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發布君
「我剛參加工作,免費教畫畫,大人小孩(0基礎)都能學,想了解可以加我」
「我在美院畢業2年了,有誰想學素描、彩鉛、水彩等,因課程需要增加人氣,因課程需要增加人氣,免費帶新人」
……
看到以上這兩段話,你是不是有種似曾相似的感覺?對,你沒記錯,就是不少人曾在微信群或者朋友圈看到過的類似活動內容——很多自稱美院畢業生的,主動要免費教你畫畫或者書法。
免費教?真有這等好事?如果你真的去添加微信後,事情的走向可就沒這麼簡單了——有成都家長告訴記者,只要表達出學習興趣,就會有工作人員來添加微信好友,隨後就是引導下載「大鵬教育」APP,並進一步推銷購買標價為數千元不等的正價課程。
不少家長據此懷疑:這家名為「大鵬教育」的APP,是否是打著免費教學的幌子在進行營銷呢?這種號稱免費、最終卻要收錢的營銷行為又是否違規呢?
值得關注的是,記者查詢後了解到,該機構在近半年以來,就因退費難、霸王條款、誘導消費等行為多次被投訴。
今年4月,浙江嵊泗警方更是直接提出反詐預警,其中提到:朋友圈、微信群裡出現一撥「免費教畫畫」的廣告,對方自稱是剛畢業大學生,謊稱可以免費教畫畫,並以此誘騙居民加入所謂的微信群或添加好友,進而實施下一步詐騙。請廣大群眾多加注意。
調查:從免費學到引導報讀千元正價課
據IT時報6月報導,今年以來,不少網友反映,微信群或朋友圈中出現眾多號稱教畫畫、書法的美院畢業生,並以「免費教畫畫、大人小孩(0基礎)都能學」的名義進行學員招募。
招募的流程並不複雜——學員只要加上號稱「教畫畫、書法的美院畢業生」的好友後,對方人員就會向學員推薦一款名為「免費領取價值199元的16節繪畫體驗課」的小程序。學員點擊小程序領取課程後,會收到一個大鵬聽課號及一位班主任的微信號。
報導稱,繪畫課的班主任會引導學員下載大鵬教育APP並推銷正價課,其次,對方還會向學員灌輸「只要學一個多月就能做兼職」、「剛好有活動,交定金可以先學習」等宣傳內容。
在大鵬教育官網,記者看到,其正價課程價格大多在2000元至8000元之間,除美術課程外,還涉及了設計、國畫、書法、手辦等專題或VIP課程,其中比較受學員關注的是繪畫及UI課程,官網號稱有432.9萬人和349.5萬人進行學習。
報導中還提到,如果學員難以承擔學費,班主任則會「建議」學員用花唄、京東白條等分期付費,同時告知具體的學習時長。
此外,記者從學員對於課程的描述中看到,大鵬教育的正價課程內容比較固定,學完後不會根據個人水平增加新內容,所有課程均採用的是直播+錄播+回看的形式進行上課,上課人數為200-500人不等。
現狀:學員退費、投訴量事件激增警方曾發布反詐預警
據天眼查,大鵬教育隸屬於北京知金大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其官網稱,公司創建於2015年,業務涵蓋平面設計、UI設計、美術、書法、國畫、短視頻等多個領域,曾在2017年成為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官網還號稱,截至2020年3月,已為數百萬用戶提供在線教育服務。
有學員提出質疑,其實這種所謂免費教學,就是和大多數在線機構的免費試聽課差不多。但是,如果對方並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那這種宣傳本身算不算虛假宣傳呢?
除了對宣傳內容的質疑,記者還注意到,天眼查顯示,大鵬教育因退費問題的討論多達50條,並且曾因退費問題被起訴。另外,在新浪黑貓投訴平臺也有涉及到該機構的80餘條相關投訴,投訴主要與退費難、扣費標準不一致等內容相關。
關於退費爭議,大鵬教育在其官網幫助中心曾提到,「異議期已過不能退費」。但是,從學員投訴情況來看,異議期雖為7天,但很多學員稱,最初申請退款都會被拖延,處理時間基本都會超過7天異議期,導致學員又將損失一筆「手續費」。
記者還注意到,根據學員投訴,大鵬教育在手續費收取標準中也存在不一致的情況。有學員在投訴中稱「一天沒學,提出退費,平臺要求扣除28%的手續費」;「未開課申請退款,大鵬教育強行扣款1092元」;「4900課程未開課卻只退1877」;「報了課一節沒上要退款,只給退180」。
學員們稱,扣款項目也是名目眾多,比如「系統服務費」、「學習管理服務費」、「 知識內容服務費」等,「但是(系統服務、學習管理服務、知識內容服務)到底服務了些什麼,服務成本產生在哪裡,也沒人給我們學員一個說法」。
值得關注的是,嵊泗警方在今年4月19日曾提出反詐預警,其中提到:接到多起涉嫌詐騙舉報,在朋友圈、微信群裡出現一撥「免費教畫畫」的廣告,對方自稱是剛畢業大學生,謊稱可以免費教畫畫,並以此誘騙居民加入所謂的微信群或添加好友,進而實施下一步詐騙。請廣大群眾多加注意。
關注:營銷套路的背後在線平臺發展究竟靠什麼
從常情常理來說,先給一些免費試聽課給用戶體驗,然後再來推銷正價課,這種套路並不新鮮,也無可厚非。但是,學員們的不滿,顯然並不只限於此。比如退費難、扣費名目不清。
業內人士認為,受疫情影響,教育行業線下實體受到衝擊,在線教育市場確實獲得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但是,如果僅僅只是一味藉助套路營銷方式,開設簡單粗暴的收費課程,卻對內容質量不加嚴格把關,忽視用戶體驗,終究會讓機構品牌的宣傳適得其反。
還有行業人士表示,對在線平臺而言,不僅平臺在線,內容更要實現「在線」。如果想要實現品牌的可持續發展,應該把更多時間和精力傾注在教學效果上,把注意力轉移到內容的針對性、課堂專注度的設性計和課後管理的有效性,增強用戶體驗,完善售後管理。
畢竟,套路玩多了,誰還會相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