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嫦娥五號」新成就達成,月球「土特產」成功送達
零下20攝氏度的寒冷,也阻擋不了「嫦娥五號」歸家的腳步,17日凌晨,一位離家多日的「天外來客」降落在內蒙古四子王旗的土地上,它攜帶著來自月球的「土特產」,滿載而歸返回地球。要知道,上一次去月球採樣返回地球,還是40多年前的事情,過去的40多年時間裡,雖然人類的科學技術發展日新月異,但是仍然沒有一個國家再次完成月球採樣返回的任務,而這一次「嫦娥五號」做到了,它的成功,也是我國航天實力的最好證明。
-
嫦娥五號月球「取貨」 「土特產」如何帶回?
精準平穩 抓住唯一機會成功來到月球要想從月球取回包裹,第一個難點就是來到月球,這一路不簡單,在經歷了為期一周的地月轉移、近月制動、環月飛行之旅後,嫦娥五號探測器在12月1日10點57分,從距離月面約15公裡的地方開始主動減速,此後經過快速調整、接近、懸停避障、緩速下降和最後2米多的自由下落,11
-
嫦娥五號落月48小時匆忙挖土,只為不錯過回家的「末班車」
有人開始有疑問了,為啥NASA的人在月亮上就時間充足,拿」麻袋「裝了幾百斤的月壤回來,而嫦娥五號取的土只夠裝一節」香腸「?實際上,和NASA在月球上鑽孔沒有時間限制不一樣,嫦娥五號的著陸器和上升器組合是設置的有返回期的,因為月球的黑夜和地球並不一樣,它長達半個月。在這個半個月內,月夜最低溫達零下170攝氏度沒這樣的溫度啥事都做不了,只能靜靜地捱凍。
-
嫦娥五號從月球帶回「土特產」,歡迎回家!
「挖土」歸來,嫦娥五號闖過了幾道關?榮耀歸來的道路並非坦途。你可知道嫦娥五號回家邁過了幾道坎?它的「娘家」——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向科技日報記者進行了介紹。而嫦娥五號從月球風馳電掣般向地球飛來,速度接近每秒11.2公裡的第二宇宙速度。每秒3公裡多的速度差,帶來的力道大不相同。假如嫦娥五號衝勁過猛,一頭撞向地球,整個任務都將前功盡棄。要避免這種風險,首先要解決速度的問題。這是一個世界級難題。
-
雙語|嫦娥五號出發去月球「挖土」啦!
本文轉自:可可英語 Chang'e 5 shoots for the moon 嫦娥五號出發去月球「挖土」啦! Ten, nine, eight, seven ...
-
都是探月,「嫦娥五號」和「玉兔號」究竟有啥區別?
隨著「嫦娥五號」順利實現月面軟著陸,「挖土」和其它科學探測工作順利開展,我國探月工程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其實很好理解,「嫦娥五號」是月球探測器,「玉兔號」是月球巡視器,俗稱「探月機器人」。兩者的功能不完全一樣。
-
嫦娥五號前往月球「挖土」,美國曾經給嫦娥四號拍照,清晰可見!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不知道網絡何時流傳了這麼一句話,甚至還有人P了很多圖片。這口號比起「嫦娥九天摘月」要土了不少,可是接地氣啊,能反映出「嫦娥五號」影響力巨大,很多人都在關注。下面咱們一起看看,這些信息是你不容易找到但你肯定想知道的。
-
@嫦娥五號 來了,老妹兒!
嫦娥五號為您搜到爆款頭條 2020年12月17日內蒙古四子王旗12月17日凌晨,探月工程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我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網友留言:待嫦娥五號平安回家 土特產要帶回來了!感覺土特產回來要分不少人回來還帶東西了,有來自宇宙的明信片嗎!
-
帶著月球「土特產」 嫦娥五號踏上返程路
點火 起飛 回家 帶著月球「土特產」 嫦娥五號踏上返程路 這是12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上升器飛行過程。 這是12月3日,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拍攝的嫦娥五號上升器點火瞬間。
-
嫦娥五號順利打包月球「土特產」,回家之路還有五關要闖
12月2日22時,經過約19小時月面工作,探月工程嫦娥五號探測器順利完成月球表面自動採樣,並已按預定形式將樣品封裝保存在上升器攜帶的貯存裝置中。自動採樣是嫦娥五號任務的核心關鍵環節之一,那麼這臺「月球挖掘機」是如何挖土的呢?不妨看看以下片段。
-
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難點在哪?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詳解
原標題:嫦娥五號去月球「挖土」難點在哪?探月工程三期總設計師詳解
-
「繞、落、回」收官,更多探測陸續開啟——去月球挖土的「嫦娥...
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和嫦娥五號探測器完成技術區總裝測試工作後,垂直轉運至發射區。圖片均為新華社發「『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探月工程三期副總設計師、嫦娥五號任務新聞發言人裴照宇說。在裴照宇看來,嫦娥五號任務對於我們「繞、落、回」整體規劃來說,是收官之作;對於未來我國月球探測來說,是奠基之作。既是收官,又是奠基,可見嫦娥五號承擔的使命有多麼艱巨和光榮。那麼,要去月球挖土的「嫦娥」,這一路將面臨哪些挑戰?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
深度觀察: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有哪些重大意義
為何嫦娥五號任務此次選擇了兩種採樣方式「挖土」?有人採樣和無人「挖土」有哪些差異?中國首次去月球「挖土」又有哪些重大意義呢?為何選擇兩種「挖土」模式據國家航天局介紹,嫦娥五號探測器自動採樣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設計了鑽具鑽取和機械臂表取兩種「挖土」模式。
-
「嫦娥」為何只帶2公斤「土特產」回
原標題:「嫦娥」為何只帶2公斤「土特產」回 12月1日23時11分,嫦娥五號探測器成功著陸在月球正面西經51.8度、北緯43.1度附近的預選著陸區,並傳回著陸影像圖
-
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原標題:嫦娥五號到月球挖土究竟有多難 挖土有什麼意義? 如果「嫦娥五號」能成功完成任務,中國將成為繼美國、蘇聯之後,第三個從月球運送樣本返回地球的國家。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回家,驚心動魄23天回顧
後續,工作人員將會把嫦娥五號返回器空運至北京開艙,月壤的存儲、分析等相關工作也將隨之啟動。嫦娥五號從出發奔月到回歸地球共經歷了23天,其中8天完成從月球到地球的旅程,在月工作2天,再用13天返回地球,這樣算來,嫦娥五號的「通勤」時間要比正式「挖土」的工作時間長得多。
-
嫦娥五號月球「挖土」成功返回對中國航天意味著什麼?
嫦娥五號返回艙於北京時間12月17日凌晨返回四子王旗著陸場。登月挖土的嫦娥五號在今天凌晨回家了,等待嫦娥五號發射之後到返回地球的這段時間好煎熬,無數國人都在迫切地等待她從月球那天,時隔23天,她終於帶著月球上的土壤回來了!
-
視頻|攬月而歸,嫦娥五號「挖土」歸來
12月17日拍攝的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新華社記者 金立旺 攝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樣品,採用半彈道跳躍方式再入返回,在內蒙古四子王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隨著嫦娥五號返回器圓滿完成月球「挖土」,帶著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嫦娥五號任務飛控現場旋即成為一片歡樂的海洋,大家紛紛歡呼、
-
嫦娥五號「挖土」歸來,國際輿論熱議中國探月任務圓滿成功,「這是...
新華社記者胥曉璇編制 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號返回器攜帶月球「土特產」順利回家,在內蒙古四王子旗預定區域安全著陸,實現了我國首次天外天體採樣返回
-
嫦娥攬月①|@玉兔,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來挖土啦!
2020年11月24日4時30分,長徵五號遙五運載火箭搭載著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火箭運行約2200秒後,順利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嫦娥五號探測器這趟遙遠的月球之旅將首次實現從月球的採樣返回,把月壤或月巖等寶貴樣品帶回地球,有望為我國探月工程重大科技專項「繞、落、回」三步走發展戰略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澎湃新聞推出系列動畫,3D模擬深度解析嫦娥五號探月「挖土」之旅全過程,記錄我國航天技術的一次重大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