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壺天日月】日本天目的八種代表釉,竟有七個來源於中國

2020-12-09 騰訊網

鐵壺之家】一個懂生活的公眾號

我們知道天目是建盞東渡日本後,日本從一件稱為天目盞衍生而成的對茶道用茶盞的稱呼

我們宋代的陶瓷,稱為耀州窯油滴盞、鷓鴣盞、兔毫盞

日本人則用天目作為器形,以名稱+天目的方式稱呼盞的門類

非但建窯,在古代,吉州窯、高麗瓷器、日本瀨戶燒物統統歸入了"天目」名錄下

此後天目逐漸成為了一種藝術品門類,任窯師陶匠出入窯爐,締造輝煌

研究日本天目,我們可以按照窯口分類圖如下:

我們先看看日本天目的代表種類,主要有8種,其中7種都來源於中國

1

曜變天目

曜變天目堪稱是天目盞中的極品,他或許是窯火的幾次偶然,或許是匠人工藝的驚喜

▲宋代曜變天目盞

漆黑的釉面上閃爍著點點星斑

宛若璀璨銀河引人遐想萬千

▲宋代曜變天目盞

然而他締造的宇宙之美,詮釋了日本民族「幽玄」美學的內涵

早已超越工藝的高度,存世僅有三件半作品

百年來日本諸多名家紛紛仿製,然都未能百分之百保證能從窯中捧出此無,能做出「曜變天目」的星空效果名家,已然是工藝大師,這等名品,卻也是鳳毛麟角,一物難求

▲瀨戶毅己製作的曜變天目

2

油滴天目

油滴天目是日本人對中國建窯油滴盞的稱謂。

▲宋代油滴盞

銀色的斑紋帶有流動感,一如油點浮於水上,衍生出青紫的光澤。

▲宋代油滴盞

這種率意自然的美,是東方人極為推崇的。

▲佐佐木禪仿宋油滴天目

▲鐮田幸二紫羅蘭油滴天目

3

禾目天目

禾目天目就是兔毫盞,是由酸化鐵的結晶在有色中留下來數條細線形狀。

▲宋代兔毫盞

中國文人覺得帶著絳紫色澤的曜變流動感一如兔子的皮毛一樣。

▲宋代兔毫盞

日本人稱為禾目天目,是以禾苗稻穗上的細毛書寫他。

▲古谷宣幸禾目天目

4

玳玻天目

▲吉州窯玳瑁釉

▲桶谷定一玳瑁釉天目盞

江西吉州窯有一種玳瑁釉的類型,斑斕的釉色,黑、褐、橙之間,掛釉流動形成了這種類型,宛若玳瑁紋理,寶光熠熠,日本稱之為「玳玻天目」

▲南宋吉州窯剪紙貼花盞

有些盞內部有剪紙貼花的工藝,則會根據貼花形狀,命名為「鸞天目、龍天目、文字天目」等等

▲桶谷定一玳瑁釉天目盞

5

木(之)葉天目

木葉的紋理同樣是吉州窯的典型,在素麵暗翳的黑釉表面,用一片樹葉施釉時著色的斑紋,賦予杯盞秋葉的遐思。

▲宋代木葉盞

據說大部分的椰子都需要用桑葉完成,這是源於桑葉的大小與盞相當。葉子上如有蟲咬的痕跡更讓人感受到自然的變化。

這樣杯盞的美學,也與宋代禪宗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土渕善亞貴作青瓷木葉盞

6

灰被天目

茶洋窯是建盞窯系下的一個分支,大致燒造於元末明初,釉色仍然以黑、褐為主

然而它不再有濃密的兔毫狀拉絲,而是完全依靠窯變,欣賞它本身斑駁陸離的效果。

這種靜穆的色澤,更突出一種返璞歸真,與對待茶事的平常心,類似於後世的茶葉末釉。由於傳到日本,能追溯到足利將軍的收藏,因此成為天下名品。

▲古川剛曉彩天目

7

金彩天目

金彩天目是南宋時期遇林亭窯燒造的建盞中一種,依然屬於建州窯窯系。

會用金彩在釉的表面描摹書寫下許多幸福祈願的語句,頗類似於明清時期的「描金」釉上彩。

▲宋代遇林亭窯

但大多數金彩均已脫落,依然可以從留存的痕跡中溯源匠人筆觸的流轉。

▲今泉毅窯變天目

8

白天目

白天目是室町時代開始,日本在瀨戶地區模仿中國瓷器大量燒造,其中也包括茶盞。

▲瀨戶燒白天目

而後其因茶道宗師武野紹甌的推崇而名聲大噪。

▲木村盛康做流星盞

相關焦點

  • 天目就是建盞嗎?兩者有啥關係?快花五分鐘進來補課
    在日文語境下,經過多年的演變,建窯、吉州窯、定窯等多個窯口的黑釉茶碗,都被稱為某某天目,來自中國的,統稱為唐物天目。日本自己燒的某些茶碗也叫某某天目,如瀨戶天目。甚至不是黑釉的茶碗也被稱為天目。由於天目的表意不明確,它的定義具體指什麼,在日本本土就已經有爭議。
  • 失傳700多年的宋人技藝:碗裡有宇宙的曜變天目,最精美的在日本
    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一個專門收藏古籍的圖書館裡,卻有這樣一件被當作國寶級文物的中國宋代瓷器——一個茶碗,一個被認為碗中有宇宙的神品:曜變天目茶碗。「天目」也就是黑釉,是瓷器釉色之一,這種瓷器在宋代時傳至日本,被叫做「天目」。
  • 曜變天目是怎麼來的?
    通過陸上與海上的貿易通道,中國的瓷器吸收了西域的特質,西方人也為中國陶瓷之美所折服,從此陶瓷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而東鄰日本尤其深受中國陶瓷文化的影響,並發展出了極具自己民族特色的陶瓷文化和品類。本文摘自日本藝術史學者三杉隆敏的《陶瓷:粘連文明的泥土》一書,講述了天目瓷及日本國寶曜變天目茶碗的故事,由澎湃新聞經「未讀」授權發布。
  • 日本國寶茶碗——「天目」
    「天目」是日本茶道的文化精髓,傳說是日本的高僧在宋代自浙江天目山脈帶回的黑釉茶碗,由於色澤變化多端,燒制工藝尤在宋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之上,被日本列為國寶,並由大阪東洋美術館珍藏。宋代天目釉的燒制工序雖然不僅僅是單掛釉,也有不同窯廠以多掛釉的工序燒制,單多掛釉的技術層次較淺,可以加入鈷、銅等金屬調製不同色釉。而單掛釉僅以氧化鐵為發射劑,在不同溫度與氛圍中,依陶藝家功力燒制出繽紛絢爛的色彩,單掛釉逐成為現代陶藝對於天目釉極致的標準。
  • 日本七福神:三個來源於印度,三個來源於中國!
    七福神是在日本信仰中被認為會帶來福氣、財運的七尊神明,一般以惠比壽、大黑天、毗沙門天、壽老人、福祿壽、辯才天、布袋為七福神,整體形象類似中國的八仙,不過這裡是七位。七福神中除了惠比壽為日本固有神明之外,其餘皆為外來神明(但「大黑」讀音同「大國」,遂與神道的神明「大國主命」神佛習合)。大黑天、毗沙門天、辯才天傳自印度,壽老人、福祿壽、布袋則傳自中國。今天筆者為您盤點日本七福神。一、布袋神:在日本,日本人以布袋和尚為七福神之一。布袋神表示褚緣吉祥,也稱彌勒菩薩。
  • 玉小泉飲用水告訴你什麼是「天目」
    天目即天目釉,產自建窯,建窯遺址是位於福建省建陽市水吉鎮,建窯以黑釉瓷器為主,黑釉瓷器又以兔毫盞為主,是宋代最佳「黑釉瓷在宋代由浙江傳入日本,被稱為天目。天目盞,目前主要有兩種說法一:宋元時期,浙江北部的天目山很多寺廟都使用一種黑色釉的茶盞,這些茶盞被來自日本的留學僧人帶回日本,於是在日本就被叫做天目盞,並把中國的茶盞叫做唐物天目,日本產的叫做和物天目。
  • 流失日本的宋代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國內僅存半件!
    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黑釉茶碗,屬於宋代黑釉的建盞。宋人好風雅,愛鬥茶,三兩人各出好茶,輪流品嘗茶的好壞。這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一種活動,這隻茶碗就屬於鬥茶用的茶碗。曜變天目茶碗屬於南宋的孤品,燒制難度極其高,對窯內的溫度把控非常嚴格,稍有偏差就可能失敗。
  • 日本又發現了國寶曜變天目?中國大媽:來中國,一個80塊賣你
    2016年12月20日,在日本東京電視臺有一個號稱什麼都能夠鑑定出來的節目《開運鑑定團》,向世人展示出了世界上第四件完整的"曜變天目茶碗",這是德島市的一個男性拿到節目中去鑑定真偽,經過專家團的鑑定後給出了2500萬日元的鑑定價格,折合人民幣約140萬元,並宣稱:"這是節目開播以來最大的發現,這是12~13世紀中國福建省的匠人們燒制的曜變天目茶碗。"
  • 建盞與天目究竟是什麼關係?易混淆的知識點,看完這3點一目了然
    建盞,黑釉瓷代表,是中國宋代八大名瓷之一,為宋朝皇室御用茶具。多是口大底小,形如漏鬥,造型古樸,手感較沉。建陽窯以燒黑釉瓷聞名於世,小碗最多,胎骨烏泥色,釉面多條狀結晶紋,細如兔毛,稱"兔毫盞",也有燒成"鷓鴣斑""銀星斑"等。
  • 宋瓷黑釉瓷重要代表木葉盞究竟是不是建盞,有何區別?從這3點看
    同是宋人為了鬥茶、點茶之用而衍生的黑釉茶器,黑陶黃紋的木葉盞似乎與同期的兔毫、鷓鴣盞不太相同,也並不利於鬥茶時的觀察湯色,那麼木葉盞是建盞嗎?有何區別?關於木葉盞你了解多少,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下:史載木葉天目產于吉州窯,是宋元時期最富創造性的民間窯場,吉州窯是宋代另一個黑釉瓷的重要代表。
  • 令人震撼的千年木葉天目茶盞
    如日本畫家[東山魁夷]所言:「特別是樹葉茶碗,因為它是自然的,所以它如實地顯示出樸素,在這一點上,使人感到一種孤寂,這在中國陶瓷中也是稀有的。」木葉碗在宋代產生的初衷,已渺不可追尋,而碗呈現出的如黑暗的夜空中,飄蕩著一片金黃色的樹葉,樹葉清晰到葉脈細微可辨,邊緣捲曲折褶,輕而薄如有呼吸生命。樹葉的生命在烈焰中重生,並永遠地留在黑色的碗底上—永恆的夜空中。
  • 從禪宗美學解讀建盞之美_以稻葉天目為例
    茶文化在宋代也到達歷史高峰,點茶法興起,讓默默無聞的黑釉窯變建盞異軍突起,受當時茶人推崇。不僅在中國,日本幕府時代至今的茶人對這些「唐物」更是萬千寵愛。目前,在日本部分國立博物館和私人美術館收藏有來自中國宋代的各種建盞和世界已知完整的三塊曜變天目。
  • 5分鐘讓你看懂「建盞」和「天目」之間的關係
    建盞是中國原生的說法,指建窯燒制的黑釉茶盞。建是建窯,盞是茶盞,也就是茶碗,兩個字把產地和器型都說得清楚明白,概念清晰,形容準確。天目起源?什麼是天目?「天目」名稱源於,南宋時期,前來浙江天目佛教寺院參禪學法的日本僧人。他們使用建盞喝茶並把它攜帶歸國,因此稱之為「天目碗」。
  • 珍奇鬥豔天目變-鬼斧神工窯變釉
    「曜變天目」碗,據史料記載,在日本鎌倉時代(十二世紀末到十四世紀),到我國浙江省臨安天目山佛寺留學的日本僧侶們,曾帶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這個名稱由此得名。其實天目窯是一個比較複雜的窯口,產品就目前知道的就有近十種,什麼『天目官窯』、『天目仿定』、『天目影青』、『天目窯變』、『天目吉州』、『天目磁州』、『天目鈞窯』、『天目油滴』、『天目耀州』、『天目水銀』等,這些作品各自不同,都有傳承關係,也都能說明問題,有些作品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極具時代特徵的代表性孤品佳作,在整個中國陶瓷史上是不可或缺的罕見品種,這些『稀奇古怪』的天目窯品種到目前還是很少有人知道
  • 此國寶是宋瓷黑釉孤品,卻成德川家族傳家寶,日本人贊為碗中宇宙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為我們留下了眾多世間矚目的文化遺產,國人自古以來也崇尚古典之美,對於中國文化的一磚一瓦,鍋碗瓢盆之間積澱的深厚民族文化早有了解,因此過來珍貴的古董重器就備受珍視。說起中國文化之中最能代表中國底蘊的,陶瓷當推首位。
  • 被譽為人造寶石的顏色釉瓷器,硬核知識點了解一下
    《景德鎮陶瓷史稿》:「中國瓷器的顏色釉,是從青釉起的,而且是起於南方」;」景德鎮的顏色釉,並非直接用各種氧化金屬或金屬鹽配置,而是用特別的石類或顏料配合。因其成分不能一致,故顏色亦時有變更「。青色的如:豆青、影青、粉青、龍泉天青等;紅紫色的如:祭紅、郎窯紅、均紅、玫瑰紫、美人醉、釉裡紅、火焰紅等;黃色的如:鈦黃、象牙黃、鱔魚黃、粉黃等;綠色的如:翠綠、孔雀綠、金星綠、哥綠等;黑色的如:烏金、鐵鏽花、變天目,無光黑等。其它還有結晶釉、窯變花釉、茶葉末、鈦花釉、裂紡釉、唐三彩、龍泉釉、蠟光釉、金砂釉、變色釉、"三陽開泰"、霽藍釉等。
  • 那一抹能連接宇宙的藍——藤田美術館藏曜変天目茶碗
    現在,以完整形狀傳世的曜變天目在世界上的僅剩3碗,都在日本留傳,並被認定為國寶。曜變天目被譽為茶碗中的巔峰之作。 1974年,日本平凡社發行了全48卷的《陶瓷大系》寫道:「施黑色釉藥的陶瓷器,在日本被俗稱為天目。青瓷和天目,它們所反映的幽玄的精神特質是東洋陶瓷所特有的。」 於是,「天目」成為黑瓷的代名詞,並迅速普及。這一說法,隨著《陶瓷大系》的傳播,在中國學術界也廣為盛行。但是這一說法,日本茶道界並不完全認同。
  • 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
    【新華社杭州1月5日電】(記者許舜達翁忻暘)「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展5日在杭州淨慈寺美術館開展,現國內僅存的半個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公開展出。值得一提的是,現國內僅存的半個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與國內觀眾見面。專家介紹,「曜變天目」屬於建窯的特殊品種,產於我國宋代福建建陽地區。現在的名稱來源於日本。因其燒製成功具有極大的偶然性,因此極為難得。
  • 價值1500棟別墅的「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3隻半,中國半隻
    1918年,「稻葉天目」建盞,被日本三菱社長以16.7萬拍下。16.7萬日元,當時能在東京買1500棟別墅。「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存3隻半,中國僅有半隻,3隻完整的全在日本。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黑釉茶碗,屬於宋代黑釉的建盞。建盞可以說是為鬥茶而生的瓷器,胎質含鐵量高,釉色青黑偶有帶斑紋,高溫燒成的茶碗。而曜變盞,是存世的宋代建盞徽宗,最高級別的神作。宋人好風雅,愛鬥茶,三兩人各出好茶,輪流品嘗茶的好壞。這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一種活動,這隻茶碗就屬於鬥茶用的茶碗。
  • 「黴斑」還是「曜變天目」?
    原標題:欄目:雅趣   在日本東京南部有一座美術館,雖然要花費2個小時車程,還要攀登上山,但人們總是情願前往,而且只為了觀看一件文物,這就是靜嘉堂文庫收藏的曜變天目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