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2021-01-08 小哥歷史解說

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希望大家喜歡。

本計是對《孫子兵法》中虛實原則的另一種運用。假戲真做,真戲假做,實中有虛,虛中有實,使敵人難以了解我方的實力和真實意圖,從而在敵人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出奇制勝。

本計計語出自中國古代哲學家老子《道德經》第40章:「天下萬物,無生於有,有生於無。」老子掲示了萬物的有與無相互依存、相互變化的規律中國古代軍事家尉繚子把老子的辯證法思想運用到軍事上,進一步分析虛無與實有的關係。《尉繚子戰權》中說:「戰權在乎道之所極,有者無之,安所信之?」主張以無的假象迷惑敵人,乘敵人對「無」習以為常之際,化無為有,化虛為實,出其不意,打擊敵人。可見,本計的特點是:製造一種假象,有意讓敵人識破,使之失去警惕,然後又化無為有,化假為真,化虛為實;真的攻擊敵人了,而敵人卻仍然以為是假的,不作防備,從而為我所乘,戰而勝之。

無中生有原本是道家對事物樸素辯證的看法。老子在其《道德經》中說的「天下萬物,無生於有,有生於無」是一種哲學,但在計謀中所說的「無中生有」並不是老子的原意,而是「無風起浪,無事生非」。形容本無其事、憑空捏造的做法。

造謠」,看來容易,但想借謠言達到目的,也並非易事。民間的口角造謠,圖逞一時之快,了不起是中傷,使仇家受損,對自己不一定有什麼好處。造謠者的真正目的,則是為了損人利己,如果拋開自己的利益,那就算不上什麼「計」了。

俗話說:「謠言止於智者。」可是如果沒有縝密的計劃和巧妙的捏造很難瞞得過「智者。」相反,造謠者也非得有天才不行,所以也可以說「謠言起於智者」。「滋事」,就是借著一個問題進一步加深它的矛盾,擴大它的是非,但這裡所指的並不一定有事實根據,而是憑空捏造。謠言一定滋事,滋事必靠謠言。謠言比什麼都可怕,它是看不見、摸不著、無影無形的,是非全出自一張嘴。兵藏於心中,憑几句話,可使凡人輕生,使英雄解甲。戰術上有所謂「謠言攻勢」,善於使用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歷史上有許許多多的證明

在此計中,「無」是迷惑敵人之假象,「有」是我方所要實現的真實意圖。另外,「無」還可以指沒有條件,「有」指創造出了條件。「無」無論直接生「有」,還是間接生「有」,其轉換的過程都要巧妙而無破綻。

無中生有常見於古典文學作品中。如《脂評石頭記》第二回中寫道「欲謂冷中熱,無中生有也。

《詩法入門詩論》:「蓋詩人怨嘆,有實敘者,有過對指點者,有無中生有者…」

《老子本義下篇》第三十四章中寫道:「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尉繚子《戰權》:「夫精誠在平神明,戰權在於所極,有者無之,無者有之,安所信之?」

無中生有之計有三種含義

憑空捏造。把不存在的東西說成事實,把張三的帽子給李四戴,把蚊子說成大象。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消滅敵人、陷害他人,為自己謀得利益。

二、以假代真。把假的裝扮成真的,化假為真,以此招搖撞騙,試探風聲,撈取好處。

三、無事生非。在敵方處於平靜、無紛爭的情況下,我方利用虛假的情報或製造謠言,使敵方發生混亂,然後我方乘機而入,收到出奇制勝的效果。

空虛無有反而當作真正實有,這就是欺詐、誑騙。但是,誑騙不能保持長久,容易被發覺,所以,無中生有之「有」,也不可以保持長久。無中生有,就是由誑騙變成真實、由空虛變成實在。空虛無有本身不可以打敗敵人只有人為製造出虛假的實在,才可以打敗敵人。

無中生有與實事求是和光明磊落形成鮮明的對照,為一切正派人所不齒,但在軍事、政治和外交鬥爭中,無中生有則是敵對雙方均可使用的一柄雙刃劍,舞得好可以達到置對方於死地的目的,舞得不好則會傷了自己。究竟怎樣才能舞好這柄劍,達到使劍者的目的,就看舞劍者自己的水平了。

無中生有之計、不僅在軍事上經常被人們自覺不自覺地運用,而且在政治上,被用於在對方內部製造矛盾、進行離間;在文學藝術創造中,啟發作家創造一種空靈的意境,以引發讀者無窮的邏思。當然,我們也要警惕有人利用本計來製造冤案,陷害好人;弄虛作假,欺世盜名;以及在商戰中買空賣空,製作虛假廣告,推銷假冒偽劣產品,詐騙顧客錢財等等。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寫完了,大家看到有什麼感想嗎?有想法可以一起分享一下。

相關焦點

  • 《三十六計》全套英文表達
    《孫子兵法》三十六計(Thirty-Six Stratagems)乃兵家之經典著作。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是漢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古人學好三十六計,帶兵打勝券在握。而三十六計在外國也極受歡迎……那麼我們就一起看看三十六計的英文表達吧!第一套 勝戰計Chapter 1: Winning Stratagems
  • 36計的成名之路
    三十六計中有一些計謀理論源出自《孫子兵法》,比如以逸待勞(《孫子·軍爭篇》說:「以治待亂,以靜待譁,此治心者也。以近待遠,以佚(同逸)待勞,以飽待飢,此治力者也。」)。所以也有人說36計是孫武所著。千百年以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這句話已經成為俗語,老嫗都能隨口一說。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五計:連環計,曹丞相被算計得好慘
    #三十六計#連環計本是元雜劇名,演繹漢末董卓專權,王允讓貂蟬施展美人計與呂布,後又獻給董卓,施展離間計,致使呂布殺死董卓的故事。——《三十六計·連環計》三十六計原文說,敵人兵多將廣,這時候己方不可力敵,只能智取。可以先用計策讓敵方自己亂起來顧不上自己一方,即「自累」,之後就可以再施展滅敵的計策了。如此對敵必然能順利,有如神助。比如三國時候王允施展計策殺死董卓,比如赤壁之戰曹操打敗,比如畢再遇連環計。
  • ——美術之「三十六計」「第二十九計——樹上...
    系列專題,通過兵法中的「三十六計」,為小朋友們講解美術中的各種知識,在這樣的非常時期陪伴在小朋友身邊!很多人喜歡美術,可是又覺得美術很神秘。「我沒有天賦……」「我天生就不是畫畫的料……」這是最常聽到的。並沒有什麼「天賦」、「天生」和「不會」,只要「用思理以美化天物」咋地都可以的。而「美」本身的「思理」就沒有定論,在美學家那兒早就打成一鍋粥了。
  • 細說漫畫版《趣解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共分三冊,將三十六計用漫畫和典故結合歷史故事呈現,除了原著內容外還加入了更多的知識點介紹、解析以及拓展閱讀部分,讀起來趣味盎然一點也不枯燥。
  • 愛情三十六計,無論哪一計都離不開這幾個方面
    愛情三十六計,無論哪一計,都離不開這幾個方面。一、擁有良好的心態,豁達的性格俗話說:相愛容易相處難。兩個人相愛期間,歷經了風風雨雨,最後,終於如願以償地步入了婚姻的聖殿。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愛情三十六計,無論哪一計,都要擁有正確的心態和良好的素質。生活的酸甜苦辣,調出了人生百味;感情的聚散分合,寫就了愛的故事。無論何樣的人生,不管何種情感,要想承載幸福,收穫美好,都需要從自身做起。
  • 《三十六計》之上屋抽梯:四點告訴你什麼樣的敵人最適用此計
    劉表這便是《三十六計》中的上屋抽梯。劉琦想要得到諸葛亮的指點,就以飲酒為原因引誘諸葛亮「上屋」,等到兩人上了高樓之後劉琦便命人「抽梯」,目的就是為了斷諸葛亮的後路和打消他的疑慮。在三十六計中上屋抽梯的原文是:「假之以便,唆之使前,斷其援應,陷之死地。 遇毒,位不當也。」意思是在交戰中故意露出馬腳和破綻以此來引誘敵人盲目前進,從而失去了戰爭的主動權。等待敵人進入到我方的領域中的時候就要選擇有利的時候,果斷地切斷敵人的後路,使敵人陷入困境。就好像如果貪吃有毒的臘肉就會中毒一樣,對不應該得到或者原本不屬於自身的利益過多的貪圖,一定會招來很大的禍患。
  • 和平精英「三十六計」,你都用過哪些?一起來看看吧!
    今天,枝椏就和大家聊聊和平精英中的三十六計,下面一起來看看吧!03三十六計之欲擒故縱這一計,很少有玩家使用,但使用好了確實很不錯。在和平精英中,有一個擊倒的機制。04三十六計之以逸待勞&空城計這一計多發生在搶點的時候。
  • 古裝國學電影三十六計《瞞天過海》在蘭州開拍
    大型古裝國學小戲骨電影三十六計第一計《瞞天過海》於 2020 年 12 月 12 日在蘭州新區影視城舉行了隆重的開機儀式!據了解,經過劇組前期的精心策劃與籌備,由張朝評導演執導,趙靈莉為演員副導的國學經典電影三十六計開始拉開攝製的帷幕。
  • 三十六計之第三十三計:反間計,看周瑜如何套路蔣幹讓曹操中計的
    計策理解反間計出自《三十六計》的第三十三計,是一種應對、利用間諜達成目的的策略。疑中之疑。比之自內,不自失也。利用反間計有兩種辦法:收買敵人的間諜為我所用;給間諜製造假消息,讓間諜後的敵人產生錯誤的判斷。
  • ——美術之「三十六計...
    系列專題,通過兵法中的「三十六計」,為小朋友們講解美術中的各種知識,在這樣的非常時期陪伴在小朋友身邊!很多人喜歡美術,可是又覺得美術很神秘。「我沒有天賦……」「我天生就不是畫畫的料……」這是最常聽到的。並沒有什麼「天賦」、「天生」和「不會」,只要「用思理以美化天物」咋地都可以的。
  • 可看可聽,最適合小學生的漫畫版《趣解三十六計》,改變孩子格局
    我覺得, 在中小學階段,有一部書是不能錯過的,它就是我國古代非常經典的「謀略奇書」——《三十六計》。《三十六計》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共分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所用之計,後三套是處於劣勢所用之計。每套各包含六計,總共三十六計。
  • 《超級戰艦大戰3》中的三十六計
    三十六計也稱三十六策,是指中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語源於南北朝,成書於明清。它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兵書,是中華民族悠久文化遺產之一。由「坤博長紅」獨家運營的戰爭策略類網頁遊戲《第三次超級宇宙戰艦大戰OL》(簡稱「SSW3」)無疑將三十六計中的各種計謀徹底發揚光大。
  • 三十六計:李代桃僵
    三十六計:李代桃僵 中國日報網 2020-11-17 15:30
  • 三十六計:隔岸觀火
    三十六計:隔岸觀火 中國日報網 2020-11-16 15:30 分享到微信
  • 八路這一仗打得真漂亮,成為現代運用《三十六計》最典型戰例
    《三十六計》,也叫「三十六策」,是指我國古代三十六個兵法策略,據記載,該《三十六計》源於南北朝,當時還沒成書,屬於民間高人掌握的秘籍。明清時期,被整理成為兵法書籍。《三十六計》第十二計,叫「順手牽羊」,原文是:「微隙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陰,少陽。」什麼意思呢?直白地說,就是順手把人家的羊牽走。在兵法上,就是看準敵方出現的漏洞,抓住薄弱點,乘虛而入獲取勝利。這個方法,勝利者可以運用,失敗者也可以運用,強大的一方可以運用,弱小的一方也可以運用。
  • 三十六計隔岸觀火的故事
    《三十六計》是根據我國古代卓越的軍事思想和豐富的鬥爭經驗總結而成的,是我國古代智慧謀略的全部精華。第九計〈隔岸觀火〉「 隔岸觀火 」 是指當敵人內部產生爭鬥,秩序混亂時,我方靜觀其變,直至敵方的實力逐漸衰落,我方坐收漁利。指指隔著河看失火。比喻置身事外,對別人的危難不去救助,採取袖手旁觀的態度。
  • 《孫子兵法》計篇,告訴你比三十六計更重要的精華
    我們一般形容一個人足智多謀,善於想方法的叫做三十六計,但孫子主張五事七計。五事也就是:道,天,地,將,法;七計也就是:主孰有道,將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眾孰強,士卒孰練,賞罰孰明。孫子主張要先勝後戰:「善戰者,無智名,無勇功「。也就是得道名將,沒有什麼奇淫巧技,不靠出奇制勝的計謀,沒有英勇戰功。
  • 三十六計,「備周則意怠,常見則不疑」
    「三十六計」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和鬥爭經驗的總結。何時何人所撰寫已不可考。「三十六計」一語,最早見於《南齊書.王敬則傳》:「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明末清初,有人採集群書,寫成《三十六計》。      書按計名排列,分為六套,即勝戰計、敵戰計、攻戰計、混戰計、並戰計和敗戰計。前三套是處於優勢的時候所用的計策,後三套是處於劣勢的時候所用的計策。
  • 欠款耍賴玩「三十六計」,法官「一招制敵」
    無中生有、暗渡陳倉、瞞天過海、憑空捏造,這原本是孫子兵法三十六計中的計策,卻不成想被「老賴」用來抵債。張某因和他人合夥做生意產生經濟糾紛,本應想辦法及時償還債務,但他卻絞盡腦汁隱瞞、轉移財產,並拖延還款日,甚至還運用了「兵法」。最終在北京市一中院執行法官的不斷努力下,張某的欠款被全部執行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