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發「羊財」——陝西隴縣「奶山羊經濟」催生「職業羊倌」新群體

2020-12-15 陝西法制網

新華社西安10月21日電 題:從「望天收」到發「羊財」——陝西隴縣「奶山羊經濟」催生「職業羊倌」新群體

新華社記者孫波、劉書雲、陳晨

「土」了半輩子的農民秋小利突然變得洋氣了。

正在羊舍裡忙碌的他,腳蹬黑皮鞋、身著白襯衫,看上去和周邊環境有些「違和」。剛剛賣出34隻奶山羊,這位「職業羊倌」心情不錯,往槽裡加著草料,口中還哼起小曲。

在位於關中平原西部的陝西省寶雞市隴縣,「職業羊倌」正在成為一個新興群體。近年來,這個昔日的國家級貧困縣,「奶山羊經濟」異軍突起。通過全產業鏈引領,貧困群眾被牢牢鑲嵌在山羊養殖、乳品生產、飼草種植等產業鏈條上。曾經「望天收」的農民,如今發起了「羊財」。

農民當起山羊「育嬰師」

從剛出生的羊羔餵起,養到10至12個月的「青春期」,再統一售賣給規模化養殖場。秋小利把自己的工作稱作山羊「育嬰師」。

秋小利是隴縣東風鎮堯場村村民。4年前,他靠著2萬元貼息貸款和畜牧專家指導,從22隻羊羔養殖起步,幾年下來,貧困帽甩掉不說,還成了遠近聞名的行家裡手。

為何只養到「青春期」?這裡有門道。

「隴縣群眾過去就有養奶山羊的傳統,但大多是規模較小的散養戶,產出的羊奶質量難以保障。久而久之,連乳品企業都不願意收了。」隴縣畜產局局長閆柏平說,為解決這一難題,隴縣以「分戶擴群」模式培育出2265戶「育嬰師」群體。群眾分戶散養奶山羊至成熟期,再集中銷售給大型羊場進行標準化養殖,既解決了群眾參與問題,又保證了羊奶質量。

「育嬰師」養羊一旦上了規模,隴縣還提供資金和技術指導,支持其升級為家庭牧場和規模化養殖場。隴縣會軍奶山羊養殖場負責人王會軍說,自己過去也是山羊「育嬰師」,如今規模擴大到150多隻,每天直接向乳品企業供奶70多公斤。

「企業定期派專家來指導,對餵養標準、飼草質量把關很嚴,每天送去的羊奶要經過幾十道嚴格檢測。養羊這事,一點馬虎不得!」他說。

全產業鏈引領 三產深度融合帶動脫貧

「隴縣氣候溫潤、牧草豐美,是公認的奶山羊養殖最佳適生區。」隴縣縣委書記杜長生說,依託資源稟賦,隴縣以產銷企業為龍頭,打造飼草種植、奶山羊養殖、羊乳生產、糞汙循環利用、農旅融合的全產業鏈,既培育「職業羊倌」,又打通產業間的壁壘,將群眾牢牢鑲嵌在產業鏈中。

步入位於產業鏈中心的陝西和氏高寒川牧業有限公司的羊舍,羊群吹著風扇,悠然漫步。擠奶車間裡,有102個擠奶位的轉盤式擠奶器徐徐轉動,4000隻羊輪番上陣接受自動擠奶。高標準、現代化養殖技術的應用,讓這裡的羊做上B超、喝恆溫水、睡「席夢思」。車間上方的參觀通道內,遊客對眼前的一幕嘖嘖稱奇。

在產業鏈上遊,金田地草業公司的2000多畝苜蓿剛剛收割完畢,10多位脫貧戶正在鍘草,打包好的牧草被裝車運往周邊羊場。在東南鎮梁甫村得源奶山羊農民專業合作社,10多名「職業羊倌」將牧草鋪進羊槽。15戶貧困戶把自家的羊託管在合作社,統一餵養管理,實現穩定增收。產業鏈下遊,羊糞被送往一家農業科技公司,製成有機肥,又回到全縣的牧草種植基地中。

飛鶴集團、和氏乳業等一批行業領軍企業入駐,聚集羊乳關聯企業21家,萬噸有機肥廠等一批延展項目落地……截至目前,隴縣奶山羊全產業鏈各類經營主體有335家,從業人員1.5萬人,全產業鏈產值達46.5億元。

壯大村集體經濟 6種模式促進穩定增收

走進位於隴縣天成鎮張家山村的瓏玉養殖專業合作社,3個羊舍乾淨明亮,存欄的1200多隻奶山羊,每隻羊耳朵上都戴有電子耳標,可以對生長及防疫信息進行實時記錄。

合作社理事長餘忠林說,合作社的奶山羊每日產奶1000多公斤,全村150戶貧困戶以產業扶持資金入股,每戶每年可分紅350元。合作社還流轉了350畝土地做飼草種植,村民可以進場餵羊、到飼草基地務工,又增加一筆收入。

「我們村還培育出10戶『職業羊倌』,每戶年收入好幾萬元,牛氣著哩!」說起村裡的變化,餘忠林一臉自豪:「去年合作社實現微利,今年淨利潤能到10萬元,還準備繼續擴大規模!」

隴縣縣長趙甲宏說,堅持高起點謀劃,隴縣以規模養殖場為重點壯大村集體經濟。截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規模羊場和集中養殖區159家,奶山羊存欄45.2萬隻。通過「入股分紅、分戶擴群、基地帶動、協議種草、技術培訓、就業務工」等6種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4861戶,佔全縣有勞動能力貧困戶的38.3%,戶均增收1580元。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來源: 新華社

作者/來源:光明網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

相關焦點

  • 甘肅慶陽「洋奶」飄香 「羊倌」大學生引鄉鄰謀「羊財」
    甘肅慶陽「洋奶」飄香 「羊倌」大學生引鄉鄰謀「羊財」 2020-04-01 16:18:57他在網上看到原產於瑞士的薩能奶山羊產值高、收益好,每頭羊可帶來4000元的收入。看到此商機的他,2017年在家鄉搭建了羊棚,從西北農科院引進薩能奶山羊,做起了「羊倌」,開啟了自己的創業路。優樂福奶山羊養殖基地的工作人員正在進行無菌化操作。
  • 脫貧攻堅·重慶故事 | 「羊倌」田玉華:帶著鄉親一起發「羊財」
    幾十隻山羊跟隨羊羔,此起彼伏叫開了。在田玉華聽來,這聲音如美妙的音樂。金秋的陽光染得田間一片金黃,收穫的季節,田玉華滿臉幸福,他今年46歲,小坪村村民,他養了80隻多山羊。田玉華原本有身體健壯,靠自己的建築手藝,一家人的日子過得還算寬裕。十年前的一場意外,讓他的生活徹底改變。
  • 一杯奶能強壯一個民族,亦能帶動一個產業、造福一方百姓
    由此可見,發展奶山羊產業,前景非常廣闊。陝西是我國優良奶山羊發源地,是全國奶山羊主產區,有著「世界羊奶看中國,中國羊奶看陝西」的美稱,存欄量、產奶量、乳品加工量一直位居全國第一。與此同時,圍繞羊奶加工,我省培育發展羊乳加工企業34家,年設計加工生鮮羊奶能力約100萬噸,是全國第二大嬰幼兒配方乳粉、全國第一大嬰幼兒配方羊乳粉生產省份。
  • 不當「煤老闆」,做起「牧羊人」——榆陽如何吃到「生態飯」?
    「放養」式牧業,曾經一度讓生態變得脆弱,成為畜牧業發展的「瓶頸」,限制了群眾的經濟收益。既要山坡披上「綠被子」,也要農民掙上「紅票子」。對白絨山羊有著近20年研究的「羊教授」,找到破解這一矛盾的「良方」——湖羊養殖。
  • 道縣:黨建引領返鄉「老羊倌」帶領貧困戶發「羊財」
    3年來,帶動縣內貧困戶16戶一起發「羊財」,使本村55戶貧困戶實現了順利脫貧,與200多個貧困人口,建立了利益連結機制。山羊銷往廣州、深圳、上海及沙烏地阿拉伯等地區。在引老鄉、回故鄉、建家鄉的浪潮中,共產黨員鄧述德帶上資金與技術回到家鄉。以「合作社+農戶+基地+市場」的產業發展模式開始養羊,並帶領鄉親脫貧致富發「羊財」。
  • 存欄和產奶量分別佔全國40%和55%以上 陝西奶山羊成為全國「領頭羊...
    「現在有600多隻產奶的奶山羊,每天可產羊乳1700多公斤,收入近1萬元。」5月26日,乾縣綠農家庭農場主李煒將自家羊舍打掃得乾乾淨淨,他信心十足地說,「羊乳的營養成分最接近母乳,市場前景十分廣闊。」從2015年起步,李煒的家庭農場從最初的30多隻奶山羊發展到現在存欄1000多隻。
  • 一隻山羊從未鎖大門「越獄」 ,麵包車經過司機將羊裝進車
    昨日,偃師市公安局民警給記者說了一件事,轄區一名羊倌丟了只山羊,他懷疑山羊被偷,但民警查看監控後發現不是那回事。 5日下午,翟鎮鎮翟西村的羊倌彭師傅報警,他在一家廢棄的廠房裡養了30多隻山羊,當天放羊後清點發現少了一隻,這隻羊價值3000多元。
  • 羊年到,民間傳統手工藝發「羊」財
    羊年到,民間傳統手工藝發「羊」財 2015-02-18 22:33:3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責任編輯:   中新網石家莊2月18日電 (高紅超)「爆竹聲中一歲除」,隨著羊年的氣息越來越濃,「羊」元素出現在各種中國民間傳統手工藝如武強年畫、蔚縣剪紙、藁城宮燈上,「三陽開泰」、「九九陽春」,陽、羊同音,人們寄望通過「羊」傳遞暖暖祝福。
  • 養羊致富喜洋洋 寶雞千陽十萬隻奶山羊懷上「羊寶寶」
    王仲輝說:「從2020年9月開始到11月底,我給1200多隻母羊通過人工授精技術繁育莎能奶山羊良種。我每天都要來羊舍看看它們,再有一個多月,這些羊媽媽就要產下優質小奶羊了。」自上世紀70年代從原西北農學院引進莎能奶山羊以來,莎能奶山羊就成為千陽特色產業之一。
  • 龍裡羊倌艾清發:養殖大耳黑山羊,脫貧致富喜洋洋!
    3月23日,黔南州龍裡縣洗馬鎮龍場村告谷坡組大耳山羊養殖基地裡,120多隻大耳黑山羊在「頭羊」的帶領下邁著矯捷的步伐往「家裡」趕,它們的主人早早備下了美味的晚餐。「雖然現在只有120多隻山羊,但基地能倖存下來已經不錯了。」艾清發緊鎖眉頭,道出了養殖大耳黑山羊的艱難。
  • 大足探索黑山羊產業扶貧 帶領貧困戶發「羊財」
    新華網 劉文靜 攝  新華網重慶12月9日電(劉文靜)大足黑山羊產羔率高、肉質鮮美,是重慶大足區帶動經濟發展的支柱產業之一。如今伴隨著大足黑山羊的品牌效應不斷提高,市場行情好,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擴大養殖規模,發起了「羊財」。
  • 羊是最智慧、最和順、美好的動物,造福於人
    羊:哺乳動物,一般頭上有一對角,品種很多!羊是最智慧、最和順、美好的動物,造福於人。!意為:對人人有益之言,為善(上羊下言);黑母羊為美;祭祀(示)、奉行羊向上呈現美好的品德,為祥;上出之氣兮,為羲!星名:二十八宿之一。屬相:十二生肖之一。
  • 引起奶山羊妊娠毒血症的病因是什麼?
    近日,龍山街道某村一養殖戶帶臨產奶山羊來獸醫門診處就診,經測奶山羊體溫 38.5℃,母羊臨床表現為精神不振,頭頸偏向一側,磨牙,呼吸淺慢,腹部脹大,振之有水聲。結合酮體定量分析,確診為奶山羊妊娠毒血症。
  • 陝西橫山:羊產業蹚出致富路
    壯大畜牧產業 生態經濟社會效益「三贏」「十三五」期間,橫山區按照「穩糧、增草、強畜」的發展思路,擴大草產業做強羊產業。封山禁牧、舍飼養羊,不僅促進了植被恢復和生態環境改善,有效緩解農村剩餘勞力的就業問題,還增加了農民的經濟收入,贏得了社會效益。曹陽灣、杜羊圈、酒房溝等村率先自發組織實施封山(沙)育林種草、舍飼養羊,養羊戶通過改良羊子品種、改善養羊基礎設施、種植飼草解決草畜矛盾等措施提高了養羊效益。
  • 【大同新「視」界】我區奶山羊普養量達8000隻
    【大同新「視」界】我區奶山羊普養量達8000隻 2020-12-16 15: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羊中「貴族」努比亞山羊,「肉用山羊之王」波爾山羊,哪個好?
    努比亞山羊和波爾山羊談不上哪個更好,它們都有各自的優點、缺點,以及適合其生長發育的氣候環境。從目前我們國內的養殖山羊狀況來看,努比亞山羊似乎是比較稀缺的品種,養殖數量比較少;波爾山羊則是一個常見的肉用山羊品種,很多農村地區都有大量養殖。
  • 華州區赤水鎮魏三莊村:「奶山羊產業」託起致富夢
    赤水鎮魏三莊村的鑫盛奶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立足當地豐富的人力資源、土地資源,大力發展奶山羊養殖,為華州區的奶山羊產業發展起到示範帶動作用。近日,記者來到鑫盛奶山羊合作社基地,看到一排排標準化的羊舍排列整齊,合作社負責人呂勝利正在給奶山羊投餵飼料。呂勝利向記者介紹,鑫盛奶山羊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7年8月,佔地面積12畝,建築面積2000平方米,建成標準化羊舍面積1400平方米,目前場內存欄奶山羊300多頭。
  • 世界上最「醜」的羊,大馬士革山羊,售價高達45萬元
    今天帶大家認識一個「新物種」,沒錯你認出眼前這個是什麼東西了嗎?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大馬士革山羊。知道大馬士革刀的人不少,但是說起大馬士革山羊還真是頭一回知道,既然配上了高逼格的名字,自然身價也是不菲的,貴就貴吧,長這樣放出去吃草都害怕嚇壞鄰居家的喜羊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