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體館、村史館、專題展館,昌邑市紅色歷史展館成規模 「紅色文化...

2020-12-25 魯網

  10月25日,位於昌邑市龍池鎮的渤海走廊革命鬥爭陳列館迎來了一位「特殊」的參觀者。89歲的董桂欣老人曾參加過解放戰爭、抗美援朝戰爭,在重陽節這天專程從昌邑市區趕到渤海走廊革命鬥爭陳列館緬懷戰友。在陳列館內的革命烈士證書牆前,董桂欣舉起右手行了一個軍禮後說:「這個館建得好,可以讓我們的後代了解過去的歷史,珍惜現在的和平美好生活。」

  昌邑市紅色歷史資源豐富,特別是在抗戰時期,以昌邑北部為中心的「渤海走廊」,成為連接膠東、清河、魯中和革命聖地延安的紅色生命線。為此,昌邑市以「紅色文化」引領新時代文明實踐,把紅色基因融入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吸引各界廣泛參與,取得了紅色文化動人心、入民心、鑄魂育人的明顯效果。眼下,紅色已經成為昌邑市新時代文明實踐的亮麗底色。

  「我們成立了13支『紅色故事採訪志願服務隊』,開展紅色史實資料徵集活動,深度挖掘10個鎮街區690個村的紅色事件和人物事跡,累計採訪整理記錄革命史實資料15萬餘字,視頻資料270小時,徵集實物1200餘件。」昌邑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洪剛告訴記者,目前,昌邑市的渤海走廊革命鬥爭陳列館主體館、78處紅色村史館和8處專題展館已建成投用,在短時間形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紅色歷史展館規模群體。該市把紅色資源傳承保護與發動群眾參與相結合,全市有1700多名群眾主動參與新時代文明實踐紅色展館建設,450多名村民捐獻文物資料。

  與此同時,昌邑市還成立了5支「紅色故事宣講志願服務隊」,在抗日殉國烈士祠、革命烈士陵園、渤海走廊革命鬥爭陳列館、李福澤事跡陳列館等42個紅色革命教育主題場館和大陸村、馬渠村等30個紅色村史館開展志願義務講解。今年國慶期間,諸多遊客慕名前往這些紅色革命教育主題場館參觀。

  不僅如此,昌邑市還充分挖掘紅色資源中蘊藏的精神富礦,組織編寫了引人耐讀的革命題材教材、編拍了視角獨穎的影視教育片,為黨員幹部和社會群眾提供了豐富的精神滋養。比如,該市從基厚根深的紅色資源中,總結提煉了把一切獻給黨的李福澤、人民作家峻青以及永遠跟黨走的抗戰堡壘村馬渠村等著名革命人物和集體的動人故事、感人事跡,創作編寫了《紅色記憶》《滄桑歲月》《渤海怒潮》等多部革命題材教材。

  打開「愛昌邑」新聞客戶端,「文明實踐」板塊格外顯眼,用戶不但可以在線申請成為志願者,還能實現在線點單、服務送單的功能。「我們將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與融媒體中心建設通盤考慮,統籌推進,取得初步成效。」趙洪剛說,昌邑市融媒體中心製作30餘條新時代文明實踐小視頻,包括「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小知識」「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在行動」等主題,通過微信朋友圈、微博、抖音短視頻平臺等全媒體發布,提升新時代文明實踐的影響力和美譽度。(殷明 都鎮強 翟強)

相關焦點

  • 濰坊科技學院農聖文化展館正式開館
    農聖文化展館簡介農聖文化展館位於農聖文化學術交流中心一樓大堂東側,是壽光悠久農耕文化的專題展示館,是集中展示以賈思勰《齊民要術》為載體的農聖文化的主題展示館,是弘揚農聖文化、傳承優秀傳統文化的專業展示館,是進行家國情懷教育、禮敬先賢的社科教育基地,面積達500多平方米,分為七個展廳:
  • 安福縣山莊鄉打造荷溪村紅色精品展館做好文化傳承側記
    近年來,安福縣山莊鄉緊緊圍繞「全面保護、重點利用、豐富載體、突出主題、形成亮點」的思路,在3A鄉村旅遊景點荷溪村以三棟明清時期古建築為基礎,打造出毛澤東舊居、理想信念館、廉政教育館三個紅色精品展館,進一步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增添鄉村旅遊魅力。
  • 規模最大的黨建主題企業智慧展館魯南製藥集團黨建館舉行開館儀式!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12月17日訊 12月17日,由中國4.0智能展館行業標準制定者新之航策劃設計施工的黨建主題企業智慧展館——3000平米魯南製藥集團「紅色引擎、黨群融合」黨建館舉行開館儀式。
  • 展館設計中——我們分門別類
    與此同時,從近年來展覽展示的市場表現來看,無論是展覽總面積還是展館設計總數量都不斷得到提升,國內展覽展示行業總收益也在不斷增加。儘管大家對展覽展示設計未來發展寄予厚望,但在很多情況下,大家會發現展覽展示形式多樣化,其設計也有不同的類別。從展覽規模、展覽時間、展覽性質、場地位置、展覽內容等不同角度來看,展覽展示分類也不一樣。
  • 映日「荷溪」別樣紅——安福縣山莊鄉打造荷溪村紅色精品展館做好...
    去年以來,該鄉收集回顧毛澤東、朱德同志先後入住荷溪村伍氏宗祠的歷史足跡,打造毛澤東舊居館。展館前廳布局主題為「領袖風採」,展示毛澤東的偉人風範,左右兩間房是當年「九打吉安」時的傳達室和警衛室,中堂布局為「伍氏廬陵堂」,主要展示荷溪村歷史人文,伍氏進士第一村風採。
  • 來這裡讀懂農聖賈思勰,濰坊科技學院農聖文化展館正式開館
    12月8日下午,濰坊科技學院農聖文化展館開館儀式在農聖文化學術交流中心舉行。開館儀式結束後,與會人員一起參觀了農聖文化展館,對濰坊科技學院傳承和創新農聖文化,打造以農聖文化為特色的通識教育和文化育人模式,豐富「壽光模式」的文化內涵給予了高度評價。
  • 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要有規範標準
    受訪者供圖中新網呼和浩特5月20日電 題:全國政協委員吉平:建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館要有規範標準中新網記者 李愛平全國政協委員、內蒙古自治區文物保護中心主任吉平,在今年全國兩會上的提案,與紅色博物館、展示館有關。「這是我思考了很久的問題。」5月20日,吉平在北京接受中新網記者電話採訪時表示。
  • ...首設「2020科博會雲展館」 打造國內最大規模的全場景3D建模...
    今年,科博會改變的是在國家級高新科技展會的形式,將首次以雲端博覽完整替代傳統線下展會,呈現全國規模最大、展位數量最多的全場景3D建模的智能雲展館。不變的,這依然是一場海內外廣泛關注、積極參與、共襄發展的國家級國際科技博覽會。
  • 濟寧市檔案館名人名家展館開館
    12月4日,濟寧市檔案館迎來呂建德書法藝術陳列館、聶志泉軍旅攝影展示館、陳華昌「飄揚的紅色」展館等名人名家展館開館儀式,著名詞作家謝永聚先生為檔案館創作了館歌《蘭臺春秋》。濟寧市檔案館向他們分別頒發了《入藏證書》。
  • 感受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
    今年的國慶假期,不少市民前往紅色革命遺址、市革命紀念館參觀,緬懷革命先輩,接受愛國主義教育。 上午,在東海縣安峰鎮的紅色記憶愛國主義教育展館內,偌大的展廳內布滿各式各樣的紀念章、各個時期抗戰歷程,前來參觀的學生和遊客絡繹不絕。
  • 瓜州:紅色文化教育潤初心
    &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教學輔導員進行黨課教學 張紅清/攝&nbsp&nbsp&nbsp&nbsp連日來,一大批縣內外遊客陸陸續續來到瓜州縣紅西路軍安西戰役紀念講館、
  • 十年回望 上海世博系列展館合集
    設計時儘可能地保留原有廠房建築的結構體系,以延續歷史記憶。同時,還充分考慮了世博會之後的後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需要,與上海「國際文化大都市」定位相適應。演藝中心將建設成一座世界一流水準的現代化演藝場館;一個集綜合演藝、藝術展示、時尚娛樂於一體的文化集聚區;一處未來上海文化娛樂的新地標、都市旅遊的新亮點。
  • 展館與展廳有何區別?
    很多人經常把展館與展廳混為一談,兩者雖僅有一字之差,但差別很大。通常大家說的「展館」是一種建築物,表達與展示某種文化內涵的建築產品。而「展廳」則主要是以綜合物、人、場等要素的最佳空間關係為手段,以傳達特定信息為目的的展覽、演示活動。
  • 自此,中關村有了「村史館」!
    中關村村史館歷時兩年多時間建設,是海澱區首家街鎮級展示中關村歷史人文科技變遷的展覽館,未來將力爭成為承載中關村地區人文情感、創新體驗的文化新地標。、微縮沙盤、交互投影、VR眼鏡等展陳形式以中關村地區的歷史、文化、事件、人物為主要展示對象講述了中關村的聚落演變發展史科技文化發展史
  • 藝術與文化完美融合,來這裡探尋一座"美"的展館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4日訊(記者 羅珊珊 韋幸文 實習生 覃芊芊)在南寧市五象新區核心區內,有一座奇特的建築,其外部構造頗具特點,由幾何體組合而成的建築造型簡潔明快,建築上的壯錦、銅鼓紋飾等民族圖案則展現出濃鬱的廣西民族特色,這就是——廣西美術館。
  • 昌邑市朱樹屏事跡陳列館與海洋科普館成功入選首批山東省海洋意識...
    昌邑市朱樹屏事跡陳列館與海洋科普館成功入選。今年以來,北孟鎮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以辦好人民滿意的新時代鄉村教育為目標,以北孟鎮知名人士,世界著名海洋生態學家、水產學家、教育家朱樹屏為依託,在財力比較緊張的情況下,投資7000多萬元建成昌邑樹屏學校、朱樹屏事跡陳列館、海洋科普館「一校兩館」,傾力打造新時代鄉村教育振興示範區。
  • 《全球展館設計十大發展趨勢》發布!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4月6日訊 由新之航智能空間設計研究院聯合國內外知名展館設計師研發的《從1.0文化上牆到4.0智能互動,全球展館設計十大發展趨勢》今日發布。全球展館設計師一起洞見未來,擁抱未來!為人類美好生活創作更藝術更智能新場景。1851年5月1日,首屆世界博覽會在英國倫敦隆重舉行。
  • 藝術與文化完美融合,來這裡探尋一座"美"的展館 (4/12)
    廣西新聞網南寧12月4日訊(記者 羅珊珊 韋幸文 實習生 覃芊芊)在南寧市五象新區核心區內,有一座奇特的建築,其外部構造頗具特點,由幾何體組合而成的建築造型簡潔明快,建築上的壯錦、銅鼓紋飾等民族圖案則展現出濃鬱的廣西民族特色,這就是——廣西美術館。
  • 紅色文化進校園 課堂上孩子們唱起雨花英烈寫的歌
    為抓好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推動愛國主義教育內容有機融入小學學科的課堂教學、德育教育之中,昨天,雨花臺烈士紀念館「紅色文化進校園」館校合作項目實踐基地掛牌儀式在南京小行小學舉行。據介紹,早在去年10月,雨花臺烈士紀念館就和小行小學籤訂了共建協議,成為該校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定期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紅色主題教育活動。雙方還建立了長效合作機制,將雨花英烈精神紅色元素與學科教育、思政教育有機融合,與課程內容相結合,開發出一系列形式創新,以學生為主體,注重體驗與互動的創新紅色課堂教學方法,深受師生的歡迎和喜愛。
  • 「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一周年」瓜州:挖掘紅色資源 打造「初心...
    瓜州縣充分挖掘縣域內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把紅西路軍革命遺址打造成黨員幹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理想信念教育基地,成為廣大黨員幹部精神補鈣、固根守魂的講堂。走過他們走過的路,才真正能夠感受到,他們的歷史太悲壯了。」近年來,瓜州縣把「紅色文化」開發納入全縣文化旅遊發展總體部署,積極打造革命歷史類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形成了紅西路軍最後一戰歷史綜合展陳、專題陳列、展館講解、體驗教學、流動宣講、基地培訓的宣傳教育格局。獨特豐富的紅色資源吸引了一批又一批黨員幹部前來觀摩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