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生完孩子後,婆婆伺候她坐月子。
出院後,婷婷的奶水並不是很足,孩子總是吃不飽扯著嗓子哭,哭得婷婷心裡真的十分受傷。
為了孩子的口糧,婆婆讓婷婷聽她的,按照老一輩的傳統方法給婷婷催乳,每天熬一大鍋湯讓她喝。
看著油膩膩的雞湯、豬手湯,婷婷就沒有胃口。忍著噁心每天大量喝湯,卻沒成想把自己給害慘了,多次堵奶,乳房硬邦邦的像石頭似的,那刺痛的感覺讓婷婷恨不得不想為人。
後來,在媽媽群裡一位催乳師的協助下,婷婷才擺脫了多次堵奶的厄運,走上了正確催奶之路,奶水源源不斷,孩子喝得甚是滿足,一個多月的寶寶,喝完奶後晚上都能睡四個小時。
不少新手媽媽,都會有婷婷這樣的經歷,想著給孩子餵母乳,讓孩子能吃飽,想方設法催奶。
雖然催乳的方法不少,但對於新手媽媽來說,由於經驗不足,最容易忽視的一個原因就是乳腺管淤堵,導致奶水流不出來,出現像婷婷那樣的狀況。
下面,一起學習下催奶路上的知識點。
這5個催奶大坑,千萬不要踩
1、大坑一:產後馬上喝催奶湯
有些長輩在寶媽剛生完孩子,就讓喝各種下奶湯。這是錯誤的!有個詞語叫「虛不受補」,在寶媽身體還沒恢復的時候進補太過,容易導致乳汁淤積、乳房脹痛,甚至出現發熱症狀。有醫生指出,這種做法對於剛生產完的寶媽來說,是弊大於利的。
正確做法:產後兩周內,應喝些清淡的湯,這樣既能恢復體力,又能保證乳汁正常分泌。
2、大坑二:按摩開奶
有一種說法是按摩胸部能幫助寶媽開奶,這種說法嚴格來說並沒錯,按摩胸部對寶媽來說好處多多,對刺激乳汁分泌也有作用。
但這裡的按摩對手法要求很高,需要準確的手法、準確的穴位才可以。我接觸了兩個催乳師,真正的催乳師在做乳房按摩時,你是根本感覺不到痛的。
但是市場上是很混亂的,你無法判斷催乳師的好壞,如果開奶的按摩手法不對,按摩的穴位也不對,還反而有可能引發炎症,給寶媽帶來更大的不適,所以按摩開奶有風險,寶媽需謹慎。
3、大坑三:偏方催乳
有些寶媽為了刺激乳汁分泌,還會尋找一些偏方下奶,比如什麼「催奶茶」、「催奶藥」,甚至還有些奇葩的如吃胎盤、吃穿山甲等。
有醫生指出,這些偏方對催乳的效果不大,還很可能會給寶媽身體帶來一些副作用,所以寶媽最好不要使用這些偏方。
4、大坑四:寶寶吃不飽,就添加奶粉
有些新手寶媽奶水少,又怕餓著寶寶,就會在親人、甚至月嫂的勸說下,給寶寶添加奶粉。
你知道寶媽的奶水是適應孩子的餵養而循環變動的,如果寶寶吃得多,奶水分泌就多,相反,分泌就會少。一旦你給寶寶添加奶粉了,你的奶水分泌就會越來越少,奶水也會越來越不充足。
一般情況下,奶水會越吸越多,堅持勤餵幾天,乳汁就會越吸越多。寶媽一定要沉住氣,別急於給寶寶加奶粉。
5、大坑五:攢奶下頓喝
寶寶喝完奶後,有些寶媽發現乳房還硬,就想著攢奶留著下頓再給寶寶吃。這是非常錯誤的做法,乳房中的奶是絕對不能攢的,否則會引起脹痛,甚至堵奶。
每次寶寶喝完奶,如果乳房還有奶,寶媽一定要用手或吸奶器將兩邊乳房排空。只有隨時把乳房的乳汁排空,才能保證奶水隨時分泌,奶水才會越來越充足。
催奶打開的正確方法,三招讓你奶水越來越多
1、堅持給寶寶親喂,是最有效的催奶方法
讓嬰兒儘早反覆吸吮乳頭,是確保成功純母乳餵養的關鍵。
乳汁的產生是由神經和激素調節控制的,寶寶通過吮吸刺激乳頭神經末梢而促使大腦快速分泌泌乳素,從而產生大量的乳汁。一般在產後30分鐘,就可以讓寶寶與媽媽進行皮膚直接接觸,讓他緊貼母親的乳房,寶寶就會更早地吸吮母乳,促進乳汁分泌。然後每天以8~12次的頻率進行按需哺乳,乳汁自然而然會變多。所以,寶寶才是媽媽最好的開奶師、催奶師。
2、飲食上,先吃通乳食物再喝催奶湯催乳
在飲食上,寶媽記得要先吃通乳食物,讓乳腺管暢通,再吃催乳食物,讓泌乳量增加。
適合產後頭幾天食用的通乳食材,絲瓜、芹菜、番木瓜等,這類可以通絡下乳的食物。
一般2周後,經過寶寶頻繁地吮吸和飲食調理,乳腺管就基本暢通了。乳腺管暢通後,寶媽可以再食用催奶湯進行催乳。可以多食用一些含優質蛋白的食物,如禽類的肉、魚肉、牛奶、豆類等,這樣更有利於寶媽吸收及催奶。還可以多喝魚頭湯、鯽魚湯、豬蹄、雞肉等煮出來的催乳湯水。
3、最重要的是保持良好睡眠,及保持好心情
寶媽在月子裡休息不好,及心情不好的話,產奶量是會急速下降的。
所以在產後,寶媽一定要休息好,保持良好的睡眠,同時要保持愉悅的心情。這兩方面做好了,特別是精神上比較愉悅和亢奮的話,寶媽體內的催乳素水平會升高,體內的奶水分泌也會多一些。
產後催乳是一個循序漸進的工作,不可操之過急,以免傷害到寶媽。
少吃影響乳汁的食物
這四類食物會影響乳汁分泌及乳汁的質量,寶媽儘量不要吃。
1、會影響乳汁分泌的食物:韭菜、麥芽水等;以及含有雌激素的食物,如雌性的動物、家禽等。
2、寒涼性食物:如人參、薄荷、菊花茶等也會引起退奶。
3、刺激性食物:如辛辣的調味料、辣椒、咖啡和香菸等。
4、油炸食物:不容易消化,且熱量偏高,儘量少吃。
我是妮可媽咪,有一個2歲的兒子,多平臺原創作者。成為媽媽後,堅持學習育兒知識,堅持分享寶寶的護理技巧及教育知識,與您共同成長,一起成為更好的父母。
今日話題:你奶水足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