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壺之家】一個懂生活的公眾號
我們知道天目是建盞東渡日本後,日本從一件稱為天目盞衍生而成的對茶道用茶盞的稱呼
我們宋代的陶瓷,稱為耀州窯油滴盞、鷓鴣盞、兔毫盞
日本人則用天目作為器形,以名稱+天目的方式稱呼盞的門類
非但建窯,在古代,吉州窯、高麗瓷器、日本瀨戶燒物統統歸入了"天目」名錄下
此後天目逐漸成為了一種藝術品門類,任窯師陶匠出入窯爐,締造輝煌
研究日本天目,我們可以按照窯口分類圖如下:
我們先看看日本天目的代表種類,主要有8種,其中7種都來源於中國
1
曜變天目
曜變天目堪稱是天目盞中的極品,他或許是窯火的幾次偶然,或許是匠人工藝的驚喜
▲宋代曜變天目盞
漆黑的釉面上閃爍著點點星斑
宛若璀璨銀河引人遐想萬千
▲宋代曜變天目盞
然而他締造的宇宙之美,詮釋了日本民族「幽玄」美學的內涵
早已超越工藝的高度,存世僅有三件半作品
百年來日本諸多名家紛紛仿製,然都未能百分之百保證能從窯中捧出此無,能做出「曜變天目」的星空效果名家,已然是工藝大師,這等名品,卻也是鳳毛麟角,一物難求
▲瀨戶毅己製作的曜變天目
2
油滴天目
油滴天目是日本人對中國建窯油滴盞的稱謂。
▲宋代油滴盞
銀色的斑紋帶有流動感,一如油點浮於水上,衍生出青紫的光澤。
▲宋代油滴盞
這種率意自然的美,是東方人極為推崇的。
▲佐佐木禪仿宋油滴天目
▲鐮田幸二紫羅蘭油滴天目
3
禾目天目
禾目天目就是兔毫盞,是由酸化鐵的結晶在有色中留下來數條細線形狀。
▲宋代兔毫盞
中國文人覺得帶著絳紫色澤的曜變流動感一如兔子的皮毛一樣。
▲宋代兔毫盞
日本人稱為禾目天目,是以禾苗稻穗上的細毛書寫他。
▲古谷宣幸禾目天目
4
玳玻天目
▲吉州窯玳瑁釉
▲桶谷定一玳瑁釉天目盞
江西吉州窯有一種玳瑁釉的類型,斑斕的釉色,黑、褐、橙之間,掛釉流動形成了這種類型,宛若玳瑁紋理,寶光熠熠,日本稱之為「玳玻天目」
▲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盞
有些盞內部有剪紙貼花的工藝,則會根據貼花形狀,命名為「鸞天目、龍天目、文字天目」等等
▲桶谷定一玳瑁釉天目盞
5
木(之)葉天目
木葉的紋理同樣是吉州窯的典型,在素麵暗翳的黑釉表面,用一片樹葉施釉時著色的斑紋,賦予杯盞秋葉的遐思。
▲宋代木葉盞
據說大部分的椰子都需要用桑葉完成,這是源於桑葉的大小與盞相當。葉子上如有蟲咬的痕跡更讓人感受到自然的變化。
這樣杯盞的美學,也與宋代禪宗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土渕善亞貴作青瓷木葉盞
6
灰被天目
茶洋窯是建盞窯系下的一個分支,大致燒造於元末明初,釉色仍然以黑、褐為主
然而它不再有濃密的兔毫狀拉絲,而是完全依靠窯變,欣賞它本身斑駁陸離的效果。
這種靜穆的色澤,更突出一種返璞歸真,與對待茶事的平常心,類似於後世的茶葉末釉。由於傳到日本,能追溯到足利將軍的收藏,因此成為天下名品。
▲古川剛曉彩天目
7
金彩天目
金彩天目是南宋時期遇林亭窯燒造的建盞中一種,依然屬於建州窯窯系。
會用金彩在釉的表面描摹書寫下許多幸福祈願的語句,頗類似於明清時期的「描金」釉上彩。
▲宋代遇林亭窯
但大多數金彩均已脫落,依然可以從留存的痕跡中溯源匠人筆觸的流轉。
▲今泉毅窯變天目
8
白天目
白天目是室町時代開始,日本在瀨戶地區模仿中國瓷器大量燒造,其中也包括茶盞。
▲瀨戶燒白天目
而後其因茶道宗師武野紹甌的推崇而名聲大噪。
▲木村盛康做流星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