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焱壺人物誌|胡迪峰的紫砂藝術
家住紫砂聖地黃龍山邊,自幼對紫砂礦泥頗有研究,興趣自家傳而生,也受環境感染。其所創作品追求古意新韻,製作上精益求精。在談話中,胡迪峰沒有刻意迴避自己的父親,不過他也沒有提父親在紫砂領域的成績與地位。在胡迪峰的敘說中,胡洪明就是一個普通的父親,一個對孩子抱著殷切期待的父親。胡迪峰說:「年輕時覺得父親對自己管教過多,有時甚至覺得父親管得不對。一轉眼,我自己也有了一個5歲的女兒。回過頭來,我感到無比的慶幸,因為我有一個關愛並在自己紫砂藝術追求熱心指導的父親。」
-
你手上的紫砂一廠老紫泥壺真假難辨?一廠老紫泥的這些特徵要記住
紫砂一廠不論是在制壺人,還是玩壺人的心裡都是比較神聖的一個地方。畢竟現代紫砂界的大佬很多都出自紫砂一廠。而且一廠作為,紫砂歷史發展不可或缺的地方,出產的紫砂作品向來受人追捧。想必大家都聽過一廠老紫泥,聽著就比較有歷史感。那麼一廠老紫泥到底是什麼料呢?如何去區分一廠老紫泥料的真假呢?
-
品讀丨工藝美術師實力派紫砂藝人袁園老師·宮燈壺
袁園老師·宮燈壺作品選用宮燈老紫泥,顆粒明顯,質感佳色澤紅潤,壺口直挺,出水流暢、斷水利落;壺把內側加寬,相比外側更平整聳立的壺身,精神飽滿,昂然挺立,圈足壺底,端莊穩重。泥料顆粒隱現,為天然礦料,易現包漿之美。作為紫砂壺中經典的器壺,既不素麵素心,又不失光澤,實乃器韻難掩,實用尚佳。此外,作品整體端莊大氣,簡潔明了,足以體現作者深厚的技藝功底。世事浮躁,難以靜心,老紫泥當屬首選。而宮燈造型,剔除一切雜念,毫無任何裝飾,才方顯人之根本。
-
民國時期的紫砂壺商號
如壺底、洋桶壺、壽星壺、龍蛋壺等,以及小茶館用的貢燈、貢壺類。宜興陽羨陶業公司的紫砂陶器獲獎。1912年前後,宜興芳橋開明人士周文伯(著名物理學家周培源的父親)提倡實業,創辦「利用陶業公司」,聘任宜興川埠上袁村的前清秀才邵詠常為經理,並在 上海、天津等地開設公店,擴大經營業務。1915年該公司的一批紫砂產品,包括程壽珍作的「掇球壺」,在美國舊金山舉辦的巴拿馬國際賽會上獲頭等獎。參加 該賽會的紫砂壺有署「潛陶」的銘文。
-
收藏級紫砂壺到底看什麼?
收藏級別的紫砂壺總是深受眾多壺友的喜愛,這也是為什麼在拍賣場上紫砂壺拍賣屢傳新高的重要原因之一,那麼收藏級別的紫砂壺到底應該看什麼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聊這個話題。首先我們先來看看當初在拍賣場上拍出8960萬高價的顧景舟大師的松鼠葡萄十頭套組茶具,這套茶具為什麼能拍出這麼高的價格,除了因為它壺本身做工精緻高超之外,更多的是眾多壺友對於已故大師顧景舟的敬仰,顧景舟大師可謂說讓紫砂帶到了最為鼎盛的時代,他也是眾多紫砂藝人和壺友心中的一代傳奇。
-
歷代紫砂名家仿古壺欣賞(多圖)
仿古壺是眾多傳統器型中最為經典的一款,也是最受壺友喜愛的紫砂款式之一。經過不知多少名家大匠錘鍊,可唯是爐火純青了。造型古樸典雅,簡練端莊,此種造型這麼多年來經久不衰。仿古壺最早由清代名家邵大亨首創,壺體是仿照鼓的造型創作而成,壺身如鼓,並且以此為名。
-
關於紫砂壺泡咖啡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是的,紫砂壺好像和茶從來就是「天生一對」。究其原因,大約是因為這兩樣東西都是專屬於中華文化,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相伴相隨。想來當時這位大文豪就是在用紫砂壺飲茶。可是,不走尋常路的我們,卻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除了泡茶,能不能用紫砂壺泡其他飲品,比如咖啡!這是個看上去荒誕,仔細想來卻非常現實的問題。畢竟,古人在創造紫砂壺時,還不知道世界上有咖啡這種飲品。而在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個性化的今天,中國人的飲品也早不止茶水一種。紫砂壺泡咖啡到底靠不靠譜?
-
潘小忠紫砂藝術丨《傳爐》
傳爐由潘小忠製作完成,採用原礦紫泥,焐灰後的紫砂色彩非常豐富,光彩黑而不悶,泡養後十分漂亮,猶若墨玉,有一種溫潤之感,越來越收到壺友的追捧。傳爐壺的造型屬於紫砂方器光貨類,老子曰「大象無形,大巧不工」。一把壺的極致就是看氣度。
-
紫砂壺上百種壺型,為什麼它能經久不衰?
」最早稱為「石銚」,是紫砂傳統經典款式,型態雅致,舒展挺拔,端莊穩重,剛中有勁,敦實調和。石瓢壺身,源自舂米的石碓,口小腹大;但不同於石碓掘地半埋,石瓢壺以三足立身;舊時為避塵穢,農家借用鍋蓋遮擋,鍋蓋拎手形狀演進為石瓢的鈕梁。一代紫砂大師顧景舟曾引文:「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盛讚此款壺形,於是,它由最早的「石銚」改為「石瓢」,並沿用至今。
-
紫砂匠人:她,一個純粹手藝人,致力於將明代紫砂風採重現世間!
五色共生壺源遠流長,開山鼻祖為明代紫砂宗師時大彬。03繼往開來,匠心守藝壺以紫砂名世,紫砂以五色共生為稀。世界紫砂在中國,中國紫砂在宜興,此壺又有地球村一家人的理念,更與五色共生礦多種礦料經過幾億年的時間天然融合在一起相呼應,愛此壺之人必胸懷包容之心。柱礎也是曼生十八式之一,寓意人生要打好基礎才能穩步前行,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李鳳老師制此壺是為女兒李氏家族第三代傳承人荔之,是一位母親對女兒寄寓的愛和厚望,希望她能一步一步,踏踏實實朝前走。
-
紫砂鑲金大師胡洪明之傳承,名門之後—胡迪峰
閒則能讀書,閒則能遊名山,閒則能交益友……」詩中作者對閒的理解,與今日要為各位介紹的這位年輕紫砂匠人對紫砂的心態,正是一份不囂張生事的契合,隱隱中透出著中國式儒雅的性情。說到今日這位年輕實力派藝人就不得不提到他的父親,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胡洪明大師,這位匠人有著自己的理想,在父親這樣的光環之下,既沒有成就自己的急切感,也沒有坐享其成的傲氣,而立之年的他,比其他的人多了份沉穩和淡定。他就是中青年實力派助工—胡迪峰!
-
奼紫嫣紅融於紫砂,童心深情壺中盡顯——蔣蓉創製的紫砂奇品!
在紫砂燦爛的傳承與發展史上,人們口口相傳和典籍記錄的紫砂藝人很多,但知名的女藝人卻是寥寥。蔣蓉可以說是橫空出世的紫砂女藝人,她開創性的花貨技藝,驚動了紫砂界,也為紫砂技藝的傳承貢獻了無數經典圭臬。今天,讓我們繼續跟隨時代的步伐,去感受蔣蓉那一把把傳世奇作的魅力……老南瓜壺紫砂南瓜壺造型最早誕生於明代,相傳為著名紫砂名家陳子畦所創。
-
衝泡普洱茶為什麼推紫砂壺?
2、透氣性好紫砂壺內外有著很微小且密度高的氣孔,使之保持著良好的透氣性的同時,又具不透水性,而這就使得泡茶後即便久置也不易變味,即茶友們常說的「盛暑越宿不餿」。對於泡過隔夜茶的紫砂壺,只需在茶壺清空後倒入熱水後倒出,再用涼水清洗一遍即可。
-
有名有姓的第一把紫砂壺——它的名字叫「供春」
下面,供春壺,高溫段泥,全手工壺。供春壺式,亦稱龔春壺,是目前紫砂壺史上公認的第一把有名有姓的紫砂壺型!本供春壺,乃今人所制,非歷史原品。主人吳頤山,見龔春所制之壺質樸古雅,大為讚賞,囑咐他照樣再做幾把,並請來當時社會名流同來欣賞。
-
【昆遇】蘭苑藝事|張正中和他的紫砂藝術
和許多人一樣,張正中愛喝茶,尤其偏愛普洱,生普、熟普、十年陳、十五年陳……案頭那些色澤各異、泥料配比不同、形態也千差萬別的茶壺便是根據不同需求研製出來的,「不同的壺配不同的茶,才能把泡出來的茶水口感發揮到最佳,這裡面都是講究。」 雖出身紫砂之鄉,張正中從小卻最不喜紫砂。然生長於斯,多年的浸潤和薰陶讓他在本科畢業後又毅然放棄專業,轉投紫砂之路。
-
子鼠年,這款紫砂壺要「火」!
有一款紫砂壺,正是以小小老鼠為主角來創作的,它就是《五子登科》壺。 五子登科壺 心靈手巧的紫砂藝人們將這個故事提煉、升華,融入了紫砂創作之中。五子成為五隻憨態可掬的小老鼠,滿滿的收穫也從科舉考試知識演化成了五穀糧食,令人忍俊不禁。
-
頤合文化:陶藝世家親述紫砂風採,範吉紫砂藝術品鑑會圓滿落幕
(遊金地訊)8月20日,頤合文化邀請當代著名陶藝家、範家陶傳人範吉老師,在「尚合書房」舉辦「範吉紫砂藝術品鑑會」。活動由頤合文化空間館長王暖清女士主持,範吉老師主講,眾多頤合文化會員及陶文化愛好者參加活動。範家制壺,歷史久遠;前人範蠡,世人奉為陶祖。
-
紫砂壺到底能不能泡咖啡?我們查閱大量資料後發現……
是的,紫砂壺好像和茶從來就是"天生一對"。究其原因,大約是因為這兩樣東西都是專屬於中華文化,且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始終相伴相隨。想來當時這位大文豪就是在用紫砂壺飲茶。可是,不走尋常路的我們,卻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除了泡茶,能不能用紫砂壺泡其他飲品,比如咖啡!這是個看上去荒誕,仔細想來卻非常現實的問題。畢竟,古人在創造紫砂壺時,還不知道世界上有咖啡這種飲品。而在越來越多元化、越來越個性化的今天,中國人的飲品也早不止茶水一種。
-
正器紫砂|大巧不工 · 李衛明《明爐》
正器紫砂典藏《明爐》在李衛明的早期制壺生涯中,以臨摹歷代名師的紫砂藝術作品為主。正器紫砂典藏《明爐》一把好的作品,必定是傾注了制壺人情感的,無論是摹古、復刻還是原創的壺,都能夠給人一種歲月沉澱的美感正器紫砂典藏《明爐》此壺在傳爐造型的基礎上進行演繹,周身曲線圓潤得當,渾樸厚實,又兼有青銅器的威嚴莊重
-
十大紫砂名壺,你知道多少?(上)
我們都知道紫砂壺是愛茶人的最愛,一件好的紫砂壺更是人們追捧的對象,那麼,小編今天就給大家講一講中國十大紫砂名壺。第一種:石瓢紫砂壺,這種紫砂壺,形狀呈梯形,它的壺底有三個三角鼎的立柱支撐著整個茶壺,壺把為三角形,壺蓋為平蓋,整把壺看起來,乾淨利索,比例恰到好處,充分地體現了秀巧精工的特點。第二種:仿古紫砂壺,仿古顧名思義,就是仿造古人的一些紫砂壺的樣子,把他們的特點凝聚在一把壺上,其中仿古紫砂壺以程壽的仿古紫砂壺最為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