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訪木氏嫡系後裔 聆聽麗江歷史悠長

2020-12-15 大別阿郎

我們和王同學一家人小坐片刻,門口響起一陣腳步的篤篤聲。一對年輕的男女,帶著一位小女孩走進來。我們知道,真正的主人來了。他們都身著盛裝,像是從一個婚禮晚宴之類的聚會上歸來。女子看上去三十歲左右,體型清瘦,舉止大方,跟這茶室的氣場很契合。德祥自豪地介紹道,這是他的表妹,木府家院的女主人驀然。那位男士,中等個,身材勻稱,留著一頭平頭短髮,顯得帥氣幹練。德祥說,這位是驀然地先生。他們的女兒,一位花枝招展的小丫頭,一進門,就跟王同學家的小帥哥一道跑上樓去。男主人跟我們寒暄兩句,便上樓去招呼兩個小傢伙去了。

照片中間黑黑的人影是德祥

驀然在主人位落座,為我們沏茶。我愛喝茶,卻不講究。不管主人沏的什麼好茶,我也分辨不清。她的普通話很好,口齒清楚,語調平靜,宛如一泓清流。在書架上,我看到兩本書:一本《木府風雲錄》,作者是木光。另一本《木府風雲》封面上寫著,根據同名連續劇改編的長篇小說。後來,德祥快遞給我一套《木府風雲》的光碟,還是非賣品,榮幸之至。連續劇的導演、著名演員于榮光,憑藉這一作品,於2012年斬獲超過2億的收視量。這間客棧名叫木府家院。女主人跟三者之間又有什麼關聯呢?聽主人娓娓道來,似乎一陣清風掀開歷史帷幕的一角,讓我們得以偷窺時空的悠長。

木府風雲光碟封面

驀然是麗江木氏土司嫡系第48代的一小女,是她在經營這家只有9間客房的木府家府精品酒店。儘管是間小酒店,但從酒店的格局、裝飾、客房布置、印刷的宣傳品、網站、管理,甚至她的名片,處處散發著怡然自得、淡泊從容。她在朋友圈發布的這段文字就是最好的證明:

昨夜雷聲驚夢,又聽雨打敲窗,每到落雨聽禪的季節,總是觸動我的記憶,讓我想起枕著瀟湘雨竹、一夜不眠的林黛玉,隔簾聽雨、舉樽獨飲的李清照,也想到我庭中花草,經一夜的雨疏風驟,今晨是否也依舊?(本段落摘錄自驀然微信)

木府風雲錄

截止2012年底,麗江四縣一區總人口126.2萬人,其中,納西族佔19.33%,僅次於漢族和彝族。但在麗江大研、束河、白沙三鎮中,納西族佔總人口的60%以上。自元代以來,連續統治麗江400多年的木氏土司就是納西族人。

從嚴格意義上講,在阿甲阿得被皇帝朱元璋賜姓之前,納西族人並沒有姓氏。他們還處在「崇窩」(漢譯為族群)時代,有梅、禾、樹、葉四個崇窩,實行的是父子連名或母女連名風俗。學術界基本同意,納西族始祖是「高華秋」,他生有四子,是買、何、束、葉,「分衍為四大父系家族」。看吧,歷史就是這麼複雜。梅和買、何與禾、樹對束,明顯是使用不同的漢字譯同一個納西語的音。還不錯,葉還是葉,沒有變。等到徐霞客來雲南的時候,他只看兩個姓氏:木、和。他在日記中寫道:「止分官、民二姓,官姓木,初俱姓麥,自漢至國初。太祖乃易為木。民姓和,無他姓者。」不知道他說的「初俱姓麥」的說法,從何而來。原來,木府規定,只有木府嫡系才可以姓木,木府旁系子孫三代之外姓阿,五代之外,跟百姓們一樣——姓和。

朱元璋雕像

木字上加一橫加一撇,就是朱字。有人便理解為,木氏為一人之下的意思,表明朱、木緊密相連之意。還有人說,木字頭上戴鬥笠,再背一個筐,便是「和」字,就是要和姓人永遠當木氏的奴隸。也有人說,和、木在一起,是和和睦睦的意思。玩文字遊戲的人還說,古時麗江不修城牆,因為統治者姓木。木被一個方框圈住,就成了「困」,不吉利。當然,這些都是民間傳言,不足信。

回到廣州後,我認真翻閱有關驀然家族和納西族的相關書籍和文章,對木氏家族的處世智慧,愈發欽佩不已。他們對待中原統治者的策略,與宋代杭州的錢王主動接受北宋招安一樣,避免血腥的戰爭,又能保全家族的平安和財富。

《木氏宦譜》上的三世阿琮阿良

《木氏宦譜》上記錄的三世阿琮阿良:「宋理宗寶佑元年,蒙古憲宗命御弟元世宗忽必烈親徵大理,良迎兵於刺巴江口。錫齎甚厚,寵渥優禮,將授職茶罕章管民官……遂破巨津半空和砦,生擒叛賊阿塔剌,功升茶罕章宣慰司。」即在元軍南下,從大後方包抄南宋之際,阿琮阿良投靠元軍,逐漸升至茶罕章宣慰司。官階高至二品,非常少見。

《元史.地理志.麗江路.通安州》上卻寫道:「磨些蠻葉古乍二十三世孫麥良內附」。寫元史的人大概認為阿琮阿良(或者叫琮良)是麥琮的兒子,所以就應該叫麥良,所以他們錯了。在得到皇帝賜姓之前,納西族沒有姓氏,採用的是父子連名、母女連名。阿琮阿良的長子叫阿良阿胡;阿良阿胡的長子叫阿胡阿烈……以此類推。

麗江木府

到了1382年,這一家族中繼承官祿的阿甲阿得面對前來徵討的明朝軍隊,仍然採用其祖輩的生存智慧:率眾歸附,不與中央政府對抗,還幫助明軍攻打周圍不願意歸附的邊民軍閥。朱元璋很高興,賜阿甲阿德姓「木」。從此以後,木家世世代代由長子世襲繼承土司之位,至清朝中後期被剝奪此特權,統治麗江長達470年,共歷經元、明、清三朝22代。木氏土司在最強大的時候,勢力曾北達四川理塘。木家率納西族主動歸附,減少流血犧牲。維護了國家邊境的穩定。

1540年,兵部尚書毛伯溫奉旨平定安南(越南)之前,調集部隊12萬人,其中木氏也「坐調府兵,集選待徵」。毛尚書因準備充分,宣傳攻勢很猛烈,安南主動承認錯誤,獻上地圖、戶籍等,以示臣服。毛伯溫沒有忘記幫助他的木氏,在皇帝面前表揚了他們。皇帝便賞給木氏黃金十兩,製成一個酒杯的模樣。

天雨流芳牌坊

木氏還主動學習漢族文化,為民族融合做出積極的貢獻。徐霞客在雲南遊歷期間,還受到木增的邀請,為其四子提供輔導。木公不但是土司,要管理政務,還是一位出色的詩人,著6本詩集,共1000多首詩。現在,你到麗江參觀木府,從東門走出去,左拐幾十米,迎面就是一個華麗的牌坊,上掛一個藍底白字的匾額,寫著「天雨流芳」四個大字。這是用漢字寫出來的納西語,意思是:讀書去吧。

麗江市區人口60%以上是納西族。了解木家,便可以高屋建瓴式地了解麗江,乃至整個納西族的歷史。只可惜,這次會面來得太突然,我對木氏、麗江、納西族的歷史幾乎一無所知,也沒有提出象樣的問題來向主人當面求證。在此之前,我僅僅從阿來的《塵埃落定》裡獲得一些關於土司的虛構印象。阿來寫的是藏族土司,不是納西族土司。

聊興正濃的時候,阿駱打來電話,說他在某條大街上,要我們路過的時候去接他。他是什麼時候離開的呢?兩位師兄說,我們也走吧,明天一早還要出發去大理。

相關焦點

  • 雲南麗江古城的木府有怎樣的歷史故事?
    如果去彩雲之南旅遊,麗江古城是一定要去的;如果去了麗江,不看木府,那麼你的麗江之行便是不完整的。木府坐落於麗江古城獅子山下,佔地百餘畝,氣勢恢宏,美輪美奐。木府是納西族木氏土司衙門的俗稱。納西族也不例外,木氏家族的先祖早在唐朝時就已經成為了納西族的部落首領。元朝忽必烈滅亡南宋時,曾經經四川、雲南首先滅亡了大理。在途經雲南時,納西族首領,木氏先祖,果斷的投靠了忽必烈,被忽必烈封為了茶罕章管民官。這也是木氏先祖最早成為土司官之始。
  • 麗江古城旅遊攻略
    古城鳥瞰圖據說是明代木氏土司按其印璽形狀而建科貢坊(位於四方街西側,為一三層建築)始建於清道光年間,是為楊家的「一門三舉」而建木府(原為麗江世襲土司木氏的衙署)交通:麗江有三義國際機場。昆明到麗江目前已開通動車,時長約3個小時。購物:古城內主要是賣些手工銀器(具體銀含量自己鑑別)、民族服飾(有些還挺有特色)、犛牛肉乾(吃著挺好吃的,是不是犛牛肉不確定)等。氣候:麗江氣候乾燥、紫外線強,需要自備高倍防曬霜。
  • 你深度遊過麗江古城嗎?跟著他們看看吧……
    你是否花過一天時間,遊覽一下這座讓每一個麗江人都引以為豪的古老城鎮?有沒有用眼睛捕捉每一條縱橫交錯、古韻悠長的街巷?有沒有用腳底感受凹凸不平石板路帶來的神奇觸感?有沒有用心聆聽這座城鎮歷經滄桑而後煥活新生的歷史迴響?
  • 武田信玄絕後了武田家嫡系血脈還在,信玄的後人搞了1個組織!
    很多人為武田信玄的武田家可惜,今天我們就來談談武田家的後裔。很多人以為武田家絕後了,但其實不然,武田家嫡系血脈還在,信玄的後人搞了1個組織! 勝賴自盡後,他躲入寺廟,其子武田信道也是出家人,織田信長對武田家趕盡殺絕之時,德川家康伸出援手,保住了武田家嫡系的血脈。
  • 麗江古城新添一座文化院落!
    點擊標題下方藍字關注【麗江網】 古城裡的文化院落,是麗江人的記憶。6月8日,麗江古城「接風樓」舉行院落開館暨麗江民族文化傳習院掛牌儀式。接風樓,亦名「普得壇」,位子麗江古城獅子山上。因明朝木氏土司「木增」在此接待過徐霞客而得名。乾隆《麗江府志》記載,「普得壇」建於「唐昭宗」時期,是麗江老百姓祭祀祈福的地方。
  • 麗江納西族書面語真的是東巴文嗎?
    白沙是麗江納西族木氏土司的發家之地,其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束白公路兩邊,還沒有被房屋侵佔,放眼望去,一大片平整的壩子地裡,油菜、向日葵和玉米長勢茂盛,就連叢生在路邊的狗尾草,看起來也非常漂亮。納西族是上古羌族南下,與雲南本地原始居民整合形成的民族。自古以來,自稱或他稱得來一堆千奇百怪的族名。1954年,統一稱作納西族。
  • 查氏頭條:查氏家族簡介
    遷徙分布查氏流傳的古老姓氏,在當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一百七十一位,人口約一百零三萬餘,佔全國人口總數的0.074%左右。查姓自春秋時查延受姓肇始,至今有二千六、七百年歷史。查延(號東安)為查氏始祖。源流二源於姜氏,出自春秋時期炎帝後裔齊國公之子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春秋時期,齊國君主齊頃公姜無野執政時期(公元前598~前582年在位),他賜封自己的一個兒子到楂邑(今山東濟陽),該地盛產山楂。在其後裔子孫中,就有以先祖的封邑名稱作為姓氏者,稱楂氏。
  • 「白銀有靈氣可賜福」,麗江「雪花銀」八百年工藝留存
    麗江大研古鎮百歲坊的銀文化院落麗江自古銀礦資源豐富,明朝木氏土司統治下從中原聘請技師發展銀礦冶煉,麗江府生產的雪花銀器具作為貢禮敬奉朝廷,手工銀器市場形成一定規模。一臺銀器茶席麗江銀器開採銀礦並製作生活器具和裝飾品,經營歷史悠久,使用廣泛,工藝豐富。在茶馬古道各個民族銀器文化得到相互傳播和交融,產生了相當多的傳世精品。
  • 雲南版「小黃山」,就在麗江古城內,風景優美還有免費美女導覽員
    雲南版「小黃山」,就在麗江古城內,風景優美還有免費美女導覽員安徽黃山作為國家名勝風景區遠近聞名。但我這次想帶大家領略的是擁有著「雲南小黃山」美譽之稱的麗江獅子山。獅子山佔據古城麗江的「C位」,是一座總面積達15公頃的森林公園。
  • 府谷折家將歷史文化研究會:走進內蒙古對話折氏文化
    二、鄂爾多斯折氏商會初冬暉霜,11月14日,府谷折家將歷史文化研究會一行應鄂爾多斯內蒙古折氏商會和烏拉特前旗原人大常委會主任賈文廣邀請,深入兩地探尋折氏在內蒙古地區的活動軌跡,尋訪歷史的遺蹟,加強折氏文化交流。
  • 被當地人稱為「鳥不拉屎的地方」,卻是麗江最後一片淨土
    隔三差五就飛去麗江放空自我的人越來越多,那裡的小橋流水、藍天白雲、慵懶貓狗......無形中給人一種治癒心靈的力量。所以喜歡那裡的人,會一去再去。很多人說麗江古城「商業味過濃,文化味趨淡」,但,這並不是麗江的全部。
  • 麗江古城做夢都想去,你知道它名字的由來嗎?意義非凡!
    麗江古城建於宋末元初(13世紀晚期)。麗江木氏家族的祖先將統治中心從白沙古鎮遷到現在的獅子山,開始建造房屋和城市,稱為「大葉農場」。據說古城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麗江世襲統治者姓穆,城池的建築必然像木字框住的「困」字。
  • 束河古鎮,麗江必打卡之處
    很多人去麗江旅遊,都習慣去看看束河古鎮,我也是這很多人中的一員,兩次來麗江都會習慣性的去束河古鎮看看。歷史上以"束河八景"而著名,它們是"煙柳平橋、夜市螢火、斷碑敲音、西山紅葉、魚水親人、龍門望月、雪山倒映、石蓮夜讀"。九鼎龍潭邊有清代建築"三聖宮",綠樹掩映、花木扶疏、飛簷翹角,登臨其上,令人心曠神怡。青龍橋畔,河水喧譁,煙柳拂波,更有古樸民居,粉牆青瓦,高低錯落,依山而築,臨水而居,一派"小橋流水"情調。
  • 麗江這個「雪山第一村」,隱匿雪山湖泊之間,深蘊最原始納西文化
    麗江早已是蜚聲世界的旅遊勝地,這裡有麗江古城、束河古鎮、玉龍雪山、虎跳峽、拉市海等眾多優美景點可供遊玩。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就在玉龍雪山腳下有一個不為人知的千年納西古村,相比麗江古城和束河古鎮,至今仍保持著原生態的模樣,讓人流連忘返。
  • 心情日記:《麗江一日》
    舊曆11月的麗江,天亮得晚,我七點從酒店出來,街巷竟然空無一人,盈耳都是潺潺水聲。雖然地處高原,麗江城裡卻處處小橋流水,垂楊拂面,風物幾欲江南相近。想來,在遊人如織的白晝,流水也會有所收斂吧,只有到夜深人靜時,才會按捺不住,弄出些聲響來。一隻著黃裙的黑狗友好地跟了我一段。
  • 黃金家族從何而來,外蒙古和內蒙古哪個才是真正黃金家族的後裔?
    那麼,蒙古黃金家族是怎麼由來的,還有就是外蒙古和內蒙古的蒙古人哪個才是真正的蒙古黃金家族後裔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穿越歷史探究其中的歷史真相。黃金家族的出現跟古代很多帝王天生異象、天命所歸都有異曲同工之處,無非就是為了強調自己的天命所歸,鞏固自己的統治。蒙古黃金家庭的起源,其始祖母阿蘭,據記載阿蘭與她丈夫一起生了兩個兒子,在她丈夫死後又生了三個兒子。
  • CCTV頻道1月19日將播出《徐霞客在麗江》第四集《東歸》
    CCTV發現之旅頻道發布播出通知,紀錄片《徐霞客在麗江》第四集《東歸》將於2020年1月19日(周日)晚20:45分在CCTV發現之旅《人文華夏》欄目播出,並在2020年1月20日(周一)上午6:45分及10:45分重播,CCTV手機電視同步直播或回看。
  • 麗江古城接風樓開館
    8日,麗江古城接風樓開館暨麗江民族文化傳習院掛牌儀式在麗江古城獅子山上的接風樓舉行,位於麗江古城制高點的獅子山,又多了一個打卡點。麗江音樂世家和文光一家四代現場演唱《月亮姆》,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 紀錄片《徐霞客在麗江》12月29日CCTV發現之旅頻道播出
    《徐霞客在麗江》全片分為《入關》、《古城》、《大宴》、《東歸》共四集,每集15分鐘,共60分鐘。該片採用情景再現等時空交錯的視覺方式,更加真實地再現相關的歷史事件、古代民俗等場景,生動講述了一個380多年前的旅行家和一座文化積澱深厚的知名古城的歷史,展現了漢納兩個民族間的深厚情誼的故事。全面反映了麗江美麗的自然風光、獨特的生態地位和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
  • 麗江遊玩攻略
    麗江遊玩攻略國慶中秋馬上就要到了,不出一趟遠門,都對不起國家特意安排了八天,就為了給咱放個假。想去麗江的話,強烈推薦下面這些攻略,搜集整理不易,且看且珍惜吧!下面,讓我們走起~~~一、必打卡景點:1.2、玉龍雪山位於麗江市區北面約15公裡處,是麗江知名景點之一,也是納西族心中的神山,一共13座山峰連綿起伏,似銀龍飛舞,因此得名。景區內可以直接乘坐索道上山,輕鬆欣賞高海拔冰川的瑰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