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淺釋

2020-12-22 傫傫若遺

心經的全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只有260個字,是600部般若經濃縮的精華,為大乘佛法。

摩訶是大的意思,般若就是智慧,波羅蜜是到達彼岸,多是定,經就是路徑。通往彼岸的定心大智慧之路。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

就是觀世音大士,菩薩就是菩提薩埵,菩提是覺悟,薩埵就是眾生,能使一切眾生覺悟之佛。

行深就是行法功夫已深,正當定在到達彼岸的大智慧之中。般若智慧是本性清淨光明,彼岸是人慾去淨,妙覺明圓之地。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如太陽普照萬物一般,真性普照,五蘊皆空。五蘊就是"色受想行識",又叫五陰,空是指本性真空。"苦厄"是生死煩惱之苦,能解脫一切生死煩惱之苦。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舍利子是佛祖弟子,在佛祖弟子中智慧第一,但是沒辦法像觀世音大士一樣證得正覺,所以觀世音菩薩現身說法。

色是夢幻泡影,所以說色不異空。空是真性顯露,所以空不異色。色有形相,終是虛妄,所以色即是空。空生萬物,所以空即是色。其他四蘊"受想行識"也是一樣的道理。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所以說,不但五蘊皆空,就連一切法都是空。若有法則有生滅,則有垢淨,則有增減。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

所以,真空中沒有色,沒有受想行識。沒有色就是無我相,無眾生相,自然沒有六根,沒有眼耳鼻舌身意。沒有六根就沒有色聲香味觸法。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

沒有眼自然無眼界,沒有意自然無意識界。"無明"到"老死"是三世十二因緣的簡寫,十二因緣從無明開始,然後是"行"、"識"、"色"、"六入"、"受"、"愛"、"取"、"有"、"生"、"老死"。若從"無明"斷去,則自然沒有"老死"。

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沒有生死煩惱之苦聚集,長處不息真道。雖已入佛慧,洞徹圓通,但確實是無所得到。所以說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因為無所得,所以一切菩薩都是通過般若智慧到達常樂彼岸。心中沒有掛礙,也沒有恐怖驚擾。遠離顛倒夢想,到達不生不滅的境界。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三世諸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三世之佛。通過般若智慧到達常樂彼岸,證得無上正等正覺。"阿耨多羅"是無上的意思,"三藐"就是正等,"三菩提"就是正覺。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

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是不可思議之咒,是無所不包之咒,是最上乘之咒,是最平等之咒,能解脫一切生死煩惱。上面所說都是佛親身驗證過,真實不虛的。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這秘咒就是"揭諦揭諦。波羅揭諦。波羅僧揭諦。菩提薩婆訶。"

本文由傫傫若遺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

相關焦點

  • 認識《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但是單看現行流傳最廣,大家也最熟悉的唐玄奘大師所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譯文,它的結構卻迥異於其他經典。依據梵文原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的正確念法為Praj ā -p ā ramit ā -h daya-s ūtra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 《心經》常識: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
    心經在佛門中是一部重要經典,它的每一句經文都蘊含著深厚的智慧,並對修行有很大幫助。為此,不少人選擇誦這部經。雖然心經已成為常誦的一部經,但對剛接觸這部經的人來說並不知道如何誦才好。為此就想知道怎樣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那下面一起來了解下吧!
  • 心經解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也叫做心經,它是佛門中的經典之一。這部經文是每個修行之人都會誦的一部經,它的每句經文都有很深的意思。為此,在修這部經時,師兄可以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翻譯,這樣能讓自己對這部經有一定的認識。
  • 《心經》真實義——從《大般若波羅蜜多經》來直接解讀《心經》
    一、《心經》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的核心《心經》是佛教界流傳極廣的一部經典,自古以來,《心經》註疏不下百家,不論是研究還是解釋《心經》的高僧大德或是智者,都非常之多。雖然《心經》版本有多種,但《心經》為《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最為精要的部分或是其核心,則是廣泛的共識。
  • 心經: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
    剛接觸佛學的人都會選擇心經,因為心經全文字數少,在修行時會覺得更容易。其實心經只是字數少,但它的每個字都有一定的深意,所以剛開始修心經的師兄,可以多看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全文注音和譯文這方面的內容,這樣會讓師兄對經文有一定的認識和了解,而且在念誦時也不會把經文念錯。
  • 精品推薦—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紫檀木筆筒
    小葉紫檀多產於熱帶、亞熱帶原始森林,以印度邁索爾邦地區、緬甸地區所出產的紫檀最優。小葉紫檀質地堅硬,盤玩後色澤從橘紅色到紫黑色,變幻多樣,紋理細密。紫檀有許多種類,紫檀生長速度緩慢,5年才一年輪,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硬度為木材之首,系稱「帝王之木」,非一般木材所能比。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說什麼?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無所得,菩薩修習般若智慧時,心中沒有任何障蔽、掛礙;因其安住於此甚深空性法門,所以菩薩能無所畏懼,遠離一切顛倒夢想,入於究竟涅槃。
  • 《金剛經》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經文】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纙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 溥心畬——《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鑑賞
    【藏 品 名 稱】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藏 品 作 者】溥心畬(1896-1963)【藏 品 類 型】鏡心 水墨髮箋【藏 品 年 代】戊戌除夕(1959年)作此幀《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書於1959年,楷法精嚴,風格已由早年的峭厲勁挺一變而為蕭疏簡逸,風神另具,系典型溥心畬晚年小楷面貌。
  • 心想生:《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道破宇宙核心
    我們來看這是《心經》。《心經》我們先看這個題目,就是《心經》完整的一個題目,《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260個字呢,是唐玄奘,也就是我們《西遊記》的主角——唐僧,他翻譯的。題目很長,簡稱《心經》。六條渡船,如果你沒有了般若這一艘船,你前面這五波羅蜜,你做的再多,你的福德比起具備般若智慧的福德,可以忽略不計的。就是百分之一,或者百千萬億分之一,算數譬喻,拿計算機,現在的這個中央處理器,就是巨型計算機,它都算不出來。就是般若智慧的福德,比起前五度,那是無窮大。
  • 《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玄奘 譯—原文及註解
    《心經》全稱《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略稱《般若心經》,是般若經系列中一部言簡義豐、博大精深、提綱挈領、極為重要的佛典,是修學佛法者日常修誦的佛經,因其在佛經裡字數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譯文:修成正果)《心經》闡釋「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整段話的概略意思是,透過心量廣大的通達智慧,而超脫世俗困苦的根本途徑。「摩訶」:無邊無際的大、心量廣大。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中,這2個字,能度一切苦厄!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心經》雖然文字很短,但卻包羅萬象,是六百卷《般若經》的精髓,在《心經》中,有2個字,是整個佛法的精髓,能度一切苦厄。在《金剛經》中,佛是對須菩提說的法,須菩提是佛的弟子中,解空第一尊者,所以《金剛經》的主人翁是佛和須菩提,金剛經也是一部解空的佛經。
  • 遠離一切顛倒夢想,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八個字究竟是什麼意思?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簡稱《心經》,現流傳最廣的版本是唐代三藏法師玄奘所翻譯的,全文僅二百六十字,是大乘佛教六百卷般若經中最短的一篇。《心經》雖然字數最短,但卻講明了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緣起性空的大智慧,可謂是文字簡略而涵義廣博。
  • 心經第二: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切奧妙盡在經名之中
    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今天咱們繼續來聊《心經》,這一篇主要來討論這部經的名字,其實看過之後大家就明白了,一切奧妙都已經盡在其中。心經其實只是我們習慣的簡稱,這部經的全稱是《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為了方便只取了最後兩個字而已。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彼岸花開正盛
    釋迦牟尼說:現在就讓我們聆聽佛陀的教誨,一邊聽著木魚的敲打聲,去看看能引導我們「到達彼岸」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吧。(《心經》全文。)2.《心經》句讀「摩訶」在梵語中是「偉大」的意思,「般若」意為「智慧」,「波羅蜜多」意為「到達彼岸」。用偉大的智慧到達彼岸的《心經》開篇是這樣說的:佛陀便是「悟道者」。菩薩、菩提薩埵是「雖然悟道,但放棄涅槃,與眾生一起生活者。」
  • 《般若心經》系列:「波羅蜜多義」與「 心義」
    續上篇)撰文:普寂第二節 講波羅蜜多義梵語波羅,譯雲彼岸。梵語蜜多,譯雲到。合雲彼岸到。天竺人作事完成,達到目的,亦云彼岸到。此方文法,稱為到彼岸。佛以三乘法教化眾生,依般若為舟楫,離此岸之生死,度煩惱之中流,到涅槃之彼岸。三乘人修行般若淺深不同,而所得涅槃各異。聲聞乘修四諦智慧,離分段變易二種生死,度見思煩惱,證有餘無餘二種涅槃,成阿羅漢。有三明、六通、八解脫、四禪、八定、三三昧等,自在受用。緣覺乘修十二因緣智慧,順觀三世因果生死,逆觀因緣還滅,成闢支佛。其證得涅槃與聲聞同,而其發用遠勝聲聞。
  • 大般若心咒、心真言、般若波羅蜜多陀羅尼、真實圓義陀羅尼
    【1、般若心咒:】舍利子。諸菩薩摩訶薩。若能誦是般若波羅蜜多明句。是即修學甚深般若波羅蜜多爾時世尊。從三摩地安詳而起。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善男子。如汝所說。如是如是。般若波羅蜜多。當如是學。是即真實最上究竟。一切如來亦皆隨喜。
  • 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法月版
    我欲於此會中,說諸菩薩普遍智藏般若波羅蜜多心。唯願世尊聽我所說,為諸菩薩宣秘法要。」爾時,世尊以妙梵音告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言:「善哉,善哉!具大悲者。聽汝所說,與諸眾生作大光明。」於是觀自在菩薩摩訶薩蒙佛聽許,佛所護念,入于慧光三昧正受。入此定已,以三昧力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自性皆空。彼了知五蘊自性皆空,從彼三昧安詳而起。即告慧命舍利弗言:「善男子!
  • 佛教:《心經》裡的「般若」究竟是什麼意思?看完你就明白了!
    對很多佛弟子而言,歲末年初的主題是「祈福」,念誦《心經》便是祈福方式之一。《心經》是一部家喻戶曉的經典,此經全名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此經詮釋的空性之理,是整個大乘佛法的精華,字字句句加持力極為超勝。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般若指什麼,若不知曉,豈不愚痴!
    《金剛經》全稱《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般若是梵語的音譯,之所以不譯成華言,是因為中國詞語中難以找到相應的概念。倘若一定要把它譯出,那就勉強稱曰「智慧」吧,望每位修行者知曉,若不知曉,修的什麼佛?豈不愚痴!梵語波羅蜜,譯成中文包括兩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