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讓人不能理解的故事,真實而又遙遠

2021-01-20 大老王影像廳

最近非常有名氣非常讓人覺得好的故事,《我們與惡的距離》不知道大家看過沒,其實小編在看這部電視劇之前,只是看它的名字的話,真的以為這是一部非常清新脫俗的電視劇,直接從善惡的內部來給大家呈現整個劇情。但是在看過之後發現其實不是那麼回事,故事的內容其實還是比較平凡的。沒有什麼非常讓人不適的內容,也沒有什麼讓人覺得非常有深度的東西。

在小編看來,故事中的中心人物就是那個李律師,整個人的三觀都是非常正確的,而且要是沒有他的話後續的故事應該也是發展不起來的,只會跟著故事中本來存在的惡意,然後走向讓人覺得非常不爽的結局。很多人都說這個律師是一個聖母,小編也覺得是,小編個人覺得這個律師簡直是一個妙人,堅持自己的初衷,他為了自己的工作犧牲了很多。

《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直接就開始討論人性的,而是從一個職場的故事中開始的,在這個職場故事中交錯著各種人物,這種看起來很是複雜的劇情其實也是比較明了的。故事中的職場故事非常的真實,女主角賈靜雯女士表演的也非常的自然,而且人物也是有著自已的底線。故事中賈靜雯是一個電視臺新聞臺的大姐大,本來這種新聞臺都是有一些奇怪操作的,比如過分的報導之類的,但是在故事中女主卻一直堅持著自己的底線。

其實在故事的前半段,基本上沒有什麼對社會性問題和人的人性問題有所涉及,在小編眼中基本上都是一些家長裡短的東西,非常普通的發生在每一個家庭之中,這種電視劇怎麼看也不會有9.5分的高分才是。不過在故事的後半段整個劇情都變了個模樣,讓小編本人都大吃一驚,故事一驚開始有了早該就出現的問題了,一些讓人難受的悲劇橋段也開始慢慢上演。

其實這些故事真的是在每一個家庭都有發生過,我們在看電視劇的時候是有一些不太真實的感覺,但是這樣的故事真的是一個讓人覺得身臨其境的故事。因為太過於真實了,反而讓觀看的觀眾們覺得不真實。小編本人其實是覺得這樣的橋段是真實而又遙遠的,小編覺得自己可能一輩子都遇不到這樣的事情,但是把自己的經歷加速壓縮一下,看起來真的也像一部不可思議的電視劇。

對於《我們與惡的距離》小編也不好再發表什麼看法了,我個人是非常喜歡這部劇的,但我又真心的說這個故事有點不適合當電視劇播出,要是一個可以一次性看完的電影就好了,不知道大家是怎麼想的呢?

本文整理百家號平臺大老王(博主)完成 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我們與惡的距離
    這名司機是否真的存在心理問題,我們不得而知,可是他所承受的一些「不公和被拋棄」,的確應當有關部門沒有及時處理而產生的結果。司機遇到強拆,他的生存受到了真實的困難,因為自身利益受到了嚴重的侵害,某種意義上,他被「忽略和拋棄」了,當一個人的生活看不到希望,身邊沒有物質需求可以支撐時,很大程度上心理會演變,原本不屬於自己的靈魂突然跳了出來,面對著社會的無辜宣告。
  • 劇評:《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去年有一部炙手可熱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當時看到好多閨蜜、同學們紛紛在朋友圈吹爆這部劇,網上也是好評如潮,我就挺想抽時間觀瞻一下。但是,去年由於一些原因,還是將這部劇擱置了:一方面,我當時沉迷於《明朝那些事兒》,另一方面,去年經歷了好多波折,擔心這部劇太過壓抑和黑暗,也就沒有勇氣去觀看了。
  • 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沒有人是局外人
    今天,小編想為大家安利一部臺灣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早前因為豆瓣高分有注意到,但是開看一集氛圍太壓抑沒堅持住,畢竟我一般都選治癒一類的,人生都那麼辛苦,看個劇就不要太難為自己。這次終於看完了,還好沒有一喪到底,也有慢慢被時間刷掉悲傷和壓抑。
  • 《我們與惡的距離》,只在一念之間
    網易雲音樂推薦的新歌《別讓我走遠》,借著其慵懶但不失深刻的聲線一下洞穿了耳膜,再細細琢磨歌詞,順藤摸瓜,第一時間注意到了《我們與惡的距離》。但相比而言,新聞行業和律師行業才是現實中與我們最貼近的行業。《聚焦》面對多方壓力不動如山的豪邁,還記得《匹諾曹》中的那段話:真相就像碎片一樣散落在四處,從來不肯讓我們看到他完整的面目。當我們所找的東西不是真相的時候,真相會向我們發出瑣碎而又微弱的人信號,那就是懷疑。於是看似完美的真相,並不相稱的細微碎片,懷疑。
  • 《我們與惡的距離》刺入善惡混沌的灰色地帶
    《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部由真實案例改編的、發人深省的臺劇。雖然只有10集,卻囊括了許多深刻的社會問題。這樣優秀的電視劇,在華語電視劇史上也十分罕見。它引發了人們關於善惡標準的思考與討論,也讓我們看見了人性的複雜與掙扎。
  • 你理解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愛情、友情、還是親情!
    人生中最遙遠的距離是什麼?不同的人對著句話都有著不一樣的理解。老話說得好百人百姓百脾氣,每個人對任何一件事的判斷都會帶著他自己的個人主觀意識。沒有什麼錯或對只是我們每個人站在的角度不同,那這邊就跟著小編我們來一起看看哪些是最遙遠的距離。有人說是愛情……愛情是什麼?
  • 《我們與惡的距離》憑藉著什麼拿到了豆瓣9.5高分?
    《我們與惡的距離》感人至深的真實呈現《我們與惡的距離》以殺人犯、被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媒體和律師等多角度闡釋了一場無差別殺人事件背後的糾葛。劇中題材尖銳地揭露了犯罪者的心理、律師的使命、媒體的義務、法律的存在性與落實性等現實性問題,反映了沉重又真實的社會現狀、壓抑而麻木的人性百態。
  • 女生吃飯被下「催情藥」,男生稱是惡作劇:我們與惡的距離並不遙遠
    更可怕的是,這件事是熟人作案,讓你防不勝防,原來,我們與惡的距離並不遙遠。02.後臺有個女生跟我私信。她說前段時間跟一個同學相聚,在酒吧喝了一杯酒後,就感到迷迷糊糊。萬幸的是,男生在帶她走的時候,引起旁邊人的警覺,這才讓女生避免了陷入更大的困境。我們總以為,生活中要防範陌生人,這種思維就給了熟人作案可趁之機。有一個現象叫"燈下黑",意思是我們對發生在身邊很近事物或人沒有覺察力,很容易將注意力放在稍遠的地方。
  • 賈靜雯:《我們與惡的距離》告訴我們人在感性與理性之間需要克制
    賈靜雯:《我們與惡的距離》剛開始看到的劇,剛開始是覺得題材好玩,想看看而已,後來慢慢的看著劇的同時我也在思考什麼是壞人? 什麼是惡人? 有明確答案嗎?壞人在字典裡,一般意思是說一些從事不法活動的人,偷雞摸狗,施詐,陷害等等表示這些人品質惡劣。
  •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是心與心的距離
    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不是天際,不是海角天涯,不是愛也不是恨,而是曾經熟悉的人,漸漸變得陌生,漸行漸遠。生活中,人心越來越躁動不安,人心越來越漂浮不定,太多太多的走著走著就散了,太多太多的人處著處著就分手了……成年人結束一段關係的方式,並不是爭吵和崩潰,也不是謾罵和格鬥,而是一種默不作聲的疏遠和悄無聲息的離別。人與人相處,大都源於陌生,止於客套。成於真實也敗於真實。
  • 《我們與惡的距離》:善與惡的界限如此清晰嗎?
    臺灣中的一部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網絡上引起了廣泛關注,豆瓣給出了9.4的高分,也許是因為劇中的故事是現實生活中的紮根,改編自臺灣的「小燈泡事件」,具有社會問題的真實性和代表性。《我們與惡的距離》由林君陽導演,由賈靜雯、吳慷仁主演,賈靜雯在劇院裡扮演宋喬安,她兒子因接電話疏忽而在兇殺案中喪生,她的家庭不再令人滿意了,因此老公和她的女兒背離了她,所以他們「被害者」是好的一面。然而在工作場所,宋喬安變成了「加害者」的形象。
  • 《我們與惡的距離》:世界雖然太雜亂,但希望就藏著雲的後面
    今年的這場瘟疫,就像一個放大鏡,讓我們看清了太多的人和事,終於發現,這個世界上,好人是真好,壞的人是真壞,蠢人是真蠢,善良的人,也是真善良。也正是在這場疫情期間,戰臺烽看了一部來自海峽對岸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感觸頗多。
  • 豆瓣評分9.4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如何做到驚豔了眾人
    我們跟惡之間的距離究竟有多遠?這個值得我們深思的話題在一部電視劇中給了我們啟發。本來以為是善,卻已經是惡。其實好人或是壞人並沒有標準的答案。《我們與惡的距離》在臺灣開播,一共有10集。播出之後口碑爆棚,被網友稱為「年度最佳華語劇」,這個稱號當然也是名副其實的,畢竟像這樣高質量的華語劇已經越來越少了。
  • 【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豆瓣評分9.4!
    我們與惡的距離 我們與惡的距離 (2019)導演: 林君陽編劇: 呂蒔媛
  • 《我們與惡的距離》評分高達9.5,劇本深入人心,多角度解析人性
    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有貪念,而每個人有時候都會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慾,做出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今天給大家講述一部影視劇,帶你了解人性,關於《我們與惡的距離》,你的了解有哪些呢?我們與善良、與邪惡,其實並沒有多大的距離,他們始終相知相伴,但雖然如此,人的初心還是善良的。而《我們與惡的距離》向大家展現的,除了被害者的痛苦之外,還有殺人犯家庭的悲哀,這部劇真正的向眾人展現了人性的善良與邪惡、人性的美麗與醜陋。
  • 好人真好,壞人真壞,《我們與惡的距離》刺入善惡混沌的灰色地帶
    今年的這場瘟疫,就像一個放大鏡,讓我們看清了太多的人和事,終於發現,這個世界上,好人是真好,壞的人是真壞,蠢人是真蠢,善良的人,也是真善良。也正是在這場疫情期間,戰臺烽看了一部來自海峽對岸的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感觸頗多。
  • 最遙遠的距離
    本期,我們邀請北京四中的同學們,談談他們心中「最遙遠的距離」,裡面有兩代人的代溝,有親情的眷戀,有成長的渴望,還有未來的憧憬……三十年有多遠北京四中高二(8)班 於天瀟有一種距離,叫做咫尺天涯,兩顆心的距離,或許不可以用米或者千米來衡量。三十年,是一個四十六歲中年男子和一個十六歲小女孩的距離。
  • 可以說《噬罪者》,是比肩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的作品
    去年最讓人驚喜的就是《我們與惡的距離》,目前豆瓣評分9.5分。《我們與惡的距離》是一個扣人心弦的故事,以一個槍擊案件為基礎,通過兇手、受害者家屬、兇手家屬和旁觀者的視角來探索深刻而現實的主題。另一部精彩的中國劇《噬罪者》誕生了,而《我們與惡的距離》有著同樣的魅力,主題也很相似。《噬罪者》由莊開勳、夏于喬、曹燕豪、蔡淑珍、林子喜等明星主演,共13集,已全部播出。豆瓣評分8.0分,從整體質量來看,是被低估的,比較合理的分數應該是8.5分以上,分數只有300人左右,看的人數比較少。
  • 《我們與惡的距離》觀後感
    最近看了一部新的臺劇《我們與惡的距離》講述的是犯罪與人性的故事。劇中還有很久沒有在臺劇中出現的賈靜雯。在這部劇裡我看到了許多人性的交織。究竟什麼是對什麼是錯呢?
  • 2016高考作文熱點素材:最遙遠的距離
    有人從天文學的角度說:還在不斷擴大、無從探測邊界的宇宙,就是最遙遠的距離,也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生與死的永遠分別;更有人說:最遙遠的距離,是我就站在你面前,你卻不知道我的心思。   請以「最遙遠的距離」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