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盜夢空間》著名結局背後的真正含義常常被忽視,但這個結局隱藏的潛臺詞實際上是完美結局的來源。
上映十年後,《盜夢空間》仍然是電影史上最完美的結局之一,場景的隱藏意義在其中起著重要作用。 在充滿幻想的科幻世界中,夢中的時間流逝比現實中的流逝要快,這可以解釋為什麼自克里斯多福·諾蘭(Christopher Nolan)的經典電影在影院上映以來已經整整十年了。 自從他的職業生涯開始以來,這位英國導演就一直圍繞著以夢為基礎的故事的想法,但明智的選擇是推遲,獲得更多關於電影大片的經驗,並提高他的聲譽,足以支配他的構想無疑需要巨額的預算 。
在重塑蝙蝠俠、打造了《黑暗騎士三部曲》打破了票房紀錄、競選奧斯卡之後,諾蘭回到了他的《盜夢空間》的想法,組建了以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為首的明星陣容。《盜夢空間》於2010年上映,在各方面都取得了成功,票房強勁,獲得了好評,並獲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其中4項是獲得了奧斯卡)。然而,可以說諾蘭在《盜夢空間》中最大的成就是,夢境中存在的分層現實這一令人讚嘆的瘋狂概念是如何嵌入到文化意識中的。
《盜夢空間》經久不衰的原因,從原創性的劇情和驚豔的表演到令人印象深刻的獨特視覺效果,但另一個關鍵因素是結局。《盜夢空間》在引人入勝和令人惱火的同時,以一個大膽曖昧的音符結束了這段話,這段話在2020年仍會引發人們的討論。但是,這些閒聊大多圍繞著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柯布(Cobb)的圖騰是否有點搖晃,或者旋轉的陀螺可能根本不是他的圖騰,場景的真實意義往往被忽視,正是這一潛臺詞讓《盜夢空間》的收官時刻完美,甚至十年後仍然還是神作。
《盜夢空間》的結局不是你想的那樣
小李子飾演的柯布(Cobb)成功地執行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通過共同的夢境植入思想:斯裡安·墨菲考慮接管父親商業帝國的替代方案。 完成目標之後,齋藤 (渡邊謙的角色)就按照約定給了柯布獎勵-清楚犯罪記錄和取消國際通緝並再次與他的孩子接觸。 柯布很高興見到他的孩子,但是,謹慎的人,還是一定要確保檢查他的圖騰以確定他是否在現實世界中。 第一次,科布在圖騰停止旋轉之前就走開了,甚至不多花費時間等待它是否停止,而盜夢空間在觀眾發現真相之前就戛然而止了。
如前所述,多年來,這部引人入勝的結局被不斷地剖析和辯論,如今諾蘭幸運地躲過了一次採訪,而沒有受到柯布最終命運的盤問。但是,雖然導演的意圖顯然是鼓勵一定數量的解釋和討論,但《盜夢空間》結局的真正意義往往被掩蓋了。有幾次,諾蘭強調圖騰是否停止並不是重點;真正的信息是柯布並不在乎。這一次,他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離開,他的想法是重新構建觀眾所感知的「現實」。在《盜夢空間》中,諾蘭呈現了兩個截然不同的存在層面:真實世界和夢幻世界。最後一幕是為了模糊這些界限——柯布的現實是他選擇的,在故事的結尾,他選擇了和他的孩子們在一起,而不顧冷酷無情的事實。
雖然《盜夢空間》的結局很容易被視為一部典型的驚悚片,但諾蘭堅持認為,這一場景的設計是為了在現實的秩序中,將主觀性置於客觀之上。
為什麼《盜夢空間》在10年後仍然出彩
毫無疑問,《盜夢空間》將在未來幾十年裡繼續被尊為神作,因為就像無數其他標誌性電影一樣,它寫得很好,表演精彩,雄心勃勃。儘管諾蘭也曾在《黑暗騎士》和其他有名的大片中也令觀眾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但《盜夢空間》很可能會成為克里斯多福·諾蘭的代表作。使《盜夢空間》在這場競賽中稍佔優勢的因素是影片的哲學和辛酸的結局。正如諾蘭自己承認的那樣,坐視不管而不是給出明確的答案往往會引起觀眾的討論,但《盜夢空間》的結局對人們來說仍然很重要。因此,當電影製作人把結局留給「觀眾的解釋」時,這種模糊性最終會損害電影的聲譽,而且更多的情況下,這些最後的場景可能會隨著時間演變越來越沒有說服力。
相比之下,《盜夢空間》不斷旋轉的圖騰為2010年的電影帶來了永恆的品質。爭論的首要話題可能是柯布在與孩子們重聚時是否在做夢,但這並不是《盜夢空間》讓粉絲們議論紛紛的原因——這是諾蘭關於現實主體性的隱藏信息。即使觀眾當時沒有意識到這一神秘的意義層,這種想法(有點諷刺)會滲透到觀眾的潛意識中。10年來,電影迷們一直試圖找出一個關於旋轉圖騰問題的明確答案,儘管他深知諾蘭並沒有想出一個具體的解決方案。這些影迷是不是在狂熱地調查《盜夢空間》的最後時刻,因為他們只是把科布當作一個角色來投資?可以說,不是。《盜夢空間》的結局之所以成為人們討論的熱點,是因為觀眾們想知道現實是否重要,或者柯布不看就走了是否正確。
這些主題具有普遍性、永恆性和人類本性所固有的特點。人類質疑他們的現實是很自然的,我們的物種很可能會一直這樣做,直到時間的盡頭。《盜夢空間》的結尾抓住了存在的這一關鍵方面,它觸及了人類心理的核心——一個比「柯布是還在做夢嗎?」更永恆的主題就像人們總是在思考周圍的現實一樣,《盜夢空間》也會一直在那裡,提醒那些人,真正重要的是他們如何看待現實,而不是別人告訴他們的。這就是《盜夢空間》終結的真正力量所在,也是為什麼我們在2020年仍在談論它。
如果圖騰之謎得到解答,《盜夢空間》的結局會更弱
無論是「交易」還是「不交易」,參賽者都可以隨時兌現,將他們選擇的情況換成銀行家提供的任何金額。 即使他們選擇這樣做,也仍然會向玩家顯示他們首次選擇的情況的值。 這個金額是高於還是低於已經獲得的獎金將決定參賽者是「贏」了還是「輸了」遊戲。 展示「他們本可以贏得什麼」是一種通用的遊戲節目單,旨在滿足觀眾的自然好奇心。 當然,整個獎盃都是學術性的-玩家已經贏得了現金獎勵,而他們是否認為成功是主觀的。 無實際值多少,賺取最低工資的參賽者都會很高興地拿走1000元,但是一個富有的銀行家可能會失望地放棄相同的金額。
《盜夢空間》避免走同樣不必要的道路,只是為了熄滅同樣的好奇心。如果柯布的圖騰停止或繼續無限期地旋轉(「他們本可以贏什麼」的場景),觀眾肯定會少撓頭地離開影院,甚至可能會在緊接著的後果中體驗到更多的滿足感。然而,《盜夢空間》的特殊性將大大降低。諾蘭2010年的努力仍將被視為偉大電影製作和精明故事講述的典範,但其長期的遺產將被削弱。
當電影反映真實世界的真相時,電影才是最好的,而這並不是因為看了圖騰慢慢停下來,而是問柯布為什麼走開,為什麼他不在乎——因為就像我們的遊戲節目選手一樣,柯布的勝利是由他自己的觀點決定的。作為現實世界中的罪犯,他永遠也見不到自己的孩子,但在《盜夢空間》的結尾,不管他是否在做夢,小李子飾演的主人公終於得到了他一直想要的生活。在《盜夢空間》中,為確定科布命運而提出的主要論點一直是給這個角色一個「恰當」的結局,但正如諾蘭經常斷言的那樣,找到一個他滿意的現實就是科布的恰當結局。知道這些答案肯定只對觀眾有好處,而不是角色,而且《盜夢空間》不是一個遊戲節目,它的目的地已經到達,就不能繼續遊蕩。《盜夢空間》是一個深思熟慮的故事,它故意問一些崇高的問題,卻沒有明確的答案,就像科布和齋藤對羅伯特·費舍爾所做的那樣,鼓勵觀眾定義自己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