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1500棟別墅的「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3隻半,中國半隻

2020-12-09 史向未來曰

1918年,「稻葉天目」建盞,被日本三菱社長以16.7萬拍下。16.7萬日元,當時能在東京買1500棟別墅。

「曜變天目茶碗」,世上僅存3隻半,中國僅有半隻,3隻完整的全在日本。

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黑釉茶碗,屬於宋代黑釉的建盞。建盞可以說是為鬥茶而生的瓷器,胎質含鐵量高,釉色青黑偶有帶斑紋,高溫燒成的茶碗。而曜變盞,是存世的宋代建盞徽宗,最高級別的神作。

宋人好風雅,愛鬥茶,三兩人各出好茶,輪流品嘗茶的好壞。這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一種活動,這隻茶碗就屬於鬥茶用的茶碗。

曜變天目茶碗屬於南宋的孤品,燒制難度極其高,對窯內的溫度把控非常嚴格,稍有偏差就可能失敗。且「曜目」屬於窯變現象,窯變本就是偶然性現象,做出這樣絢爛如宇宙的窯變現象,全靠天意。

這樣燒制出來的茶碗,內壁一層鐵結晶薄膜,上面布滿了大大小小的結晶耀斑,那些耀斑星星點點,神妙莫測。在光照下,能煥發出藍色,紫色,黃色等等揉起來的彩光。垂直看,看見的是幽幽如宇宙般的藍色,斜著看,又是璀璨的金黃色。

這種茶碗在日本非常受歡迎,日本人形容這種茶碗是「碗中宇宙」。在他們看來,曜變天目茶碗中的圖案,就像是這個變幻莫測的宇宙一樣,浩瀚而美麗。

可惜這樣獨特工藝的茶碗,只短暫地在南宋出現過,南宋過後,技藝就失傳了。直到今天,我們也沒能完全找回這項傳統古老的技藝,著實令人痛心。

相關焦點

  • 曜變天目茶碗價值多少?可買東京一千多棟別墅,讓日本人驚呼太美
    ,釉色青黑偶有帶斑紋,高溫燒成的茶碗。02一件曜變天目,價值1500棟別墅日本的茶道文化受唐宋時期影響頗深,保留了很多那個時候的茶藝文化。按照日本那時的物價,差不多能在東京買1500棟別墅了。03驚世之美,何以為見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曜變天目僅有三件半,其中完整的三件都在日本,分別在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美術館
  • 觀之仿佛星夜,傳世僅三件的宋代「曜變天目」在日展出
    宋代傳世的「曜變天目盞」極其罕見,據傳僅有三件半存世,杭州出土了半隻曜變殘盞,其餘三件完好的曜變天目,均在日本收藏。
  • 被譽為「碗中宇宙」的曜變建盞 全球僅存三隻半!
    其中不得不說的就是南宋時期生產的一種黑釉曜變建盞。曜變建盞也稱曜變天目,是產於我國宋代福建建陽地區,而「天目」一詞來源於日本。據史料記載,在日本鎌倉時代(十二世紀末到十四世紀),到我國浙江省天目山佛寺留學的日本僧侶們,曾帶回天目山的茶碗,天目這個名稱由此得名。曜變建盞的燒制過程十分複雜,需要很多繁瑣的程序以及工匠精湛的技術,而這一技術在南宋滅亡後就失傳了。
  • 2年前日本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專家: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
    陶瓷藝術是我國古代的瑰寶之一,陶瓷藝術已經有了數百年,特別是這種曜變天目茶碗,可以說是傳世孤品,出現主要是在南宋時期,是宋人鬥茶用的,這種茶碗的奇特之處在於,隨著光線角度的不同,光環的顏色會變換不定,看著就是一件人間絕品,所以這是一種特別高的技術。那麼為什麼兩年前在日本驚現「國寶曜變天目茶碗」,而且高價2500萬,但是嘲諷的是,這不僅是假的,這竟然是中國的一位大媽做的。
  • 日本又發現了國寶曜變天目?中國大媽:來中國,一個80塊賣你
    宋代第一神器——建盞,曾經是黑釉瓷藝術的巔峰,就連九五之尊宋徽宗都為之傾倒,是唐宋以來人盡皆知的名瓷,而作為建盞中至高無上之神品,流傳到至今,公認的宋代曜變全品僅有三隻,均藏於日本相關機構,為國寶級別。中國僅在行貨走出土殘件,日方稱其燒制原理為"陶瓷史上最大的不解之謎之一"。
  • 曜變天目是怎麼來的?
    通過陸上與海上的貿易通道,中國的瓷器吸收了西域的特質,西方人也為中國陶瓷之美所折服,從此陶瓷成為中華文化的象徵。而東鄰日本尤其深受中國陶瓷文化的影響,並發展出了極具自己民族特色的陶瓷文化和品類。本文摘自日本藝術史學者三杉隆敏的《陶瓷:粘連文明的泥土》一書,講述了天目瓷及日本國寶曜變天目茶碗的故事,由澎湃新聞經「未讀」授權發布。
  • 流失日本的宋代國寶:曜變天目茶碗,國內僅存半件!
    曜變天目茶碗是南宋時期一種特殊的黑釉茶碗,屬於宋代黑釉的建盞。宋人好風雅,愛鬥茶,三兩人各出好茶,輪流品嘗茶的好壞。這在當時是十分流行的一種活動,這隻茶碗就屬於鬥茶用的茶碗。曜變天目茶碗屬於南宋的孤品,燒制難度極其高,對窯內的溫度把控非常嚴格,稍有偏差就可能失敗。
  • 隨祥瑞光輝而來的曜變天目
    而曜變天目,盞內有世界,杯中定乾坤。一星一點都好似宇宙星空,美不勝收卻又暗藏道理。曜變天目在中國幾乎沒有,殘留的三件樣品還在日本境內。燒制曜變天目,似乎回到了一窮二白的時代,鑽木取火,燒地為材。歷史從不偏向誰,你有完品,而我也發現了遺蹟。在杭州的宋朝迎賓館,首次找到了曜變天目的痕跡,這是一個好消息,也指引著大家更進一步。
  • 宋朝人鬥茶使用的茶碗,傳到日本成為國寶,中國僅剩半件
    文史學者陸建初所著《古陶瓷識鑑講義》記載:「閩中建窯有今人所謂曜變盞一式,冠絕等論,其結晶狀為褐色圓點,外圈圍以銀藍光暈,如日食月食之曜環。」後來,人們根據它變幻莫測的色彩,取名為「曜變天目茶碗」。
  • 曜變天目盞,幻宇的名碗!
    △三隻傳世曜變與一隻曜變殘品最早將曜變完整記錄的,應屬作於16世紀初的《君臺觀左右帳記》:「曜變為建盞中的無上神品乃世上罕見之物,其地很黑,有許多濃淡不同的琉璃狀的星斑。△靜嘉堂曜變與林傳塔曜變天目藏於日本靜嘉堂、龍光院、藤田美術館三件曜變天目的共同特徵是:茶碗的內壁布滿曜變斑點,斑點的形狀近似圓形,大小不一,
  • 失傳700多年的宋人技藝:碗裡有宇宙的曜變天目,最精美的在日本
    日本東京靜嘉堂文庫,一個專門收藏古籍的圖書館裡,卻有這樣一件被當作國寶級文物的中國宋代瓷器——一個茶碗,一個被認為碗中有宇宙的神品:曜變天目茶碗。「天目」也就是黑釉,是瓷器釉色之一,這種瓷器在宋代時傳至日本,被叫做「天目」。
  • 國內僅存的半隻南宋曜變天目殘盞,首次在國內展出
    如今,南宋曜變天目盞,存世的屈指可數,非官方的說法是「三隻半」。今天(1月5日),由淨慈寺美術館主辦、浙江賽麗美術館、杭州欽哲藝術中心協辦的「慧日峰下——宋代僧家茶事」展在淨慈寺美術館開展。現國內僅存的半隻南宋曜變天目殘盞,就現身這場展覽,這是它首次在國內展出。
  • 一個茶碗,日本鑑定師給出2500萬高價,中國大媽:一個80
    ——雨果(法)文章類型|歷史文化字數|653,閱讀約2分鐘2018年,日本鑑定出世界第四個黑曜變茶碗的消息引起軒然大波。經過討論和研討,5位日本專家最終為「茶碗」標價2500萬日元,約合140多萬人民幣。
  • 日本發現「傳世國寶」,經鑑定值2500萬,中國大媽:我做的,賣80塊
    這裡說的珍寶就是大名鼎鼎的傳世孤品「曜變天目茶碗」,在日本被喜愛程度僅次於大熊貓,曜變天目茶碗原本是中國南宋時期的孤品,產自福建建安水吉窯,是一種黑釉建盞。 但是,曜變天目茶碗太珍貴了,只在南宋時期出現,被當時的文人雅士拿來「鬥茶」。南宋時期的人審美偏素雅,這種華麗的瓷器並不是很受歡迎,其燒制方法早就失傳了,保留的成品極少,現在國內的制瓷專家再怎麼努力想複製出來,到最後水平還是跟古人的差了一大截。
  • 那一抹能連接宇宙的藍——藤田美術館藏曜変天目茶碗
    改造後的新館 點擊全屏才是最佳觀看方式 但是無論藤田美術館怎麼變賣,都不會出售其鎮館之寶曜變天目。 「曜變天目茶碗」源自中國南宋時代(12-13世紀)的建窯(福建省),其特徵是在一片漆黑中浮現的像星星一樣的斑紋。改變觀察的角度時,斑紋的周圍會呈現紫色、黃色等奪目光彩。
  • 「黴斑」還是「曜變天目」?
    原標題:欄目:雅趣   在日本東京南部有一座美術館,雖然要花費2個小時車程,還要攀登上山,但人們總是情願前往,而且只為了觀看一件文物,這就是靜嘉堂文庫收藏的曜變天目盞。
  • 曜變天目並非傳說,藏家呵護熣燦奪目
    曜變天目是等級最高建盞,在人類歷史上更是驚天動地……當今被認可(遠在日本的三隻南宋曜變天目建盞)貴為中國國寶,日本捧為國寶,系世界十大國寶文物之一,享有「天下第一碗」盛名和至尊無上的頂級文物地位,歷史原因,在我國所有博物館(院)均以空無實物而論。2009年。
  • 日本國寶茶碗——「天目」
    「天目」是日本茶道的文化精髓,傳說是日本的高僧在宋代自浙江天目山脈帶回的黑釉茶碗,由於色澤變化多端,燒制工藝尤在宋代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之上,被日本列為國寶,並由大阪東洋美術館珍藏。而單掛釉僅以氧化鐵為發射劑,在不同溫度與氛圍中,依陶藝家功力燒制出繽紛絢爛的色彩,單掛釉逐成為現代陶藝對於天目釉極致的標準。
  • 日本的茶碗怎麼那麼「醜」?
    ,每年只在特定時間開放參觀。全世界只有三隻全品曜變天目,全部藏於日本 在日本茶道盛行之前的時代,日本的陶瓷器都受到了中國陶瓷風格的影響。這種影響從平安時代便漸趨於衰微了。鎌倉時代、室町時代雖然從器型上還能看到中國宋代茶盞的影響,到了安土桃山時代,茶道的流行,在美濃這個地方興起了製作茶器的熱潮。這也是和號稱「天下第一茶道大師」的千利休對茶道的體會、對「禪」的領悟有直接的關係。
  • 文物放大鏡|宋代曜變天目盞的故事
    那當時巖崎家族是花了多少錢買的這隻盞呢?據記錄,在一九二四年巖崎家族以16.7萬日元購得這隻盞,相當於125公斤黃金,這在現在也絕對是個天價。曜變天目的名稱來源於日本,但在我國宋代就有被稱為"異毫盞"或"毫變盞"建盞。宋代有關建盞記載最重要的著述《方輿勝覽》中,作者祝穆是這樣描述的:"兔毫盞,出鷗寧之水吉。……然毫色異者,土人謂之"毫變盞",其價甚高,且艱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