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飯就有排便的感覺,是怎麼回事?或許是疾病纏身了,別大意

2020-12-04 老程健康談

人要生存就得吃飯,吃進去的食物會通過腸胃消化吸收後,將剩餘的殘渣通過大便的形式排出體外。而這個過程需要一定的時間,只有當食物殘渣達到一定量後,大腦才會下達排便的指令 ,此時才會有便意,所以正常人一般會每天排一次大便,最多不超過二次。可是生活中有些人剛吃完飯就需要跑廁所,我們都笑話他是不是屬鳥的,胃裡藏不住食,一根直腸子,吃了就拉。那這種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下面就讓專家給大家具體解釋下。

01為什麼會有吃完飯就有排便的感覺,是怎麼回事呢?

1、生理性原因:

吃完飯就想大便有多種可能,最根本原因是胃結腸運動。這和每個人的胃黏膜的反射強度強弱有關。當食物進入胃中後,就會對胃黏膜造成一種刺激,人體會釋放出一種激素,引發胃腸道蠕動,此時結腸就會收縮,從而促進食物蠕動。

如果你的胃黏膜比較敏感,胃腸反應大,那麼反射強度就較強,結腸會因此過度收縮,釋放的激素會更多。刺激到腸壁感受器,通過感受器一層層上報信息,直至傳達給大腦,大腦就會下達排便指令。

所以你就會想要排便,這是一種正常的身體反應,不受人體自身控制,並不是身體問題造成的,只是由於個體差異的不同導致的,所以不用擔心。

2、除了生理原因,其他的原因可能有:

(1)、吃了導致過敏的食物

因為每個人的體質不同,所以對食物中的物質接受程度也不同,有些食物會讓你有過敏反應。比如有乳糖不耐受的人喝了牛奶就會拉肚子,而有些人對脂肪不耐受,吃了肥肉就會立馬跑廁所。

所以你有可能是對某種食物不耐受,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你又喜歡吃,經常吃,就會導致刺激到腸胃,總是飯後想上廁所了。

(2)、腸道疾病

腸道疾病會增加胃結腸反應,這種反應在飯後會表現更明顯,比如腸易激綜合症,腸炎等,這就會致使腸道敏感易受刺激,飯後排便刺激就會增多,而且這些疾病還往往伴有腹脹噁心,腹疼,腹瀉,便秘等情況。

02如果在生活中有以下情況,就一定要及時去就醫治療:

1、一吃飯就想大便,且持續時間長,超出一周都有這種反應。

2、不僅飯後想大便還感覺各種胃部不適。

3、伴有強烈的噁心嘔吐和拉肚子現象。

03生活中如何改善這種飯後就想排便的現象呢?

1、好好吃飯

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就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少吃可以引起胃結腸反應的食物,可以仔細觀察哪些食物你吃後容易有這種感覺,找出來後儘量少吃。

2、改善飲食習慣

少吃多餐,不要暴飲暴食,吃飯只吃七八分飽,一次不要進食太多。

還可以常吃一些調理腸道健康的益生菌。

3、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憋便,有了便意及時去排,多喝水,多注意自己的腸道健康。

4、保持良好心態

如果經常憂慮煩惱,那麼腸神經也會接受這些負面情緒,出現紊亂,增加胃結腸反應頻次。所以心態好是最好的良藥,針對自己的情況區分是疾病還是非疾病引起的,若是自己沒把握就儘早去醫院檢查,那麼胃結腸反應並不可怕。

總之,腸道健康很重要,需要我們平時積極調理。如果腸道出現了不適症狀,像上面講到的剛吃完飯就想排便的情況,就需要及時地查明原因,除了生理性原因外,需要有針對性的治療。這樣才可防患於未然,擁有健康的身體。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有人一吃完飯,就衝向廁所去排便?是身體出問題了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在剛吃完飯以後,就會想要去大便,有的人是真的直接就去廁所解決問題了。偶爾出現這樣的情況,可能是吃壞肚子的表現,或者是有的人可能就是消化快。長期都是如此,還是應該要多關心一下的,或許就是身體出現問題,早點了解原因,對健康也是比較有利的。
  • 放屁時若有這種感覺,可能是癌細胞悄悄靠近你,別大意
    導語:眾所周知,現在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飲食也變得多種多樣化,但是生活當中很多人存在著一些不良的飲食習慣,進而會給身體帶來一些負擔,引發疾病。放屁時若有這種感覺,可能是癌細胞悄悄靠近你,別大意生活當中有些人在吃了不當的食物之後,可能容易出現腸胃不適的感覺,造成氣體無法排出,而且肚子容易發出聲響。如果吃了過多的食物之後一定要及時排便,這樣可以將體內的毒素和垃圾及時的排出。
  • 剛吃完飯就想拉屎大便?和直腸子無關,可能是疾病降臨的「暗號」
    和多年不見的同學約好了餐廳聚會,入座後點菜吃飯,一番米飯炒菜下肚後,大家正要準備起來結帳後去下一趴唱KTV,你卻突然感覺有一股便意來襲……,簡直尷尬到令人髮指!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就是飯菜剛下肚,碗才離手不到幾分鐘,就想去廁所拉屎、大便,有時候被朋友笑話幾句"直腸子"存不住好東西,但事實上,當食物進入我們的口腔以後,至少會在腸胃消化道中停留24小時及以上,不可能是剛吃完的食物想要"破門而出",那自己這般吃完飯就想拉屎大便的情況是為什麼呢?
  • 若是胃部受傷,在吃完飯後,身體或有4個表現,別不當回事
    胃部是人體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但也是較弱的器官,由於室外溫度的降低,生活中不良的行為習慣會引起胃部疾病,嚴重損害胃的健康,如果吃完飯後出現了這幾個症狀,就需要多加注意,請勿慌張,立即到醫院檢查胃健康狀況。
  • 放屁時若出現這2種信號,或許是結腸癌在「亮燈」,別不當回事
    近些年,醫院裡統計的癌症逐漸上升的,也有大腸癌、大腸癌,這種疾病是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最主要的就是直腸癌和結腸癌。根據醫院的相關資料顯示,結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在近幾年逐漸上升,這讓很多人感到害怕,結腸癌的患者往往在發現有這種疾病的時候,已經到了晚期。
  • 若放屁時有「這種感覺」,多數是「癌細胞」在身體裡作祟,別大意
    現在我們生活水平在顯著提高,越來越多的人也都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一旦發現什麼疾病就會馬上治療,對症下藥,其實這種觀念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平常的時候也有一些人是不注重自己的身體健康的癌細胞就會進入身體,現在患有癌症的人是越來越多了,但是很多人還是覺得不能夠作為一種警醒警示。
  • 肚子一餓,手就發抖,還心慌,怎麼回事?別不當回事
    生活當中很多人碰到過這樣的事情,早上時間緊,因為上班或者是上學快要遲到,通常都將早飯這件事情給忽略掉,這也就導致有一些人還沒有到飯點,肚子就餓得咕咕叫。雖然是正常現象,但是很多人肚子一餓,身體就會出現異常,比如心慌收到,甚至出現頭暈,這種情況並不常見,如果經常出現,可能會暗示身體出現了某些疾病,千萬不要不當回事。一、肚子一餓,手就發抖,還心慌,怎麼回事?
  • 吃完飯就犯困,是正常表現?別大意,多和2種錯誤方式有關
    在多數人的眼裡,都認為犯困是正常現象,尤其是吃飽飯後,相信有不少人都會哈欠連天、困意十足, 被人們當成正常現象。可你知道嗎? 並不是所有的飯後犯困,都是身體正常的表現,還有可能和幾種錯誤方式有關。為什麼會吃完飯後犯困?
  • 放屁時若出現3種現象,或許是大腸癌在「亮燈」你,別不當回事!
    放屁是人們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當人們吃完飯的時候,食物進入到消化道之內,消化道當中的菌群就會在食物分解的過程當中產生一定的有害物質和氣體。那麼這些氣體就會以濃縮的形式通過肛門排出身體之外。其實放屁也是我們身體進行排毒的一種方式,也是一種健康的信號。
  • 肚子總是感覺餓是咋回事?別以為是消化快,很可能跟4種疾病有關
    高溫天氣,人的胃口也會受到影響,很多人根本吃不下東西,可是有些人卻恰巧相反,吃完飯沒多會兒又餓了。肚子總是感覺餓是怎麼回事呢?有些人以為肚子總是餓是消化功能好的表現,說明吃進去的食物很快被消化吸收了,但其實經常感到飢餓的原因有多種。
  • 大便總有拉不乾淨的感覺?可能是身體這個地方發炎了,別不當回事!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的朋友在大便時,總是會感到有種沒有拉乾淨的感覺,經常是拉完還想繼續拉。那麼為什麼在排便時,會出現這種沒拉完的感覺呢?造成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腸道問題、痔瘡問題、便秘問題等等。除了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大家注意的;每次排便總是感覺排不乾淨?可能是這個地方發炎了,還請及時調理!
  • 飯後出現腹痛、腹脹、很想拉屎等很多不適症狀要警惕哪些疾病?
    溫馨提示:本平臺文章僅供醫院內部員工學習參考,不作為對外宣傳使用,且不可作為診斷依據 如果吃完飯,並沒有享受到幸福的飽腹感,反而是出現腹痛、腹脹、很想拉屎,是怎麼一回事呢? 一般來說,腸道受食物刺激,飯後產生便意是再正常不過的生理現象。
  • 大便長期不成形、放屁增多是怎麼回事?或許很多人都搞錯了
    這些食物進入腸胃後,一些有益的成分就會被吸收利用,而剩餘的一些食物殘渣和垃圾就會被處理掉,以排便的方式排出體外。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人在排便時卻存在一些異常的情況,比如說大便長期不成形等等,其實這也可能是說明身體出現了一些問題所影響的,一定要引起注意。大便長期不成形、放屁增多是怎麼回事?
  • 經常放屁是怎麼回事?或許與這3類疾病有關,早些預防避免尷尬
    那麼經常放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或許與這3種疾病有關係:1.腸易激症候群什麼叫腸易激綜合症?其實就是在人非常緊張或者是情緒狀態非常不好的情況下,很容易會導致腸蠕動增加,這時候就會有一種想要上廁所的感覺,而這種腸蠕動增加的話,勢必會導致放屁增多。
  • 放屁時若有三種現象,或許是大腸癌在警示,別不當一回事
    人們吃完飯,食物進入消化道,消化道的菌群就會分解食物。而在這分解的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有害物質以及氣體,氣體就會以濃縮的形式,通過肛門排出。簡單的話來說,放屁也是身體排毒的一種重要方式,而且也是身體健康的一種信號。通常情況下,身體健康的人,每天放屁的次數會在5到10次。但如果身體出現異樣,那麼放屁也會出現異樣。
  • 吃完飯很快就餓了?提醒:飯後出現這3種症狀,可能是糖尿病作亂
    積極預防疾病,各項指標要保持穩定。上了年紀之後要定期進行身體檢查,才能更早察覺到身體是否有異樣,不少人血糖這個指標無法保持穩定,總是處于波動的狀態中,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會轉變成糖尿病威脅健康。因此,要了解糖尿病形成症狀有哪些,一旦身體符合血糖高的表現,要抓緊時間控制血糖,否則等到糖尿病嚴重身體健康已經受威脅。1、短時間內又飢餓如果總是在吃完飯之後短時間內又飢餓了,有可能是血糖過高引起。
  • 或是這些疾病纏身了,別掉以輕心
    有很多朋友反映,明明不餓,但肚子卻咕咕叫個不停,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如何緩解好?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早了解早受益。明明不餓,為什麼肚子經常咕咕叫?若是肚子咕咕叫的時間持續比較長,或就是病理性因素了,首先考慮的就是腸道疾病,比如腸炎或腸道出血,就會出現腸鳴音,隨著時間的推移,腸鳴音還會增強。如果頻繁如此,建議及時去查一下胃,查明原因,看看究竟是腸胃哪裡出了病變,才能採取針對性的緩解措施。
  • 總是感到胸悶,是怎麼回事?要早點查清楚原因,別大意了
    有很多人的胸悶,不是疾病的因素,而是生理性的因素。這種患者不存在任何其他的症狀,僅僅是受到環境的影響,會持續出現胸悶。一般在封閉的空間內待久了,就容易出現這樣感到感覺,而離開了房間,人立馬會恢復。這種生理性的胸悶,還和環境是有關係的。
  • 排便時,臭味大,屁股擦不乾淨,糞便沾在馬桶上,暗示什麼問題?
    在生活中,排便是非常重要事情,藉助於排便,可以把身體毒素排出體外,促進臟腑器官調節更加順暢。身體的異常,也能在排便時有所呈現。例如有些人會在排便時,感覺到排出來的糞便臭味很重,屁股怎麼也擦不乾淨,馬桶上的糞便,一桶水根本不能衝乾淨,這樣的情況,或許你只遇到過一個,當然,也有人全部都遇到了,長時間這樣的話,或暗示身體出現了問題,那麼哪些問題需要特別關注呢?
  • 排便時,大便總是前硬後軟是啥情況?希望你早點知道,別不當回事
    排便時間:正常情況下腸胃消化食物的時間大概在8~12小時左右,正常的排便次數是每天1~2次,每次排便時間不超過10分鐘,如果排便次數過多或者是過少,都有可能是腸胃出現了問題。大便狀態:一般來說,健康的大便大多是為圓柱形狀或香蕉狀顏色為金黃或者棕黃色,排便過程一般比較輕鬆,沒有什麼壓力,如果經常出現大便形狀異常或者是排便困難的問題,可能是腸道不健康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