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鋼琴師》:人生旅途太長,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2020-12-18 子清娛樂

《海上鋼琴師》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4K修復版於2019年11月15日在中國內地上映,時隔20多年,依舊是經典,該片導演是朱塞佩·託納託雷,在這部電影之前,還有其他作品,在1988年,另外一部電影《天堂電影院》獲得了坎城電影節評審團大獎和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在2000年時,又出了一部作品叫《西西里的美麗傳說》,這三部電影應該很多人都看過,但是知道它們都是同一個導演拍攝的人應該很少吧。

一個導演出一部經典的作品已經很難了,但是他卻有三部,讓人生畏,《海上鋼琴師》是一部講述一個孤獨而又極度追求自由的鋼琴家的故事,他的名字叫1900。

1900是個天才鋼琴家,出生在佛吉尼亞號上,被一個鍋爐工收養,在八歲的時候又失去了唯一的親人,但是即將被送往孤兒院的時刻,他消失了,等他再次出現時,他已經會彈鋼琴了。

隨著慢慢的成長,他成為了佛吉尼亞號上的鋼琴師,他孤獨,不遵循常理,能讀懂人心,能通過音樂表達別人的情緒,同時他也渴望愛情,愛掌控,又有點膽小,不善交際,說對一切都不在乎,其實也有追尋的東西,這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和怎麼樣的傳奇故事呢?

1有一種人是關不住的,無論在哪裡他都會發光

1900剛出生就被父母拋棄,看樣子他的身世還不簡單,大概率應該的檸檬大王的孩子,但是為什麼被拋棄呢,又或者機緣巧合下不小心丟失在了船裡,這些都不重要了,畢竟他有了一個愛他的丹尼,丹尼就是佛吉尼亞號上的一個鍋爐工,是他的親人,雖然生活在最底層,但是把1900照顧的無微不至,至少是把自己最好的都給了1900。

對於鍋爐工們來說,1900不僅僅是丹尼的孩子,也是他們的羈絆,因為他們除了工作外,還有一路看著1900的長大,1900給他們帶來過歡樂,帶來過麻煩;但是當大家都面臨離別時,想到最多的是對方的好,所以當船長決定要送走1900時,鍋爐工都不願意他離開。

其實,1900也是不願意離開的,因為之前丹尼說過,如果沒有我,你就會被送進孤兒院,但是1900卻說,是不是沒有我,你會被送進孤兒院,這一段話很有意思,1900把自己想像成一個大人,反著說。後來在機緣巧合下,1900莫名其妙的就會彈鋼琴了,於是被留了下裡。

其實有一幕很有趣,當1900第一次談鋼琴時,是在大半夜,很多人被他的鋼琴聲所吸引了,他的穿著和形象和鋼琴家有著很大的落差,破舊的衣服,髒亂,滿是汙漬的臉龐,以及髒髒的小手,很難讓人想到他竟然會彈鋼琴,於是船長吃驚又發怒的叫1900下來,這不符合規定,1900這時候回了一句話:去他媽的規定。

這和丹尼當初撿到1900時,船裡規定是不能領養孩子的,但是丹尼卻說,去他們的規定如出一轍,丹尼是善良勤勞的,當然他生活在最底層,粗魯豪爽的一面自然不必掩飾。

而1900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長大的,八歲之前,他在船艙裡生活,孤獨、幸福、卻又不甘,因為他不屬於船艙鍋爐區,雖然他不能選擇自己的出生,也不能選擇自己的成長環境,但是等到有機會,他一定會穩穩的抓住,讓自己走出去,展示自己。

世界上有一種鳥兒是關不住的,因為們的每一片羽毛都閃耀著自由的光輝,每一個細胞都充滿著才華橫溢。

2他孤獨又自由,他不羈有靈魂

隨著年齡的增長,1900的才華更加引人注目,於是他成為了佛吉尼亞號上的御用鋼琴師,每次表演,在正常演奏一段時間後,他都會隨心所欲不顧規則的彈一些不一樣的音樂,希望能夠給這些貴族、乘客帶來釋放,雖然指揮家每一次都叮囑他不要亂來,但是他依舊我行我素。

同時他也不是完全不受控制,他在三等艙有一架鋼琴,那才是屬於他的地方,只有在那裡,他才會無所顧忌的彈奏自己的音樂,在那裡,他才能真正展示真實的自己,因為在那裡沒有束縛,沒有規則,怎麼開心就怎麼來,同時這也是他帶給底層人的一種福利,隨著名聲的提高,很多名人都會專程買三等艙的票來聽他的音樂。

但是無論他的音樂有多麼地動聽,有多麼地奇特,多麼地有靈魂,依舊比不上一句:到美國了。因為每當船快到美國海岸時,都有人會大聲呼喊:America,這是他們夢寐以求的地方,是他們的美國夢。

每當這個時候,大家都會在音樂中散去,以最快的速度向外看去,並且急匆匆的準備好行旅,生怕自己會落後,生怕自己會錯過什麼。

每當這個時候,1900不免會表現出一種失望的樣子,狂歡過後,只剩下他一人,那種孤獨,那種落差,只有他才深切的體會過無數次,但是經歷多了,人也會學會堅強,慢慢地也會發現,其實孤獨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只有孤獨是永恆的。

雖然絕大多數人是不懂得欣賞他的音樂,或者說比起音樂,他們更嚮往美國夢,只有寥寥少數人,真正懂得他的音樂,懂得他的孤獨。

一個和他共同演奏的老人,他說,他在陸地上生活了幾十年,有一天他爬上山頂,發現了他見過最美的地方,那就是大海,他聽見海的聲音,並且聽見它在吶喊,於是他想出去看看,想放下現在的生活,重新活一次;這是一個難得可以和他交心的人,在1900心裡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

也許有才華的人註定孤獨,因為他很難找到一個可以懂得欣賞他,可以看穿他的人,一起和他分享,一起交流的人,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會覺得孤獨,不是因為無人陪伴,而是因為做一些事無人理解,有趣的靈魂無人能夠欣賞。

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加西亞·馬爾克斯《百年孤獨》

3他天賦異稟能讀懂別人的情緒,但只想活在自己掌控的世界裡

1900和老人交談之後,知道了老人還有一個女兒,本以為這只是隨便說說而已,但是在多年以後,1900卻認出來了素未謀面的女孩。

1900看到這個女孩,情不自禁的把這個女孩演奏出一首屬於這個女孩的音樂,在他看來,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的音樂,1900能透過他們的舉手投足,他們的階層、聲音、氣息,以及他們的故鄉,他們的故事,他們一切的印記,彈奏出來。

他之所以可以解讀,是通過不斷的觀察分析和想像,並在自己的腦海裡繪製一幅巨大的圖景,或許他沒有親歷其境,但是30年他都在船上度過,在船上看到不同的人,聽到不同的故事,對於他來說就是一種享受,所以他喜歡觀察別人,可以通過不同的人,來創作自己的音樂,這已經成為了他的一個習慣。

他活了這麼久,見了這麼多的人,那就沒有遇到心動的人嗎?在遇見帕多萬(老人的女兒)之前,他好像從來沒有心動過,也不知道喜歡一個人是什麼滋味,但是遇見了帕多萬之後,他知道了什麼是愛情,什麼是心動,什麼是牽絆。

同時也感受到了一個少女的純淨、純潔、憂鬱、傷心、難過、期待。不錯,我想他是喜歡上他了,但是他沒有勇氣。連上去搭訕的勇氣都沒有,看起來是那麼的生澀,惶恐。

在雨中他想把唱片給那女孩,但是久久抽離還是未能送出。,也許就應該留有遺憾,也許這個唱片就不應該送出去,因為對於他而言,孤獨才是永恆的,如果真的他出去了,他可能就不再是他了。

他是孤獨的,也是害羞的,不世故,不羈愛自由,因為遺憾所以珍貴,因為缺憾,所以才完美。

然後1900把帕多萬看海的景象,僅僅這短短的一幕,把女孩的情感用鋼琴淋漓盡致的表達了出來,那是一種細緻入微,一見鍾情,充滿著愛意的創作,這音樂不僅僅只是表達女孩的內心世界,其實還充斥著1900對她的情感。

最後他鼓起了勇氣,也偷偷的吻過她,並且也相認和道別了,只是後面沒有把音樂送出去,也許我們覺得這是一個遺憾,但是帕多萬卻讓他停留很長一段時間,並且還為此傷心,沉淪,最後還讓他萌生了一個想法:我要下去做一件事,我要下去看一下大海。聽到海的聲音,我就知道我的人生該怎麼度過。

只是後來他還是走出來了,決定放棄愛情,在他和圖尼坐在一起交談時,宣布回歸,做回那個自由不羈的1900,

但是不免有人會問,沒有喜歡的人,是一種什麼感覺啊?

這種感覺就是沒有期待也沒有失望,沒有興奮也沒有牽掛,日子緩緩流過,輕鬆且自在。

不會孤獨嗎?

孤獨算什麼,走過的路多了,遇到過的人也多了,受過的挫折和打擊也不少,同樣的也遇到過被人誤會的時候,我也懶得去解釋,所有渴望被人理解的行為都是弱者的行為。人的強大第一步學會孤獨,第二步學會不解釋,第三步學會用結果去證明自己。

雖然他也害怕孤獨,也渴望愛情,也想知道知道自己的人生該怎麼度過,但是後來,當他突然想明白了自己想要的是什麼,知道了自己的生活該怎麼度過,這就明了了。

於是在電影裡,1900對摯友說:

阻止我腳步的,並不是我所看見的東西,

而是那些我無法看見的,你明白嗎?

綿延不絕的城市什麼都有,就是沒有盡頭,

我需要看得見世界的盡頭。

拿鋼琴來說,鍵盤有始有終,

誰都知道有88個鍵。

鍵盤是有限的,但音樂是無限的,

琴鍵上可以演奏出無限的音樂。

而跨出這艘船前面的鍵盤,

有無數的琴鍵。無窮無盡。

無限大的鍵盤怎麼彈奏得出音樂?

這不是給凡人彈奏的,是給上帝彈奏的。

無限的是欲望,狹隘的是人生,貧瘠的是理想。

如同1900所說「陸地上的人,浪費太多時間在為什麼上。冬天害怕夏天的到來,夏天害怕冬天將至」。

對我來說,陸地是艘太大的船,是位太美的女人,是太長的旅程,是太濃的香水,是個不知該從何譜起的樂章。我永遠無法走下這艘船,最好的結局就是我走下人生的舞臺。畢竟,對別人而言,我並不存在。」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部分人創造了人生的輝煌,在外人看來,他們的頭頂上閃耀著燦爛的光芒,但隨著時間的流失,這些光環終究會慢慢變得暗淡,而最終也要面臨寂寞的內心世界,那麼,不如欣然接受,和孤獨相伴吧。

這也是1900的選擇,最終他還是選擇自己可以掌控的世界,選擇與鋼琴與佛吉尼亞號共同進退,就當我我從來沒有來過。

一些沒看懂的地方

1.1900,在8歲的時候,在消失了一段時間後,突然就會彈鋼琴,我想,這應該很很多觀眾也很迷惑的地方吧,難世界上真的有這樣的天才,不用練習,不用接觸,就像孩子剛出生一樣,一出生就會喝奶?至少我沒有看明白。

2.當船被遺棄後,他是怎麼生活的,在圖尼找到他之前,有很長一段時間,在那廢墟裡,沒有水,沒有水,什麼也沒有,他又沒有下船,難道天天在那釣魚?抓海味吃,並且當我們看到1900出現時,他的穿著並不很糟糕,不像從來沒有洗過澡的樣子,這是第二個疑問。

3他為什麼要偷偷的去打電話,難道這是他排解孤獨的一種方式嗎,並且看他們的對話,1900應該的經常會打電話過去,尤其是給賭馬的服務員。

4他為什麼不去找帕多萬,明明是那麼的喜歡,明明都有靈魂的共鳴,但是最後還的沒有踏出最後一步,並且他不允許自己的音樂離開自己,但是他卻要用音樂給大家帶來歡樂,這是不是矛盾了呢?

4他的身世是什麼,電影多次播出檸檬大王的報紙,是不是意味著他就是檸檬大王的孩子,他們有沒有相認,又或者1900也去尋找過,這都不得而知,或許這些對他來說都不重要吧。

他明明可以做的更好的,他可以不用離開船,他明明可以獲得愛情的,他明明那麼優秀,有著絕世的才華,只需要他同意,他就能家財萬貫,然後把船買下來,那結局會是怎麼樣呢?

相關焦點

  • 孤獨而又自由的靈魂-《海上鋼琴師》
    1900,從這個不平凡的名字中就可以知道他是一個不平凡的人,眾人都誇他為天才,雖然眾人為他瘋狂,但是天才就是「異類」,「異類」往往伴隨著孤獨。在1900年,一艘豪華的遊輪頭等艙裡的一個被遺棄的男嬰被一個為遊輪添加煤炭的工人收養,由於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就用當時的年代取名為:1900。
  • 《海上鋼琴師》:人都是孤獨的存在,心中有太陽,孤獨就會發光
    ——叔本華 Arthur Schopenhauer《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豆瓣有95萬人打出9.2的均分,被譽為文藝青年必修的電影工藝品。
  • 《海上鋼琴師》:1900一生未下船,寧願一生孤獨,也不願隨波逐流
    Hello大家好,之前推薦給大家的《楚門的世界》、《當幸福來敲門》以及《追風箏的人》都是很經典也很有內涵和啟發的影片,今天給大家帶來的也是同樣優秀的電影——《海上鋼琴師》。顧名思義,這部影片就是在講述一位海上的鋼琴師的故事,這位偉大的天才鋼琴師叫做1900,他是被拋棄在維珍尼亞號遠洋客船的棄嬰,被在船底艙添煤的工人發現並收養起來,起名1900是因為這位養父在1900年的第一天發現的他。
  • 《海上鋼琴師》無處安放的孤獨
    《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梅蘭尼·蒂埃裡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該片改編自亞利桑德羅·巴裡克文學劇本《1900:獨白》,講述了一個被命名為「1900」的棄嬰在一艘遠洋客輪上與鋼琴結緣,成為鋼琴大師的傳奇故事。
  • 海上鋼琴師:我們無處安放的孤獨
    寧願一生孤獨,不願隨波逐流。看過《海上鋼琴師》的人總會為之心心念念,淚流滿面,埃尼奧·莫裡康內譜寫的原聲樂更是令人流連忘返,如痴如醉。孤獨而自由,美麗而悲愴,仿佛在訴說一個亙古不變的傳說。1900和Max初次相遇時,海上波濤洶湧,風暴流竄。他們將鋼琴的輪鎖打開,任由鋼琴在暴風雨中隨著海浪在舞廳中搖擺。正如曲名《Magic waltz》一樣,1990、max和大海,一群瘋狂的舞者,在夜色浪漫的金色大廳中,在歡快的華爾茲中沉醉流連。
  • 海上鋼琴師:那個消逝在大海上的人生幻夢
    陸地對我來說,是一艘太大的船,是太美的女人,是太長的航程,是太濃烈的香水,是我不會演奏的音樂。01第一次看《海上鋼琴師》,正是崇尚「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的年紀,雖然最後看到1900與佛吉尼亞號同歸於盡也哭得稀裡譁啦,可還是喜歡導演用如此唯美和純粹的方式演繹了1900的人生和結局:傳奇的身世和成長經歷,驚豔的音樂天才,超然物外的性格氣質,連最後悲傷的結局都覺得是可以接受的,它是那麼符合當時多愁善感的青春心靈
  • 《海上鋼琴師》:倘若靈魂有了自由,人生又何懼孤獨
    《海上鋼琴師》,是書,是電影,是讀完看過後的一生嘆息,是含笑的悲傷,人生的種種疑惑在這裡或許可以找到答案,我們這一生,在殘酷的現實和嚮往自由的靈魂間究竟要如何去平衡?那些午夜漫上心頭的孤獨又要如何去排解?《海上鋼琴師》,原名又叫做《1900》,1900,是主人公的名字。
  • 豆瓣9.2《海上鋼琴師》:孤獨者心裡的維吉尼亞號
    導語:《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導演朱塞納.託納託雷於1998年導演的一部描寫維吉尼亞號上一個孤獨的鋼琴家,沒有國籍,沒有護照,沒有姓名,甚至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存在。1900是俗世裡不存在的人,他的傳奇是由一個落寞失意的與他有過交集的人麥克斯娓娓道來的,一個驚才絕豔的音樂天才,一個性格迥異的絕世大師,最終和維吉尼亞號共存亡。《海上鋼琴師》就是講述這個不知道是否存在過的1900的傳奇故事。至今,有100多萬人在豆瓣參與了評分,評分最後達到9.2分,無疑,這是一部經典作品。
  • 孤獨的人心中都有一部《海上鋼琴師》
    ———《海上鋼琴師》近來重溫《海上鋼琴師》,有些新的感悟,不吐不快。以供消遣。起因大約5年前,我問一個女生最喜歡的電影是什麼,她想了想後回答我說,《海上鋼琴師》。出於想走進她的內心的欲望和對電影本身的好奇,我認真了看完了這部經典非凡的作品。
  • 《海上鋼琴師》:街道太長,人心太小?
    而這篇文字的內容來自於二觀在豆瓣影片榜單250排名11的《海上鋼琴師》,也是我寫的關於《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的第二篇觀後感,這是不同與第一篇從教育,家庭,以及實踐缺失三個方面討論本篇的文字,這一篇從電影主角1900自我設限或者說堅守的角度來說說。堅守自我的好處有哪些?
  • 多年之後重看《海上鋼琴師》:天才註定是孤獨的!(上)
    通過朋友馬克斯的側面敘述講述了主人公1900的一生,生於海上,葬於海上,這一生從未下船的孤獨的鋼琴師。故事的開始是在1900年伊始,一艘往返歐美兩地的遊輪上。黑人鍋爐工丹尼想在船艙上尋找有錢人的遺留下的物品,但是他沒想到收養了一位孩子,並為他取名叫丹尼·布德曼·TD萊蒙·1900。
  • 《百年孤獨》:生未百年,死不孤獨,孤獨是人生的常態要享受孤獨
    孤獨分為個人的孤獨,家庭的孤獨,社會的孤獨。從這本書裡面我感受到了孤獨、愛情。關於孤獨裡面最著名的一句話:「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喧囂,都將用寂寞來償還」。他說:生命從來不曾離開過孤獨而獨立存在。無論是我們出生、我們成長、我們相愛還是我們成功失敗,直到最後的最後,孤獨猶如影子一樣存在於生命一隅。
  • 豆瓣評分9.2的《百年孤獨》:趨行在人生中,除了孤獨,一無所有
    但在爾克斯看來,生命又註定是一場悲劇,因為在龐大的輪迴面前,每個人都不過是滄海一粟。我們趨行在人生這個亙古的旅途,唯孤獨永恆這本書寫了不同的人物,不同的視角,但是同一的感受就是孤獨。但是我認為,難過的時候更應該看看《百年孤獨》,因為只有這樣,才更更好的做到與孤獨和平相處。作者馬爾克斯曾說:布恩迪亞家族的孤獨感源於他們不懂得愛,那個長豬尾巴的孩子是家族整整一個世紀唯一由愛情孕育而生的後代。
  • 《海上鋼琴師》:追尋人生自由和存在意義,是人類永恆的命題
    《海上鋼琴師》是一部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在義大利上映,2019年在中國復映,8天即突破億元大關。這是一部盪氣迴腸的詩意旅程電影,也是一部傳達精神自由和存在意義的高分影片,其藝術手法和隱喻內涵都值得我們去感受和思考。
  • 《海上鋼琴師》:那個在海上演奏了一生的人,想告訴你的人生真相
    《海上鋼琴師》這部電影,越看越有味道,每次看完都有不同的感動,看了又看。你的出生決定不了你的人生高度1900是他的名字,是他特有的代號,簡約而不簡單,獨特得讓人耳目一新。那個弗吉尼來號遊輪的鍋爐工賦予了1900不一樣的生命旅程,從一個嶄新世紀的第一年的第一個月開始,丹尼·布德曼·T.D·檸檬·1900,與眾不同的名字,與眾不同的成長,與眾不同的才華,與眾不同的種種,成就了個人獨特的世界。
  • 天才的執念-《海上鋼琴師》
    經典的電影不會因為歲月的流逝而黯然失色,反而會因為時間的衝洗變得更加魅力四射,《海上鋼琴師》就是其中之一。《海上鋼琴師》是義大利著名導演朱塞佩·託納多雷的「時空三部曲」之一。影片在麥克斯對1900的深情回憶與現實尋找他的痕跡中構建了兩條主線,講述了一個扣人心弦的悲情故事:新世紀的第一天維吉尼亞號載著懷揣夢想的人們來到了美洲,在人們遙望自由女神的歡呼與狂喜中,一個卑微的生命被遺棄在頭等艙的鋼琴上。1900從此開始了他沒有父母,沒有戶籍,沒有國籍,甚至從未在陸地上存在過的生命。
  • 《海上鋼琴師》1900是生性懦弱,還是內心的強大?
    義大利影片《海上鋼琴師》講述了一個天才鋼琴家1900在一艘巨輪上的傳奇故事。一艘豪華輪船載著2000到美國淘金的歐洲人,停靠在美國,帶著夢想和希望的人們都下了船,踏上了美國的土地,而船上卻留下了一個剛出生的嬰兒,在豪華艙的鋼琴上安靜地躺著。
  • 《百年孤獨》中的這十句話,揭示了不一樣的人生真諦
    說起《百年孤獨》,相信大家也都讀過,對此也有自己的一些見解,這本書之所以這麼受歡迎的一部分原因就是其中所蘊含的對於人生的見解,從中領略不一樣的風景。今天呢,我們大家就一起走進《百年孤獨》,看看這本書中多彩的世界,去品味書中的精華,看看書中給我們帶來哪些真理?
  • 《百年孤獨》:10句話道盡人生孤獨,生命中的燦爛,終要寂寞償還
    神一般的開場白讓很多人受到啟發,被許多作家借鑑模仿,陳忠實和莫言就借鑑了這部小說,還把這種開頭,放到了自己的小說裡,兩人的成名作,都有著《百年孤獨》的影子。1984年,當莫言在王府井看到盜版《百年孤獨》的時候,他說:「像被雷電擊中一樣,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寫。」《活著》的作者餘華說 :「馬爾克斯是個了不起的作家,我對他除了崇拜沒有別的了」。
  • 《海上鋼琴師》影評:偉大音樂家的一生,橫跨七大洋的鋼琴傳奇
    是一段傳奇,但也只是一段從未踏上真正土地的傳奇,顯得沒有根基,鏡頭與音樂一樣美妙,故事與大海一樣壯闊。《海上鋼琴師》是由朱塞佩·託納託雷執導,蒂姆·羅斯、比爾·努恩主演的劇情片,於1998年10月28日在義大利上映,4K修復版在去年在中國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