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袍的起源於何時?為什麼旗袍是中國女性服飾的最佳代表

2021-01-08 中原文化家

旗袍有女性國服之稱,是展現東方美的極佳選擇,它以立體式修身剪裁為主,強調展現女性的曲線,因此旗袍最易打造S型的體態,同時又不失東方女性特有的內斂與優雅。

一、旗袍的起源

旗袍是我國一種富有民族風情的婦女服裝,是中國女性的傳統袍服,始於清朝的旗人著裝。經過辛亥革命及現代的改良,保留了傳統旗袍的服飾工藝,使其更加符合對人體的表現。

旗袍作為袍服大家族中的一員,其發源有人認為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深衣。深衣自春秋戰國至漢代曾為人所重,後世的袍服或與深衣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

在清代,婦女服飾可謂是滿漢並存。清初,滿族婦女以長袍為主,而漢人婦女仍以上衣下裙為時尚;到了清代後期,而漢族仿效滿族服飾的風氣,也於此時在一些達官貴婦中流行起來。

到了20世紀20年代,受西方服飾影響,經改進之後的旗袍逐漸在廣大婦女中流行起來。這種旗袍是漢族婦女在吸收西洋服裝樣式後,通過不斷改進,才進入千家萬戶的。

歷史上,漢族人民也曾多次採納這種窄身合體的袍服樣式,趙武靈王所推行的胡服騎射就是比較典型的事例。

在遼、金、元及清朝等少數民族政權統治時期,合身的袍服都曾一度扮演著服飾的主角,清代由於歷時最長且較穩定,故袍服可視為典型服飾。

二、旗袍概念

旗袍是專指民國出現的旗袍,還是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在內,旗袍概念的界定,和旗袍起源樣式一樣在學術界頗有爭議。

改革開放後早期,為了證明旗袍具有悠久的歷史和高貴的出身,研究旗袍是學者有意識地把民國旗袍和清代旗人服飾之間的關係更多地聯繫起來。

比如《辭海》中有關於旗袍的註解:「旗袍,原為清朝滿族婦女所穿用的一種服裝,兩邊不開衩,袖長八寸至一尺,衣服的邊緣繡有彩綠。辛亥革命以後為漢族婦女所接受。

但是「旗袍」概念包括清代「旗人之袍」或「旗女之袍」的觀點,從一開始就在學術界受到質疑。「在整個清代浩瀚的文獻中,『旗袍』一詞從未出現。

在清代旗人稱呼自己所服袍服為旗服或旗裝,滿語稱呼為『衣介』。旗袍二字作為一個具有特定意義詞出現,是民國20年代之後最普遍的女子服裝。

當今學術界主要的觀點認為旗袍指民國旗袍,在民國時期發展成熟並形成較穩定形態的女子袍服。旗袍形成於上世紀20年代 ,有部分學者認為其源頭可以追溯到先秦兩漢時代的深衣。

三、旗袍與祺袍之爭

袍服是中國女性服飾的代表,雖然袍服定義和產生的時間至今還存有諸多爭議,但它仍然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

80年代之後隨著傳統文化在內地被重新重視,以及影視文化、時裝表演、選美等帶來的影響,旗袍不僅逐漸在大陸地區復興,還遍及世界各個時尚之地。

受清朝旗人袍服影響,從民國至今開始將女袍統稱為旗袍,受當時環境影響,一般人都知道滿清時代的旗人婦女有其特有的旗袍,而誤認為漢人婦女只服裙裝,不同於旗人。

於是今人皆曰裙是漢人婦女的服裝,卻不知兩三千年來中國的婦女們本是袍、裙兼施,以袍形長衣為傳統的禮服,但因時代變遷,便有袍裙夾雜的糾葛,亟待澄清。

臺灣就曾針對旗袍的問題有過一場正名運動,將對近代漢籍女袍之名旗袍正名為祺袍。去其歧義,取其吉祥之意。顧證名實,澄清訛誤庶幾名歸實至,順理成章。

中國婦女有多種袍服,上下兩三千年一脈相承,更不應只以旗袍一詞涵蓋一切。為何必改旗袍為祺袍,因中國婦女之袍服,乃兩三千年來的古禮,而旗袍一詞起源甚晚,只三百餘年,和可當三千年女袍之實?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就袍服的演變過程看,袍服的演變史就是一部民族的融合史,文化的交融史。旗袍不是完全的古典,更多的一種精神,一種文化的甦醒,一種懷舊情懷。各位看官,你說呢?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分享、點讚、評論、收藏吧!

相關焦點

  • 旗韻中國:穿旗袍=旗開得勝,旗袍非國服卻是中國服飾革命的贏家
    高考臨近,據說為了討一個「旗開得勝」的意頭,家長們穿起了旗袍,一時間,旗袍成了很多時尚品牌熱推的服裝。旗袍風尚源於旗裝,興於民國。據說很多人對於漢服和旗袍究竟誰算國服而爭論不休。其實穿漢服更多的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致敬與懷念。
  • 旗袍的式樣是不是起源於清代?聆聽學者怎麼說
    旗袍,現在差不多人盡皆知。然而對於旗袍風格的起源,學界學者有很多爭論,主要有四種觀點由先生周錫保《中國古代服飾史》代表第一種觀點認為旗袍是直接從清代齊國婦女的服飾發展而來的!然而也有學者認為「民國旗袍雖有旗女之袍的形式,卻不具備其內涵,未免有失偏頗」代表為袁傑英教授《中國旗袍》和包銘新教授《中國旗袍》《近代中國女裝實錄》第二種觀點認為旗袍與旗袍有一定的繼承關係,但來源應為西周時期的細麻布或先秦時期的深衣或兩漢有人質疑旗袍是滿族衣服,江南大學的崔榮教授在
  • 清朝服飾,旗袍文化,款式多變
    旗袍在中國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現在走在大街上的人們穿著各式各樣的旗袍,但他們已經經過了時代的發展變化,改良了很多,從旗袍的初始設計來說其實已經不是嚴格意義的旗袍,只是還具有旗袍的元素而已。衣扣的變化,領子的變化,裙子長度的變化等等。
  • 從《旗袍美探》種追尋民國的旗袍風情
    特別是馬伊琍在劇中的旗袍造型更是美輪美奐,幾乎把當時舊上海關於旗袍的時髦元素都演繹了一遍,那蕾絲的性感嫵媚;那高開叉旗袍的搖曳生姿;那鏤空款式的神秘時髦。馬伊琍每換一件服飾,仿佛就是一場時裝發布會,主角馬伊琍自不必說,就連配角的服飾都在這部劇中大放光彩。
  • 傳統服飾旗袍文化展亮相石家莊
    石家莊日報融媒體記者 黃鎣 張曉娟傳承服飾文化,品味百年神韻。" 百年芳華 旗跡盛典——傳統服飾旗袍文化展 " 將於 11 月 7 日在石家莊市博物館華彩綻放。展至 11 月 15 日,免費向公眾開放。
  • 你還認為旗袍是清代旗女而來嗎?淺析中國旗袍服裝樣式起源文化
    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的傳統服裝,也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現象和形式之一,被譽為「中國國粹」和「女性國服」。關於旗袍的樣式起源,在學術界爭論很多,主要觀點有四種:第一種以周錫保先生《中國古代服飾史》為代表,認為旗袍即是從清代旗女的袍服直接發展而來。
  • 中國旗袍文化節開幕
    楚天都市報9月23日訊(記者夏雨)據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發布官方消息,日前,第二屆中國(瀋陽)旗袍文化節在遼寧瀋陽開幕。作為該文化節的重要內容,「錦繡旗袍·魅力盛京」作品展同期開展。10名模特身著剪紙旗袍藝術作品開啟舞臺走秀,成為一大亮點。美術展著重表現旗袍之美,圍繞旗袍與生活、旗袍與歷史、旗袍與文化、旗袍與城市等主題,涵蓋了中國畫、油畫、水彩粉畫、版畫等作品。書法展徵集了反映旗袍文化的歌詞、詩歌等優秀書法作品,匯集楷、行、隸、草、篆等多種書體。
  • 中國定製旗袍藝術大賞來了!帶您領略服飾文化的傳承與創新
    「瀋陽--旗袍故都」,這個獨具特色的城市符號,她彰顯了一個城市的文化淵源和藝術追求,表露了一個城市的服飾文化和時尚魅力。5月25日,這座城市被一場旗袍的視覺盛宴點燃了。2019中國定製旗袍藝術大賞由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指導,遼寧省紡織服裝協會、中共瀋陽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
  • 中國旗袍會日本總會舉辦公演 展女性魅力
    中國僑網9月25日電 據日本新華僑報網報導,近日,中國旗袍會日本總會在東京舉辦了國慶公演。  中國旗袍會日本總會的成員們穿上各式各樣的旗袍,充分展示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表現出中華女性的多才多藝、美麗自信。原東方歌舞團演員吳小芸、原公安部金盾藝術團獨唱演員竺可成、原松山芭蕾舞團演員藤元、女中音歌唱家倉迫貴子、旅日二胡演奏家王晶、旅日古箏演奏家維韶、原南海艦隊基地歌舞団舞蹈演員李燕紅、舞蹈表演家金小百合等獻上了精彩演出。
  • 優雅旗袍美女,舉手投足間散發女性魅力,紅綠交織旗袍盡顯女人味
    旗袍作為中國古典服飾的代表之一,自漢服熱潮以來,一直處於火熱之中,其流行如燎原之勢迅速蔓延,街頭和學校裡經常能看到帶有中國元素的服裝,可見人們對旗袍這樣的古裝是多麼狂熱,對於女生來說,旗袍是最吸引人的,優雅的「旗袍美」可以揮發女性的魅力。
  • 中國旗袍:砥礪前行 築夢世界
    中國旗袍協會全球聯盟主席汪泉,來自全球的100多位旗袍協會總會會長出席了這次盛會。講好中國故事,穿好中國服飾。全體與會成員一致表示,這次峰會,讓大家進一步感受到中國旗袍文化的影響力,感受旗袍服飾的無窮魅力,共商旗袍發展大計,明確了發展目標,增強了旗袍發展的自信和動力。爭做旗袍文化傳播使者,為中華文明與世界文明的交融發展做出新的貢獻。
  • 南京將舉辦「中國旗袍文化周」
    「中國旗袍文化周」系列活動是作為第十三屆南京文化藝術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將於10月中旬在南京江寧織造博物館舉行。屆時,將開展「旗袍記憶——百姓珍藏老旗袍、老畫報、老照片展覽」、「旗袍競秀——百姓T臺競秀」等七項系列活動。  在近現代中國與世界服飾文化史上,中國旗袍堪稱國粹,獨具文化風韻。
  • 男老師穿旗袍,祝孩子們高考旗開得勝,這個旗袍到底是什麼來頭?
    而為了讓孩子們能在今年的高考中取得一個好成績,某高三男老師不惜化身為女裝大佬,穿著旗袍祝祝福孩子們旗開得勝。當然這也可能是男老師就是想穿女裝,找了個藉口而已。咱們今天先不談女裝男老師的事兒,咱們今天只談旗袍,旗袍這種服飾到底有著怎樣的前世今生呢?
  • 風雅精緻的旗袍,一舉一動都在散發女性的魅力
    旗袍是我國中國古典傳統服飾的代表作沒有之一,自從漢服熱潮興起以及之後,其熱度也一併高漲,流傳度更是如火燎原。在街上,在學校裡,不時可以看到中國元素的服裝,可以體會到人們對於這些古風服飾的熱愛,對於女性同胞來說,這類服飾能夠體現出是女性氣質和魅力,優雅的旗袍美女,風雅精緻的旗袍,一舉一動都在散發女性的魅力。
  • 旗袍由滿族旗人服裝演變而來?不,旗袍是根正苗紅的漢服
    旗袍在展示中國女性魅力的同時,也被中國女性的魅力映照得更加光彩奪目。 旗袍與滿族旗人的格格裝/旗裝根本性區別在於,格格裝/旗裝是上下沒有束腰的筒形,版型寬大,袖口是寬袖,裝飾較為複雜,重在體現主人身份。
  • 美女身著改良款碎花旗袍,配高跟鞋,展現出古香古色的旗袍韻味
    談到旗袍,很多女生都像「談虎色變」一樣,她們都很喜歡旗袍,但是為什麼會有這種感覺呢?正是因為旗袍是一種非常挑剔身材的服飾,沒有好身材,是很難展現旗袍的美感與韻味的。被稱為中國的女性國服,國粹的旗袍是有道理的。女生身著旗袍,更能彰顯東方女性的古典美氣息。
  • 你知道旗袍的起源嗎,它是由哪兩個民族服飾文化融合的呢?
    原問題:現代旗袍是由哪兩個民族的服飾交互交融而成?眾所周知,旗袍是中國和世界華人女性最流行的著裝之一,有著其非常特殊的歷史地位。不過旗袍這一華人女性著裝文化,卻在世界上引起了廣大愛好者的研究和推崇。其實旗袍的起源在中國現代是有很大的爭論的,有的人講是漢人和滿人服飾的一種融合後的改良版,有的學者卻認為旗袍是從先秦時代就留下來的一種穿著遺風。不過旗袍流行的時代也非常的特殊,是從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盛行的,大街小巷裡到處都可以看到穿旗袍的女士,旗袍在那個特殊的時代成了中國社會的一道獨特的風景線。
  • 首屆中國旗袍文化節暨「盛京1636」第三屆瀋陽國際旗袍文化節在...
    「旗袍」是中國悠久的服飾文化中最絢爛的代表,已成為極具特色的文化符號,從1636的盛京瀋陽,走到2019的中國和世界,它所延續的生命力仍煥發著勃勃生機,如今更成為瀋陽的文化IP,瀋陽的一張嶄新的城市名片。瀋陽是一座聞名中外的歷史文化名城。公元1636年清朝定都盛京,旗袍成為后妃等旗人的法定服飾。因此,1636年被專家學者認為是中國旗袍的元年。
  • 旗袍文化中正確的穿衣指南你知道多少?
    旗袍文化內涵是什麼?這是廣大追求生活品位女性朋友經常討論的話題。旗袍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瑰寶,是體現中國女性溫柔、典雅、賢淑的氣質與性情,是連結生活與藝術,歷史與未來的一種載體。「旗袍」是中國女性在追求男女平等的過程中的具體體現。
  • 中國旗袍會臨沂分會成立 美女帶你重溫國粹之美
    臨沂齊魯網12月13日訊  13日下午,由魅力女性俱樂部、女王會、中國旗袍會臨沂分會主辦,臨沂V整形美容醫院承辦的中國旗袍會臨沂分會成立儀式新聞發布會在臨沂V整形美容醫院會議廳隆重舉行。中國旗袍會臨沂分會會長孫朝紅,魅力女性俱樂部·女王會創始人肖鈳、發言人王璐靜、V整形醫院院長朱鳳蘭,以及眾多魅力女性俱樂部旗袍愛好者和臨沂眾多主流媒體出席了發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