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剛剛過去。這一年,國際形勢風雲激蕩,中國與世界的交融日益緊密。現在,記者將回訪國際新聞事件發生地,以普通人的視角盤點2019年那些讓我們記憶深刻的改變。
2019年7月至今,災難性的森林大火席捲澳大利亞東部和南部地區,500萬公頃林地被毀,數萬居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大量動植物死亡,其中約有8000餘只被譽為該國「國寶」的考拉在大火中喪生。
此前,環球資訊廣播駐澳大利亞記者李大勇、費菲曾經走訪位於新南威爾斯州麥考瑞港的世界上唯一一家考拉醫院,介紹了醫生和志願者救治考拉的故事。他們給災難中彷徨無助的考拉一個暫時的家園,也讓近年飽受極端天氣之苦的澳大利亞民眾感受到一絲慰藉。面對全世界的強烈關注,這家成了「網紅」的考拉醫院能否救助更多的考拉?考拉的未來究竟在哪裡?帶著疑問,兩位記者年底再次出發,奔赴麥考瑞考拉醫院。
考拉,你不會孤獨地走開
從雪梨驅車,要四個小時左右才能到達麥考瑞港,沿途可以看到高速公路兩邊大片燒焦的林木和滾滾濃煙,遠方不時傳來救火車鳴笛聲,告訴我們火場並不遙遠。
與第一次採訪時的平和安靜相比,如今的考拉醫院人氣激增,醫院停車場裡很難找到位置,眾多參觀者圍繞著醫院外唯一一間對外展示的手術室窗口,關注著醫生治療考拉的每一個細節,醫院捐款箱裡堆積著各國的錢幣,紀念品窗口排起了長隊。很多遊客告訴記者,就想來為考拉做點事情,讓小傢伙們不再孤單。
跟上次相比,醫院行政事務負責人溫蒂女士更忙碌了,一邊協調整個團隊的工作,一邊關注著8個考拉監護室裡的動態。她說,過去兩個月,有18000多人來領養考拉,4.5萬人通過網絡捐款,僅在線平臺就籌集到了210萬澳元(約合1000萬元人民幣),而銀行裡的捐款帳戶,醫院甚至沒有時間派人去統計,因為救治考拉的任務實在繁重:「全球都在關注我們的救護工作,這讓我們倍感溫暖。雖然災難無情,但能讓人們強烈意識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也算不幸中的萬幸。 考拉是非常可愛的動物,面對災難,它們沉默無聲,因此我們要站出來,保護它們。」
醫院裡收留的70多隻考拉大部分時間保持沉默,但在它們感到疼痛或者非常口渴的時候,還是會發出孩子般的鳴叫聲。
「我在這裡,挺好的」
麥考瑞港考拉醫院成立快50年了,擁有全澳最好的動物醫療專家、藥劑師和護理師,還有150多名志願者無償工作。從2019年山火爆發至今,考拉醫院已經救治了200多隻考拉,醫院門口的公告牌,列出了每隻考拉的傷病狀況以及目前的恢復狀態,大部分考拉的入院原因都是「山火燒傷」。
在該院工作了20年的臨床主任切恩女士目前每天要做三臺手術,救治著從山火現場被發現並送到醫院裡的考拉,還要處理各種突發狀況。大部分考拉的入院原因都是「山火燒傷」。在醫院裡,這些嚴重脫水、皮毛被烤焦的考拉,喝著醫生餵食的電解質飲料、傷患處被清理後塗上藥膏。考拉喜歡睡在桉樹上,醫生怕桉樹枝條劃疼它們的傷口,就在樹枝上裹上乾淨的毛巾。
切恩醫生說,山火造成的傷害太嚴重,有一些考拉因救治無效,需要被實施安樂死。
「剛開始治療的時候,有些燒傷看起來不嚴重,但隨著治療的深入,有些燒傷會惡化,雖然看起來是皮膚被燒,但會引起身體內裡的病變,例如脫水、肝臟和膽受到傷害,有時我們被迫告別它們。」
切恩醫生的一句話,讓我們印象深刻:「在這裡,心軟的人做不了醫生,我們看慣了告別,這樣我們才有平常心去工作。」
不過,大部分考拉,在醫院裡還是得到了很好地救治,你瞧,這隻小傢伙睡得多甜:
在醫院接受6到8個月的治療後,醫護人員會將康復的考拉放歸自然。
保護考拉,人類在行動
考拉在澳大利亞的地位,像熊貓在中國。在山火中,行動緩慢的考拉不會逃走,只能慢慢爬上枝頭避火,而2019年的山火為「災難級別」,有些地區整個森林都會被摧毀,考拉無處可藏。醫院門外的很多參觀者,在得知了考拉的遭遇後,渴望為它們做點事情。來自中國的遊客肖女士一家,就專程為考拉而來,對醫院表示支持。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山火已造成8000多隻考拉喪生,而在過去20年,由於極端氣候的影響,澳大利亞的考拉數量下降了40%以上。因此有數位專家發出警告,再過30年,考拉可能面臨滅絕。麥考瑞港考拉醫院也在逐漸轉型中,今後的定位將不僅僅是治療,更要去救助和培育考拉。溫蒂女士透露:醫院未來準備建設野生考拉培育和保護基地,目前正在考察兩到三個地點,未來山火再次來襲,考拉可以有更好的選擇,被轉移到安全地點,我們一定要為下一代留住考拉。
目前,在新州的一些山火受災地區,醫院已經為考拉建立了森林飲水站,首批建設了30個,隨後還將設立更多飲水站,醫院還購置了運水車,不斷為飲水站補水。這樣,考拉就不用跑到公路上甚至居民家裡要水喝了。
澳大利亞華人社會也在行動,為保護考拉、緩解山火危機而慷慨解囊。新南威爾斯州華人協會2019年11月為考拉醫院和州鄉村消防局捐獻了38萬澳元(約合180萬人民幣)和部分器材。中資企業也伸出了援手,例如中國建設銀行雪梨分行的員工們,自發領養了10隻考拉。
極端自然災害頻襲,澳大利亞怎麼了?
最近幾年,澳大利亞極端自然災害頻發,2018年遭遇百年未有的乾旱,農牧民損失慘重;2019年則是「災難級別」的山火肆虐東部和南部山區,12月,極端高溫天氣又加劇山火蔓延,雪梨、墨爾本等主要城市的氣溫一度突破45℃。在這場自然災難中,考拉僅僅是其中較為引人關注的「受害者」,烏鴉、鴕鳥、兔子等各類默默無聞的動物更是死傷無數。對此,澳大利亞民眾滿懷疑問:究竟是不是全球氣候變暖加劇了自然災害的發生,澳大利亞政府又該做些什麼?
面對質疑,澳大利亞政府卻遲遲不肯履行聯合國氣候減排承諾,也不願關閉昆州大煤礦等重汙染企業,因此受到本國國民和太平洋眾島國的嚴厲批評。從雪梨到紐西蘭的奧克蘭,不少學生甚至孩子們,都加入到抗議者的行列,要求政府拿出更多切實的政策應對全球氣候變暖。11月的一次抗議現場,一位小學生奶聲奶氣地說:「考拉們要死了,我要救助考拉……」聽眾聽著都要心碎了。
這場災難級別的山火不僅給澳大利亞的「國寶」考拉造成了嚴重的生存危機,也為澳大利亞敲醒了警鐘。
離開考拉醫院時,我們看到放棄新年假期的阿什頓院長還在緊張忙碌著。歸途中,她的話在我們耳邊不斷迴響::
「這次山火教育了澳大利亞人,如果不能很好保護考拉這種僅存於澳大利亞的生物,不能很好保護環境,也許我們就永遠失去了它。」
【專家觀點】
澳大利亞山火不僅給該國「國寶」考拉造成了嚴重的生存危機,也深刻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環境。澳大利亞的植被被大量破壞,在未來幾十年內恐怕都難以恢復。有害煙霧也會對人體的健康造成巨大的損害。從氣候變化的角度來看,大量的二氧化碳在短時間內被排放到大氣中,據統計,這次山火直接造成的排放量已經達到了2億5千萬噸。接近於澳大利亞每年排放量的一半。這對於澳大利亞履行《巴黎協定》減排計劃的承諾,會構成嚴峻的挑戰。
一段時期以來,澳大利亞政府的氣候政策幾經搖擺。澳大利亞政府一度是除了美國之外,唯一一個拒絕籤訂《京都議定書》的工業化國家的政府。直到2007年才籤署了《京都議定書》,2016年正式批准了《巴黎協定》,並確定了新的減排目標。但是目前,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又面臨著新的挑戰。現任的莫裡森總理就任之後,化石能源利益集團不斷加強遊說力度,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開始發生轉向。雖然沒有宣布退出《巴黎協定》,但是放棄了對澳大利亞減排目標的立法工作,也放棄了有利於減排的《國家能源保障計劃》,大力扶持和推動煤炭、油氣的開發、生產和出口。於是,大家可以看到,澳大利亞的碳排放量在近些年持續上升,並且呈現加速趨勢。也許這次持續三個月的山火,能夠給澳大利亞的氣候政策帶來一些積極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