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中華鱘午餐吃什麼?

2020-12-22 百度百科

午餐時間到!

人生終極哲理問題「今天吃什麼?」

如果想不出來,不妨跟隨「百科動物園」的直播

看看國寶中華鱘午餐吃什麼?

聽說有新鮮小魚,高級維生素片,

專家量身定做的特級營養餐!

中華鱘是一億四千萬年前留下的中國特有魚類,

和恐龍是同時期的夥伴。

個體碩大,體長能達到4米,

體重超過700公斤,壽命能達到40歲,

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

由於中華鱘十分珍貴,也被稱為「水中大熊貓」。

中華鱘生於長江,長於大海,

十多年成熟後,洄遊產卵於長江。

與「心繫故土」「落葉歸根」的傳統文化不謀而合,

中華鱘也因此成為罕見的以「中華」冠名的動物。

中華鱘雖然個體龐大,

攝食只以浮遊生物、植物碎屑為主食,

偶爾吞食小魚、小蝦。

《本草綱目》記載說:

「其食也,張口接物,聽其自入,

食而不飲,蟹魚都誤食之」。

也就是說,中華鱘在進食的時候,

僅僅就是張開嘴,任由食物進入口中。

那麼中華鱘到底怎麼進食?

特級營養午餐都吃什麼?

今天,百科動物園就為你帶來

國寶中華鱘的ASMR吃播,

快來圍觀!

百度APP搜索【你好地球】公益小程序,

登錄後觀看直播,

即可獲取公益道具助力動物保護!

快來參與吧~

相關焦點

  • 「特寫」搶救「水中國寶」中華鱘
    5月25日劉健對界面新聞記者介紹道,除了種群數量極度稀少外,中華鱘種群比例也非常不平衡。中華鱘是一種大型溯河洄遊性魚類, 為中國特有的古老珍稀魚類,曾與恐龍同期生活,在地球上存活了上億年,素有「活化石」之稱,也被稱為「水中國寶」。中華鱘生在長江,長在大海。
  • 護航中華鱘 拯救活化石
    中華鱘屬溯河產卵洄遊性魚類,每年10-11月,它們到長江上遊繁殖。隨後,幼苗順江而下,到長江口稍作停留,然後在大海中發育。性成熟後,中華鱘遊回長江,繼續繁殖後代,往返路徑長達5000多公裡。正是由於這種執著的「千裡尋根」的習性,人們稱它為「中華鱘」。
  • 27歲「魚爸爸」照料7條中華鱘:就和擼貓差不多
    嚴御誠說,慢慢地,他們通過多方尋找,聯繫到湖北荊州中華鱘保育基地,農業部委託該基地培育中華鱘人工繁殖的苗種,向長江進行放流,來拯救中華鱘的族群。2019年初,嚴御誠和同事們前往荊州學習考察,並於4月份帶回了7條中華鱘幼苗,也是用來培育的。
  • 27歲「魚爸爸」守護中華鱘引熱議,關於瀕危鱘魚你了解多少
    眾所周知,中華鱘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又被稱為「水中大熊貓」,但是目前它們的生存現狀卻不容樂觀,在天然水域更是難覓蹤影。其實,瀕臨滅絕的鱘魚遠遠不止中華鱘一種,關於它們,你又了解多少呢?而中國特有的中華鱘、長江鱘仍處於「極危」等級。這當然都是自然環境改變、水工設施修建和過度捕撈造成的,如何能不讓人痛心。
  • 中午吃什麼不會胖 減脂期間午餐吃什麼比較好
    核心提示:午餐其實是一天當中尤為重要的一個部分,因為忙碌了一個早上大家早已經飢腸轆轆了,再加上下午還有幾個小時的時間需要工作,在這樣的情況下很多人都不敢隨便不吃東西。其實對於正在減肥的朋友來說,合理選擇吃午餐對減肥更有幫助。
  • 世界地球日,觸漫聯合中華鱘研究所一起護送中華鱘「回家」
    萬尾不同年齡梯隊子二代中華鱘放歸長江。據悉,這是三峽集團中華鱘研究所舉辦的第 62 次中華鱘放流活動日,也是歷年放流子二代中華鱘規模最大的一次。       在這場聲勢浩大的放流活動中,主辦方邀請廣大網友通過「雲端」對活動進行了全程見證。
  • 人為捕撈和過往船舶是中華鱘瀕危的原因嗎?專家:三峽大壩也是
    我國的中華鱘是該科魚類中分布最南部的一種。據記載,除了長江外,其他大江大河諸如珠江、閩江、錢塘江、黃河等也都有分布。古時候它可沿黃河上溯抵達西安附近,成為周朝祭祖的主要魚類。百多年來僅在黃河濟南河段捕到4~5尾,現今已鮮見蹤影。
  • 上海市長江中華鱘保護條例(草案)
    禁止為食用非法購買中華鱘及其製品。  禁止網絡交易平臺、商品交易市場等交易場所,為違法出售、購買、利用中華鱘及其製品提供交易服務。  禁止為出售、購買、利用中華鱘或者禁止使用的獵捕工具發布廣告。禁止為違法出售、購買、利用中華鱘製品發布廣告。
  • 給中華鱘做親子鑑定是什麼體驗?這位華中大學子給出答案!
    給中華鱘做親子鑑定是什麼體驗?這位華中大學子給出答案!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給中華鱘做親子鑑定
  • 上海立法保護古老動物中華鱘
    2020年長江口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活動舉行,先後放流中華鱘24尾,胭脂魚2000尾等。 王陸傑 攝上海立法保護古老動物中華鱘 珍稀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成為綠色生態名片中新網上海6月6日電(記者 陳靜)《上海市中華鱘保護管理條例》6日起正式實施。
  • 中華鱘、娃娃魚、鴨嘴魚……世界頂級淡水魚類
    很多生活在內陸的人們能夠吃到新鮮海產魚類的次數有限,經常食用的大多是淡水魚。一般人們認為,海魚比淡水魚高級,但並非絕對如此。例如我國的松江鱸魚就是淡水魚,但尼克森訪華品嘗過此魚後,回國大加宣揚,以至後來英國女王訪華也點名要吃「尼克森魚」。可以說,高級的淡水魚無論從口感還是味道上都絕對不會比海魚差。
  • 獨家述評丨保護中華鱘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中華鱘知道。一億四千萬年來,地球經歷了什麼?中華鱘知道。中華鱘,蔚藍星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之一。生物進化、地質地貌、海浸和地球變遷,問誰?研究者最愛對話中華鱘。中華鱘的科研價值、生態和社會價值,自然難以估量。
  • 還在糾結中午吃什麼,不如看一下午餐食譜
    我們每天問三次,我們吃早餐吃什麼午餐吃什麼和晚餐吃什麼,不管你是否有這樣的苦惱,事實上從我們還是學生的時候起,每天吃什麼就一直困擾著我們,除了媽媽幫之外,我們還直接做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想自由地吃東西,但是他們害怕發胖,他們想點外賣,他們猶豫著要點什麼,於某到了吃飯點,終於設法應付了這件事
  • 遼寧大連甘子井區「中華鱘68元一斤」是真的?
    遼寧大連甘子井區「中華鱘68元一斤」是真的?2014-11-26 08:4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半島晨報        瀏覽量: 3491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nbsp市民程女士一次與朋友吃飯時,發現飯店在賣中華鱘。「中華鱘不是國家保護動物嗎?能隨便賣嗎?」
  • 長江鱘、長江江豚、中華鱘,我們拿什麼來保護你
    由於受人類活動的長期影響,長江水域生態環境持續惡化,水生生物資源呈現急劇衰退趨勢,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等珍稀瀕危物種的自然棲息生境遭到破壞,水生生物保護工作形勢嚴峻。近年來,為全面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加強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工作的意見》,農業農村部先後發布中華鱘、長江江豚、長江鱘等多個物種的拯救行動計劃,並以這些旗艦物種為抓手,完善保護制度、推進常年禁捕、構建保護網絡、規範經營利用,取得明顯成效。
  • 5尾「常熟籍」中華鱘,今天「回家」!
    中華鱘是地球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   曾和恐龍生活在同一時期   它的生命周期較長   最長壽命約達40年   長江一度也是中華鱘暢遊之所   體型最大的個體   曾有600多公斤的記錄   而如今   野生中華鱘的數量已不過幾百尾   它已被列為極危物種
  • 五尾中華鱘寶寶被小心翼翼放歸長江
    12月8日,五尾來自蘇州常熟的養殖中華鱘,被順利放流回長江。清晨六點四十五分,在中華鱘保護中心。記者看到水池裡養育著七尾中華鱘,它們都已經長大,體長超過一米多,需要回到大江大海中去遨遊。這其中有五尾中華鱘就要放流回長江。
  • 素食主義者吃什麼?9道美味的素食早餐、午餐和晚餐
    如果你是一個素食主義者,那麼你幾乎不可能想像沒有肉、蛋、黃油和其他動物性食物你能吃什麼,我們收集了一些美味的素食餐的想法來告訴你素食飲食是多麼容易和美味。在開始本文的話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什麼是純素飲食?其實很簡單,純素飲食就是素食主義者吃得不添加葷腥的飲食。
  • 還在擔心午餐吃什麼?雞肉丸子,西紅柿義大利麵
    俗話說,「早吃好,午吃飽,晚吃少」,這是我們每天健康的飲食習慣。午餐在我們一天中起著承上啟下的重要作用,只有吃好了,生活、工作才會更有激情。麵條在我們平常的午餐中很常見,如果我們想在午餐時間吃換,我們就不得不把注意力轉向義大利麵,雖然他們都是麵食,但他們的味道和成品卻大不相同。
  • 2021早餐吃什麼?手作吐司、香甜南瓜蛋餅,內行人必吃的早午餐
    跨年結束吃什麼?這幾間網友大推的早餐店報給你,讓你用美味的2021第一餐,開啟延續一整年的朝氣!2021年即將到來,你決定好怎麼跨年了嗎?說到它的特色,第一次到店用餐的客人可能會被牆上的菜單嚇一跳:「法乳」、「火魚」、「乳餅」到底是什麼?老闆也特別解釋:「法乳」就是法式吐司加乳酪,「火魚」就是火腿加鮪魚,「乳餅」就是乳酪加蛋餅。至於人氣最旺的餐點是「法乳火魚」,用鐵板煎的外酥內軟的吐司,加上蛋汁和奶油,配上濃鬱的乳酪和富有飽足感的火腿和鮪魚,保證讓你新的一年第一餐就吃飽吃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