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暖秋色,月明清漏中。
白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節氣,是一個反映自然界氣溫變化的重要節令,基本結束了暑天的悶熱,是秋季由悶熱轉向涼爽的轉折點。
古人以四時配五行,秋屬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溫幅度。
白露習俗
收清露
我國民間在白露節氣有「收清露」的習俗,明朝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上記載:「秋露繁時,以盤收取,煎如飴,令人延年不飢。」「百草頭上秋露,未晞時收取,愈百病,止消渴,令人身輕不飢,肌肉悅澤。」「百花上露,令人好顏色」。因此,收清露成為白露最特別的一種「儀式」。
吃龍眼
福建福州有個傳統習俗叫「白露必吃龍眼」。民間的意思是,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奇效。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可以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
吃番薯
民間認為白露吃番薯可使飯後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在白露節以吃番薯為習。
白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陰氣漸重,鴻雁等候鳥南飛避寒;
二候玄鳥歸:玄鳥即是燕子。燕子春分時從北方飛來,秋分將至,涼風習習,露重枝溼,它們就該走了。燕乃北方之鳥,故曰歸;
三候群鳥養羞:羞,就是美食。例如,將早餐稱為「晨羞」,很雅。後來才將此「羞」改為彼「饈」。故,「養羞」是指諸鳥感知到秋天的肅殺之氣,紛紛儲食以備冬,如藏珍饌。
白露寄語
進入白露節氣後,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
冷空氣分批南下,往往帶來一定範圍的降溫幅度。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圖片來自:廣州市增城區中新鎮新星幼兒園
白露過後,秋意漸濃,秋風漸爽,親愛的家長和孩子們,秋已濃,天漸涼,別忘了添衣裳。
排版/文案:星星姐姐
圖片:廣州市增城區中新鎮新星幼兒園、網絡
審核:黃凱玲、魏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