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真的不怕死嗎?老子「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的荒謬

2021-01-17 講道理的泰迪熊

講道理的泰迪熊2020-07-20 18:11

老子是古代最有智慧的學者,沒有之一。其《道德經》文字雖然不多,但是,裡邊卻閃耀著「辯證」的智慧,這在古代已經夠不容易的了。但如果從邏輯的角度來講,不可否認,裡邊有許多歪理或者不充分的證明。雖然,我們不能苛求古人必須用邏輯講道理,但是,如果我們在「整理國故」的時候,不能剔除古代文獻裡的糟粕,將先哲名言當作不可動搖的經典去傳誦,仍然按照古人的思維模式去思考,勢必影響到當代人邏輯思維的培養。說得更直接一點,就是從古人那裡繼承到了不講道理的方式。

老子銅像聳立在青山之巔

老子《道德經》第七十四章中,有這樣一段話[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代司殺者殺,是謂代大匠斫,希有不傷其手者矣。

[譯文] 人民不畏懼死亡,為什麼用死來嚇唬他們呢?假如人民真的畏懼死亡的話,對於為非作歹的人,我們就把他抓來殺掉。誰還敢為非作歹?經常有專管殺人的人去執行殺人的任務,代替專管殺人的人去殺人,就如同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木頭,那代替高明的木匠砍木頭的人,很少有不砍傷自己手指頭的。

民不畏死的前提是需要證明的。事實上,螻蟻尚且貪生,老百姓會不畏懼死亡?嚴格說來,除非老百姓已經不能苟活,才不畏懼死亡!而老子為了證明:老百姓不畏死,做的假設是,如果老百姓畏懼死亡,只要把為非作歹的人殺死,老百姓就不會做壞事。因為還有老百姓還在做壞事,所以證明,老百姓不畏懼死亡。

道德經是老子的哲學作品,又稱《老子》

按照老子的邏輯:如果老百姓畏懼死亡,「執而殺之」,就不會有為非作歹者(這個前提也未必是真命題)。而事實上,老百姓還有為非作歹者。因此,證明老百姓不懼怕死亡。

事實上,老子「民不畏死」的大前提是錯誤的。從形式邏輯的角度上講,三段論邏輯規則中:如果前提中有一個是特稱,那麼,結論必定是特稱。

大前提:老百姓畏懼死亡就不會為非作歹

小前提:有的老百姓(少數)「為非作歹」

結論: 有的老百姓(少數)不畏懼死亡。

也就是說,老子最多能夠推出「有的老百姓」不畏懼死亡。不可能得出「民不畏死」的結論。

在這裡,老子「民不畏死」這個前提是錯誤的,依據錯誤的前提進行推理、演繹、論證,就會推出了不可靠不可信的結論。可怕的是,流傳了2000多年的名言,竟然無人質疑,可見中國邏輯的孱弱。想做堂堂正正的大國公民,不學點邏輯怎麼行呢?

老子騎青牛出函谷關

不會講道理的民族配不上文明二字的。我們要成為堂堂正正的大國公民,請向你身邊的人推薦我的講道理系列文字,讓我們一起將講道理進行到底。謝謝。

相關焦點

  • 道德經解讀: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看電視的時候,經常會聽到一句話,「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這話出自《道德經》第74章,它的原文是: 【原文】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將得而殺之,孰敢? 常有司殺者殺。
  • 道教人物老子雕塑花崗巖老子騎牛石雕像太上老君石像
    石雕老子,又稱老聃、李耳,是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道家學派創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經》(又稱《老子》),其作品的精華是樸素的辯證法,主張無為而治,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在道教中老子被尊為道祖。
  • 《道德經》77章,天之道 78章,天下莫柔弱於水
    《道德經》77章,天之道 原文: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 古人常說:「寧可站著死,絕不跪著生」,難道古人真的不怕死嗎?
    如果到了鄉間荒野,同樣有「不是嗟來之食」的說法,說是有個人餓得快要死了,有人就遞給他一碗粥和食物讓他吃,但是那人卻說:「我就是因為不吃別人施捨的食物,才落得這個地步。」最終他因為不吃飯而餓死了,這種事放到現在似乎也太離譜了,難道古人真的不怕死嗎?
  • 天地把萬物當狗,聖人把老百姓當狗,老子真的是這個意思嗎?
    聖人也把老百姓當狗一樣?其實則不然。根據南宋金丹派南宗的創派人,「南宗五祖」之一的白玉蟾對《道德經》的註解。天地不仁,這個「不仁」是指無心,而「芻狗」是指用草紮成的狗,用於祭祀,用後便丟棄。在白玉蟾的註解為:任其自然。
  • 易烊千璽:年輕人不怕死,怕等死,怕失去你。
    有時候健身房已經成為了年輕人治病最舒服的途徑,因為那裡不像醫院,準確的告訴你是一個病人。 你們難道沒有察覺到嗎? 02 樂觀的人也怕死。 電影中說到,每一個將死之人,都企圖需要一些正面的心靈雞湯活下去。但千璽說了,這些就是毒雞湯,樂觀就能把癌細胞殺了嗎?這種自欺欺人的方式讓人難受到不知道說什麼。
  • 寶寶名字:10個《老子》謙謙君子的男孩名字,鍾靈毓秀
    一、《老子》中謙謙君子的男孩名字1. 有智出自《老子·道經·第十九章》: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解釋:拋棄聰明智巧,人民可以得到百倍的好處;拋棄仁義,人民可以恢復孝慈的天性;拋棄巧詐和貨利,盜賊也就沒有了。
  • 靈魂擺渡·黃泉:情之所鍾者,不懼生,不懼死,不懼分離
    三七的娘親名孟七,為黃泉之主,獨自一人守護者黃泉,一邊養育著三七,一邊送走經過黃泉前往輪迴之井的人們。人人皆道,孟婆熬下的孟婆湯,味道極其鮮美。可卻沒有人知道,孟婆湯的湯引到底為何,哪怕是未來的孟婆三七,也不曾知道,除卻「一滴生淚、二錢老淚、三分苦淚、四杯悔淚、五寸相思淚、六盅病中淚、七尺別離淚」外的第八味湯引。
  • 我不怕死,但是,我怕死在父母前面
    我不怕死,真的,一點都不怕。但是,我怕,死在父母前面。讓辛苦了一輩子的他們,還沒有得享半點福,就要面對喪子之痛,上演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悲劇。我怕,死在未成年的孩子前面。你們覺得,我的想法對嗎?
  • 美國人也怕死,如果突然不怕死了,一定是有比死亡還恐怖的事
    如果不出意外,累計死亡人數將會在周一超過10萬人。但美國社會卻出奇的平靜,美國舉國上下也正在忙著復工,確實看上去美國人好像都不怕死,至少是沒有我們原本想像的那麼怕死。可能很多人都看過一個好萊塢電影,拯救大兵瑞恩。在這個電影裡,為了救失蹤的士兵瑞恩,美軍投入了巨大的代價,包括一些士兵在之後的戰鬥中傷亡。
  • 鬼滅之刃:繼國緣一是何來歷?不懼生亦不畏死,全作唯一千年噩夢……
    繼國緣一長大之後也是第一個創造了斬鬼之法的人類,也就是起始呼吸法 日之呼吸! 繼國緣一此人也不僅是天賦異稟,人格魅力也是無限,不懼生亦不畏死~ 繼國緣一青年時期離家修行之時,曾經有過一名妻子,並且二人幸福生活過,而且妻子也有過繼國緣一的孩子,只是不幸的是,某天妻子生產之時,緣一下山去尋產婆
  • 事實證明,好奇爆棚的貓咪,是真的不怕死……
    萌貓就不多說了,等你養了貓之後,你就知道了哈!貓咪:鏟屎官,本喵要好好研究一下呢!鏟屎官:喵主子,您是在看啥呢?對於好奇的貓咪來說,家裡的浴室對自己有著很致命的吸引力!它會非常的好奇鏟屎官為什麼經常性的躲在裡面!而且喜歡跟著鏟屎官進浴室的貓,並不是少數,基本所有的喵大爺都有觀察鏟屎官上廁所的習慣!
  • 《封神榜》中的先天聖人真的不死不滅嗎?
    《封神榜》中的先天聖人真的不死不滅嗎? 昊天上帝令十二仙首稱臣,引發三教共議《封神榜》。經過先天聖人討論,最終決定由元始天尊主持封神榜,姜子牙則是元始天尊派去的執行者。
  • 抗美援朝91歲老戰士餘進凱:當兵不怕死!怕死不當兵!
    抗美援朝91歲老戰士餘進凱:當兵不怕死!怕死不當兵!01當兵就不怕打仗 怕死不當兵70年前,韓戰爆發,當時初為人父的餘進凱響應號召,積極報名,加入了中國人民志願軍。
  • 讀懂《老子》|老子的自述: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歷史上的聖人不都是身上穿著粗布衣衫,而懷裡揣著美玉嗎?在這段自白式論述中,我們不難讀出幾分抱怨。我講的道理是那麼簡單,為什麼天下就沒有人願意去了解它?我提供的法那麼容易實踐,為什麼天下就沒有人願意遵守它?老子抱感慨自己的思想不被世人理解,心中也包含一絲無奈。
  • 火影忍者:宇智波泉奈不死,斑會稱霸忍界嗎?
    稱霸忍界是每一位忍者做夢都想要達成在壯舉,如果沒有柱間的突然出現,相信斑早在第二次忍界大戰之前就已經達成了這個願望,之後他雖說進入了六道模式差點又一次完成曾經的夙願,怎奈這次作者在他的命運中安排一個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