祖先,以及六道所有一切如母有情眾生,能夠早日脫離輪迴苦海,離苦得樂。所以清明節,最好的孝,就是我們來念佛,做功德回向祖先。
  • 佛教中的輪迴究竟是什麼?
    印度教、佛教、婆羅門教其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不尋求「解脫」,即永遠在「六道」 (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中生死相續,無有止息地循環。輪迴這一概念存在於佛教、道教、印度教、婆羅門教中。其他宗教(日本的神道教,歐美的基督教等)是沒有的。
  • 超度對已故親人有用嗎?
    臨終時要對阿彌陀佛有信心,有往生極樂淨土的強烈意願,有了這兩個至關重要的因緣,再加上其他助緣,才有了往生的條件。如果錯過臨終往生的機緣,進入死後中陰階段,情勢就會變得更加難以把握。人死後到再次投生之前,會經曆法性中陰、輪迴中陰,這一階段有長有短,因人而異。生前修行比較好的人,可以利用這時出現的機會,在法師的引導下實現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