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第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切奧妙盡在經名之中

2020-12-05 紅塵若鏡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

今天咱們繼續來聊《心經》,這一篇主要來討論這部經的名字,其實看過之後大家就明白了,一切奧妙都已經盡在其中。

心經其實只是我們習慣的簡稱,這部經的全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了方便只取了最後兩個字而已。

其餘的佛經也幾乎也都是簡稱,比如楞嚴經的全稱是「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金剛經的全稱是「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華嚴經是「大方廣佛華嚴經」等等,但只有兩個字的《心經》還是其中最簡短的一部。

這個經名有四個非常關鍵的詞語——摩訶,般若,波羅蜜,心,咱們就來一一介紹。

01摩訶,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摩訶是梵語,翻譯過來就是大。

這個詞相信大家一定聽說過,比如說「菩薩摩訶薩」,指的是八地以上的「大菩薩」,而心經這裡的這個摩訶,自然是特指心量要大。

我們修行其實說到底是修心,而修心的一個重要維度就是讓自己的心量放大,向佛菩薩們靠近。

為什麼學佛要心量大呢?這個道理很簡單,因為心量越大,格局越高,對於痛苦,煩惱的忍耐力也就越強。

打個最簡單的比方,比如說咱們的「心」就是一個容器,那麼這個容器的大小,也就決定了我們能夠容納多少東西,尤其是不好的東西。

比如這個容器是一個杯子,那麼放一勺鹽就會變鹹,放一勺糖就會變甜,一勺醋就會變酸,換句話說,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而變得不再清淨。

但如果這個容器放大到一個盆子,那麼至少要幾勺調料才能影響到它;再放大到一個浴缸的話,那恐怕要幾十勺才能改變。

那麼諸佛的心量又有多大呢?佛經中雲,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也就是說和四方虛空一樣廣大,也正因如此,才能包容一切眾生,永遠的不悲不喜,清淨平和,慈悲圓滿,絕不受外界的任何影響。

而這,就是摩訶的寓意。

02般若,佛家智慧的象徵

接下來是「般若」(注意,讀音是bore,而不是banruo),這同樣是梵語,硬翻譯的話就是智慧。

不過這個般若指的是佛法的無上智慧,而不是我們世俗中的小聰明和小技巧,它來自於我們每個人的內心,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每個人的本來面目」。

換句話說,這個般若乃是從我們本心中流露出來的,而不是後天的修行,後天的學習只是用來尋找這顆本心的方法,或者說是打開寶藏大門的鑰匙,就算沒有這把鑰匙,這個寶藏也是存在的

那麼尋找本心容易嗎?答案是否定的,因為無明劫以來我們的這顆心積累了太多的灰塵,泥垢,骯髒,早已經完全看不到原本的樣子了,取而代之的都是偏見和妄想。

有個笑話說三個朋友去看戲,第一個人脖子是歪的,第二個人視力不太好,第三個人聽力不太好。

結果看完戲後第一個人評論道,這戲唱的還不錯,就是戲臺子搭歪了。

第二個人說道,戲臺子沒歪,就是演員們的妝畫的不好,太模糊了。

而第三個人說道,你們說的都不對,這戲臺子和裝扮都很好,就是他們說話聲音太小了。

這說起來是笑話,但其實這三個人又何嘗不是我們世人的寫照呢?以為世界有種種缺陷,卻不知道都是來自於自己心中的妄想和偏執

而世界的真相,就是般若。

03波羅蜜,即為涅槃解脫之道

再接下來是波羅蜜,不過這個可不是水果,也不是好吃的東西,也是一個梵語,有時候也翻譯為波羅蜜多,指的就是「彼岸」。

彼岸這個詞翻譯的非常美——蓮花開彼岸,一聽就給人以佛國淨土的感覺,極為殊勝。

那麼什麼是彼岸呢?這其實是個方便說法,是針對猶在「此岸」的我等凡夫來說的。

此岸和彼岸之間隔著什麼呢?就是一道無邊無際的苦海,裡面有著生,老,病,死,求不得,怨憎會,愛別離,五陰熾盛等八苦,尤其是生死之關,是每個人都不得不面對的終極難關。

而要過此苦海,求得生死解脫,小乘,中乘,大乘分別都有各自的法門,其中小乘被稱為是「四聖諦」,也就是「苦集滅道」;中乘是十二因緣,就是無明緣行,行緣識,識緣六色,一直到生緣老死,再轉回無明,正好是一個輪迴

相關焦點

  • 《心經》真實義——從《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來直接解讀《心經》
    一、《心經》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核心《心經》是佛教界流傳極廣的一部經典,自古以來,《心經》註疏不下百家,不論是研究還是解釋《心經》的高僧大德或是智者,都非常之多。雖然《心經》版本有多種,但《心經》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最為精要的部分或是其核心,則是廣泛的共識。
  • 《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纙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 譯—原文及註解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佛典,是修學佛法者日常修誦的佛經,因其在佛經裡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譯文:修成正果)《心經》闡釋「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整段話的概略意思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摩訶」: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
  • 心想生:《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道破宇宙核心
    我們來看這是《心經》。《心經》我們先看這個題目,就是《心經》完整的一個題目,《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260個字呢,是唐玄奘,也就是我們《西遊記》的主角——唐僧,他翻譯的。題目很長,簡稱《心經》。若不見性,說得十二部經教,儘是魔說。這是達摩祖師說的。然後呢,開悟的楞嚴就是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那《法華經》裡說,如果沒有般若波羅蜜,你行五波羅蜜: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你的福德,比起般若波羅蜜,百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
    心經的全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只有260個字,是600部般若經濃縮的精華,為大乘佛法。摩訶是大的意思,般若就是智慧,波羅蜜是到達彼岸,多是定,經就是路徑。通往彼岸的定心大智慧之路。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 認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但是單看現行流傳最廣,大家也最熟悉的唐玄奘大師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文,它的結構卻迥異於其他經典。依據梵文原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正確念法為Praj ā -p ā ramit ā -h daya-s ūtr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心經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叫做心經,它是佛門中的經典之一。這部經文是每個修行之人都會誦的一部經,它的每句經文都有很深的意思。為此,在修這部經時,師兄可以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這樣能讓自己對這部經有一定的認識。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在佛門中是一部重要經典,它的每一句經文都蘊含著深厚的智慧,並對修行有很大幫助。為此,不少人選擇誦這部經。雖然心經已成為常誦的一部經,但對剛接觸這部經的人來說並不知道如何誦才好。為此就想知道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那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這2個字,能度一切苦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心經》雖然文字很短,但卻包羅萬象,是六百卷《般若經》的精髓,在《心經》中,有2個字,是整個佛法的精髓,能度一切苦厄。在《金剛經》中,佛是對須菩提說的法,須菩提是佛的弟子中,解空第一尊者,所以《金剛經》的主人翁是佛和須菩提,金剛經也是一部解空的佛經。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什麼?
    法藏法師解釋本經經題,以「般若」為所詮之法,「心」字是能詮之喻,即大般若內統攝要妙之義。說明這部經是統攝概括整部《大般若經》,在般若經類中,它最為尊勝,是一切般若的樞紐。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觀自在菩薩可以說是觀世音菩薩。
  • 遠離一切顛倒夢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八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現流傳最廣的版本是唐代三藏法師玄奘所翻譯的,全文僅二百六十字,是大乘佛教六百卷般若經中最短的一篇。《心經》雖然字數最短,但卻講明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緣起性空的大智慧,可謂是文字簡略而涵義廣博。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
    剛接觸佛學的人都會選擇心經,因為心經全文字數少,在修行時會覺得更容易。其實心經只是字數少,但它的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剛開始修心經的師兄,可以多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這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師兄對經文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在念誦時也不會把經文念錯。
  • 佛教:《心經》,讀懂經題,就算對佛法入門了!
    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三稱)由本篇開始,我們正式開講這部字數最少、意涵最深、傳奇最多的「三世諸佛心要法門」,也即《心經》。首先,我們統一對經文字數的認識。玄奘法師所譯的《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題10字,正文260字,共270字。
  • 《般若心經》系列:「波羅蜜多義」與「 心義」
    續上篇)撰文:普寂第二節 講波羅蜜多義梵語波羅,譯雲彼岸。梵語蜜多,譯雲到。合雲彼岸到。天竺人作事完成,達到目的,亦云彼岸到。此方文法,稱為到彼岸。佛以三乘法教化眾生,依般若為舟楫,離此岸之生死,度煩惱之中流,到涅槃之彼岸。三乘人修行般若淺深不同,而所得涅槃各異。聲聞乘修四諦智慧,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度見思煩惱,證有餘無餘二種涅槃,成阿羅漢。有三明、六通、八解脫、四禪、八定、三三昧等,自在受用。緣覺乘修十二因緣智慧,順觀三世因果生死,逆觀因緣還滅,成闢支佛。其證得涅槃與聲聞同,而其發用遠勝聲聞。
  • 精品推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紫檀木筆筒
    小葉紫檀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邁索爾邦地區、緬甸地區所出產的紫檀最優。小葉紫檀質地堅硬,盤玩後色澤從橘紅色到紫黑色,變幻多樣,紋理細密。紫檀有許多種類,紫檀生長速度緩慢,5年才一年輪,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為木材之首,系稱「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
  • 大般若心咒、心真言、般若波羅蜜多陀羅尼、真實圓義陀羅尼
    【1、般若心咒:】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 心經:260字心經註解
    雖然心經只有260個字,但是心經中的內容是有很多的,所以師兄一定要用心點的去體會其中的含義,這樣我們才能夠知道心經全文解釋,如果師兄在修行心經的過程中,有不清楚的地方,那麼師兄是能夠去了解260字心經註解的,下面我們就去簡單的了解一下吧!心經註解: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 《心經》裡面都說了啥?看完這篇文章大悟,心經竟然不是經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佛教最重要的經書之一,也是流傳最廣的幾部經之一。因為《心經》全文不到三百字,讀起來朗朗上口,所以很多人都會念幾句,「色不異空,空不異色」,這句就出自《心經》。那麼,《心經》到底說了什麼呢?我們先從名字開始解釋。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彼岸花開正盛
    釋迦牟尼說:現在就讓我們聆聽佛陀的教誨,一邊聽著木魚的敲打聲,去看看能引導我們「到達彼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吧。(《心經》全文。)2.《心經》句讀「摩訶」在梵語中是「偉大」的意思,「般若」意為「智慧」,「波羅蜜多」意為「到達彼岸」。用偉大的智慧到達彼岸的《心經》開篇是這樣說的:佛陀便是「悟道者」。菩薩、菩提薩埵是「雖然悟道,但放棄涅槃,與眾生一起生活者。」
  • 溥心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鑑賞
    【藏 品 名 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藏 品 作 者】溥心畬(1896-1963)【藏 品 類 型】鏡心 水墨髮箋【藏 品 年 代】戊戌除夕(1959年)作此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書於1959年,楷法精嚴,風格已由早年的峭厲勁挺一變而為蕭疏簡逸,風神另具,系典型溥心畬晚年小楷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