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夢空間》的結局到底意味著什麼?

2021-01-08 電影角

如果要評選有史以來最好的新科幻電影,我毫不猶豫會提名克里斯多福·諾蘭的《盜夢空間》。《盜夢空間》最初是諾蘭私人的小項目,因為《黑暗騎士》為華納兄弟賺了10億美元才得以投入製作,並在2010年7月上映,票房收入超過8億美元,成為當年最賣座的電影之一。

此後,隨著更多燒腦的原創科幻電影的出現 (例如約瑟夫·高登-萊維特主演的《環形殺手》) ,大家明顯感受到了《盜夢空間》的影響。至少《盜夢空間》證明了確實有很多觀眾喜歡看高智商的電影。

真正讓觀眾津津樂道的是《盜夢空間》的開放式結局。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之後,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柯布終於和他的孩子們團聚,但最後一個鏡頭中,柯布的陀螺還在轉動,既不見減速也沒有歪倒,讓觀眾不僅猜測:他真的醒了嗎?

諾蘭一如既往守口如瓶 (至今十年過去了,仍然沒有官方答案),更增添了電影結局的神秘感,催生出了影迷們的各種理論猜想。在這裡,我們將羅列各種證據,研究五種可能的結局。

每種結局都依據不同類型的證據,但其中最重要的證據都是圖騰。圖騰是電影中的角色用來檢查他們是否處於現實世界中的個人物品。

我們在電影中看到了三個圖騰(也許是四個):阿瑟的骰子,阿麗阿德妮的西洋棋棋子和梅爾的陀螺。前兩個僅用於解釋概念, 除了提供一些有關人物的潛臺詞 (阿麗阿德妮是柯布計劃中的棋子) 外,並沒有什麼意義。

旋轉陀螺最為重要,也是本文中許多推論所依賴的重要依據。廢話少說,讓我們來看看《盜夢空間》結尾暗示的5種可能的答案……

5. 柯布還在蒙巴薩睡覺

在組建團隊時,柯布前往蒙巴薩招募埃姆斯,並找到一種足以維持三層夢境的鎮靜劑。他被帶到了優素福那裡,後者向他展示了一間滿是沉睡者的房間,那些人為了能夠做夢都使用了優素福特製的鎮靜劑。

有一種理論認為,結尾時柯布還在做夢,而且這場夢是從他體驗鎮靜劑時開始做起的。我們知道,因為受到潛意識投射的梅爾的困擾,柯布無法正常做夢,所以他不太可能區分現實和夢境。

而在他們的盜夢行動中,雖然菲舍的保護措施使情況變得複雜化, 但對柯布來說一切都得心應手,計劃進展得非常順利,最後他不僅打開了心結,而且回到了家人的身邊。

有影迷認為這場行動其實是他的夢,關鍵證據就是他的圖騰。我們只看到陀螺停下過一次(在日本,當時我們還不知道它的意義),那是在蒙巴薩之前。

柯布在蒙巴薩體驗了鎮靜劑之後,立即想要轉陀螺檢測自己是否清醒,結果失手,陀螺掉在了地上(也許這正是做夢者試圖向他隱瞞真相?)。之後我們再也沒有看到他轉陀螺,所以沒有確鑿的證據能駁斥這個推論。

但事實可能只是影片沒有繼續展現柯布之後轉陀螺的鏡頭,所以這一推論不可能成立。不過,這確實解釋了為什麼在末尾陀螺沒有停下來,而且也為柯布提供了一種應對過去的方法。

4. 一切都是夢

如果梅爾是對的,她和柯布並沒有從他們第一次陷入夢境中醒來,柯布仍被困在更深層的夢境中,這就解釋了柯布的各種幻象。這一推論也最具悲劇性,這意味著最後柯布一個人迷失在夢中,無法醒來,梅爾則獨自一人待在現實世界中。

這個推論的依據依然是旋轉的陀螺。雖然我們一開始在電影中看到過陀螺倒下,從表面上看這種猜想似乎不成立,但是要知道,陀螺實際上並不是柯布的圖騰,而是梅爾的。

阿瑟不讓阿麗阿德妮觸碰他的骰子,告誡她每個圖騰都是個人的,這意味著,梅爾和柯布不太可能共享或使用相同的圖騰,不太可能犯這樣的錯誤。繼而,因為陀螺不是柯布的圖騰,所以在他的夢裡陀螺會停下來。

這樣的話,這部電影就需要重新解讀了。迷失在夢中的其實是柯布,梅爾努力想要喚醒他,也就是說,一直被視為潛意識投影的梅爾可能實際上確實是她本人。

這種推論顯然存在一些漏洞,但確實是個有趣的想法,試想一下梅爾最後在潛意識邊緣被阿麗阿德妮殺死後,在現實中獨自醒來時,會有多麼痛苦。當然,這種推論無法解釋為什麼我們從來沒有在淺層夢境中見過梅爾,所以不可能成立。

3.柯布仍在潛意識邊緣

這一理論認為柯布最後還在睡夢中,所謂任務成功只是他的夢。阿瑟和其他同伴們確實在第1層夢中等了一周左右後從夢中醒來,但柯布仍然處於潛意識邊緣,並且創造了一個心想事成的世界。

如果是這樣,那麼意味著齊藤旋轉陀螺並沒有讓他們想起自己是在夢中。我們看到齋藤伸手去拿槍,暗示他要把他們倆都叫醒,但鏡頭並沒有直接顯示,所以也有可能是他按倒圖騰,把柯布留在了那裡。這就解釋了為什麼最後的結局像夢一樣:其他角色並不與柯布互動,更像是他們真實自我的投射。

這個理論的主要依據是音樂。他們對時間的把控主要依據伊迪絲·琵雅芙歌曲「Non, Je Ne Regrette Rien」中的兩個音符。根據夢境層次的深淺,音符更長或間隔更遠。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音符會越來越長,最終似乎無限期延續下去,這表明柯布最終處於最深的夢境中。

另一個令人心寒的證據來自於柯布的孩子。他回家後, 孩子們告訴他他們在懸崖上蓋房子。而在此之前柯布在海邊醒來看到的正是齋藤在懸崖上的房子,這個巧合令人難以置信,孩子們在建造他夢到的東西。

2. 他醒了

顯然大多數觀眾都更認同這一點。即這部電影明確呈現為現實的就是現實,梅爾和孩子們的幻象是柯布的潛意識投射。最終結局大團圓:柯布成功完成了盜夢任務,回歸美國,與他的孩子們重聚。

這在基本層面上也是講得通的,有大量支持這種結局的基本證據:飾演柯布孩子們的小演員有年齡不一的兩組,而且麥可·凱恩也強調他從來沒有在夢中出現過,他相信自己出現的場景都是現實世界。

但最重要的依據依然是圖騰。如果你認為陀螺是柯布的圖騰,那麼就重新進入到大多數人一直討論的陀螺倒或不倒的推測中。雖然最後一個鏡頭無法確定陀螺最終會停下來還是會永遠旋轉下去,但陀螺的搖擺不定已足以說明它會歪掉。

但是,如果你認為陀螺是梅爾的圖騰, 那麼最後一幕就沒有意義了,這時候我們就得參考柯布真正的圖騰:他的結婚戒指。

在整個電影中,柯布的結婚戒指遵循一個規則——他只有在夢中才會戴婚戒(當他還在迷戀梅爾的時候),醒著的時候沒戴婚戒(沒有她的時候)。在最後的鏡頭中,他顯然沒有戴戒指。

從影片中所呈現的內容來看,我相信這個結局最令人認同……

1. 沒有標準答案

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強有力的證據支持不同的猜想,是因為諾蘭故意讓結局如此開放,無法指向一個明確的答案。

這與影片的情感信息緊密相連。柯布已經在潛意識邊緣擺脫了梅爾的困擾,成功打開了心結。他對於自己是否處於現實世界已不再懷疑:他以前無法分辨現實和夢境,是因為他無法彌補自己對梅爾所做的事情,現在這個問題已經不存在了。

在情感層面上,當孩子們把頭轉過來的時候,柯布去看他們的臉,不是因為他確定自己在現實世界中,而是他決定接受這個世界,留在這裡。這就是為什麼他並不等著看陀螺的結果的原因(陀螺是否是他的圖騰已不再重要)。

當我們進入故事的關鍵切入點時,為什麼要顯示陀螺,這正是諾蘭開啟對話的高明之處。不顯示陀螺會更聚焦於柯布,但許多耿耿於懷的影迷可能會因此叫囂情節漏洞。顯示陀螺,但縮短鏡頭,則會讓所有觀眾不得不思索我們剛剛看了什麼。

所以最終,諾蘭為兩個核心故事(菲舍的父子關係和柯布的子女問題)帶來了令人滿意的結尾,然後留下一個值得玩味鏡頭,讓我們仔細回味。

喜歡這篇文章嗎?你同意哪種結局?你有完全不同的理論嗎?請在下面留言評論告訴我們。

相關焦點

  • 《盜夢空間》的結局什麼意思?
    《盜夢空間》的結局表面上是個開放結局,事實上結局已經定確定——主角柯布(「小李子」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終於回到了美國的家,見到了自己的孩子們。之所以有人說《盜夢空間》的結局匪夷所思,是因為片尾沒有給陀螺停下的鏡頭。
  • 盜夢空間的結局,圖騰的解讀
    昨天又刷了一遍《盜夢空間》,一直找不到它的結局是什麼?看到很多影評後才發現,結局在中間已經給出了、有很多觀眾認為《盜夢空間》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並不確定柯布最後是否回到了現實世界還是在夢境之中。因為在《盜夢空間》的結尾,柯布自己的圖騰——陀螺,並沒有停止的鏡頭,它在一直的轉著。
  • 10年過去了,《盜夢空間》結局隱藏的含義是經久不衰的原因
    #《盜夢空間》著名結局背後的真正含義常常被忽視,但這個結局隱藏的潛臺詞實際上是完美結局的來源。第一次,科布在圖騰停止旋轉之前就走開了,甚至不多花費時間等待它是否停止,而盜夢空間在觀眾發現真相之前就戛然而止了。如前所述,多年來,這部引人入勝的結局被不斷地剖析和辯論,如今諾蘭幸運地躲過了一次採訪,而沒有受到柯布最終命運的盤問。但是,雖然導演的意圖顯然是鼓勵一定數量的解釋和討論,但《盜夢空間》結局的真正意義往往被掩蓋了。
  • 電影《盜夢空間》:柯布到底醒過來了沒有?
    #要說近二十年來最好的電影,由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約瑟夫·高登-萊爾特、艾倫·佩吉、湯姆·哈迪、渡邊謙等主演的電影《盜夢空間》絕對能夠排得上號。事實證明,《盜夢空間》的確很有魅力,朋友看完後一直喋喋不休的和我爭論一個問題:柯布到底醒過來了沒有?要知道,《盜夢空間》有意思的地方當然在於講述了夢境的傳奇,非常具有想像力。但真正的魅力還在於,留下一個開放式結局,讓大家自己去猜想。對於這個問題,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
  • 萊昂納多:《盜夢空間》的結局我自己也看不懂
    如果不是2018年麥可·凱恩老爺子透露《盜夢空間》的真正結局,恐怕到現在還有很多朋友不明白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飾演的角色結尾究竟是在做夢,或是已經回到現實。
  • 諾蘭親手打造的夢境萬花筒,《盜夢空間》結局至今讓人猜不透!
    《盜夢空間》的劇情一直遊走在夢境與現實之間,因此這部作品被外界被定義為「發生在意識結構內的當代動作科幻片」。 整體來說,《盜夢空間》這部電影和諾蘭以往燒腦的非線性敘事結構和複雜的人物關係相比,《盜夢空間》中的主線故事簡單明了,也沒有過多的敘事情節。
  • 盜夢空間——從圖騰分析柯布的結局
    盜夢空間、黑客帝國是我認為在國外電影中必看的,因為其不僅非常具有深度(已經探討至哲學領域),同時還兼具非常可看性(商業片)。但這類電影最大的特點就是,迷惑特別多,或者說需要觀眾解讀的地方特別多。事實上這才是好的作品的體現。
  • 一枚戒指解釋,克里斯多福·諾蘭《盜夢空間》,柯布並不是在夢中
    在他的許多電影中,都會給觀眾們留下不少的懸念,其中就包括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主演的《盜夢空間》。《盜夢空間》的結局一直是被影迷們不斷討論的話題,但有電影中有一個細節,或許會解開結尾的謎團——柯布的戒指。自克里斯多福·諾蘭導演的《盜夢空間》上映以來,關於它的結局,已經被研究和討論了無數次,特別是觀眾們不斷地在討論著,柯布究竟回歸了現實,還是依舊在他的夢境當中。
  • 十年過去了,《盜夢空間》的結尾你真的看懂了嗎?
    《盜夢空間》上映至今,口碑票房可謂是雙豐收,並獲得了8項奧斯卡提名。然而,諾蘭的《盜夢空間》獲得的最偉大的成就卻是將存在於夢境中的分層現實嵌入到文化意識中。《盜夢空間》既引人入勝又令人憤怒,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其新穎的情節和令人驚嘆的表演,令人憤怒的地方在於其結局。
  • 從《紅辣椒》到《盜夢空間》,諾蘭到底是對今敏抄襲還是致敬?
    《盜夢空間》是公認的燒腦神片,這部豆瓣評分9.3的高分電影自2010年來一直穩居各大影評網站綜合排行榜前十。除此之外,《盜夢空間》更還囊括了含奧斯卡獎在內的大大小小13項獎,累計票房高達8.3億美金,位居全球票房第42位。
  • 《星際穿越》的結局到底意味著什麼?
    不過,這部電影的結局引起了一些爭議,因為與影片中一直遵循的科學基礎相背離,讓一些觀眾產生了誤解。庫珀進入黑洞的過程,以及我們在其中所目睹的超自然怪異場面,既令人困惑,又令人震撼,不過不僅在敘事上,而且在整個主題上,都將整部影片聯繫在了一起。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更深入地研究結局——到底發生了什麼,到底意味著什麼?整個故事講述了什麼?
  • 《盜夢空間》——一個精心搭建的多層世界
    初次看完盜夢空間時,被它所描述的走入一層層夢境直至潛入神秘的意識深處的超現實感徹底震撼到了。後來又看到了同樣寫夢境的動畫導演今敏的《紅辣椒》,才知道原來這路徑早有人走到。《盜夢空間》也是這樣作品的一部。多層夢世界首先《盜夢空間》構建了一個夢的世界,電影中分了五個層次:現實世界(飛機頭等艙),第一層夢境(城市街道),第二層夢境(酒店),第三層夢境(雪中堡壘),第四層夢境(柯布和Mal創造的世界)。
  • 被《盜夢空間》抄襲的《紅辣椒》,到底講了些什麼?
    比如這一部講述現實與夢境的電影:《紅辣椒》說到夢境,大家比較熟知的電影可能是2010年上映的《盜夢空間》。朋友跟我說,《盜夢空間》抄襲這部動畫片,但導演諾蘭並不承認,這是很久以前的事了。如果你初次看《盜夢空間》覺得眼前一亮,那麼比它更早出現的《紅辣椒》絕對會讓你更加驚喜!影片改編自日本科幻小說界「教父」級人物筒井康隆的封筆之作《夢偵探》,曾被認為是不可能搬上熒幕的科幻小說。但是今敏將它改編成功了,完美地融入了自己的創作風格,同時保留了原作的精髓。
  • 《信條》之外的諾蘭,巔峰當在《盜夢空間》時
    但現在還沒到時候,因為中間還有一部諾蘭的頂峰作品,我心目中他最高光的時刻,《盜夢空間》。如果說《黑暗騎士》只是一部諾蘭在傳統敘事框架下拍的精彩故事,那麼在本片封神後,從《盜夢空間》開始,諾蘭自己的風格開始被注入商業大片中。
  • 拓展項目:盜夢空間
    拓展項目:盜夢空間在開展拓展訓練項目的過程中,大家有接觸過盜夢空間這個拓展項目吧。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盜夢空間拓展項目,希望你們喜歡。盜夢空間:一拓展項目盜夢空間項目類型:團隊合作學員人數:10-30人總培訓時間:80分鐘項目布置:5分鐘項目進行:40分鐘
  • 《盜夢空間》你未曾想到的三維空間,真真假假難分辨
    盜夢空間劇照所以夢,到底是什麼呢?我是這樣認為的,夢是我們在心底最深的執念,是有一些不能在明面上表現上出來的東西,就在夢中出現了,且存留在了我們人腦中成為了潛意識。那麼這部影片《盜夢空間》出現的,無疑颳起了一陣旋風,也讓很多看過這部影片的人, 加入了《盜夢空間》的舌戰中。
  • 淺析《盜夢空間》和《功夫》的結尾,背後深層含義令人細思極恐!
    看完某部片子,以為自己已經瞭然於心,時隔許久重溫,卻又仿佛什麼都是陌生的。熟悉中帶著新鮮感。總能有新的發現創造重重驚喜。比如最近重溫《盜夢空間》。真的回頭再看,才發現自己當年錯過了太多細節。還有最讓影迷瘋狂的電影結尾:陀螺到底停了嗎?柯布到底回到現實了嗎?關於這個問題,諾蘭御用演員麥可·凱恩,透露了答案。他在接受 BBC 的採訪時表示,柯布回到了現實。在《盜夢空間》裡,麥可·凱恩飾演柯布的嶽父,盜夢理念的發明者。當初拿到劇本的時候,他也分不清現實和夢境,就嚮導演求教。而諾蘭這樣解釋:「有你出現的情境,都是現實。」
  • 《盜夢空間》萊昂納多為他人造夢,自己卻分不清真假
    《盜夢空間》2010年上映,由著名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編劇並指導,萊昂納多·迪卡普裡奧主演的懸疑片。2011角逐奧斯卡,獲八項提名並最終奪得包括最佳視覺效果最佳攝影在內的四項大獎,同年,獲金球獎多項提名。豆瓣9.0以上。
  • 從《盜夢空間》看《克萊因壺》,三十年前的VR構想宛如現實
    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本小說《克萊因壺》,是由日本傳奇推理作家組合——岡島二人在三十年前創作的,被喻為日本虛擬實境VR題材的開山傑作,超前了我們熟知的《盜夢空間》二十餘年。克萊因瓶,是拓撲學上的一個概念。然而在調查過程中,彰彥發現自己的記憶變得模糊混亂,他開始懷疑自己到底是身在遊戲裡還是遊戲外。下面,葡萄將藉由大家熟悉的《盜夢空間》電影,向大家展示這本神奇的小說。
  • 諾蘭經典《盜夢空間》公映 重築舊夢溫故知新
    影片今日發布「重築舊夢」版預告,帶人們再度遁入十年前那場驚世大夢,跟隨盜夢天團一起爭分奪秒完成多重夢境闖關……闊別十載震撼依舊,而如今重溫《盜夢空間》還有了新的理由與期待: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將登陸中國內地大銀幕。盜夢十年 相約影院解鎖回憶2010年《盜夢空間》首登銀幕,「夢中夢」的獨特設定、轟炸眼球的視覺奇觀,一時間被眾多影迷奉為神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