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龍泉寶劍看到黃賓虹手稿,浙博每月有新展

2021-01-11 澎湃新聞
2019年浙江省博物館有哪些好展覽?除了年前發布的2019年展覽計劃中提到的「法老的國度——古埃及文明展」、 「吳越楚東周文物特展」、 「唐宋古琴特展」、「幽居與雅集——歷代人物、山水畫中的文士生活」、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特展」5大特展,今天,浙博又公布了一份更為詳盡的浙博年度觀展清單,從本月開始一直到2019年年末,每月都有新展更新。

3月

劍出龍泉——2019年龍泉寶劍精品展

浙博孤山館區精品館

行雲劍

龍泉是一方山清水秀、風光旖旎的淨土,因劍得名,憑瓷生輝。龍泉寶劍又稱「七星劍」,以「堅韌鋒利,剛柔並寓,寒光逼人,紋飾巧致」之特色而馳譽中外。

龍淵劍龍淵劍

此次展出的龍泉寶劍,匯集了當代37位鑄劍名家的刀劍精品。許多藝術品收藏級別的寶劍是完全按照傳統手工工藝製作而成,是龍泉劍中的精品。

4月

館藏明清仿古山水展

浙博武林館區三層書畫廳

明 王時敏 《溪山亭子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

古人作畫,師古和傳承是重要命題。「摹仿古人,始乃唯恐不似,既乃唯恐太似。」方薰《山靜居畫論》一語點破了摹仿從開始的學習到後來的內化,從而實現創作出新意的過程。一定意義上, 中國文人畫發展史是一部不斷回到古典、向古典致敬的歷史。

在仿古山水畫中,畫家們嘗試運用各種不同的繪畫形式詮釋古法,同時表現出對於古法的繼承和發展,從而闡發了自己的審美觀。本次展覽將呈現出明清畫家們學習古典又取徑各異的藝術風貌。

清 王原祁  《仿大痴富春山居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

五四風雷——浙江人與五四愛國運動

浙博武林館區二層

1919年五四傳單 浙江省博物館藏

五四運動是一場偉大的反帝反封建的愛國運動,它標誌著中國民主革命進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掀開了中國人民爭取民族解放和民族振興偉大鬥爭的序幕。它同時又是一場意義深遠的思想解放運動,對解放中國人民的思想、接受民主與科學、接受馬克思主義奠定了思想基礎。五四運動徹底的反封建精神和徹底的反帝愛國精神,成為一筆激勵中國人民奮發向上的精神財富,成為中華民族思想寶庫中的寶貴遺產。

《新青年》四卷六號 浙江省博物館藏

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歷史使命,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歷史際遇。當今中國最鮮明的時代主題,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蔡元培為女子職業學校題詞 浙江省博物館藏

廣大青年對五四運動的最好紀念,就是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擔負起歷史重任。

風花雪月 ——大理白族的前世今生

浙博武林館區地下一層

大理國 銀鎏金鑲珠金翅鳥 雲南省博物館藏

歷史悠遠,過往如風,異源同流,融合如雪。白族,世居於中國雲南大理。在數千年的歷史中,白族先民開拓洱濱,創南詔大理盛世,曆元明清時期的民族大融合,與陸續遷入的民族不斷交融,成為今天的白族共同體。世代以來,白族子弟耕讀傳家,尊崇儒學,信仰虔誠,浸潤在深厚的白族文明之中。洱海月下,曲樂悠揚;蝴蝶泉邊,笑顏如花。蒼洱山水間,青瓦白牆下,白族人守護著自己的家園和文明,世世代代,安居樂業。

青出於藍——2019年龍泉青瓷傳承與創新展

浙博孤山館區精品館

「一部中國陶瓷史,半部在浙江;一部浙江陶瓷史,半部在龍泉。」這是中國陶瓷考古泰鬥陳萬裡先生對古代龍泉青瓷的高度評價。浙江是瓷器的發源地,自1800多年前創燒出成熟瓷器以來,浙江一直是全國青瓷的主要產區。浙江省博物館與龍泉市人才聯合會合作,舉辦此展,使光照人類文明的龍泉青瓷之花傳之久遠,永不凋謝。

5月

賓虹筆耕

浙博孤山館區黃賓虹藝術館二層

黃賓虹《虹廬畫談》手稿 浙江省博物館藏

黃賓虹不僅以畫名著稱於世,更是近現代美術史學奠基者、開拓者之一。自1908年於《國粹學報》發表第一篇文章起,撰文論著、編輯出版成為其青中年時期的主要工作之一。在長達四十餘年的論著時光中,黃賓虹歷任各報主筆主編,編輯供稿,著述與編撰所涉報刊圖書30餘種,筆耕數千章,文字不下五百餘萬言。黃賓虹曾反覆提及此段經歷並感嘆:「邇來頗思訪覓昔年拙作,如《神州日報》附刊、《時報·文藝周刊》、《國是報》及《東方》、《真相》各雜誌,錄一全份,加以芟削,稍存舊稿,然已不易。」時至今日,在系統梳理浙博藏黃賓虹手稿書信、黃賓虹捐贈書籍等文獻資料的基礎之上,賓翁此一心願或可達成。

宋若嬰黏貼黃賓虹主編時報《美術周刊》 所撰部分文章的剪報 (局部)

宋若嬰黏貼黃賓虹主編時報《美術周刊》所撰部分文章的剪報(局部)

南洋華僑機工抗戰文物圖片展

浙博武林館區二層

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是近代以來中國反抗外敵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民族解放戰爭。這場勝利,是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下,國共合作,團結對敵,在世界各地愛國僑胞掀起浩浩蕩蕩抗敵救國熱潮的支援下獲得的,值得海內外中華兒女世世代代永遠銘記。

陳嘉庚(1874—1961)是著名的愛國華僑領袖,被毛澤東主席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抗日戰爭爆發後,海外華僑的抗日救亡活動風起雲湧。1938年10年10日,南洋(今東南亞)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公推陳嘉庚為主席。從此,南洋800萬僑胞團結在南僑總會旗幟下,以財力、物力、人力和抵制日貨、輿論宣傳等方式援助祖國抗戰。1939年初,在中國大半領土和沿海沿江港口盡失的危急關頭,陳嘉庚應國民政府請求,由南僑總會組織3200多名華僑汽車司機與機修人員組成的「南洋華僑機工回國服務團」(簡稱「南僑機工」),分15批回國,為抗戰服務。

南僑機工的絕大多數在當時中國唯一的國際通道——千裡滇緬公路上運送戰略物資。他們為保障這條「抗戰輸血管」的暢通和打敗敵寇,付出了一千多條年輕生命的代價。

謹以此展覽獻給南僑機工和所有抗日英雄!

6月

吳越楚東周文物精品展

浙博孤山館區·浙江西湖美術館

伎樂銅屋 浙江省博物館藏

伎樂銅屋 浙江省博物館藏

以於越部族為基礎的越國,建立於夏代,延續於商周,振興於春秋晚期,衰敗於戰國中期。吳越楚三國相鄰,戰國前期,越滅吳,後楚又滅越,越人在越國滅亡後逐步向南遷徙,經秦滅楚,漢滅秦,西漢時在今溫嶺市大溪建立東甌國,在福建武夷山建閩越國,在廣東廣州建立南越國,延續著不少越人風習。直至東漢,越文化才逐步被漢文化同化融合,融入中華文化的大系統。

越王者旨於睗劍 浙江省博物館藏

展覽計劃展出東周時期吳越楚地區文物300餘件(組)。展品來源為本館館藏和國內其他博物館的藏品。通過實物、場景及圖片、表格、文字等信息,以越文化為主線,展示吳越楚三國文物,述說春秋戰國時期,南方地區主要三大諸侯國吳越楚之間相互徵伐及文化交融的歷史故事。

7月

館藏書畫扇面展

浙博武林館區三層書畫廳

詹景鳳 《草書五律詩扇頁》 浙江省博物館藏

扇面是中國傳統書畫創作形式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種類,歷來受到文人雅士的重視和喜愛。扇面形制特殊,小巧別致,盈盈一尺,卻能包羅萬象。

羅聘 《竹深荷淨圖》浙江省博物館藏

展期適逢杭城夏日,炎炎酷暑中不妨來看看這位「涼友」,感受古人的懷袖雅趣。

卓乃樞石雕藝術精品展

浙博孤山館區精品館

登高望遠

卓乃樞,高級工藝美術師、中國玉石雕刻大師、浙江省工藝美術大師。他師從名家項官雲、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張愛廷。代表作品有:《神女思凡》、《登高遠眺》等。

8月

尋根問古——工美之旅成果匯報展

浙博孤山館區精品館

浙江省博物館從2017年開始舉辦工藝美術高級研修班,組織省內德高望重的國家級、省級大師,以及業內風格、技藝創新求變的中青年領軍人物,參觀博物館,臨摹藏品提升對傳統文化的認知和體會。

2018年考察目的地為山西省,經過短短十天的行程,大家對「地上文物看山西」之說有了更深切的體會。目前,全國保存完好的宋、金以前的地面古建築物70%以上在山西省境內,在歷史的煙雲中,他們與這座城市、這塊土地,共同經歷了滄桑迭變、興廢交替,然而不變的是這些古建築的頑強存在和百姓對它的綿長記憶。在這段記憶裡,最久遠、留存物質和精神最多的是唐朝華貴的佛、宋代精緻的神……近距離感受到山西古建帶來的強烈震撼,各位大師紛紛表示要以此次山西之行的帶來的靈感創作出更多的作品,於是就有了這次成果匯報展。

9月

唐宋古琴特展

浙博武林館區地下一層

彩鳳鳴岐 浙江省博物館藏

古琴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彈撥樂器之一,位列「琴棋書畫」四藝之首,是中國古代文人的必備之器。唐宋時期是古琴文化發展的高峰,現存的唐琴、宋琴及相關琴譜、琴書、琴畫等都是極好的例證。浙博收藏唐琴5張,宋琴4張,品相完整,音色超群。

彩鳳鳴岐 浙江省博物館藏

展覽以館藏唐宋名琴為主,同時整合了故宮博物院、旅順博物館、安徽博物院等國內部分優質唐宋古琴資源,預計將展出20餘張。期間還將推出唐宋名琴音樂會,邀請數十名當代古琴名家,用浙博館藏唐宋名琴演奏。

紅旗漫捲錢江——浙江解放與建設

浙博武林館區二層

翻身做主代表證 浙江省博物館藏

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為此浙江省博物館推出「紅旗漫捲錢江」特展以隆重紀念。

杭州軍管會胸章 浙江省博物館藏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展覽將遴選館藏相關革命文物,並結合相關歷史圖片,通過展示浙江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如何走向解放勝利,又如何建設新浙江,生動再現那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紀念和緬懷革命先烈。謹以此向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

金銀同輝——南宋金銀貨幣精華展

浙博孤山館區精品館

「霸頭裡角韓四郎」一兩金頁子 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定都臨安後,城區人口的迅速增加,各種消費品的需求擴大,不僅促使商業經濟的繁榮,還促進了貨幣形式的多樣化。除紙幣與銅錢等重要通貨外,貴金屬黃金白銀也作為國家政府的基本財富,在國家稅收、專賣制度、海外貿易、地方政府的上供、大宗商業貿易等方面都發揮出重要的作用。

陳二郎十兩金鋌 浙江省博物館藏

南宋金銀貨幣是1949年以後陸續發現的新金銀貨幣品種。自1955年湖北黃石市出土了銀鋌292件和1956年杭州火車站附近出土的6件一兩金鋌以後,又陸續在浙江杭州、湖州、溫州、安徽六安、河南方城、江蘇溧陽、湖北黃石、蘄春、四川雙流、江蘇南京等地有大量出土。據不完全統計,總數達千件以上,包括金鋌、金牌、金葉子和各式銘文的大小銀鋌。從目前發現的金銀貨幣上看,其種類和數量遠遠超過了前代,而且形態多樣。

貓兒橋東二十五兩銀鋌 浙江省博物館藏

這次展覽計劃展出南宋京城臨安相關的各類金銀貨幣300件左右,其中黃金貨幣100件左右,白銀貨幣200件左右。展品來源為浙江省博物館和其他文博考古機構,以及中國錢幣學會金銀貨幣專業委員會部分會員的藏品。通過展示這些看似尋常的南宋金銀貨幣,我們希望揭示出其背後隱藏的南宋京城臨安的金銀鑄造、政府商民對金銀的使用等信息,從商業經濟的角度反映出京城臨安的繁盛。

11月

天下龍泉——龍泉青瓷與全球化特展

浙博武林館區地下一層

龍泉窯青釉弦紋筒式三足爐 故宮博物院藏

為充分揭示中國龍泉青瓷在世界範圍內的流布以及世界各地仿龍泉青釉瓷的歷史面貌,再現以龍泉青瓷為代表的十四至十五世紀全球貿易和文化交流體系,浙博與故宮博物院、龍泉市人民政府聯合舉辦此展。

龍泉窯青釉石榴尊 故宮博物院藏

展品主要以故宮博物院院藏宋元明清歷代龍泉青瓷和仿龍泉釉瓷器為基礎,遴選浙江、北京、廣東、江西、江蘇、四川、山東、河北、安徽、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香港等地文博機構收藏的龍泉窯青瓷精品和重要標本,以及英國、日本、韓國、印度、伊朗、阿聯等國家出土或收藏的龍泉窯青瓷和世界各地的仿龍泉釉青瓷器。生產、收藏的區域涵蓋亞、非、歐三大洲十餘個國家和地區,展品跨時上始於宋,下迄於今,歷時千年。

龍泉窯青釉鳳耳盤口瓶 故宮博物院藏

祈望通過舉辦這個展覽讓世界陶瓷學界、藝術史界、經貿界能再次聚焦中國的瓷業重鎮——龍泉,重新梳理中國龍泉青瓷藝術的多元化格局,解讀中國古代龍泉青瓷走向世界的過程中文明交流與互鑑。

幽居與雅集——歷代人物、山水畫中的文士生活

浙博武林館區三層書畫廳

明 吳彬《林泉放鶴圖》並湯顯祖蓮社求友文合卷 浙江省博物館藏

在傳統的人物及山水畫作品中,文人生活是一個重要的表現題材,其中一些堪稱繪畫史上的精品。也有一些雖然作者名頭不大,但系應具體傳主之邀,或為書畫酬唱而作,具有豐富的史料價值。是展從一個側面展現人物和山水畫的風格流變,並呈現繪畫中所承載的文人的理想生活方式及畫作所具有的社交功能。

清 王翬 《墨筆竹嶼垂釣圖軸》浙江省博物館藏

展覽以三個部份呈現:一、廣義地體現文人生活方式的山居圖、讀書圖、遊樂行旅圖等,如元王蒙《松窗讀易圖》、明宋懋晉《匡山讀書圖》等。二、為具體人物所作的主要以山水畫形式呈現的書齋圖、雅集圖等,如明解縉《東園草堂圖》、清錢杜為李柯息作《息廬圖卷》等。三、為特定傳主作的肖像,並伴有理想化的文人生活圖式,如清禹之鼎、藍深《雲林同調圖》、毛績宣《鑊頭邊知己圖》等。

12月

浙江湖州凡石橋遺址出土文物展

浙博孤山館區精品館

青白瓷奩式爐 湖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藏

湖州凡石橋遺址,位於湖州南潯區銀子橋村,是近年來我省發現的一處規模較大的南宋時期遺存。2018年,為配合基本建設,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與湖州市文保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出土文物十分豐富,有瓷器、陶器、漆器、鐵器等器類,其中出土的瓷器,數量眾多,窯口多元,是此次發掘的重要收穫。

龍泉窯青瓷蓮瓣碗 湖州市文物保護管理所藏

本展覽即根據考古發掘的研究成果,形象生動地展示當時瓷業生產在國內的「流通之路」, 還原出八百年前江南岸的景象,使觀眾更多的了解南宋時期歷史文化和社會生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龍泉不只有寶劍和青瓷,一組老照片看龍泉的手藝人
    今天看到一組老照片,最近的也是9年前的了,老照片總是有一種神奇的魅力,給人恍如昨日的感覺。 龍泉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浙閩贛邊境,是浙江省入江西、福建兩省的主要通道,素有「甌婺入閩通衢」、「驛馬要道、商旅咽喉」之稱,是著名的中國青瓷之都、中國寶劍之邦和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發源地。
  • 龍泉不只有寶劍和青瓷,一組老照片看龍泉的手工業有多發達
    今天看到一組老照片,最近的也是9年前的了,老照片總是有一種神奇的魅力,給人恍如昨日的感覺。龍泉市位於浙江省西南部浙閩贛邊境,是浙江省入江西、福建兩省的主要通道,素有「甌婺入閩通衢」、「驛馬要道、商旅咽喉」之稱,是著名的中國青瓷之都、中國寶劍之邦和世界人工栽培香菇發源地。 「龍淵鄉」,唐朝因避高祖李淵諱把「龍淵鄉」改為「龍泉鄉」,唐乾元二年 ( 公元七五九年 ) 置「龍泉縣」,一九九〇年撤縣設市。
  • 「龍泉寶劍」的品牌之路
    千年品牌 源遠流長    龍泉寶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歷史…… 龍泉寶劍廠成立於1956年是專業傳承和生產「龍泉寶劍」的「中華老字號」企業,於1979年註冊「龍泉寶劍」商標。50多年來,龍泉寶劍廠培養了一大批技藝精湛的鑄劍名匠。
  • 龍泉寶劍:從兵器到藝術
    「龍泉劍」始於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越絕書》載:春秋時歐冶子鑿茨山,洩其溪,取山中鐵英,作劍三枚,曰:「龍淵」、「泰阿」、「工布」。歐冶子的名字大家可能有所耳聞,此人是春秋末期、戰國初期越國人,開創了龍泉寶劍,龍泉劍的江湖由他開始。
  • 龍泉寶劍穿上納米「外套」
    傳承兩千多年的龍泉寶劍,防鏽工藝有了新突破。近日,在龍泉寶劍廠,負責人張葉勝拿起一把塗有納米塗層的寶劍向記者展示,鋥亮的劍身折射著燈光,雖然外觀上看起來並無特殊,但納米塗層有效解決了寶劍生鏽問題。  張葉勝說,使用傳統防鏽工藝的寶劍要經常保養,不然放幾個月就生鏽了。
  • [麗水日報]龍泉青瓷寶劍飛越千山萬水
    本報訊(通訊員 蘭玲)龍泉青瓷、龍泉寶劍是龍泉的兩大傳統文化瑰寶,原先一直依託傳統的實體店銷售,曾一度遭遇瓶頸。近年來,龍泉市劍池街道南大洋社區出現了這麼一群青年人,他們精通電子商務,通過網絡讓龍泉青瓷、龍泉寶劍飛越千山萬水,呈現在世人的眼前。
  • 2020環浙騎遊百山祖國家公園龍泉總決賽最全預告來啦-龍泉...
    龍泉市成功爭取舉辦了四屆「環浙騎遊」比賽的總決賽,有力地向世界展示宣傳了「青瓷寶劍、天下龍泉」的品牌。哇環浙騎遊原來與龍泉這麼有緣那這次活動有哪些內容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活動分五大版塊:2020環浙演唱會「唱響龍泉復興之歌」;「2020環浙騎遊百山祖公園最美安豫騎遊精品線」授牌儀式;「2020環浙騎遊百山祖國家公園龍泉總決賽暨第四屆江南之巔天空騎行安豫線挑戰賽」啟動儀式及頒獎儀式;詩畫浙江龍泉「四美」鄉村浪漫集市活動;「詩畫浙江百縣千碗安仁魚頭宴
  • 龍泉青瓷寶劍賦
    (以「青瓷雋永,寶劍輝煌」為韻)蘇紹康    青瓷雋永,寶劍輝煌。引龍泉之靈氣,曜吳越之烈光①。陶釉含章,其質溫如潤玉;鋼鋒積勢,其威冷若秋霜。已而柔剛相濟,今古同芳。傳國之珍泰美,承天之祜綿長。柄刻璇璣,代有樞庭魁士;窯容戊己,普存麟德坤綱②。
  • 龍泉寶劍遇上秀洲納米新材料
    龍泉有兩寶,除了青瓷,就是距今2600多年的寶劍了。5月14日上午,記者來到龍泉寶劍廠,在佔地80畝的園區內,武俠音樂響起,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相互交融,吸引了不少遊客。這種文旅結合的形式,也讓龍泉寶劍廠成為麗水首個「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
  • 防鏽工藝有了新突破 龍泉寶劍穿上納米「外套」
    傳承兩千多年的龍泉寶劍,防鏽工藝有了新突破。近日,在位於龍泉市的龍泉寶劍廠,負責人張葉勝拿起一把塗有納米塗層的寶劍向記者展示,鋥亮的劍身折射著燈光,雖然外觀上看起來並無特殊,但納米塗層有效解決了寶劍生鏽問題。
  • 大師小匠:龍泉寶劍歷史淵源及發展
    龍泉寶劍,又名龍淵劍,中國古代名劍,是誠信高潔之劍。傳說是由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歐冶子為鑄此劍,鑿開茨山 ,放出山中溪水,引至鑄劍爐旁成北鬥七星環列的七個池中,是名「七星」。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簡稱龍淵劍。
  • 百兵之君 劍中之首——龍泉寶劍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片段我國古代有十大名劍,每一把都是一個神奇的傳說。我相信擁有一把好劍是很多人心中的夢想。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中國十大名劍之一的龍泉寶劍吧。劍成之後,俯視劍身,如同登高山而下望深淵,飄渺而深邃仿佛有巨龍盤臥,是名「龍淵」。故名此劍曰「七星龍淵」,簡稱龍淵劍。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曰「七星龍泉」,簡稱龍泉劍 。自此,龍泉寶劍名揚天下。
  • 振興國家傳統工藝 龍泉青瓷寶劍百億產業薪火相傳
    2018-07-03 16:26 | 麗水日報龍泉寶劍匠人在鍛造寶劍日前,首批國家傳統工藝振興目錄發布,龍泉青瓷燒制技藝與龍泉寶劍鍛制技藝雙雙入選。龍泉青瓷和龍泉寶劍作為當地最有特色的經典產業,在「剛柔並濟」中得到薪火相傳。
  • 【業務研討】龍泉寶劍不構成通用名稱 商標不缺乏顯著性
    中國法院網訊 (楊振) 近日,北京智慧財產權法院審結了原告龍泉市唐人刀劍有限公司(簡稱唐人刀劍公司)訴被告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簡稱商標評審委員會)、第三人浙江省龍泉市寶劍廠有限公司(簡稱龍泉寶劍廠
  • 神兵利器「龍泉寶劍」破封出世,助力魔域勇士熱血守護亞特大陸!
    「寧知草間人,腰下有龍泉。」龍泉寶劍作為中國古代十大名劍之一,以其誠信高潔之劍性為世代中國文人俠客所鍾愛。而生產於吳越龍泉地區的龍泉寶劍,在中國冷兵器戰爭史上佔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同時,龍泉劍也是帝王賜予將軍徵戰沙場的「尚方寶劍」!
  • 美女買來一把龍泉寶劍讓專家鑑定 專家的話讓她大吃一驚
    美女買來一把龍泉寶劍讓專家鑑定 專家的話讓她大吃一驚 2017年08月23日 14:28:51來源:龍泉發布   《尋寶》是中央電視臺一檔藝術品收藏領域大型活動節目;節目時長為每期五十分鐘
  • 在寶庫看龍泉的寶劍和青瓷,在上海之巔做一場俠客夢
    在浙江省西南部和福建、江西交界的地方,有座小城龍泉,龍泉有寶劍和青瓷兩件「寶」。今天起,這兩項國家非遺都搬進了上海之巔——上海中心大廈37樓的寶庫藝術中心琺瑯廳和寶庫匠心館。一把寶劍喚起參觀者的俠客夢,「巧剜明月染春水」的青瓷體會水與火的融合。
  • 買龍泉寶劍需要注意什麼,從哪些地方來判斷品質?
    龍泉寶劍廣義上是指浙江麗水地區龍泉市所鍛造的冷兵器手工藝品,狹義上指在春秋戰國時期(距今有二千六百多年)歐冶子和幹將兩大劍師聯手所鑄的龍淵劍,此劍以屬地命名,唐朝時因避高祖李淵諱,便把「淵」字改成「泉」字,龍淵劍更名為龍泉劍,此劍位列中國古代十大名劍,譽為誠信高潔之劍。
  • 76位龍泉青瓷寶劍大師百餘件作品集中亮相申城
    在南宋時燒制出晶瑩如玉的粉青釉和梅子青釉,標誌著龍泉青瓷達到了巔峰。2009年,「龍泉青瓷傳統燒制技藝」列入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成為唯一入選「人類非遺」的陶瓷類項目。龍泉寶劍是中華古兵器的代表,也是我國著名的傳統工藝品,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
  • 購買龍泉寶劍記住這3點乾貨,誰都蒙不了你
    這就出現了網上的很多問題,如下:如何鑑別龍泉寶劍真偽?怎樣能夠買到正宗高品質龍泉寶劍?如何正確購買龍泉寶劍?買龍泉寶劍需要注意什麼,從哪些地方來判斷品質?真正的龍泉寶劍多少錢一把?關於龍泉寶劍真偽的問題只做簡單說明吧,沒有什麼技術含量。首先,一個這麼小的、受眾這麼窄的行業如果有還有外地、外省人去做假冒的話,他的出路只有一條:餓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