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的妻子:一個被史書抹去的人

2021-01-14 網易

  男人,一生之中會有兩個最重要的女人。

  一個是生養自己的母親,一個是陪伴餘生的妻子,她們就仿佛是冬天裡的一團火,黑暗中的一束光,照亮了我們灰暗的人生。

  可對秦始皇而言,母親和妻子卻成為了他生命中最沉重的一道傷。

  21歲那年,秦始皇前往雍城舉行冠禮,他即將親政成為天下最有權勢的男人,就在冠禮舉行之時,他的母親趙姬聯合嫪毐在鹹陽發動了政變。

  秦始皇聞訊勃然大怒,以雷霆手段快速鎮壓了叛亂,滅嫪毐三族,摔死了趙姬與嫪毐的兩個私生子,並將自己的母親逐出了鹹陽。


  這次事件給秦始皇留下了極大的心理陰影,但還不足以讓他徹底對女人失去信任,真正改變秦始皇的關鍵,還是他的妻子。

  眾所周知,史書沒有任何關於秦始皇皇后的記載,但秦始皇可以不設皇后,卻一定是有王后的,在他21歲舉行冠禮的那一年,幾乎可以肯定已經迎娶了正妻。

  那麼,秦始皇的正妻是誰?這個王后為何沒能成為皇后?其中就有很多玄機。


  我翻閱史書,找出了一些蛛絲馬跡……

  秦始皇的父親是異人,他是秦孝文王排行中間的兒子,其生母夏姬又不受寵愛,無論怎麼看,異人都不可能登上王位,可當時秦孝文王的正妻華陽夫人卻沒有生育子嗣,異人玩命討好華陽夫人最終得以上位。

  等到秦始皇舉行冠禮的那一年,華陽夫人依然健在,作為後宮的最高權威,秦始皇的婚姻大事最大可能就是由她拍板,而華陽夫人正是羋姓,熊氏,楚國王女。


  事實上秦國王室幾百年來一直都在和楚國聯姻,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大家熟知的宣太后羋八子,也就是電視劇中的羋月,按輩分算,她是秦始皇的祖奶奶,秦始皇自己的身體裡也流淌著楚國王室的血脈。


  所以等到秦始皇即位的時候,不管是出於歷史慣例,還是考慮當時秦宮的實際情況,秦始皇最有可能娶的妻子就是楚國王女。

  這也是有歷史事件可以相互佐證的,嫪毐叛亂的時候,史書記載秦始皇是如何平亂的?

  

王知之,令呂不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史記·秦始皇本紀》

  呂不韋雖然手握大權,但畢竟商人出身,對於領兵作戰之事,並不擅長,所以真正參與平叛的應該就是昌平君和昌文君。

  他們是誰?為何能手握重兵還能得到剛剛親政的秦始皇信任?

  答案是楚國公子,說再明白點就是楚王留在秦國的兒子。


  也就是說在秦始皇剛親政的時候,他最有權威的後宮長輩和身邊最親近的人,都是楚國人,為了維繫這股強大的勢力,保證自己政權的穩固,秦始皇沒有理由不娶楚國王女為妻。

  甚至這位楚國王后也許就是公子扶蘇的親生母親。

  扶蘇是秦始皇的長子,死的時候年僅20多歲,而往前推20多年正是秦始皇剛親政的時候,時間點上是吻合的。

  至於扶蘇和楚國是否有血緣關係,可以從另一個歷史事件看出端倪。秦始皇死後,陳勝吳廣起義,喊的口號是「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打的卻是項燕和扶蘇的旗號。

  

乃詐稱公子扶蘇、項燕,從民欲也。——《史記•陳涉世家》

  項燕是楚國名將,打他的旗號可以號召楚國的力量這很好理解。

  可起義軍喊的是「復興楚國,滅亡秦國」啊,打著秦國公子的旗號有點說不通吧?而且,說好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呢?怎麼還打著一位公子的旗號?

  唯一的解釋就是:當時天下人都知道,扶蘇和楚國有特殊的關係,楚國百姓對扶蘇有著特殊的情感。


  再結合我前面的推論,扶蘇是楚王后的親生兒子是不是就顯得合理了很多?

  而且如果和後面的一件大事加在一起,甚至能合理地解釋幾個千古謎題:

  1. 秦始皇為什麼不立皇后?

  2. 為什麼連王后的記載都沒有?

  3. 為什麼扶蘇看到趙高偽造的詔書後直接就自殺了?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年),秦王嬴政派李信和蒙武率20萬大軍進攻楚國,正當秦軍勢如破竹之時,昌平君在秦軍後方叛變。


  他在郢陳利用其楚國公子的身份號召楚國百姓抵抗秦軍,最終導致秦軍在前後夾擊之下潰不成軍,十餘萬秦國士卒埋骨他鄉。


  這可謂是秦國自商鞅變法以來遭遇的最大失敗,也是秦始皇統一六國過程中最慘痛的一次失敗。

  得知消息後的秦始皇雷霆震怒,親自去請老將軍王翦出山,然後調動秦國所有兵力(空秦國甲士)60萬人大舉攻楚,最後在蘄南大敗楚軍,殺死末代楚王昌平君,完成了統一大業中最艱難的一次滅國之戰。


  此役過後,秦始皇徹底清洗了秦國王室內部的楚國外戚,以告十餘萬將士在天之靈,其中就有可能包括自己的妻子楚國王后。

  正因如此,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在朝堂再也看不到外戚的身影,也正因親眼目睹自己的父親殺死母親的慘狀,扶蘇的內心留下了深深的恐懼。

  當他看到趙高偽造的詔書之後,萬念俱灰的他才會毫不猶豫的選擇自殺,也許,在他心裡想的是:終於等到了這一天。


  待到秦始皇掃滅六國統一華夏的那一天,他坐在冰冷的王座上,回首自己的一生,他想到了母親、父親、相父呂不韋、心腹昌平君、還有自己的妻子……

  曾經自己的身邊,人聲鼎沸。

  如今自己的身後,卻空無一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大秦賦羋華是秦始皇的什麼人 羋華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電視劇《大秦賦》中出現了一個名叫羋華的角色,很多觀眾都是第一次聽到這個名字,那麼羋華這個人物到底是誰,在歷史上真的存在嗎?  羋姓是春秋戰國時期楚國國君貴族的姓氏,比如宣太后羋八子(羋月)就是羋姓,歷史上沒有任何關於秦始皇后宮妃嬪的記載,就連其長子扶蘇的生母是誰都不知道,所以說嬴政就算真的娶了一個楚國的公主為妃,後世的人也沒法說什麼不是。
  • 秦始皇為何不立儲君?和秦始皇一追求有極大關係,史書中早有答案
    其實,歷史上的秦始皇不僅在統一中國之後沒有冊立皇后,就連自己法定繼承人也沒有確定,倘若他將長子扶蘇冊立為儲君,那麼秦朝說不定就不會二世而亡。秦始皇明明是一個比較有遠見的君主,為什麼偏偏在設立儲君這件事上顯得短視呢?他為何不立儲君?在各種史書當中,我們或許可以從一些細節中一窺真相吧。
  • 秦始皇的皇后是誰?為何史書幾乎沒記載?那20多個孩子是誰生的?
    ——李白引言眾所周知,秦始皇是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同時也是皇帝制度的開創者。但是在我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卻是劉邦的妻子呂雉,而秦始皇畢生都沒有冊立過皇后。在所有的史籍資料中都沒有關於秦始皇皇后的記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秦始皇13歲登基繼承王位,用時26年,平定六國成就一統天下的霸業,完成了先秦六代帝王的遺願。
  • 秦始皇是第一位皇帝,首位皇后卻不是他老婆,那是誰?
    嬴政掃六合,統一中原,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帝」,人稱「秦始皇」。此外,秦朝以前,「朕」相當於「我」,屈原在自己的文章中就曾用「朕」自稱,但嬴政稱帝之後,就將「朕」設為了皇帝的專有名詞,其他人不能用它自稱。
  • 因為一個人人皆知的成語,秦始皇被痛罵了兩千年
    這一派學者指出,史書中被坑殺的「諸生」很多是為秦始皇求取仙藥的江湖術士(方士),並不是儒生。顧頡剛卻說:「當時儒生和方士本是同等待遇……(秦始皇)把養著的儒生、方士都發去審問,結果,把犯禁的四百六十餘人活葬在鹹陽:這就是『坑儒』的故事。」
  • 呂不韋千金謀國成相邦,史書中除嬴政外,為何沒記載他的子女?
    史書記錄中除了嬴政之外,為什麼沒有記錄他的子女,呂不韋到底有沒有別的子女,我們一起看看。嬴政:我也不知道我的生父是誰。秦始皇嬴政身世是千古之謎,到目前為止還沒有蓋棺的說法,但在正史《史記》和《資治通鑑》中對此事有明確的記錄。以《史記》為例,《秦始皇本紀》和《呂不韋列傳》記錄了秦始皇是別人的兒子,後者是盧武偉的親生兒子的兩種不同說法。
  • 昌平君貴為秦始皇丞相,在任達十二年,為何連姓名都沒能留下
    這種超級VIP人物,在注重歷史傳承的中國,史書上更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令人奇怪的是,在秦始皇數位丞相中,有一個丞相卻極為神秘,連名字都沒能留下。秦始皇在位時,史書記載有六位丞相,即呂不韋、昌平君、隗狀(或隗林)、王綰、馮去疾、李斯,其他五位都有名有姓,唯獨昌平君無名無姓,最為神秘。
  • 郭沫若質疑秦始皇死因,被害可能性很大,可能是活活釘死!
    因此很多人猜測,秦始皇真正的死因是被人害死的,郭沫若也對秦始皇的死因有質疑,而且提出了一個更膽大的想法,說秦始皇是被釘子活活釘死的!一、史書記載不清在史書中,秦始皇的死因只有一句話,東巡途中病逝於邢臺沙丘,在東巡的途中而死,那麼為什麼會這麼巧合,在途中就死了呢?
  • 羋月是秦始皇的什麼人?揭開羋月和秦始皇的真實關係
    羋月是秦始皇的什麼人?揭秘羋月和秦始皇的真實關係! 秦宣太后羋月是秦始皇的高祖母,從命運坎坷的楚國庶出公主到稱霸六國的大秦鐵血太后,她執掌秦國國政四十一年。她堅持商鞅變法,堅持改革,主張國家統一。她讓秦國走出內亂,把弱秦變成強秦,秦國在她的手中真正有了無敵的軍事力量,令得六國再無反抗之力。如果沒有秦宣太后羋月,也許就沒有秦國的一統天下。
  • 千古一帝秦始皇:難道真殘暴不仁嗎?史書誤解了我們2000多年
    ,首先是焚書,秦始皇燒書是為了統一思想,而且他並沒有下令燒掉全部,只是燒不屬於博士館民間私藏的儒家等各家經典,對於農書和醫書等全部都保留了下來,真正導致這些精華流失的是項羽的一把大火,而且他並不是要廢除儒家思想,當時一些六國之人因被滅國,便利用儒家思想的人對秦始皇進行了各種批判,還不斷給秦始皇進行道德綁架,此舉在民間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嚴重影響了國家的長治久安,所以秦始皇才會下令焚民間的書。
  • 郭沫若質疑秦始皇死因:是被此人用鐵釘釘死的
    關於秦始皇的死因,史書上並沒有詳細記載,只是稱「秦始皇東巡途中病逝於邢臺沙丘」而一筆帶過。如此一位偉大帝王,死因怎能如此不清不楚?這根本不合乎常理,難道是因為秦史上不敢記載?對於秦始皇的死因,一直以來人們都認為是病死,是因為長期的操勞得了癲癇病,犯病途中頭部受到撞擊,從而引發結核性腦膜炎,最終導致的死亡。
  • 歷史上的秦始皇真的有那麼殘忍嗎?
    翻開史書,我們不難發現。 關於歷史上的重大事件,首屈一指的便是秦始皇。 對於秦始皇的功過是非,後人們也在不斷討論。 而秦始皇真正所創造下來的價值,恐怕遠遠要高於大家的估算。
  • 秦朝女相士許負,受到秦始皇的特殊照顧,為何拒絕為秦始皇看相?
    公元前221年,經過十餘年的徵戰,秦始皇橫掃六合,結束了戰亂紛紛的戰國時代,建立影響深遠的封建王朝。如此豐功偉績,一向淡定無比的秦始皇,也難掩內心喜悅,於是讓各地官府,注意神異祥瑞之事,一旦發現立即上報給朝廷。同年秋天,溫城縣令許望的妻子,為他生下一個女兒,結果驚動了朝廷。
  • 歷史上有麗姬這個人嗎?秦始皇為什麼會要麗姬?
    很多人都好奇歷史上真的有一名叫做公孫麗的女子嗎?她真的讓秦始皇如此的痴迷嗎?《麗姬傳》講的是「麗姬」的故事,歷史上是有「麗姬」沒錯,但公孫麗並不是歷史上的那個麗姬。嬴政和公孫麗關於麗姬史書上有兩種說法:1、晉獻公的妃子驪姬,別名「麗姬」;2、「麗姬」就是西施,歷史記載「麗姬」這個名字最早出現在《莊子·齊物論》上——「毛嬙,麗姬,人之美也;魚見之深入,鳥見之高飛,麋鹿見之決驟,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秦始皇的相貌可以復原?專家還原後,網友:看久了會讓人不適
    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大家對於他的長相肯定是很好奇的,畢竟很多人都想一睹千古一帝的風採。在《史記》中有過一段關於秦始皇的記載:蜂準、長目、摯鳥膺,豺聲。當然這並不全面,並沒有細緻的秦始皇面部描寫。秦始皇的母親是一個大美人,想必秦始皇的長相也不會差到哪裡去。
  • 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秦朝那麼短暫?
    是他焚書坑儒、是他修建萬裡長城還是他一統天下,有的人說他是千古一帝,也有人說他焚書坑儒,修建阿房宮築萬裡長城,給當時的人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到底哪一種說法是正確的,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秦始皇的一生。中國第一位皇帝秦始皇,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秦朝那麼短暫?今天就讓小編帶您一起去探索!
  • 秦滅六國,秦始皇統一了不少後宮佳麗,為何不選擇一個立後?
    秦始皇的一生迷霧重重,隱藏得最深的秘密之一就是他的後宮。幾乎歷朝皇帝後宮都有史書記載,唯獨秦始皇除外,有關他後宮,尤其是皇后的描寫則無史可查。這裡有幾個東西,需要我們注意。秦始皇統一六國時,也會將六國的後宮擇優吸納進來。《史記·始皇本紀》載「後宮列女萬餘人,氣衝於天」。這反映的就是這種情況。第二,秦始皇子女也不少秦始皇有多少子女?史料並未明說。不過,從秦始皇死後,眾子女的下場來看,可以推測一二。大家知道,少子胡亥繼位後,長公子扶蘇被賜死於軍中。
  • 日本人眼中的秦始皇,居然是這樣
    我們對秦始皇太熟悉了,從小時候就聽說的焚書坑儒,聽過荊軻刺秦王,還有秦王和呂不韋之間不得不說的愛恨情仇。那麼日本人眼中的秦始皇是怎樣的呢?今天發現一個特別熱愛中國歷史文化的日本老頭,他叫陳舜臣,祖籍臺灣,但是出生於日本。
  • 修秦始皇陵的人都被殺死了,司馬遷為什麼可以詳細描述陵內結構?
    秦代是一個撲朔迷離的時代,這個時代裡面有著各種英雄豪傑。他們對於歷史的影響卻在後世之中被篡改成了一個面目全非的樣子。所以我們後代人需要做的事情就是為歷史之中的謎團澄清本源,讓歷史回到它本來的那個樣子,而不是因為我們的主觀猜測和臆斷去否定掉秦代的偉大歷史。
  • 秦始皇的親生母親趙姬,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女人?
    說她偉大,生了千古第一帝秦始皇。說她墮落,淫亂後宮,差點讓鹹陽城破國亡,說她可憐,一生都是別人的棋子,最終悽涼孤獨終老從一個歌舞伎到成為中國第一個皇太后,她的一生是怎樣的呢?關於她的身世現在資料沒有記載,有說是一個能歌善舞的歌伎,有人說是當時趙國的富家千金,在各種史書裡,關於趙姬的容貌記載,比較的統一,那就是美,而且是特別的美,屬於那種傾國傾國級別的,也因為美貌出眾,成就了她一生,也毀了她一生不韋獻姬,以其為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