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位讀者您好,今天為您介紹中華傳統紋樣之蝙蝠紋。現實生活中,蝙蝠雖為人們所厭惡懼怕,但在傳統文化中,蝙蝠諧音「遍福」,體現著人們追求幸福吉祥的心理。蝙蝠紋在戰國時已有,但在清代使用最廣泛,不但瓷器、服飾、建築、首飾等,都各有應用。
這是一個光緒年間的紅礬石榴蝙蝠紋瓷盤,石榴寓意多子,蝙蝠諧音「福」,此盤花紋取的是「多子多福」的美好寓意,現在許多瓷碗底部亦可見蝙蝠紋樣,例如五隻蝙蝠紋則寓意「五福臨門」。
這是一尊清代酸枝木鏤雕蝙蝠紋四方臺座,蝙蝠紋清晰可見。
清朝時期,蝙蝠紋不但應用於建築、餐具等方面,更為日常的服飾、首飾方面也能見到它們的身影。如圖是一件清代女子的旗服,可見藏青底色,兩側開裾,衣服整體滿繡了蝙蝠紋,壽山,立水,八寶紋等吉祥的紋樣。
一件清代的雕刻為蝙蝠紋的白玉佩。
文房四寶中也有蝙蝠紋的身影:一尊清代端石硯臺,硯臺裝飾形狀為蝙蝠紋。
如圖是一支清代蝙蝠紋樣的女子髮簪。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