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籌法律論文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20-12-22 未央網

了解、掌握眾籌法律權威觀點,閱讀相關學術論文是捷徑。本文對當下權威眾籌法律論文做了梳理,快來看看吧。

一、哪幾篇論文值得看?

眾籌發展時間較短,相關論文不多。在知網搜索「眾籌+法律」為標題的眾籌法律論文,2014年有22篇,2015年有17篇(截止目前)。下面列出的是目前被引用和被下載次數最多的幾篇論文。這幾篇眾籌論文可以說內容全面、觀點權威,涵蓋了眾籌90%以上的法律問題。

1.截止目前,被引用最多的是:

1.被引12次:楊東; 劉翔; 網際網路金融視閥下我國股權眾籌法律規制的完善, 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年第2期;

2.被引8次:鄧建鵬,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眾籌模式的法律風險分析,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3.被引4次:吳鳳君; 郭放; 眾籌融資的法律風險及其防範 ,西南金融,2014年第9期;

4.被引3次:肖凱,論眾籌融資的法律屬性及其與非法集資的關係,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4年第5期;

5.被引3次:張雅,股權眾籌法制制度國際比較與中國路徑,西南金融,2014年11期

2.截止目前,下載次數最多的是:

1.下載3250次:鄧建鵬,網際網路金融時代眾籌模式的法律風險分析,江蘇行政學院學報,2014年第3期;

2.下載2212次:楊東; 劉翔; 網際網路金融視閥下我國股權眾籌法律規制的完善, 貴州民族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4年第2期;

3.下載1440次:梁清華,我國眾籌的法律困境及解決思路,學術研究,2014年第9期;

4.下載1409次:肖凱,論眾籌融資的法律屬性及其與非法集資的關係,華東政法大學學報;

5.下載1030次:何欣奕,股權眾籌監管制度的本土化法律思考——以股權眾籌平臺為中心的觀察,法律適用,2015年第3期

二、上述論文認為眾籌法律風險有哪些?

不同研究者視角不同,但往往殊途同歸。本部分把上述論文中相關內容合併整理,方便讀者「一站式」了解眾籌法律風險。

1.眾籌融資方、投資方和平臺本質上是什麼法律關係?

在捐贈型眾籌中,融資方與投資方是贈與合同關係 ;在預售型眾籌中,融資方與投資方是商品買賣或服務提供合同關係(2014,肖凱),這兩種眾籌模式相對法律風險較小。

在股權眾籌中,融資方是在出售股份融資,法律上講,就是在向投資方發行股票(2014,張雅)。因此,股權眾籌極易引發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的法律風險。

但不論哪種眾籌類型,均可把融資方和投資方視為一種特殊的交易關係,投資方是在購買融資方的股權、產品、利息或服務(2014,吳鳳君; 郭放) 。而眾籌平臺,就是這個交易的中介,即法律上的居間人。但在實際操作中又比居間人承擔了更多義務(2014,吳鳳君; 郭放)

2.眾籌平臺為何易引發非法集資、非法發行證券的風險?

這主要指股權眾籌。股權眾籌本質是直接發行證券(股票),那麼未經批准的就是非法發行,就可能構成」擅自發行股票罪「。雖然眾籌平臺通過實名認證等方式將不特定投資者「轉化」為特定投資者;通過有限合夥方式等方式限制股東人數。但這本質上還是「打擦邊球」(2014,楊東; 劉翔)。例如,有研究者就認為:只要眾籌平臺以網絡等公開方式將融資項目向社會公眾公示,以吸引其他不特定對象加入投資方行列,就涉嫌以公開方式向社會公眾轉讓股票(2014,鄧建鵬)。

另外,在司法實踐中,也是以發生了大規模的投資者無法收回本金和收益的後果後,才判定非法集資是否已構成的。這種事後溯及的方式,也使非法集資的具有了不可預測性和不確定性(2014,梁清華)。

此外,平臺老闆捲款跑路的,還可能構成《刑法》上的集資詐騙罪。

3.眾籌投資人有哪些法律風險?

眾籌投資人主要是民商事風險。

首先,出資後,對項目資金的使用事實上無法監督,法律上也沒有規定眾籌平臺的資金使用監管義務。 同時,眾籌平臺多採用「領投+跟投」的模式,那麼就有可能產生領投人與融資方惡意串通,聯合對投資方進行欺詐的法律風險(2014,楊東; 劉翔)。而且,這種風險對於單一投資者來說,維權成本又太高(2014,楊東; 劉翔)。

其次,就像保險、銀行可能有的霸王合同一樣,眾籌平臺與投資方籤署的協議也可能是只對平臺有利的協議。投資人籤署這份協議,就可能吃虧。同樣的,一但產生問題,維權成本也很高(2014,楊東; 劉翔)。

4.眾籌融資方有哪些法律風險?

對於融資方,融資時要披露企業、產品信息,那麼就有可能面臨被侵犯智慧財產權的風險(2014,鄧建鵬)。另外,融資方非法或不當使用籌資資金的,也可能會構成集資詐騙罪。

三、上述論文認為應如何防範眾籌法律風險?

1.防範眾籌法律風險的指導原則是什麼?

專家學者防範眾籌法律風險的觀點,來源多國外先進的立法經驗,主要借鑑了美國《JOBS法案》等內容。因此建議多以立法規制和行政監管為主。

2.建議立法做什麼?

第一,在立法上將眾籌合法化,並納入監管。對證券法進行修改,使之能監管眾籌平臺發行證券。同時放寬對眾籌的管制,如融資方的股東人數上限可突破200人等(2014,吳鳳君; 郭放)。甚至可專門建立小規模公開發行股票制度,為眾籌預留法律空間(2014,張雅)。第二,對《刑法》的「非法集資」等罪名進一步明確,使眾籌的證券發行、集資行為合法化(2014,楊東; 劉翔)。

3.建議行政監管做什麼?

第一,要借鑑美國《JOBS法案》,規範眾籌平臺管理:事前,由證監會對眾籌平臺的準入、信息技術水平、業務操作流程、風控、管理等設定準入標準;事中,對融資額、融資方信息披露進行監管;事後,對違規操作的眾籌平臺予以取締或整改(2014,吳鳳君; 郭放);第二,要對眾籌投資人的資格條件作出明確規定(2014,吳鳳君; 郭放),設置募集資金和單個投資者投資金額兩個上限(2014,梁清華);第三,明確平臺必須履行的義務,如投資者風險教育、融資方信息披露等(2014,梁清華);第四,要強制實行第三方資金監管(2014,吳鳳君; 郭放);第五,可以把四板市場作為眾籌實驗場,總結經驗(2014,張雅)。第六,對投資方通過眾籌獲得的股份要有一定的鎖定期限(2014,梁清華).

相關焦點

  • 關於我們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未央網—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是清控未央(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旗下的金融科技門戶網站,由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網際網路金融實驗室創辦並孵化,依託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深厚的教育資源背景和領先的金融理念,立足於前沿性、交叉性、高起點和開放式、國際化、與市場緊密對接的思想,設立的促進網際網路與金融交叉融合的網絡平臺。
  • 騰訊金服,如履薄冰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2019年,騰訊年報發生了一個顯著變化:金融業務和騰訊雲服務從「其他」板塊中脫離,自成一體,形成「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這一年,騰訊金融科技業務收入達到840億元。從2015-2019年,短短四年間,騰訊金融業務收入增超15倍,同期騰訊股價上漲1.5倍。
  • Carta:讓私有公司的股權流動起來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導讀成立於2012年的Carta坐落於美國舊金山灣區,這家金融科技公司通過提供可實時更新追蹤的股權結構表切入股權交易平臺市場,由點到面,走上簡化股權管理之路。公司目標是使在線發行、購買或出售初創企業的股權變得像股票交易一樣簡單,讓更多人享受初創公司股權交易的收益。
  • OurCrowd推出1億美元智能創企基金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本周,全球最大眾籌平臺之一的OurCrowd宣布推出一個名為「Cognitiv」的全球基金,總額1億美元。這個基金將主要關注人工智慧、物聯網、機器人、數位化製造等方面的早期階段公司。
  • N26:最具價值的手機移動銀行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截至目前,N26在七輪融資中共獲得超過7.8億美元的投資資金,公司估值超過35億美元,是德國市值最高的初創公司,也是歐洲市值最高的公司之一,位列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金融科技公司之列。N26的安防功能也包含了創新科技元素,如3DS身份驗證、聲控轉帳、實時交易推送等服務,這些均有利於提升客戶的體驗感和信任度。
  • 金融科技賦能企業年金投資運營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集團客戶的獨特性也對金融科技的應用有迫切的需求:(1)分支機構遍布各省市,人員眾多,企業年金運行環節紛繁複雜。(2)大型企業的年金服務周期長,需展開長期的核算工作,亟待引入自動核算系統。但是囿於人力、網點資源、專業技術和科技保障等限制,市場上可以提供真正意義上的屬地化服務的年金管理機構少之又少,這也是金融科技企業在金融普惠性上潛在的發力點之一,契合與螞蟻集團的優勢所在。
  •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推出金融科技本科課程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從明年開始,薩塞克斯大學將在英格蘭地區推出首個金融科技學士學位項目。該課程由薩塞克斯大學商學院與工程信息學院共同提供,將為學生提供金融、商業、信息學、計算機、分析法和道德方面的各種跨學科知識。此外,參與該課程的學生還能獲得彭博社和湯森路透資料庫的訪問權,以及為期一年的實習機會。目前,該學位課程已經開放申請。
  • 全球最大比特幣交易平臺關閉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華西證券蔣競松在接受金融投資者說。貴過黃金造就25歲百萬富翁2009年一個自稱日本聰的人在一個隱秘的密碼學評論組上貼出了一片研討陳述,陳述了他對電子貨幣的新設想——比特幣由此面世。但當時的比特幣,並不像現在人盡皆知,它只在一個內部的圈子裡流傳。
  •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今後將重點關注智能投顧,金融IT等金融科技,金融大數據解決方案等。風控方面紅嶺創投建立了與大單模式相適應的風控體系,效法銀行的風控模型,形成了項目材料初審、前期背景調查、實地財務核查、實地項目考察、工商司法調查等工序。3.網信理財網信理財在資產端的主要特色在於供應鏈金融業務。
  • 網際網路浪潮裡的跌宕人生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案發前,他也曾握有一手好牌:開展境外上市計劃,成為地方金融辦的座上賓;資金募集能力與規模盈利能力,成為所在街道納稅大戶;堅持車貸壞帳率低,克制暴利現金貸,保持價值觀上的自律;科技驅動發展,最新的網際網路概念都能往公司門面上裝;平臺用戶人數眾多,關鍵時刻可攜群眾以挾監管。
  • 1985-2020:中國信用卡大革命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而從另一個維度來看信用卡中心,它們「獨立」於總行之外,是商業銀行現代化經營的探路者;它們沒有網點,是線上化運營的急先鋒;它們早早地實現數位化、自動化的作業流程,是中國金融科技發展歷程中的特殊「樣本」。如果回溯中國信用卡市場的發展,可以看到,它與個人徵信、消費信貸、移動金融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 Fidor:線上銀行新潮流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Fidor Bank通過Twitter、Facebook等社交媒體與客戶直接交流,在生態圈中提供各類金融服務。D. 創新性:作為一家「銀行挑戰者」,非常注重業務的創新型發展。作為新形態的銀行,運用豐富的數位化技術,創造多種業務形態,例如將比特幣的服務連接到銀行的支付功能中,形成新的支付服務。E.
  • 微軟收購AI創企Semantic Machines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催收「汙名化」背後:沉默的大多數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來源:深圳市網際網路金融協會官網但首份催收文件並沒有得到業內的大力支持。 本文為作者授權未央網發表,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網站觀點,未經許可嚴禁轉載,違者必究!
  • 消費金融的侏羅紀與後現代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如果說2015年是消費金融的劃時代之年,那麼回溯歷史,中國信貸史上傳統的消費金融則是侏羅紀的公園時代,但如果以2015為新金融的開啟元年看,大數據徵信將推動消費金融從侏羅紀的公園時代演化到後現代,大數據徵信將是這頭恐龍演化到能獨立行走的人類過程裡的水、火、空氣。
  • 天花板明顯,滴滴的Uber式「焦慮」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在快車、計程車、拼車以及食品配送服務等常規業務外,為了去除依賴現金交易的司機乘客與平臺之間的壁壘,滴滴還與巴西和墨西哥的金融機構及連鎖便利店合作,推出借記卡和錢包服務以方便用戶充值。如今的滴滴甚至可以用來支付當地人的水電費和話費。而目標是成為全球最大共享乘車服務商的Uber,在敗走中國後的2016年,就已在拉美的65個國家和地區投入運營,並繼續保持擴張。
  • Acko:印度網際網路保險開山之作 - 專注金融科技與創新 未央網
    投資者也可以通過澳洲小型金融銀行、政府租賃金融服務索賠等機構或平臺進行索賠。投資者索賠車輛保證1日內被公司承接,3日內快遞送回,否則公司會贈送免費的計程車乘車優惠券。(文/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2019級碩士生 丁睿 丁悅成 錢誠 趙心語 朱文鵬)
  • 和君集團合伙人宋旭嵐:網際網路金融的八大趨勢 - 專注金融科技與...
    在這裡面從管理辦法裡面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風向標,它給眾籌設立了比較高的門檻,所以以後的眾籌也是有錢人的眾籌,向有錢人籌款。所以剛才講的幾塊,所以PE和VC也會大量的湧入,這幾塊都得到了投資機構的關注,參與的量非常大。而且在這裡面前兩塊涉及到客戶端的,比方說理財或者網銷金融,兩個加起來佔了差不多百分之五六十的比例,這個也是說明網際網路金融客戶的基礎和客戶的認可度還是非常重要的。
  • 全球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一覽(Ⅰ)
    一些金融界知名企業正在著手創建金融科技創新實驗室,解決銀行、商家和消費者面臨的緊迫挑戰。區塊鏈、加密貨幣、非接觸支付等領域不斷取得進展,金融領域即將被顛覆。金融科技在金融生態系統中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企業正在探索利用技術解決問題和發掘新機遇的方法。在企業內部創建金融創新實驗室是目前比較流行的一種手段。
  • 金融科技樹:各國金融科技政策比較(中)
    針對金融科技的法規:對現有法規框架進行更改,以包括金融科技行為。該類別包括頒布或修訂法律、法規或指南等監管工具以監管金融科技行為的情況,或以其他方式包含金融科技特定要素的情況。我們不區分具有法律約束力的要求和設定監督期望的要求。[10]但是,我們區分了針對金融科技的牌照制度和針對金融科技的其他要求或監管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