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又火了!8000名日本「人才」直奔而來,專家:這下賺大了

2020-12-24 旅行即事

文/仔仔(原創文章,歡迎大家轉載分享)在路上,不為旅行,不因某人,只為在未知的途中遇見未知的自己。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廣,各國間的貿易合作日益密切,同時競爭也日益激烈。在科學技術發展創新日新月異的當今時代,國家之間、地區之間的競爭,終歸到底是人才之間的競爭。也就是說,在21世紀,誰能擁有優秀的人才資源,誰就能在國際社會中佔據優勢,贏得主動權!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國人的生活質量不斷提高,隨即颳起了一陣「留學風」。當今時代,出國留學已成為了一件很常見的事情,無論是高中出國讀大學,還是大學本科畢業後出國讀研,每年的人數都在不斷增長。有數據顯示,從1978年到2018年年底,我國各類出國留學人員累計585.71萬人,其中有365.14萬人完成學業後選擇回國發展。

也就是說,完成學業的學生當中,有超過70萬學生留在國外工作或者生活。留在國外的這批學生,往往都是高端的科研者,也是智商超高的一批人,對於我國而言是一筆很大的損失。為了遏制住人才不斷流失現象,我國出臺了很多人才引進計劃,從戶口、住房、待遇、身份、榮譽等各方面予以優惠,全國各地掀起了一陣搶人才風潮。

目前看來效果挺不錯,已有8000多名日本人才直奔中國而來,引來專家陣陣歡呼:中國又火了!這下我們賺大了。據日本外務省統計,截止2018年約有8000名日本人來中國工作,其中年輕科研者佔據絕大多數。這些日本人才為什麼要來中國發展?根據這些來中國工作的年輕日本科研人員表示,也曾打算在日本找工作,卻找不到合適的職位。

另外,相對於在日本而言,中國的研究環境與報酬要好太多。的確如此,日本老齡化現象十分嚴重,供年輕人選擇職位也越來越少,即使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薪資待遇與付出也不成正比,所以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才選擇遠走他鄉,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環境,很顯然中國是一個很不錯的目的地。

除此之外,中國人不斷發展創新、努力拼搏的勁頭,也是吸引日本科研人員來華的重要原因。當然了,除了年輕的科研人員之外,還有一些很有實力的年紀、稍長的日本科研人員選擇中國發展,比如福田教授。他從小就成績非常的優秀,也很順利地考進了當地非常著名的大學——東京大學。從2008年,福田教授來到了中國,並很快融入中國的環境,並且為中國納米機器人技術的崛起貢獻了非常大的力量。

最後想說的是,雖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科研人員來華工作,但是我國的人才流失現象仍舊比較嚴重。所以,相比於很多發達國家來說,我們在很多方面還有待完善,因此對於人才沒有足夠的吸引力。

相關焦點

  • 中國又火了!8000名日本「人才」紛紛湧入,專家:這下賺大了
    我堅持科技興國、人才強國戰略,因為我們對這是深有感觸地,正是因為有了這些不停研究不停創新的人們,所以我們的生活才越來越好。今天我們要看的就是這樣一件事,中國又火了!8000名日本「人才」紛紛湧入,專家:這下賺大了!
  • 日本後悔也來不及,8000研究人員「投奔中國」,菅義偉深知闖大禍
    最近這段時間,有大批的日本研究人員尋求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日本人才的動向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現象的發生呢?據介紹,近日,菅義偉沒有將6名學者提名,因此,這幾個學生沒有資格加入「日本學術會議」。
  • 菅義偉這回闖下大禍,日本大批人才投奔中國,日媒揭露事情真相
    從他任命安倍的弟弟為防務大臣這件事不難看出,菅義偉十分想要獲得安倍的支持,以及日本人民群眾的肯定。菅義偉任人唯親的舉動,被很多專家認為他是在為安倍培養門閥勢力。據中國經濟網報導,菅義偉這回闖下大禍,菅義偉沒有將6名學者提名,因此,這幾個學生沒有資格加入"日本學術會議"。菅義偉的這個舉動也就導致日本的學者心生怨氣,之前很多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還不明白,為什麼在短時間內就有日本的大批人才投奔中國?沒過多久,日本媒體就揭露了事情的真相。
  • 日本發現情況不對:日本人才都在「投奔中國」
    導讀:近日,日本發現情況不對,主流媒體《日本經濟新聞》刊登了一篇題目為《日本研究人員持續流向中國》的觀察報導。在報導文章之中,描述了日本新晉人才紛紛離開日本湧向中國境內的現象。報導指出,越來越多來自日本國內的研究人員正在尋求中國當地的工作機會,以求能夠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這種動向十分引人注目。報導分析主要由兩個原因造成。日本人才都在「投奔中國」根據日本主流媒體《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當下正有越來越多的日本人才離開日本國內,轉而將目光投向中國境內尋求相關的工作機會。
  • 日媒:8000名日本研究人員旅居中國 因日本崗位少導致難就業
    來源:環球網日經中文網11月26日文章,原題:日本研究人員流向中國 日本研究人員到中國尋找「舞臺」的動向引人注目。中國政府正從世界各地吸引優秀人才,與此同時,日本研究人員在本國大學等機構難以找到崗位。
  • 全國僅有約4000名!中國放射科物理師人才「奇缺」
    在針對腫瘤的精準打擊方面,這臺昂貴的儀器被世界各國專家認為「不易傷及病灶周邊正常細胞組織」。這臺設備的到來,對本就奇缺的物理師隊伍,提出了重大挑戰——「救命」設備,會熟練操作的、高智商物理師卻不夠用。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了解到,在我國,放射科的物理師處於「奇缺」狀態。
  • 四年暴漲25%,日本人才正在「投奔」中國,原因竟與它有關?
    近日的一組數據卻揭露了另一種現象:中國正在吸引著全世界的人才,有越來越多的海外人才湧入中國。其中日本科研人才湧入中國的數量正在逐漸增長,這不禁引起了外媒的疑惑:明明日本國內科技水平也不賴,為啥科研人才卻要湧入中國呢? 在中國從事科學研究的日本人才正在逐年增加。 據日本外務省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0月在中國旅居開展研究工作的日本人約為8000人。 (來自:海外那點事)
  • 日媒:日本科研人才紛紛「投奔中國」
    原標題:日媒:日本科研人才紛紛「投奔中國」《日本經濟新聞》11月23日發表一篇觀察報導,題為《日本研究人員持續流向中國》。全文摘編如下:日本研究人員尋求在中國開展研究活動的動向引人注目。
  • 廣東火了!8000人連夜「火力全開」奔赴,外媒:這就是中國速度
    ,用四五十年的時間,在全國範圍內實施了大規模的建設,發展至今,我們國內的基礎建設已經趨於完善,甚至屢屢創造奇蹟,這不廣東就火了!8000人連夜「火力全開」奔赴,外媒都忍不住直呼:這就是中國速度!這個工程就是連接深圳市和中山市的「深中大橋」,「深中大橋」可以說是我國的又一個超級工程。
  • 日本科研人才大量投奔中國!待遇高能得到重用,直言中國才是歸宿
    文/白夜 如今,中國的迅速崛起和快速發展被世人看在眼中,一躍成為亞洲第一,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吸引了眾多人的目光,其中包括眾多的投資者,撈金者,申請公民者,以及各個領域的科研人才。
  • 中國半導體難追美歐?日本專家:這一殺手鐧在手,20年內必趕超
    據日經新聞網9月24日報導,目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勢頭一路突飛猛進,但中國卻落後於日本、美國和西方國家一大截。因此有人斷言,中國在這一領域很難追上。但是日本權威專家卻不相信,因為中國有一大"殺手鐧"。這是因為全球在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的影響下,企業紛紛啟動遠程辦公、學校安排在線網課。由此一來,科技的覆蓋面越來越廣,因此人們對伺服器的需求不斷增長,對半導體的需求也在增加。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相對西方較為年輕,但是需求量非常大。
  • 日本一老農掉下大坑,來不及呼救,卻發現一處中國特色大墓
    日本奈良郊外,一老農像往常一樣扛著農具走在自家的農田上,今天農活進度比較快,他走到不遠的一處背陰山丘準備小憩一會兒,卻沒想到走得好好的卻一腳踩空,老農連人帶農具都消失了,剛剛走過的地方卻突然出現了一個黑漆漆的大洞。
  • 二混子:一個曾經月薪8000的上班族,靠畫歷史漫畫年賺1200萬!
    一個普通人,從月薪8000到年入1200萬,需要多久?我來告訴你,4年!他不靠直播,也非高精人才,只因做對了一件事。這個人就是「二混子」,近來比較熱,你聽說過他吧?陳磊,筆名「二混子」,典型工科男,原本是一名汽車設計師,拿著8000的月薪,跟千千萬萬上班族一樣,普通的不能再普通,一樣吃著鴨血粉絲湯,一樣擠著地鐵,如果不出意外,攢些錢回江西老家,或者在上海死磕高房貸,這輩子也就這樣了。但2014年某個夜裡的無心之舉,徹 底翻轉了陳磊的人生。
  • 8000萬賭石,願賭只能服輸?獨家連線專家為你解密「中國第一賭石案」
    本月21日,雲南省石產業促進委員會召開「中國賭石第一案對雲南石產業影響專題研討暨媒體見面會」,來自雲南的包括摩 、張金富、肖永福、李明晨、戴鑄明等12名頂級珠寶玉石專家、學者代表,聽取了案情介紹後認為,該起交易完全符合賭石交易的行業慣例。
  • 日本頂級專家投奔中國,創造超級技術,將為千萬中國人帶來福利
    當今世界的科技是非常發達的,在人類的不斷發展下,我們的科技已經是越來越先進的,有很多技術曾經在人們的眼中是無法實現的,但是如今人類都將這些科技一一實現了,也讓人類的生活越來越方便了。如今是一個科技造福的時代,在科技的帶動下,人們的生活是越來越幸福的,在智能時代的發展下,人類還研發了機器人,這在以前是難以想像的,但是如今的人類都做到了,機器人的發明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 日本姑娘畫漫畫出道4年就賺20億:幸運的背後是你看不到的艱辛
    然而,沒想到的是,她僅僅努力了四年就成功躋身日本頂級漫畫家的行列,憑藉著《鬼滅之刃》,成功賺了20億! 漫畫家都這麼賺錢嗎?還缺人嗎? 第一名:鳥山明,5~6億元 《龍珠》、《阿拉蕾》可以說是許多人童年的回憶了,這兩部作品有多火自然不必多說。
  • 這兩個姓氏的日本人,其實是中國後裔,史學專家:雖不想承認但這是真的
    四大文明古國,只有中國存活下來了。能存活這麼久,當然有它內在的能力與潛力,雖說中國分分合合有5000年,但是我們國家的文脈從沒斷過,多少次戰爭,打了又分,分了又打,最後才有了我們現在這個舒適的家園。
  • 星辰文藝丨王超斌:騰衝,這趟旅行我為你而來(三)
    發生在20世紀40年代的滇西抗日戰是騰衝戰爭史上最悲壯的一個片斷,也是這個極邊之地創造的第一個大揚國威的驅除韃虜之戰:中國遠徵軍滇西大反攻,是中國人民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第一次將侵略者趕出國門的勝利之戰!
  • 美國媒體:中國拋出橄欖枝後,日本頂尖人才轉戰中國科研事業!
    目前實際上科技實力最強的是美國,其實是英國,日本和德國排在第三和第四。為什麼英國的排名比日本和德國更高也是有原因的,現代科技發展最重視的就是人才,全球最頂尖的二十所科技院校,其中十七所來自美國,剩餘的則是劍橋、牛津和英國帝國理工大學。
  • 2021中國醫療美容行業賦能峰會耀目而來
    暨高層榮譽股東授權盛典  連結萬億醫美市場·臻美盛會耀目而來  由中國醫療整形協會、中華醫學美學美容分會、中國醫師協會美容與整容分會聯合主辦,遼寧中航星美醫療美容集團承辦的<2021中國醫療美容行業賦能峰會>暨高層榮譽股東授權盛典,將於2020年12月21日在黎明國際酒店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