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錯了,再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了」!媽媽深夜痛哭,到底是為何?

2020-12-14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孩子到了上初中的年紀之後,基本都會面臨住校或者回家的選擇,因為她們都已經有早晚讀了。每天早讀7點開始,晚上下課大概是9點多。如果選擇住校,孩子和家長都會省心很多。但孩子住校,脫離家長視線後,他們在學校怎麼樣?家長不再了如指掌。

△ 明明是校園欺凌,卻被老師說成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

依依是一個農村女孩,父母為了讓她得到更好的教育,費盡心思讓她去城裡讀了一所寄宿初中。因為穿得沒有城市裡孩子好,經常被同學嘲笑。老師看她成績一般,對同學欺凌她的事情,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依依每次回到家也都對學校的事情閉口不提,因為她不想讓父母替自己操心。直到依依經歷校園暴力,她身上穿的衣服被扯爛,頭髮被剪得長短不一,胳膊上也被掐出了青紫印,再也忍不下去了。一路跑回家,抱著父母就開始哭,邊哭邊說自己在學校經歷的種種。

父母心疼地抱著女兒一起哭,哭完後去找學校要說法,學校老師卻說:「依依從來沒講過,我們都不知道。再說都是孩子之間的打打鬧鬧,也處罰了那幾位學生,就這樣吧。」對於老師的回覆,依依媽再也忍不住痛哭,邊哭邊說:自己錯了,再也不會讓孩子住校了!

依依的所經歷的校園欺凌,其實很多孩子也都經歷過,只是有時候父母都不知道。但是學校在知道發生這樣的事情之後,做法確實讓人心寒。對校園欺凌的孩子放縱,以後還會有更多無辜的學生遭受欺負。關於孩子住校存在的危害,作為家長你知道多少呢?

△ 孩子的寄宿的危害,家長心裡要有底

① 運氣不好,會被混混欺凌

我最討厭的就是孩子回到家之後告訴家長自己在學校受到了同學欺負,有的家長還會這樣說:如果你不招惹別人,別人為什麼要招惹你?成天就你事多。如果還有家長這樣認為,我只想說,做你的孩子太難了。校園欺凌事件導致命案的報導新聞也沒少播放,作為家長一定要高度重視,不要再說一些責備孩子的話了。孩子選擇告訴家長,是因為害怕,希望得到幫助,如果家長還不作為,出事等著只能痛哭吧。

② 虛度光陰,放飛自我

很多家長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對於孩子的學習管控都很嚴格。但是孩子住校之後,會覺得終於沒有人管了,可以放肆地玩了。於是把之前想做卻一直不敢做的事情,都嘗試一遍,虛度光陰,放飛自我,自由自在,成績分數什麼的都是浮雲。

③ 談一段青春期的早戀

青春期的孩子大多會有一顆懵懂的心,對於男女關係的相處會產生好感,這種事情是不可避免的。如果還是住在家裡,家長可能會察覺出來,然後做出正確引導。但是住校的話,不能及時引導孩子,很可能會造成早戀影響學習。

△ 那麼作為家長,該如何解決住校帶來的風險呢?

① 經常和老師溝通孩子的在校情況

家長千萬不要覺得孩子住校了,學校裡有老師管,就可以完全放心了。如果你真的不管不問,那就真的完了。你要經常和老師打電話溝通孩子在校的學習情況,這樣的話老師也會多注意一點你們家的孩子。因為你每次問老師,老師總要知道這個學生是誰,平時表現怎麼樣。所以,視線自然會在你家孩子身上多一些。

② 偶爾打著送東西的幌子,來一次突擊檢查

如果孩子從學校回來,你發現孩子表現異常,但是問孩子,孩子又不說。那麼,你就可以打著給他送東西的幌子,突擊檢查一下孩子的在校情況。在孩子沒有做任何準備的情況下,他的表現一定是最真實的,你也能夠獲取不少信息。

③ 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陪讀

如果家長實在不放心孩子自己住學校,擔心孩子在學校成績下滑,那麼你就可以選擇在學校附近租房子進行陪讀。這樣的話路程短又節約時間,和住校也沒什麼區別。又能夠隨時監督到孩子的學習,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初、高中到底該不該住校呢?這個是分孩子的情況的,有的孩子自制力差,一住校就貪玩,沒有自律性。那家長就可以考慮一下陪讀,這樣有利於監督孩子的學習。但是有的孩子生活能力強,又有自覺性,住校不僅可以節省時間,還有利於學習,像這種孩子,家長可以放心讓孩子住校。

【話題討論:對於孩子住校這件事你怎麼看?如果是你孩子,你會放心讓孩子住在學校嗎?】

相關焦點

  • 一位寄宿生媽媽的哭訴:如果能重來,無論如何也不讓孩子住校
    文/豪媽教育說如今的父母生活壓力很大,常常不能很好的陪伴孩子,為了讓孩子能獨立,很多家長會把孩子送去寄宿制學校,有老師在,全封閉的教學,也不會有什麼危險,既能鍛鍊孩子獨立性,又不影響上班工作,貌似一舉兩得
  • 「打死我也不讓孩子住校」,白巖松談寄宿學校的另一面,很現實
    為儘快了解孩子到底發生了什麼,陳女士聯繫了女兒的班主任,隨後才知道,女兒所在的寢室有很嚴重的排外情況,也就是「校園暴力」。 這件事班主任已經協調了很長時間,可女生之間總是很麻煩,找了那些學生的家長也沒效果。
  • 孩子第一次住校的感慨說說
    1、兒行千裡母擔憂,孩子第一次住校,不知是否適應,只希望新的起點,新的環境,更上一層樓吧。2、今天送了孩子去住校,17年多以來,第一次離開她半年多時間,忽然覺得心裡空落落的。3、開學了,女兒第一次離開家,住校了!還是非常擔心她能否自己照顧好自己。
  • 白巖松:我堅決不許孩子住校,與尹建莉不謀而合:寄宿如進孤兒院
    如今孩子的教育問題成為每個家庭的重中之重,為了讓孩子有更好的學習氛圍,提高孩子的獨立自主性,不少家長都把孩子送進了寄宿制學校,而且寄宿的孩子年輕越來越小,有的小學就已經有了寄宿學生。央視名嘴白巖松回憶自己兒子的求學階段說:我是堅決不許孩子住校寄宿的!即使我和妻子再辛苦,也要讓孩子走讀。
  • 白巖松:堅決不讓孩子住校!走讀還是寄宿,家長應該怎麼選擇?
    好處是,能更長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有幸福感。兩種方式都有利有弊,家長到底該怎麼選擇呢?白巖松一次在採訪中說到,「打死我也沒讓我的孩子住宿,即使我和妻子會萬分辛苦」白巖松為什麼堅決反對讓孩子住校呢?說起來就是一把辛酸淚!
  • 看完花木蘭,華裔女孩痛哭:為何我不會說中文?這就是父母的問題
    導讀:華裔女孩看完《花木蘭》失聲痛哭:為什麼我是中國人卻不會說中文。教育是個大問題,教育要從小抓起,但是又有多少父母做到了問心無愧呢!一個孩子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家庭教育,他們的父母是怎麼樣的人,孩子的身上必然有他們的影子。當今世界正在往全球化的局勢發展,英語成為了孩子從小必須學習的語言,父母教小孩子學外語當然沒有錯,但是為了學習英語忘記了自己的祖宗就不對了。
  • 送娃去住校,家長想清楚:孩子在「寄宿」學校成長,是福還是禍?
    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環境改變的程度越高,則人格改變的程度也越高了。妮妮媽倒是不擔心孩子的自立能力,妮妮完全可以照顧自己,但是妮妮媽有點擔心妮妮社交,怕一直在學校裡起居生活和別人相處不來。妮妮性格本身就內向,要是挨欺負了不和家長說就得獨自受委屈,妮妮媽也捨不得放手孩子,思來想去,家裡很是糾結到底應不應該送孩子去住校。
  • 一個媽媽的深度反思:如果能重來一次,我絕對不會再犯這些錯……
    對於他,我好像總是無比的愛著,卻又在不經意間傷害著。看著他逐漸內斂的動作和神情,我常常反思:如果能重新養育一次,我再也不會犯以下這些同樣的錯。眼前不聽話的孩子,令我怒從心生。為了鎮壓他,我用了很多方法。先是嚴厲的訓斥,後來象徵性的體罰,辦法都不奏效之後,我又開始冷眼對他,任憑他討好的喊我「媽媽媽媽」。終於,耗時大半年,在我的軟硬兼施下,孩子終於乖乖聽話了。
  • 5歲女兒痛哭:媽媽不要丟下我!網友:你的媽媽是英雄!別了,靜靜
    昨天上午,山東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員、山東大學齊魯醫院護士張靜靜同志的遺體在濟南火化,她的5歲女兒痛哭:媽媽不要丟下我! 此前報導,出生於1987年的張靜靜於1月26日凌晨兩點半隨山東省第一批援鄂醫療隊抵達湖北。
  • 臺灣名模宴客友人爛醉,家中萬元名床被當馬桶,和兩孩子望床痛哭
    11月30日,31歲的臺灣省名模吳品萱發文痛訴喝醉酒的友人將自家臥床當馬桶,她和兩個5歲大的孩子最後只能連夜出去住旅館,讓她又崩潰又氣憤。吳品萱在個人社交平臺上寫道:小朋友生日派對很多大人來家裡續攤,就在剛剛有人進了我房間,在我和小孩睡覺的床上尿尿!
  • 「我真的討厭我的孩子!」母慈子孝的包裝撕開後,多少媽媽在掙扎
    母慈子孝的包裝被撕開後,是多少媽媽的痛苦掙扎 林女士於一天的深夜中在自己某社交媒體帳號上發布了一則動態:「我真的討厭我的孩子!」 於是這天林女士失眠到凌晨後,想到自己為孩子付出這麼多,孩子卻用如此的表現來回報自己,不由在深夜中發出感嘆「我真的討厭自己的孩子」,引來了大家的感同身受。
  • 阿衰漫畫:可憐小衝住校體驗心態大崩
    今天繼續給大家帶來《阿衰online》中的小故事,以前上學的時候,離家遠的同學基本都會選擇住宿,這一住就是幾年,所以什麼樣的室友是非常的重要,好的室友可以親如兄弟,不好的室友可能幾年都不會說幾句話因為學校周圍搬家,所以阿衰他們也即將展開住校生活。
  • 《白貓和僧侶》陪伴孩子的簡單生活,媽媽再也不用擔心我的孤獨
    每個孩子都是天使,每個媽媽都在為守候天使而忙碌著。那天,4周半的孩子突然問我一個問題:「媽媽,你為什麼工作?」我不知道該怎麼回答,孩子一臉期待地望著我,還沒等我回答,孩子就自言自語地說:「好無聊,媽媽工作是不是很無聊。」當你被孩子問到工作的意義時,你會怎麼回答呢?
  • 一群人圍觀下的三個月女嬰死亡,到底是誰的錯?
    這到底是個什麼鬼機構? 在微博上,這個「芝士小餛燉」也被扒出,曾有寶寶被水燙傷躺在床上哇哇哭,而媽媽也在所謂機構的引導師的指導下,「不被允許」去陪伴照顧孩子!
  • 「布袋媽媽」深夜帶娃擺攤,看著睡熟的孩子顧客哽咽:為母則剛
    「布袋媽媽」深夜帶娃擺攤,路人看了淚目:太辛苦了感動數人的「布袋媽媽」可不是賣布袋的,「布袋媽媽」這個名稱的由來主要是因為她擺攤時胸前掛著的灰色「布袋」。布袋媽媽是一個夜市裡的流動攤主,推著小推車賣水果,晚上路過這個夜市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 「孩子,我還沒好好抱抱你」一位媽媽的深夜懺悔看哭無數人……
    他們不是脆弱,而是病了在今年四月份的一個深夜,皮皮媽的乾弟弟從樓頂跳下,當場身亡。他才剛剛20歲。一條年輕的生命還沒有綻放,就這樣枯萎了。失去了唯一的孩子,可以想像他的父母該有多麼傷心欲絕。可不論是大喊大叫,還是淚流滿面,孩子都再也回不來了!在弟弟離世後,我聽到很多人對他的指責和埋怨:「現在的孩子太脆弱了,生活這麼好,有什麼想不開的?」"這孩子也太自私了,絲毫不為他的爸爸媽媽著想!」但皮皮媽想說,他不是不夠堅強,而是生病了。
  • 徐崢也會深夜痛哭,夜不能寐,好在他有陶虹
    拍《港囧》的時候,徐崢擔心票房不利,焦慮到夜不能寐,深夜裡醉酒痛哭。陶虹探班,給他帶去了親手做的甲魚湯,安慰他:「別著急,你的能力我很放心,他們不信你,我相信你。」一句話讓徐崢淚如雨下。陶虹是個特別拎得清的人,有了孩子,她為了家庭退居幕後,有人說是不是有點兒犧牲太大了?陶虹說:「是我決定的,我自己來承擔這個結果。」
  • 3500字:孩子,我也想當一個溫柔的媽媽
    我不由得去回憶我的5歲,5歲時幹了什麼?大腦一片空白,似乎早已經記不得自己5歲時到底幹了些什麼了。那片記憶是一片茫然。那天你哭著說「媽媽,原諒我,我錯了!」火冒三丈的我看著你流著鼻涕和著眼淚,委屈又討好的樣子,蹲下來張開懷抱摟著你放聲大哭。
  • 《令人心動的offer》:那個不會表達的孩子,真的會輸掉嗎?
    詹秋怡低下了頭,思考了許久後柔柔地說: 「我覺得,你們的選擇,肯定也有你們的道理,可能是考慮綜合方面的因素吧。」 明明既困惑又失落,卻不敢問出來,小心翼翼的樣子仿佛自己犯了錯,令人心疼不已。 不會表達自己的孩子到底有多吃虧?
  • 不會畫畫的媽媽,如何教孩子畫手抄報?
    自從孩子上了一年級,學校時不時就會布置手抄報作業,這可苦了一些不會畫畫的媽媽,完全束手無策。一二年級學生那麼小,手抄報沒有家長幫忙指導,學生是沒辦法獨立完成的。有了下面的方法,媽媽們再也不用擔心了。我的主題是「科技」,當然是畫跟科技有關的小圖形,比如飛機、火箭、太空、地球、高樓大廈等等。可是我不會畫畫呀!孩子也說他不會畫,怎麼辦呢?不用擔心,找「簡筆畫」,意思就跟它的名字一樣,用最簡單的筆畫畫出來的畫!我來畫個「地球」吧。原諒我,這麼簡單的「簡筆畫」都畫不好,因為我確實不會畫畫。我還想要畫火箭,飛機。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