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特別意義的包裝袋,通常會被疊好放好,用作紀念。而有些包裝袋,則會在母親的清潔行動中實現二次價值。
在顏值經濟下,品牌會為「面子」(包裝)投入大量精力和創意。所以可能僅僅因為一個包裝,就會刷新你對品牌的固有印象。
接下來,我們就介紹一些有「喧賓奪主」之疑的包裝。
僅售4.5元,可承重25公斤的宜家「FRAKTA」購物袋,除了購物功能之外,更是一個硬核的「移動廣告」。
宜家近期還推出Knorva漁夫帽,為「FRAKTA」這枚大IP繼續創造流量,之前就有Pleasure、Nother Studio等品牌爭相創造了一系列「日常用品」,口罩、挎包、鴨舌帽,甚至內褲都有,也許Ikea特有的編織塑料材質能為重要部位「保駕護航」。
球鞋屆數一數二的廠商,在鞋盒玩法方面自然不會落後。其中花樣變化最多要數SB Dunk系列。20世紀90年代正值街頭文化崛起,為了在滑板市場提升知名度,Nike在SB Dunk鞋盒上同樣保持著高頻率的更新速度,聯名款更會採用特殊設計裝扮,例如Concepts x Nike SB。
並不是每雙聯名鞋都有特製鞋盒,因此特製鞋盒成為限量中的限量,也許往後「曬」鞋盒更能彰顯OG身份。
從塑料包裝袋到雙孔手提紙袋,再到現在環保紙質袋。優衣庫購物袋幾經變化,目標都是為了環保,其實也能理解,作為那麼大的品牌,環保意識還是得站在前面。
今年優衣庫還在部分門店推出可重複使用,更環保的購物袋。按照這樣發展,往後我們逛優衣庫會不會像逛市場買菜一樣?
除開奢華的限定聯名版本,我們常見的G-Shock系列包裝都是經典六邊形鐵盒,但其實,還有兩款——禮盒和膠盒。
其中皮質禮盒和紙盒版本一般是日本限定。皮質禮盒裡有小枕頭和掛牌,很多聯名表款或者高性能款都會用皮質禮盒包裝,例如著名的「泥王「。紙盒則用於相對較為便宜的表款,像是「小黑方塊」。
用紙盒包裝更能體現G-Shock的硬核,畢竟G-Shock不怕摔。
有些品牌的包裝不僅為了美觀,還得要具有「傳宗接代」的作用。
由於C2H4的品牌特性,幾乎與之聯名和推出的產品都與化學製品有關,因此與Asics合作時,直接將包裝化學用品的真空包挪用在鞋履上,增加科技感的同時減少空間佔用,隔絕空氣中的水分和微生物,「保質」能力大大提升。
大膽猜想,真空包裝是否可以傳到孫輩那輩還依舊有嶄新的風貌,打開的時候,會不會還有「內味」?
蘋果歷代的包裝盒都是四面方正,設計簡單,甚至被人們調侃為「貼圖磚家」,但其中隱藏著其他公司無法追趕的精湛技藝。
據與蘋果有合作關係的製造廠的村上社長說,蘋果包裝盒的成本比高檔手錶包裝盒價格還要多一倍,還要有強烈的剛性感,稜角分明,更是難上加難。村上採用的是反覆實踐的「V字切割法」,平時用到這種手法的是1顆要價1500日元的寶格麗巧克力包裝盒。連習慣專注工匠精神的日本民族對蘋果紙盒的製造也大呼「變態」。
講到包裝袋,少不了各類買手店的包裝袋,像是Opening Ceremony的銀色手提袋、Antonioli黑白相間的紙袋,都是值得收藏的良品,但在實用性上,如果與潮流選貨店Beams「最能打」的袋子相比,就略顯遜色。
Beams購物袋,除了有手提掛耳,還在左邊安裝了棉麻質的抽繩,購物時手上沒地方拿,還能背著,多買兩件回家也是so easy。不愧是著名集合店,促進消費的方式特別「腳踏實地」。
看了那麼多具有品牌特性,且富有設計感的包裝袋,來瞧瞧Alexander Wang與Adidas合作的包裝,打破常規,但也算是意料之中,竟然用清潔必備的垃圾袋作為包裝袋,還用貨車作為發售場地。
雖然是極具Alexander設計的「叛逆」和「顛覆」感,但對於排了五個小時才等到發售的朋友們,給他們一袋「垃圾」,應該是又驚又喜。
包裝這回事,果然要得懂得幾分「人靠衣裝「的道理。
試想一下,如果設計養眼、有意思,甚至打破邏輯,是不是會激起大家好好保存它們的心思,甚至激發再利用的熱情,但更重要是,讓我們收穫多一份產品以外的快樂。
最後,在評論區「分享」印象深刻的品牌包裝袋,即有機會獲得ASA X 摩登天空MVM 限量玩偶一個。
Editor :N.dnnn
Art Editor:浩
Assistant:Jar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