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形意拳——五行拳之劈拳

2020-11-24 騰訊網

演練者:車潤田先生

五行拳是形意拳之綱,它包括:劈、崩、鑽、炮、橫五種拳法。

古人以金、木、水、火、土分別代表這五種拳式,總稱五行拳。

其它各式拳法多由此演變而成,動作簡單,規格嚴謹,發勁平衡,剛柔兼用,左右交替反覆練習。

初學者必須通過五行拳練習打好基礎。

五行拳的動作說明如下:

劈 拳

劈拳屬金,是陰陽相合、上下內外、一氣之起落也。其形似斧,上下運用有劈物之意,在腹內則屬肺,在拳中則為劈,肺者生氣之原,乃五臟之華蓋,吸之則滿,呼之則虛,一呼一吸,呼吸自然,其勁順,則肺氣和,其勁謬,則肺氣乖。

夫人以氣為主,氣和則體壯,氣乖則體弱,體弱必生病,而拳亦不通矣。故形意拳練習以劈拳為首,亦即以養氣為先務也。

(一)預備式:與三體式完全相同(圖6)

(二) 右劈拳:由三體式開始,左手下落變拳內旋由胸前向上鑽出(也可用掌),拳心向內,高與口平,左腳向右前方墊半步,腳尖向前,右手變拳收回停於右肋外側,拳心向裡,此時身體稍偏於右側(圖7)。右腳向前邁一大步,腳尖向前,左腳隨即跟進半步,腳尖裡扣,同時右拳變掌,由左拳心上面向前劈出,掌沿向前,拇指張開,虎口撐圓,其餘四指微微曲攏分開,高與眼平,左拳隨之向內翻變掌收回停於腹前,掌心向下,眼看右手虎口(圖8)。要點:左拳向前伸鑽時,要與左腳墊步動作同時進行;右掌向前劈打,右小臂要屈肘向裡裹勁,促使小臂和掌發出向上措撞之顫力,並與右腳前進協調一致,頭向上頂,項要豎直,舌頂上顎,下頦內收,沉肩墜肘,提胸收腹,氣歸丹田,臀部前突,足趾抓地,周身內外合一,精神貫注。

(三)左劈拳:右掌下落變拳內旋由胸前向上鑽出,高與口平,右腳向左前方墊半步,腳尖向前(圖9)。左腳向前邁一大步,右腳隨即跟進半步,腳尖裡扣,同時左掌由右掌心上面向前劈出,掌沿向前,拇指張開,其餘四指曲攏分開,高與眼平,左拳隨即變掌收回停於腹前,掌心向下,眼看左手虎口(圖10)。這樣左右式交替向前打去。要點:與右劈拳完全相同,惟左右相反。

(四)劈拳回身式:向前打至適當位置,打出左劈拳後,以兩腳為軸,身體由右轉向後正方,同時右掌變拳向前鑽出,拳心向內,同時左手臂由上向回畫弧,落於腹臍左側,掌心向下,眼看右拳(圖11)。要點:轉身鑽右拳與左掌收停的動作要協調一致,一氣呵成,沉肩墜肘,周身合一。上式不停,右拳式不變,右腳向左前方墊半步,左掌由右拳心上面向前劈出,(圖12),然後向後右前方墊左腳進右腳打出右掌,成右劈拳式,如此向來時路線打回去,動作與來時相同,惟左右方向相反,往返趟數多少,根據個人體力和場地條件靈活掌握。

(五)劈拳收式:往返打至起式的位置,打出左劈拳之後,按照回身式做法向後打出右拳(見圖9)後,右腳向後撤一步,左腳前墊半步,左掌屈臂向前伸出,高與口平,五指曲攏分開,掌心向下,右掌經左掌背上面,收回停於左肘下面,掌心向下,眼看左手背(挺腕俯掌三體式),(圖13)。要點:頭上頂,項豎直,下頦內收,沉肩墜肘,兩手向下按勁,其他要求與三體式相同。

(六)歸氣法收功:動作和要點與盤根收式完全相同。形意拳各種拳法套路的操練,都以此挺腕俯掌三體式為收式,以盤根收式的歸氣法收功。

相關焦點

  • 淺談傳統武學形意拳五行第一拳是掌非拳的母式「劈拳」
    #筋骨開發#形意拳的劈拳是形意門裡有很多東西都看似不合理,出拳擰裹鑽翻,初學出拳要多彆扭有多彆扭。然而,恰恰這「看似不合理」和「彆扭」,共同構成了形意拳。形意拳之劈拳,是五行拳的第一拳。形意拳五行拳的橫拳是「母拳」,然而,練習形意拳都要從劈拳開始練習。這是因為按照陰陽五行原理,劈拳潤肺,只有通過練習劈拳,才能先把肺葉打開,才不會「炸肺」。
  • 形意拳開門第一拳劈拳,到底要你練什麼?別再瞎跑趟子了
    7.形意拳開門第一拳劈拳,到底要你練什麼?中西拳到底不同在哪裡?本文給你解惑。本專欄既然以劈拳為名,都寫到第7篇了,也該說一說劈拳了。嗯,但凡對形意拳稍有了解的人,都應該對劈拳不陌生,劈拳是形意拳開門第1拳,是打開形意拳之門的鑰匙,劈拳練不好,你始終都是個門外漢。
  • 劈拳之藝‖用劈拳展現形意拳博大精深,管窺劈拳大成之相
    20.劈拳之藝‖用劈拳展現形意拳博大精深,管窺劈拳大成之相題外,這一篇想寫成傳承之章,這是對劈拳的總結文字,不僅是我個人的練用之見,是我所能直接間接接觸的所有前輩,之人,之文,之技,之術,之藝,同門研習之得,之悟,最終歸為一用,這個劈拳是什麼?
  • 從傳統武學內家拳「形意刀」和「形意槍」淺談形意拳之「橫拳」
    形意拳心正、意正、氣正、形正,至正至剛,講求的是儒家的溫良恭儉讓,是道家的陰陽之「道」,是佛家的大慈悲心懷,怎麼又會出來一個什麼蠻橫不講理的「橫」?這簡直是對於形意拳的詆毀和污衊!橫拳屬土護脾,土生金而克水。
  • 形意拳,實戰性最強的功夫
    太極形意拳,被劃分為內家拳一脈,實則是內外兼修的拳法。開始的形意拳又叫心意六合拳,追求心意相合,意氣相合,氣力相合,肩誇相合,肘膝相合,手足相合。達到內內相合,外外一體,內外相通,渾然一體,自然天成,綿延不絕之境。
  • 形意拳:拳無拳,意無意,無意之中是真意
    形意拳與太極拳、八卦掌齊名,同屬內家拳。打法多直行直進,與八卦之橫走,太極之中定有顯著差別。形意拳,又稱行意拳。雖然起源說法不一,但廣泛認可的最初創始人是明末清初山西蒲州人(今永濟市)姬際可。形意拳創立之初叫心意六合拳,即心與意合,意與氣合,氣與力合,肩與胯合,肘與膝合,手與足合。要知道形意拳是心意拳的增強版,而不是獨立出來的東西。現行流傳的形意拳為道光年間河北深州人李洛能在心意拳的基礎上改革創立而成,形意拳講究內意與外形的高度統一 。後世尊李洛能為形意拳祖師。
  • 宋氏形意拳郝紹華 盤根練法
    宋氏形意拳郝紹華 盤根練法 【武術之家的故事】 【武醫之家】 你若喜歡,點個在看
  • 淺談傳統武學內家拳之形意五行拳「崩拳」的幾個階段
    形意拳的崩拳,衲子開始是坐著練習的。其實,不光崩拳如此,五行拳一開始都是坐著練習的。坐著的狀態下練習一段時間,真正掌握所有動作要領之後,才是定步練習和活步練習,活步又分為跟步崩拳、順步崩拳和拗步崩拳。現在很多人學習和教授形意拳,上來就是活步崩拳,這在形意拳來說,是非常忌諱的事情!老輩兒人教拳,這是絕對不允許的。因為學拳容易改拳難!真正理解和掌握形意拳的動作要領,是很困難的,這也就是為什麼說形意拳易學難練、易學難精的原因。崩拳起意在大敦,崩拳是胯打。
  • 形意拳的說手與實戰
    郭雲深大師為形意拳實戰派領軍人物,以半步崩拳打天下著稱,其實這就給了後人一個啟示,形意拳該如何實戰,那即是簡單直觀,形意拳裡面的招式不算太多,饒是如此五行十二形全部運用起來,沒有高出對手數十倍的功力,也是無法做到的;最簡單有效的就是精煉一兩種招式,反覆練習,直到形成信手拈來的本能,就如同張嘴吃飯一樣自然,再加上過人的功力,那就一定可以實用了
  • 形意拳與內外三合,終於說明白了!
    六合訓練的初步是無極式站樁和三體式,進而在五行拳和十二形拳中達到合一的境界。1、形意拳概述形意拳來源於心意六合拳,兩者皆以「六合」為功法。心意六合拳的拳名含義是:用腦子思維整合六合的拳術。形意拳的拳名含義是:形體和思維統一的拳術。
  • 郭雲深曾以半步崩拳打天下,劈拳若不苦練,步法再好也是枉然
    在內家三拳之中,形意拳以剛猛直取見長,武林中有一句話來形容:太極十年不出門,形意一年打死人。這說明,形意拳見功快,若能刻苦練習,一年便能克敵。而作為形意拳最基本的五行拳中,劈拳又是最基本的拳法,若不練好,做夢也別想成為形意高手。
  • 形意拳到底有幾個套路呢?
    形意拳是三大內家拳之一,以三體式樁功為基礎,以五行拳為母,五行拳可演化出十二形拳,是不可多得的民間傳統武術絕技。三體式,五行拳,十二形拳都是以單操手的方式出現,左右相同,姿勢相反,並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那種套路,它們是形意拳的基礎。
  • 形意拳總也練不上道,劈拳掌握不好,可能這個道理你不明白
    形意拳就是要把橫向的力轉為縱向的力。在打拳的過程中,始終是豎肘。最直觀的要求就是肘始終要貼肋進出。上臂能夠貼身,才能藉助身上的力量,手臂才能不用力,拳才能有威力。你在這種狀態下和人交手時,別人才能找不到你的力量,因為你的力量不在手上,不在胳膊上。網上現在有很多講解形意拳的視頻,那肘都橫起來了。用肘打人直接用橫肘擊。
  • 聶楓:形意拳與意拳之比較
    肢體中處處相互連通,構成一個整體,相互呼應,一動無有不動,無點不彈簧,以便能夠在不同情況下隨機隨勢發力應付技擊之需。」 想起李老師曾經教訓我的一句話:「形意拳不練硬功,不練筋肉,筋肉也不做功。」如今大體都公認意拳能打,然練意拳的也不練肌肉,也不練硬功,功夫都是一站而得。可能有站不出來的又去練別的,這個不在此列。
  • 李洛能形意拳論之一
    李洛能著《形意拳譜》。李洛能先生從師戴龍邦先生習練心意六合拳,經其手發展出十二形並更名為形意拳,李洛能先生可以說是現代形意拳的祖師爺,所以先介紹李洛能先生的拳論。李洛能先生的拳論特點是通篇講周身各部位合一,應該說是內家拳中最好的拳論之一。
  • 有的人把形意拳練成四不象,不得法,怎麼辦?
    今天接著往下寫劈拳,應該是第18篇了吧,離整個專欄的結束,一步之遙了。咱們先說點題外話。說什麼呢?朋友們,說實話,不知道說什麼。但就是想說點什麼。從開了這個號,寫形意拳的文章,有一年了,文章寫了沒多少,寫的很用心,每一篇文章,都可以說是嘔心瀝血。
  • 形意拳比詠春拳厲害嗎?
    武術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練武的人才有強弱之別。如果對武術都理解分為三層境界,那麼說這句話的人只達到了第二層。普通人對武術的理解相當淺薄,停留在表面這一層,就好像在幾十年前都認為中國武術天下第一。一些人認為任何武術都有各自的長處,並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練武的人才有強弱之別。持這種觀念的人不在少數,就連甄子丹也是這麼說的。居然把話說的這麼圓滿,實在是枉為習武之人,高就是高,低就是低,拿出練武的剛直精神才行。詠春拳號稱一個打十個,甄子丹也經常耍一耍他的詠春拳,而且是有模有樣的。只有抬高詠春拳,才能捍衛曾經說過的話,「我要一個打十個,我是宇宙無敵」。
  • 淺論形意拳正確的練習方法~《橐龠集》功法篇
    形意五行拳之劈拳文‖橐龠先生 郝山指練習形意拳的正確方法現代習形意拳者眾,但得其法而有所成者寡。又應該如何正確練習形意拳呢?正確練習形意拳會達到什麼樣的功態?簡述如下:一、初學者最易犯的弊病觀現在練習形意拳者,包括一些練習多年的,練習之時常剛猛有力,跺地有聲,其皆為不得法。
  • 形意拳「鷹捉」在實戰中的運用
    昨天我們講完刮地風,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形意拳中的鷹捉。 外人看來就是一樣的在打劈拳,那它的內涵是什麼呢、鷹捉,取形於雄鷹搏兔,形意拳譜中提到「勢勢不離鷹捉、把把不離虎撲、招招不離虎抱頭、步步不離刮地風」,「鷹捉」作為核心技術之一,有其獨到之處。如果說「虎撲」主闖勁,往前撲進的身勁,「鷹捉」則為上下的勁力為主,一旦進身,「起落勁」則佔了主導作用,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