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六百年鑑賞④|傳統工藝裡的蝙蝠: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2020-12-06 澎湃新聞
雖然新冠病毒的原始宿主與蝙蝠不無關係,然而蝙蝠何罪?

蝙蝠」,在漢字中諧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納吉之意。在中國傳統吉祥圖案中,如果要選一個應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的話,蝙蝠一定是少不了的

今年是故宮600年誕辰。「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的「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即是故宮博物院工藝美術藏品中的蝙蝠形象。
故宮博物院藏的金鑲寶石蝙蝠簪

提起蝙蝠,由於習於夜間活動,一般人對其印象似乎並不佳,在民間故事中,也多是充當「騎牆派」的典型。然而,在中國吉祥崇尚習俗中,因其諧音,卻是「福」的象徵,堪稱是中國祈福第一吉祥物。蝙蝠是哺乳綱,冀手目動物的通稱。對於這種形體奇特的動物,中國民間俗傳是老鼠吃鹽變成的,這是一種誤說。蝙蝠和老鼠並沒有分類學上的親緣關係,只不過其外形有某種相似而已。古人也以鼠稱呼蝙蝠,叫做「天鼠」、「飛鼠」或「仙鼠」。由於蝙蝠會飛,多在夜間行動,也有「夜燕」別名,但比較正式的名稱是「伏冀」。《本草綱目》引唐人蘇恭之語;「伏冀者,以其晝伏有翼也。」

對於這樣一種神秘物種,古人對其形象的最早記錄卻可追溯至新時器時期紅山文化的玉蝙蝠。此後在商代、漢代、魏晉南北朝時期都可見到帶有蝙蝠紋飾的器物。其中在我國出土的西漢蝙蝠形柿蒂座連弧紋鏡,其柿蒂構成蝙蝠形,旁有鐫刻的銘文「長相思,毋相忘,常富貴,樂未央」。顯然,這裡的「蝙蝠」是富貴之「富」的諧音與形象化。這一時期的蝙蝠形紋飾造型基本把握了對象的基本特徵,具有直觀性的特點,用剪影式、單純化的形象來表現生命的姿態。紋樣既寫實又誇張,單純洗鍊、粗放古樸,不視細節修飾,也沒有個性表達,表現的是異常簡潔單純的粗輪廓粗線條的整體形象。是一種粗輪廓的寫實,不拘泥於細節,構成一種古拙的風格,呈現出中華本土的藝術審美傳統。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作為象徵「福」的吉祥物,蝙蝠在明代已經普遍流行,清代帶有蝙蝠形象的各種祥圖案更是屢見不鮮。例如:幾個童子抓蝙蝠往罈子裡裝,構成「納福迎祥」圖案,二隻蝙蝠稱「雙福」,五隻蝙蝠組成「五福捧壽」、「五福和合」、「五福臨門」、「五福長慶」、「平安五福自天來」等五福系列。更多的是與其它吉祥物配合,演繹出「福壽如意」、「福山壽海」、「福分無疆」、「福緣善慶」、「翹盼福音」、「引福入堂」、「多福多壽多貴子」等眾多的流行圖案,不勝枚舉。如果在中國傳統的吉祥物中選一個應用最廣泛、最具代表性的吉祥物的話,非「蝠」莫屬。

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蝙蝠」紋飾在陶瓷、漆器、服飾、家具、文房等生活用品中隨處可見,它們或是以礬紅彩繪就「紅蝠」,寓意「洪福齊天」;或是與「壽桃」相結合,寓意「福壽雙全」;或是與牡丹、蝴蝶相結合,寓意「富貴萬壽」;或是五蝠圍繞一個「壽」字,寓意「五蝠捧壽」……其變化之豐富、應用之廣泛前所未有、令人驚嘆。

一、「洪福齊天」

紅彩蝙蝠是清代瓷器上常見的吉祥紋飾之一,因「紅蝠」諧音「洪福」,故清代瓷器多以紅色蝙蝠紋寓意「洪福齊天」。

松石綠地礬紅彩雲蝠紋葫蘆瓶松石綠地礬紅彩雲蝠紋葫蘆瓶,清乾隆,口徑3.5釐米,底徑11.4釐米,高33.3釐米。

葫蘆形瓶是中國古代陶瓷中的傳統造型,葫蘆的多籽與纏繞的藤蔓被人類賦予多子多孫和延綿不斷繁衍的含義。葫蘆也是道教的聖物,既是通往仙境的法物,也是存放金丹的容器。

此瓶呈寶葫蘆形,小口,短頸,上腹較小,下腹較大。束腰。圈足。瓶內施松石綠釉,外壁松石綠地礬紅彩雲蝠紋裝飾。圈足內施松石綠釉,外底中心留白,礬紅彩單方欄內署礬紅彩篆體「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款。瓶上的「紅蝠」與「洪福」諧音,寓意「洪福齊天」。

從器型看,此瓶造型飽滿端莊,無論是紋樣還是造型均反映了乾隆時期對「福文化」的理解和追求。

黃地粉彩紅蝠紋盤黃地粉彩紅蝠紋盤,清同治,高2.8釐米,口徑7.7釐米,足徑4.2釐米。

盤敞口,弧腹,圈足,足內紅彩書「同治年制」4字楷書款。器裡為黃地紅彩蝙蝠紋裝飾,蝙蝠紋以紅彩勾邊,再描一層金彩,內填紅彩,其羽翼的筋脈以金彩勾繪。盤外壁為白地粉彩折枝牡丹紋、西蕃蓮、蓮花紋3朵,口沿飾金彩。由於「蝠」與「福」同音,寓意「洪福齊天」。

青花礬紅彩雲蝠紋直頸瓶青花礬紅彩雲蝠直頸瓶,清宣統,高33.5釐米,口徑7.8釐米,足徑15釐米。清宮舊藏。

瓶小口,直頸,圓腹,圈足。外壁以青花礬紅彩裝飾。以青料描繪祥雲,以礬紅彩描繪蝙蝠,寓意「洪福齊天」。外底署青花楷體「大清宣統年制」六字雙行款。

二、「天賜五福」

《尚書·洪範》中有雲:「五福: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是古代中國人對人生幸福追求的目標。故宮博物院藏的取「天賜五福」吉祥寓意的工藝精品有很多,其中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豔麗奇巧,令人愛不釋手;青花桃蝠紋橄欖式瓶則於清秀中顯露出古樸剛勁之風。

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黃楊木嵌金蝠珠石如意,長49釐米。

《晉書》記載:王敦「每酒後輒詠魏武帝樂府歌:『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壺,壺邊盡缺。」唐代詩人李賀《始為奉禮憶昌谷山居》詩中有:「向壁懸如意,當簾閱角巾」之句。可見晉唐時代,我國已有如意。當時如意的功能主要是用來搔癢。

作為工藝美術品的如意,以清代為多,明代亦有但今天已少見。如意的品類有琺瑯如意、木嵌鑲如意、天然木如意、金如意、玉如意、沉香如意等等。康熙年間,如意大量出現在皇宮。溥儀時期,如意仍是皇帝與后妃們的把玩之物,寢殿中、寶座旁隨處可見,取吉祥、順心之蘊義,甚至皇帝還以如意賞賜親近的王公大臣。

此如意是雕鏤點嵌相結合的一件作品,通體鵝黃色。如意柄鏤雕作纏繞的枝幹狀,奇巧玲瓏,如不事刀工天然而成。在如意首上嵌有粉碧璽花、碧玉葉、白玉果的桃枝,愈增其富麗。最引人注目的是在花枝間點綴著5隻金蝙蝠,蝙蝠或以紅寶石作身,或以大珍珠為體,金翅之上還嵌有小紅寶石。寓「天賜五福」之意。此物豔麗奇巧,令人愛不釋手。

青花桃蝠紋橄欖式瓶青花桃蝠紋橄欖式瓶,高39.3釐米,口徑10釐米,足徑12.3釐米。

瓶撇口,細長頸,腹下漸斂,圈足外撇。瓶身以桃樹為主題紋飾,樹上結桃實9枚,桃花20朵,樹下繪靈芝、竹子,空間繪蝙蝠5隻。口、足際各繪雙弦紋一周。底足青花雙圈內楷書「大清雍正年制」六字款。

雍正朝官窯瓷器以造型端莊、做工精細著稱。此瓶造型秀麗,構圖疏密得當,工藝精巧。青花畫風仿明永樂、宣德風格,以點染的重筆模仿鐵結晶斑點,於清秀中顯露出古樸剛勁之風。圖案中的桃實、桃花、桃枝、蝙蝠、靈芝、竹子等,在傳統文化中均屬于吉祥圖案,寓意福壽吉祥。此瓶為雍正官窯青花瓷器的傑出之作。

三、「五蝠捧壽」

紅雕漆「五蝠捧壽」鼻煙壺紅雕漆「五蝠捧壽」鼻煙壺,清乾隆,口徑1.9釐米,高7釐米。

所謂雕漆,是在已經制好的木胎上層層塗漆,達到一定厚度後,雕刻出具有層次分明、主題突出之效果的花紋。由於必須在每層漆晾乾到一定程度之後才能繼續髹塗,而乾隆朝的每件雕漆作品至少要塗50層,因此,其製作周期較之瓷器或玉器要長很多,成品數量相對較少。

這件雕漆鼻煙壺應是在乾隆年間由清宮造辦處畫樣後交蘇州織造成做的。鼻煙壺侈口,豐肩,扁腹微鼓,平底,圈足極矮。內為銅胎,頸、腹部雕紅漆「卍」字錦地五蝠捧壽紋,無款。附銀蓮瓣紋嵌碧璽蓋,蓋下連象牙匙。口、足鎏金。刀法快利,紋飾精細纖巧,具有乾隆朝雕漆的顯著特點。圍繞圖案化壽字的5隻蝙蝠一律採用俯視構圖,儘管設計略顯呆板,但類似的紋樣在其它材質的官造器物上比較常見,可以視作一種典型的宮廷風格。

銀累絲燒藍五蝠捧壽委角盒銀累絲燒藍五蝠捧壽委角盒,清,長16.5釐米,寬12.3釐米,高9釐米。

此盒作工精細,富麗堂皇,當為后妃盛首飾之用。盒為銀胎,四方委角形,左右兩側設銅鍍金提環。各面均以料石圍邊,內嵌開光,開光內飾銀累絲花葉紋及燒藍花卉、動物等紋飾。特別是蓋面的製作更為精緻:四角各鏨刻松鼠,活潑可愛,中間嵌燒藍五蝠捧壽紋。此盒的銀累絲製作精良,技藝高超,細微處亦精益求精,可謂累絲工藝中的精品。

掐絲琺瑯五福捧壽圓盒掐絲琺瑯五福捧壽捧盒,清晚期,口徑29.6釐米,高17.3釐米。

圓盒子口,鼓腹,平底,圈足。蓋頂圓光內施淺黃色琺瑯釉為地,描繪五隻紅色蝙蝠環繞一個圖案化的壽字飛舞,寓意五福捧壽。器壁通體施藍色琺瑯釉,四開光兩兩相對,蓋壁的開光內裝飾花鳥紋,盒壁的開光內裝飾花卉紋。外底方框內有「大清工藝局造」 掐絲六字款。從掐絲瑣碎繁密、釉較乾澀、器表光滑無砂眼、圖案呆板等特徵推斷,這件圓盒應屬晚清作品。

由於製作耗時廢銅,掐絲琺瑯工藝在乾隆末年開始走下坡路,鴉片戰爭以後,清政府內外交困,宮廷琺瑯工藝的發展遭受毀滅性打擊,帶有官款的琺瑯器只有零星發現。同治、光緒年間,內府所需琺瑯器幾乎全由北京民間作坊生產,再加上外銷暢通的刺激,民間琺瑯工藝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較之乾隆時期差距甚遠。此件圓盒署「大清工藝局造」款,證明其由清宮燒制,彌足珍貴。

四、「福壽雙全」

畫琺瑯桃蝠紋瓶畫琺瑯桃蝠紋瓶,清康熙,內務府造辦處琺瑯作製造,高13.6釐米,口徑4.1釐米,腹徑7.4釐米,足徑4.1釐米。清宮舊藏。

瓶侈口,細頸,鼓腹,圈足,口、足邊鍍金。通體以白色琺瑯釉為地,彩繪古樹桃實、壽石翠竹、流雲蝙蝠等。足內白色琺瑯釉地,寶藍色雙線方框內楷書「康熙御製」四字款。桃蝠紋寓意福壽吉祥。此瓶畫面清新豔麗,風格寫實,繪製精湛,用筆工整而又不失灑脫大方,徹底改變了早期畫琺瑯器釉料施用濃厚、釉色灰澀、氣泡密集等工藝上的不足,是康熙晚期畫琺瑯工藝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

匏制福壽紋桃式盒匏制福壽紋桃式盒,通高7.6釐米,內口最大徑8.9釐米。

盒為桃式,蓋、身以子母口相合,恰如剖開之二爿桃實,寫實生動。蓋頂、底面均飾凸起的桃枝、桃葉、桃花、桃實紋,蓋面邊緣刻畫一隻蝙蝠,蓋頂枝葉間有「乾隆賞玩」四字款識。桃實紋飾陽起較高,花葉、枝條次之,款識又低淺許多,區分出多個層次,極具浮雕感。物象變化豐富,栩栩如生,花筋葉脈均能仿佛,殊為不易。蓋面微弧,底面稍平,以突出的桃實作為矮足,尤見巧思。其中蝙蝠取諧音為「福」,壽桃象徵「長壽」,寓意「福壽雙全」。

依此桃式盒的式樣,為對稱的匏體,從中剖開,將蓋部的口邊去掉,即成二部分相合的子母口,且將蒂柄之斑痕也一併去掉,可謂匠心獨運。

五、「壽山福海」

端石壽山福海紋硯 端石壽山福海紋硯,清乾隆,長22釐米,寬15釐米,厚3釐米。清宮舊藏。

硯以端石制,石質細膩,色黝紫,堅潤如舊坑端石。橢圓形硯式,硯堂寬闊,硯池處雕飾蝙蝠雲紋,5隻展翅的蝙蝠錯落有致,寓五福之吉意。硯邊周飾雲紋。硯背面雕刻海水仙山圖,意寓壽山福海之祥瑞。

此硯雕工圓潤,石質精良,隨形配有紫檀木盒,為宮廷造辦處硯作所制。

青花壽山福海紋花口瓶青花壽山福海紋花口瓶,高25.5釐米,口徑7.5釐米,足徑10.8釐米。

瓶花口,瓜稜式頸,溜肩,圓腹,圈足微外撇。頸部繪折枝花卉,腹部繪一株桃樹,樹枝上結有數枚壽桃,樹下繪山石與江崖海水紋,空間繪飛蝠,近底處繪變形如意頭和折枝蓮紋各一周。足內青花篆書「大清乾隆年制」六字款。

此瓶造型構思奇巧,青花濃重豔麗並有暈散,具有仿明代永、宣青花的藝術效果。紋飾為吉祥圖案,寓意「壽山福海」。

湖色壽山福海暗花綾袷襯衣湖色壽山福海暗花綾袷襯衣,清嘉慶,身長146釐米,兩袖通長167釐米,袖口寬17釐米,下擺寬124釐米。清宮舊藏。

襯衣圓領,大襟右衽,平袖,不開裾。衣以湖色壽山福海紋綾為面,白素綢為裡,領緣鑲石青緞邊,襟綴銅鎏金鏨花扣四。此為清代后妃的便服。襯衣織造細膩,構圖嚴謹,提花清晰規整,為杭州織造局織造。領口系墨書黃紙籤,正面書:「嘉慶十七年二月初二日收,四執事交」,背面書「綠綾袷襯衣一件」。

黑漆描金蓮蝠紋寶座式筆架青玉鳳蝠紋如意

此外,在故宮博物院的藏品中,還有很多取「蝠」之吉祥寓意的工藝精品。如金鑲寶石蝙蝠簪、青玉鳳蝠紋如意、白玉五蝠捧壽帶扣、栽絨金地藍色團蝠紋毯、紅木雲蝠紋翹頭案、黑漆描金五蝠雲紋靠背椅、黑漆描金蓮蝠紋寶座式筆架……涉及領域之廣、院藏精品之多,絕非三言兩語可道盡。

(本文展品文圖據故宮博物院相關資料)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相關焦點

  • 傳統工藝裡的蝙蝠: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原標題:故宮六百年鑑賞④|傳統工藝裡的蝙蝠:圖必有意,意必吉祥 雖然新冠病毒的原始宿主與蝙蝠不無關係,然而蝙蝠何罪?如果追溯 「 蝙蝠」二字,由於在 漢字中諧音通"遍福」,即」遍地是福」,可表祈福納吉之意。
  • 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紮根於春節的圖形符號,是怎樣的藝術?
    春節對於中國人而言,是一個極具中國味道的日子,它作為中國傳統節日中最隆重、最宏大的節日,凝結了中國人千百年來的生活感受和情感語言。古人常說:「百節年為首」,所以人們為了新年的第一個節日,做了許多充足的準備,比如在古代民俗的相關文獻中,就記載過許多春節的民俗風情。
  • 六百年故宮鑑賞③|鍾馗緊盯著蝙蝠,看明憲宗筆下的驅邪之神
    自唐代畫聖吳道子按唐玄宗旨意畫鍾馗捉鬼圖以後,鍾馗的故事和畫像逐漸在宮廷和民間流行開來。在擅長繪畫的明憲宗筆下,驅鬼之神鍾馗帶領一個小鬼快步疾行,二目圓睜,緊緊盯住前方不遠處一隻迎面飛來的蝙蝠。今年是故宮600年誕辰。
  • 故宮六百年鑑賞⑩|古畫古瓷裡的「桃之夭夭」
    正值桃花盛開時節,「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的「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即是兩岸故宮所藏以「桃花」為主題的古畫古瓷。其中宋代無款「桃花」枝幹細挺勁捷,敷彩古厚淳雅;錢選所繪的折枝桃花筆致柔勁,一絲不苟;惲壽平筆下的桃花筆法輕快疏秀,含煙帶霧;雍正時期的粉彩桃花紋直頸瓶則吸收了中國傳統繪畫中的「沒骨」技法,濃淡相間,層次清楚,富有立體效果。桃花一株,枝幹斜仰向上,勁硬如鐵,花葉清麗,生意盎然。臺北故宮博物院所藏的這幅宋代無款「桃花」圖勾勒花瓣枝幹細挺勁捷,敷彩古厚淳雅。
  • 童騁:紋必有意頌吉祥——民俗錢幣中紋飾隱寓初探
    紋必有意頌吉祥----民俗錢幣中紋飾隱寓初探童 騁紋飾,又稱紋樣,「紋必有意、意必吉祥」,在我國民俗圖樣中比比皆是圖5 五福並臻如圖5所示吉語錢,正面文字豎讀為「五福駢(駢)臻」(駢臻:並至,一併到來);背面紋飾為五隻蝙蝠向中心(穿、錢眼)飛去,形象地表現了「五福駢臻」的場景,還寓意「福到眼前」。其中蝙蝠諧音「福」。
  •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大刀-協助拍攝
    指以含蓄、諧音等曲折的手法,組成具有一定吉祥寓意的裝飾紋樣。它的起始可上溯到商周,吉祥圖案起始於商周,發展於唐宋,鼎盛於明清。明清時,幾乎到了圖必有意,意必吉祥的地步。它們所要表達的只有四個含意:富、貴、壽、喜:貴是權力、功名的象徵;富是財產富有的表示,包括豐收;壽可保平安,有延年之意;喜,則與婚姻、友情、多子多孫等均有關。吉祥圖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部分,已成為認知民族精神和民族旨趣的標誌之一。明清絲綢吉祥紋樣的題材十分廣泛,。花草樹石、蜂鳥蟲魚、飛禽走獸、無不入畫。貌似平凡,其中不乏真趣與深情。
  • 《凡俗心願: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考》 解讀中國吉祥圖案的文化寓意...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是一種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是我們祖先嚮往追求美好生活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式。吉祥圖案經千年傳承,已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象徵性圖案和標誌性符號,揭示著古典中國文化的精髓。《凡俗心願:中國傳統吉祥圖案考》近日由北京領讀文化策劃,九州出版社出版。
  • 六百年裡找答案:故宮是什麼
    視覺中國供圖祝勇故宮是什麼?這個問題很難回答,但祝勇仍想嘗試答一下。祝勇有很多身份,紀錄片導演、作家、學者、藝術家,但因為《故宮的隱秘角落》《故宮的古物之美》《在故宮尋找蘇東坡》……這些他寫的關於故宮的書,讓他不想在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的大日子裡沉默。《故宮六百年》,書名這5個字在祝勇心裡盤桓多年,直到2016年開始集中寫作,花了3年多時間,才在2020年「準時」完成。
  • 京港地鐵攜手故宮宮廷文化推出新年福筒及鼠票,福從天降送吉祥
    據史料記載,清代自康熙以後,每年入冬,皇帝都要親自書寫「福」字頒賜王公大臣,意為天賜福祿。比如,雍正帝即位後,把「書福頒賜」著為成例,他在位13年,每年臘月底都要開筆書「福」;乾隆二年起,乾隆皇帝選定臘月初一為書「福」吉日,用「賜福蒼生筆」書寫第一個「福」字。年貨作為春節特殊的節日符號,有重要的文化價值。
  • 御璽家:玉必有雕、雕必有意,不常見的玉雕分別寓意什麼呢?!
    但市面玉雕何止一兩種,玉必有雕、雕必有意,下面來看看玉雕作品題材的吉祥寓意吧!1.魚玉雕作品中,魚是常見的題材之一,玉雕師會在作品中雕刻有鯉魚、金魚等等。鯉魚是常見的玉雕作品。過去,人們相信鯉魚是一種有靈性的魚類,是一種吉祥物。
  • 故宮六百年鑑賞⑤|宋畫裡的醫者與藥鋪,從灸艾圖到清明上河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的「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是兩岸故宮博物院藏宋畫中的醫生、患者、藥鋪及賣藥人,包括宋代李唐《灸艾圖》、李嵩《貨郎圖》以及張擇端《清明上河圖》、無名氏《雜劇眼藥酸圖》,都可以見出古代中國的醫患關係及藥鋪狀況等。有意味的是,《貨郎圖》中的醫者身份該如何解讀?
  • 【六百年,再講故宮】符望閣的漆紗
    &nbsp&nbsp&nbsp&nbsp央廣網北京10月8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之聲系列策劃《六百年,再講故宮》,今天繼續邀請歷史學家閻崇年,帶您剖析故宮藏品的奧秘。故宮內的符望閣是寧壽宮花園內最高大的建築,閣內裝飾精緻,結構複雜,也有迷樓之稱。
  • 故宮六百年鑑賞⑧|看宋畫裡的春風十裡: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今年是故宮600年誕辰,「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陸續推出「600年故宮鑑賞」系列,本期關注的即是故宮所藏的宋畫裡的春景。在這個閉門鎖戶的春日裡,帶大家在咫尺方寸間覽盡「樹繞村莊,水滿陂塘」,於花葉偃仰中感受「春風十裡柔情」。《海棠蛺蝶圖》(局部) 故宮博物院藏「春日遲遲,卉木萋萋。倉庚喈喈,採蘩祁祁。」
  • 家中必掛的吉祥字畫分享
    要知道,以物象入畫作為祝福的寓意,是中國傳統文人畫中慣用的手法。傳統中國畫裡許多題材寓意是十分美好的,如希望老人健康長壽,可以在家裡懸掛松鶴圖、福祿圖;求平安吉祥,可以掛竹子圖;想招財,生意興隆,可以掛九魚圖;渴望家庭興旺、子孫綿長,可以掛多子多福葡萄圖……
  • 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影響翡翠作品雕工費用的三點因素
    2、工藝水平是衡量一件玉雕作品價值的重要因素工藝水平越高,則玉雕作品的價值自然也就越高。而這就取決於玉雕師的雕刻技藝以及深厚的玉文化功底,畢竟於雕刻而言,需要遵循「玉必有工,工必有意,意必吉祥」的雕刻原則,換言之,一件作品除了外形的精緻,還需內涵的深遠!
  • 六百年故宮鑑賞①|紫禁城楹聯:有稱仁頌德,也有閒情逸緻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從今天起將刊發「六百年故宮鑑賞」系列,關注並介紹故宮建築、設施及收藏的國寶文物,在此恭祝讀者朋友除夕快樂,新春健康吉祥!故宮,午門今天從故宮等處尚能觀賞到匾額和楹聯。這些楹聯中,不乏肅括宏深,遣詞造句引經據典的楹聯,如集《尚書》的原句而成;也有稱仁頌德,鼓吹休明;以及描繪自然風景或抒寫閒情逸緻的楹聯,如弘曆自撰的「深心託豪素,懷抱觀古今」,現在還有人寫了掛在自己的書齋裡。
  • 人動了貪念,必遭天譴,事不過三,六時吉祥
    商朝紂王即位後不久,吃飯必用象牙筷子。大臣箕子看到後,對人說:「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土瓦器,而要配犀角雕的碗和白玉杯;有了玉杯,其中肯定不能盛菜湯豆羹,而要盛山珍海味才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願再穿粗衣葛服,而要穿錦繡的衣服;也不願再住茅屋陋室,而要乘華貴的車子,住高屋大廈。這樣下去,商國境內的物品將不能滿足他的欲望,還要去徵掠遠方各國的珍奇異寶。長此以往,國家就危險了。」
  • 兩千年的儲備六百年的等待,只為再造神器《吉祥中國漆雕琺瑯尊》
    這也是當代藝術所缺乏的一種行之有效的發展形式,而這種創新,對於傳統藝術的繼承與保護也極為重要。既然如此,我們如果將兩千年的漆器藝術與六百年的景泰藍藝術合二為一將會創造出一件何樣的藝術陣品呢?2020年,在中國宮廷藝術史上,就誕生了這樣一件漆器和景泰藍史無前例融合的藝術巨製。
  • 故宮六百年鑑賞㉒|遙望千年的月宮靈物:月中何有,玉兔搗藥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推出的「故宮六百年鑑賞」系列本期特別呈現故宮所藏文物中的玉兔。從東漢時期受神仙思想的影響,開始出現並在此後相沿不改的玉兔搗藥圖,明末清初以來民窯常見的借玉兔題材表達對故國懷思的日用器,晚清以來造型不拘一格的中秋「兔兒爺」玩具中可見出,玉兔除祥瑞之兆外,在特定的情境下,其涵義和內容也更加寬泛。
  • 古風如意紋刺繡教程,傳統的吉祥紋樣,就應一針針的刺繡出來
    我們傳統的古風紋樣,向來是紋必有意,意必吉祥。而我們喜歡刺繡的小夥伴,除了會為自己繡些小物件,應該就是給身邊最在乎的人,「繡」出自己的心意了吧。那麼簡單的傳統古風紋樣就相當合適,既簡潔大方,又充滿吉祥,真真讓人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