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相由心生。
有福氣的人,福在心中,也在舉手投足之間。
人生富貴,需要自求,擁有這四種「富貴相」的人,往往能成大事。
第一,端莊厚重,穩重成熟
「穩重」,是對一個人生活狀態的最好形容。
人活一世,做人一定要品正,做事一定要穩重。
三國時期的諸葛亮從來不打沒有準備的仗,總是將事情做到善始善終。
他事必躬親,做任何事情,任何決定都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於是,劉備放心將軍中的大小事務都交給諸葛亮處理,甚至在彌留之際,還將自己的兒子劉禪和蜀國一併交付於他。
諸葛亮的穩重,讓劉備對他完全信任。
曾國藩說:「穩當從容,可當大事。」
一個優秀的人,一定是一個穩重的人。
莊子也講:不精不誠,不能動人。
穩重,是人生的一種生存智慧。
只有穩重的人,才能走出穩重的人生。
第二,謙虛包容,豁達樂觀
人際交往中,寬容是必不可少的潤滑劑。
曾國藩這樣說:「話不說盡有餘地,事不做盡有餘路,情不散盡有餘韻。」
為人處世,不管是說話、做事,都要學會給自己留餘地。
有一位阿拉伯作家,分享過他與朋友吉伯、馬沙的旅行經歷。
三人走到一處山谷時,馬沙失足差點墜入懸崖,幸好吉伯拼命拉住了他。
馬沙於是在大石頭上刻下:「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救了馬沙一命。」
幾天之後,他們走到海邊時,吉伯跟馬沙因為一件小事打了馬沙一個耳光。
馬沙跑到沙灘上寫著:「某年某月某日,吉伯打了馬沙一個耳光。」
阿里好奇地問:「為什麼吉伯救你的事,你要刻在石頭上,而他打你的事,就寫在沙灘上?」
馬沙說:「我永遠感激吉伯救我的事情,所以我要刻在石頭上,至於他打我的事,我會隨著沙灘上字跡的消失,而忘得一乾二淨。」
心寬一寸,路寬一丈。
讓我們多一些寬容,少一些爭吵;多一些寬容,少一些埋怨;多一些寬容,少一些猜疑,這樣你迎來的將是一片燦爛的陽光。
第三,勤奮精進,持之以恆
《自律力》中有一句話,自律,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你有多自律,就有多自由。
深表贊同。
這世間,90%的人在智力上沒有太大差異,最終出類拔萃的,是那些克服了自身惰性、愈發強大的人。
知乎上有個很火的話題:你知道自律的人有多可怕嗎?
我最喜歡的一個回答是:自律的人從來不把自律當自律,而是把它當作一種平常的習慣。
優秀的人只有兩種,自律的人,和逼自己自律的人。
王小波曾說過:
「人一切的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而自律,恰恰是解決人生痛苦的根本途徑。」
那些自律到極致的人,都擁有了開掛的人生。
第四,仁愛仁慈,以德報怨
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
一位業務員外出時丟失了手提包,裡面除了一些錢物,還有公司的公章。
他既內疚又擔心地告訴經理,經理聽完沒有暴跳如雷,卻用寬容的態度處理了這件事。
還笑著說:「下次注意就行了,正好你用的手提袋太破了,我再送你一隻吧。」
業務員心懷感激,後來銷售業績越來越好,成為公司舉足輕重的人物。
與人相交,要有憐憫心和同情心,要充分考慮和尊重他人的處境,用一顆真誠友愛的心去靠近另一顆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收穫更多。
人活一世,最好的風水是人品,人品是最硬的底牌;最好的能力是品質,品質是最硬的後臺。
而這,是我們每一個人的人生必修課,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