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寄宿生媽媽的哭訴:如果能重來,無論如何也不讓孩子住校

2020-12-14 豪媽教育說

文/豪媽教育說

如今的父母生活壓力很大,常常不能很好的陪伴孩子,為了讓孩子能獨立,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有老師在,全封閉的教學,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既能鍛鍊孩子獨立性,又不影響上班工作,貌似一舉兩得。

然而,真實的情況,卻和父母想的相差很大,寄宿是一把「雙刃劍」,有的孩子確實得到了鍛鍊,生活和學習都能自己完成,可也有的孩子讓父母很失望。

一位寄宿生媽媽令人心疼的哭訴

初中一般會有走讀和寄宿兩種學生,離家遠,父母工作忙,一般會選擇寄宿,本以為孩子能獨立,自己能省心,卻沒想到成了「痛心」的事,兒子剛上初一,離家確實太遠了,孩子每天起早貪黑,特別辛苦,成績還一般。

於是媽媽就決定讓兒子住宿,以為能有足夠時間休息,還經常和同學在一起,學習成績會有所提升,沒想到住了一個月,兒子就打電話哭著央求回家,實在難以適應這裡的生活,整個人的精神狀態非常不好,老師也反應成績下降很快。

孩子以肉眼可見的速度在變瘦,還經常感冒,每次周末回家狀態都很不好,和父母溝通的少了,簡直大變樣,這次接到兒子電話,媽媽再也忍不住了,將孩子接回家,心疼的直掉眼淚,如果能重來,無論如何也不會讓孩子去住校。

寄宿學校的利與弊

一、有利的一面

住宿的孩子,生活比較獨立,脫離了父母,一個人生活,從生活起居再到學習,都要一個人處理,很多家長會發現,孩子住宿後,變得更懂事了,回家會主動幫忙做家務,學習也不用督促了,性格也很開朗,結交了很多朋友,大家在一起學習,還調動了積極性,相互幫助學習,成績也有了提升。

二、有弊的一面

一間宿舍要住好幾個人,大家的生活作息不同,會影響到睡眠質量,如果沒有得到足夠的休息,白天上課就會沒精神,學習自然就會下降,彼此性格又很不同,也比較容易發生矛盾,孩子處於青春期,情緒波動本來就比較大,所以就會影響到學習,自制力弱的孩子,還可能「學壞」,脫離父母監督,更加散漫。

哪些學生不適合寄宿

1. 不夠獨立

現在很多孩子是獨生子女,家裡好幾個人圍著轉,媽媽更是包辦了一切,什麼都不捨得讓孩子幹,經常說「你主要任務就是學習,其他的不用你管」,沒有養成獨立的習慣,突然讓孩子一個人住宿生活,肯定會難以適應,對心理也容易造成創傷。

2. 太任性

有的孩子性格比較任性,或者特立獨行,很難和融入集體,比如生活不衛生,不遵守校紀校規,作息也不規律,結果容易影響到其他人,被同學冷落後,心理也是會受到很大的打擊,要麼對自己極度否定,要麼脾氣變得暴躁。

3. 太內向

孩子過於內向,不善表達,也不太適合住校,如果遇到一些不開心的事情,或者自己難以解決的問題,不會求助老師,也不會對父母說,長時間的將不好的情緒積壓在心裡,時間長了會患上「抑鬱症」等疾病,這對孩子可以說是「毀滅性」的影響。

初中時期的孩子,選擇住校要慎重,衡量利與弊,千萬不要盲目做決定,對於孩子來說,最希望的還是父母能陪在身邊,孩子身心的健康發展,遠比成績更重要,試想一個孩子有著優異的成績,卻是一個「精神疾病」患者,這有什麼意義呢?總而言之,住宿有利與弊,要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考慮。

今日話題:你覺得初中生要不要住校?歡迎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白巖松:堅決不讓孩子住校!走讀還是寄宿,家長應該怎麼選擇?
    如果就近選擇不太理想的學校,又有些不甘心,這就面臨著兩難選擇!讓孩子寄宿,壞處是一周或者更長的時間見不到孩子,一方面想孩子,一方面擔心孩子。好處是能鍛鍊孩子自理能力。她還有一種很不安全的感覺,總對別人說,爸爸媽媽不愛自己,自己是多餘的。碰巧她是老二,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弟弟,她更感覺爸爸媽媽不喜歡她。其實這完全是她臆想出來的,要是不為她好,怎麼可能送她去最好的學校上學。
  • 「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學校的另一面,很現實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學生住校成為新的流行趨勢,有些家長更願意將孩子送去寄宿學校,感覺這樣離老師近一些,學習的時間也更多一些。 可是,家長就這樣將孩子「放養」出去,對他們真的好嗎?
  • 送娃去住校,家長想清楚:孩子在「寄宿」學校成長,是福還是禍?
    妮妮媽倒是不擔心孩子的自立能力,妮妮完全可以照顧自己,但是妮妮媽有點擔心妮妮社交,怕一直在學校裡起居生活和別人相處不來。妮妮性格本身就內向,要是挨欺負了不和家長說就得獨自受委屈,妮妮媽也捨不得放手孩子,思來想去,家裡很是糾結到底應不應該送孩子去住校。
  • 白巖松:我堅決不許孩子住校,與尹建莉不謀而合:寄宿如進孤兒院
    如今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孩子的獨立自主性,不少家長都把孩子送進了寄宿制學校,而且寄宿的孩子年輕越來越小,有的小學就已經有了寄宿學生。央視名嘴白巖松回憶自己兒子的求學階段說:我是堅決不許孩子住校寄宿的!即使我和妻子再辛苦,也要讓孩子走讀。
  • 「我錯了,再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了」!媽媽深夜痛哭,到底是為何?
    文|文兒孩子到了上初中的年紀之後,基本都會面臨住校或者回家的選擇,因為她們都已經有早晚讀了。每天早讀7點開始,晚上下課大概是9點多。如果選擇住校,孩子和家長都會省心很多。但孩子住校,脫離家長視線後,他們在學校怎麼樣?
  • 如果一切可以重來,那個孩子你是不是還要生?
    知乎上曾有網友發出一個匿名提問:「有沒有人後悔生了孩子?」,800萬瀏覽量和上千條的回答扎了許多人的心。有人說生沒生孩子是女人的分水嶺,從此往事如風,眼裡是娃、心裡是娃、手裡還是娃。但要說後不後悔生了娃,許多媽媽都並不願如實回答,但800萬瀏覽量其實暴露了一些隱藏在心底說不出口或不能說的秘密。
  • 高一住校生如何找時間,進行一對一家教?
    根據我對高中生的了解,感覺住校生很難抽出時間進行一對一家教,如果實在需要,可以有以下三種方式:1.利用自習時間,而且必須是本校老師高一的孩子其實課程很緊張,9門功課,門門都有作業,下了晚自習常常還有孩子寫不完作業,回到宿舍後再繼續寫。
  • 「我就是偏心媽媽」,二胎媽媽無奈哭訴,生二胎後公平是最大謊言
    「我就是偏心媽媽」,二胎媽媽無奈哭訴在現在的社會中,面臨著二胎問題的父母不在少數,而多數的父母都會選擇在網上求助,前兩天我就在網上看見了一個媽媽的深夜哭訴:有了老二後,我才發現一碗水端平就是最大的謊言,其實在有了老二後,我就感覺大寶越來越不懂事了,甚至是看見他就心煩,天天就知道纏著我,稍微犯了一點錯,我就想罵他,甚至妹妹一哭
  • 孩子第一次住校的感慨說說
    1、兒行千裡母擔憂,孩子第一次住校,不知是否適應,只希望新的起點,新的環境,更上一層樓吧。2、今天送了孩子去住校,17年多以來,第一次離開她半年多時間,忽然覺得心裡空落落的。3、開學了,女兒第一次離開家,住校了!還是非常擔心她能否自己照顧好自己。
  • 進寄宿學校才1年,孩子就逆襲成為全校第一,原因竟是……
    5.分配生的情況 武昌區是教育大區,整個武漢市的重點高中,大部分集中在了武昌區。實驗寄宿學校可以享受到更多的優質教育資源,學校還是省實驗中學的「優質生源基地」,每年在名高的分配生名額上有30%的分配生名額,這個比例還是比較大的。
  • 「如果重來我再也不生了」,產後抑鬱遠比想像嚴重,寶媽請愛自己
    「如果重來我再也不生了」90後寶媽留下字條離家出走,原因讓人心酸朋友小雲本來是一個活潑開朗的女孩子,生下女兒後突然變得不愛說話了,閨蜜聚會總是推脫,大家不知道怎麼回事,約好一起去小雲家看望。小雲看到閨蜜們眼前一亮,很快就黯淡下去。
  • 孩子寄宿有何好處?父母考慮好這些問題,別急著把孩子「趕出門」
    在宿舍樓前,浩浩在和他媽媽在對峙。原來是浩浩媽媽想安排浩浩寄宿,浩浩不同意。為了說服兒子,浩浩媽媽威逼利誘都用上了,先是說道:「寄宿早上能多睡一會。」浩浩小臉一揚,回道:「我不幹,又不是不用早起。」浩浩媽媽又說道:「寄宿晚上有同學陪你玩耍聊天。」
  • 湖南留守孩子、寄宿10多年,如何清華北大搶著要,媽媽評價四個字
    大家都知道,文科如果分數想考低一點不容易,但是想考高一些更是不容易的,鍾芳蓉的676分應該算是文科很漂亮的一個成績了。這麼優秀的孩子一定是出自名校吧? 鍾芳蓉不到五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就外出打工了,平時每年過年的時候才回來一次。為了讓孩子安心讀書,爸爸媽媽選擇把鍾芳蓉送到了寄宿學校。這一寄宿就是十多年。
  • 「如果能重來,我想生個兒子!」寶媽深夜大哭,並非重男輕女
    重男輕女的思想在我國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直到現在也依然存在,只是和老一輩相比,現在的年輕人重男輕女的觀念會相對淡薄,他們不會太執著於必須生個男孩。畢竟女兒也是自己的孩子,只要健康平安,就是父母最大的幸福。
  • 剛開學沒幾天,住校的女兒突然懷孕了。知道真相的母親悔恨不已!
    事情的起因,是由於女孩的母親生了二胎,大家都知道,現在生孩子、照顧小生命是件非常繁瑣的事情,便會沒有太多的精力去照顧大的孩子,於是就想著把女兒送到寄宿學校去就讀,即省了自己的精力,又可以鍛鍊孩子的自主能力。想像是美好的,但是殘酷的現實卻將她打入地獄。
  • 60歲失獨母親生雙胞胎十年:想看到兩個女兒出嫁,若重來絕不再要
    如今生下雙胞胎已經10年了,她過得如何呢?據了解,盛海琳為了養活孩子,不得不在孩子過了百日後,繼續工作,一年有200天都是在外地奔波。如今孩子已經10歲,為了減輕壓力,盛海琳把她們送到寄宿學校就讀。而被問及自己當年的那個決定,盛海玲表示:「若能夠重來,我絕不會再要孩子,我已經70歲了,我想看到兩個女兒出嫁,看到我們家的第三代人」。
  • 一位奶奶的哭訴
    奶奶就像這落了葉的杉樹,依舊堅韌今天帶孩子出去玩,碰到一位老人。一眼看過去老人有六十歲左右,樣貌似乎在哪見過。與這位奶奶聊了幾句,驚喜地發現我們真的見過。把孩子安頓好之後她才打了車去醫院。我問,媽媽走了,爸爸不管孩子嗎。奶奶說,爸爸之前一直在部隊當兵,今年才回來分配到鐵路局上班。每天回來就把孩子叫到跟前,親一下孩子,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孩子的一切全指望著奶奶。奶奶說,真怕自己哪一天病倒了,可憐孩子沒人照顧。雖然媽媽狠心丟下了孩子,可孩子還是每天想媽媽。
  • 一個媽媽的深度反思:如果能重來一次,我絕對不會再犯這些錯……
    看著他逐漸內斂的動作和神情,我常常反思:如果能重新養育一次,我再也不會犯以下這些同樣的錯。01再也不迷信「照書養」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是我人生中的至暗時刻。書本的確可以提供養育的參照,但是如果聽信書本,硬把孩子往書上靠,那就不如乾脆丟掉。因為,對孩子最好的養育,一定是快樂的。他不需要標準,感受他,回應他,去愛他,就足夠了。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我的願望:不為人妻,不為人母……
    圖文:賈敬鳳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你最想幹嘛?如果人生可以重來一次,我就為自己活一次,去實現自己心中的夢,愛自己想愛的人,自己大膽努力一把,即便努力之後失敗了也無悔了,至少努力追求過……好好談一次轟轟烈烈的戀愛,和愛的人手牽手走在街上,從清晨到日暮。一直覺得婚前沒戀愛過是種遺憾!真的。錯過的愛情,錯過的曼妙人生。
  • 不適合上寄宿學校的孩子,身上特徵很明顯,中一個就乖乖走讀吧
    實際上,我也覺得把孩子送去讀寄宿學校,有以上兩個好處挺吸引人的。但是,孩子上寄宿學校有利也有弊,不符合上寄宿條件的孩子,一旦上了寄宿學校,害大於益。所以,我提醒朋友:不適合上寄宿學校的孩子,身上特徵很明顯,中一個就乖乖走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