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廉吏于成龍所擔任過的官職,都是什麼品階?

2020-12-22 騰訊網

1644年清軍入關後,阿濟格、吳三桂、多鐸等率軍乘勝追擊農民軍,不久多鐸又攻佔南京,滅掉了弘光政權,佔領江南。至順治七年(1650年),除了雲南、福建等地尚有反清勢力外,全國基本統一。面對廣袤的國土,僅僅依靠滿人去治理顯然是不可能的。當時清初官員的來源主要有四類:滿人、隨滿人入關的漢人官員、前明留任官員和前明取得功名的科舉人士。被康熙帝稱為「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龍就是在這一背景下,從前明的貢生一步步成長為從一品的封疆大吏――兩江總督。

于成龍出生於山西永寧,也就是今天的山西呂梁方山。于成龍生於官宦世家,他的高祖於坦曾在明朝官至巡撫。到了于成龍的父親於時煌這一輩,家世逐漸衰落,於時煌只是個從九品的官員。家道雖然中落,但對于成龍的家教依然非常嚴格。

于成龍雖然天資聰慧,但科舉之路卻頗為不順。崇禎十二年(1639)的時候,22歲的于成龍參加鄉試,只考取了個副榜貢生。直到清順治八年(1651),35歲的于成龍還是沒有在鄉試中考中正榜。後來由于于成龍的長兄於化龍早逝,父親於時煌年老體弱需要人照顧,于成龍受家庭所累,也就沒再參加鄉試。

于成龍的父親於時煌去世後,于成龍於順治十八年(1661)以貢生的身份參加了官員選拔考試,最終被任命為羅城知縣。這雖然只是一個正七品的職位,但年已四十四歲的于成龍終於踏入仕途。

得知于成龍的這一任命時,他的家人和朋友都反對他前去就任。因為羅城地處偏遠,瘴瘟盛行,民風彪悍。可是于成龍不顧親友的勸阻,別妻離子,背負行囊,踏上行程。

到達羅城後,環境的艱苦超出于成龍的想像。縣衙只是幾間破敗的草房,于成龍平時只得居住在關帝廟裡。其中于成龍的一個隨從身染瘴氣而亡,其他隨從也心有餘悸,紛紛離于成龍而去。

既來之,則安之。于成龍迎難而上,立志改變羅城面貌。于成龍紮根羅城,在羅城做了七年的知縣。七年來,羅城在于成龍的治理下,社會秩序井然,民生大為改善,羅城成為廣西的模範縣。

于成龍的頂頭上司廣西巡撫金光祖可以說是他人生的貴人。金光祖是一個非常愛才的官員,他對于成龍的才能非常賞識。康熙六年(1667),金光祖向當時的兩廣總督盧興祖推薦于成龍為「卓異」。所謂卓異,故名思意就是政績突出有卓越才能的官員。

於是,這一年于成龍作為廣西唯一的卓異,升任合州知州。按照清朝的官制知州是從五品的官階,這樣,五十歲的于成龍以自己的實幹用了七年的時間連升三級。

于成龍接任的合州當時由於戰亂影響,民生凋弊,人口只有百餘人,賦役卻非常沉重。于成龍到任後,大力革舊布新,號召百姓墾荒,又別出心裁地出臺借給百姓耕牛和種子的措施,獎勵農耕。很快人口和耕田出現回升,社會經濟得到發展。

由于于成龍在合州任上的出色表現,康熙八年(1669)于成龍又被提拔為黃州府同知,同知是知府的副職,官階為正五品,于成龍在兩年的時間內,官階再升一級。在任黃州府同知期間,于成龍主要負責社會治安工作,他當時紮根麻城,親自到民間訪問調查,取得一手材料,破獲了許多大案,嚴懲了大量賊寇,對草寇起到威懾作用。

于成龍早年科舉失意,但在踏入仕途後,屢得上司賞識。前面說過,他在任羅城知縣時,被上司金光祖欣賞,舉卓異,升任合州知府。在康熙十二年(1673)時,于成龍在黃州同知任上又被湖廣巡撫張朝珍垂青,再次被舉「卓異」,升任福建建寧知府,官階為從四品,但很快又臨時調任為武昌知府。因吳三桂軍進攻湖南,于成龍受命建浮橋便於清軍渡河。但浮橋卻被洪水衝毀,于成龍因此獲罪革職。此後于成龍又因招降叛軍劉君孚官復原職。後于成龍又任黃州府知府等職。

康熙十七年(1678),六十一歲的于成龍被授為福建按察使,這是一個正三品的職位。次年,于成龍就因政績突出獲福建總督姚啟聖、巡撫吳興祚舉「卓異」,這是于成龍為官生涯中第三次被舉卓異。很快于成龍被升任福建布政使,官至從二品。

此時六十二歲的于成龍已年老體弱,多次想告老還鄉卻得不到朝廷的準許。此後于成龍又任直隸巡撫、兩江總督。

康熙二十三年(1684)四月,六十七歲的于成龍積勞成疾,在兩江總督任上離世。

于成龍離世前的職位是兩江總督,總督的官階一般為正二品,但康熙二十年的時候,康熙帝在任命于成龍為兩江總督時,加兵部尚書銜,這樣于成龍的兩江總督就升格為從一品。

于成龍為官二十餘載,從正七品知縣至從一品總督,勤政愛民,清廉一生。他為官不帶家眷,四十四歲孤身外出為官,直到六十四歲因為葬母才回家一次,與家人分別二十載始得相見,二年之後便累死任上。于成龍一生克己奉公,兩袖清風,天下廉吏第一,名至實歸。

相關焦點

  • 中紀委網站展播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
    中紀委網站展播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5月21日,中紀委網站發布消息稱,該網視頻欄目將展播十九集電視連續劇《一代廉吏于成龍》,以期帶給廣大黨員幹部和網友們思考和啟迪。「一生奔波你坦誠不渝,經歷了多少悽風苦雨。
  • 風雲人物:于成龍 一代廉吏(一)
    大家好,今天我介紹的是關於清朝風雲人物于成龍,各具特色的能臣的故事。于成龍,字北溟,別號子山,是山西永寧州人。他生在一個官宦家庭,先祖和父親都在明朝政府裡做過官,從小耳濡目染,家學淵博。這就使他或為性格穩重、勤儉耐勞、崇尚實幹的人。
  • 觀一代廉吏于成龍有感
    劇中圍繞于成龍在喀爾齊圈地,廣西羅城平叛和治理,收降東山土匪,福建大牢冤獄案,罷免莝夫事件,直隸治理,兩江總督任上去火耗殺赫裡等故事串聯,故事情節生動感人,人物形象塑造豐滿,劇情跌宕起伏,寓故事於精神。通過一個個的故事片段把于成龍從書生到入仕為官直至去世於兩江總督任上,把于成龍的人生經歷刻畫的生動精彩。具有強大、深刻的現實意義!
  • 一代廉吏《于成龍》為何如此受捧
    古裝歷史正劇《于成龍》是今年央視一套的開年大戲,這部講述康熙年間一代廉吏生平事跡的電視劇,在2017年伊始收穫好評無數,在眾多偶像、仙俠劇的包圍中,它更是作為一部歷史正劇多次「逆襲」收視第一,頗為罕見。1月24日,《于成龍》在央視一套播出最後兩集。隨後,1月29日,央視八套黃金檔再次播出該劇。
  • 上中紀委網站看電視劇,14年前的《一代廉吏于成龍》要火了
    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劇照。       繼去年古代廉政文化專題之後,中央紀委網站再推古代廉吏于成龍的故事,以期帶給黨員和網友思考和啟迪。       5月21日起,中央紀委監察部網站視頻欄目開始展播「一部具有『正能量』的歷史劇」——《一代廉吏于成龍》。       根據中央紀委網站介紹,這部19集電視連續劇於2000年拍攝,依據于成龍真實的為官經歷,藝術地再現了他勤苦樸素、勤政愛民、廉潔奉公、政績卓越的從政生涯。
  • 85歲國家一級演員李萬年逝世,曾主演《一代廉吏于成龍》
    李萬年塑造過上百個古今中外角色各異、性格鮮明的舞臺、影視藝術形象,一生都在從事藝術工作。在他的話劇舞臺生涯中,尤其以《駱駝祥子》中的小順子、《漁人之家》中的維希普、《毛澤東的故事》《延水謠》中的李鼎銘、《高山下的花環》中的靳開來等角色被觀眾廣為熟悉和喜愛。他還曾擔任西安話劇院第四期演員訓練班表演課的老師,許多優秀演員都曾是他的學生。
  • 遊山西·讀歷史——走近于成龍故裡 感受一代廉吏正氣
    「日有三餐足矣為百姓造福千金何用,宦漂四海行所度蒼生太平萬物可棄。」一幅楹聯道出「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一生。《合州志·宦績》中記載:「于成龍……居官清正廉明,多善政,州人號於青天。」于成龍愛撫民眾、懲治腐敗、平冤獄、整吏治,深受百姓擁戴和朝廷讚譽。位於呂梁市方山縣的于成龍故居。彭可兒攝康熙二十三年,久病纏身的于成龍病逝於南京總督衙署,身後僅笥中綈袍一襲、床頭鹽豉數器而已,別無他物。康熙帝親自為其撰寫碑文,御書「高行清粹」匾額,並賜于成龍諡號為「清端」。
  • 山西掀清代廉吏「于成龍熱」 其故裡再次發現墓志銘
    各大電視臺復播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後,當地廣播電臺也開播有關于成龍生平的系列評書。記者6日從山西省方山縣文物部門了解到,于成龍的另一塊墓志銘日前也重見天日。  王儒林擔任山西省委書記後,調研的第一站就選在呂梁市。
  • 中紀委網站將播反腐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
    昨天,中紀委官網發布消息稱,該網視頻欄目將展播十九集電視連續劇《一代廉吏于成龍》,以期帶給廣大黨員幹部和網友們思考和啟迪。專家認為,這種寓教於樂的方式,顯示中紀委放下「身段」反腐,這種新的嘗試也將對幹部起到警示和教育的作用。
  • 清朝康熙年間竟然有兩個于成龍,而且都是清官
    2017-11-10 08:09:26 來源: 床前看明月 舉報   十幾年起一部叫做《一代廉吏于成龍
  • 山西呂梁修繕廉吏于成龍荒墓 紀委建議展示貪官醜聞
    橫泉村的于成龍墓已經成為荒地,村民所指處便是于成龍所葬之地 攝/法制晚報深度記者 張恩傑  「『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的墓地總是處於被嚴重破壞和一片荒蕪的狀態中。  1947年,橫泉村的貧苦農民,為了發展生產,籌措資金,提出了挖掘于成龍墓的主張。農曆三月,由橫泉村村長劉金長、農會主席郝東清負責,組織全村精壯勞力,對于成龍墓進行了挖掘。  如今聽說挖出了骸骨,一些參與過當年挖墓的村裡老人都趕到現場,確認這些骨頭是于成龍骸骨。  據當年參與挖掘的村中老人回憶,挖掘中發現於墓建材獨特,結構嚴密,工藝精緻。
  • 85歲李萬年去世,《一代廉吏于成龍》裡的于成龍看哭了多少人
    大家結識這位老藝術家還是因為他的一部經典作品,就是由他飾演的電視劇《一代廉吏于成龍》,于成龍在他的演繹下成為了大家心目中的英雄楷模,他將于成龍身上的兩袖清風,一身正氣,不畏強權為了百姓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刻畫的入木三分。李萬年是一個為了表演而生的藝術家,在即將過去的2020年裡,藝術世界裡送走了太多的藝術大師,這些人的離去對藝術的傳承和發展都是一個不小的損失。
  • 被康熙評價為「清官第一」的于成龍,最高官職相當於現今什麼職務
    本文的主角就是被百姓評價為「於青菜」、「於青天」;被康熙皇帝評價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被乾隆皇帝追賜「清風是式」匾額的「清端公」——山西名臣于成龍。對于于成龍,曾在其身邊擔任幕僚十幾年的康熙朝名仕——李中素有著極為中肯的評價:古人得一節,足以傳之無窮,公則萃於一身,無往而不備矣。
  • 古代歷史,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羅城起步,磨難重重
    大家好,給大家推薦清朝一代廉吏于成龍,羅城起步,磨難重重。廉潔自奉、慎始慎終的于成龍曾說:「我生來無他嗜好,布衣蔬食,才免饑寒足矣。不知世間有享受事,亦不知饋遺交際欲何為計。傣人自給有餘,要錢何用?」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于成龍離開永寧老家,轉眼間到了櫻山縣。
  • 廉吏史海丨于成龍:天下廉吏第一
    1661年,于成龍赴經濟落後、人煙稀少、流寇甚多的蠻荒之地——廣西羅城出任知縣。到羅城之後,為整治匪患,于成龍果斷實施保甲法,通過建立保甲制度,嚴禁盜賊,嚴懲為非作歹之徒,同時,對改邪歸正的盜賊採取安撫政策,羅城縣社會治安很快得到管控。于成龍鼓勵百姓發展農業,他經常走訪田間地頭,採取「勤而獲者旌其門,惰而荒者群言以辱之」的方針,沒過幾年,羅城農業獲得大豐收,百姓安居樂業。
  • 七常委同看「廉吏于成龍」深意幾許?
    而且,把《廉吏于成龍》等劇目選進名單,在這樣一個重要的場合和日子演出,其背後的警示、教育、期待深意非常值得黨員幹部深思。 穿越300年的歷史煙塵,于成龍的故事仍催人奮進,感人至深。清康熙年間,福建按察使于成龍到任後,發現前任官員草菅人命,「通海通匪」的冤假錯案使當地上萬平民鋃鐺入獄,造成田園荒蕪、怨聲載道、社會動蕩。
  • 于成龍:「天下第一廉吏」,一生為民清正廉潔,康熙為其撰寫碑文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康熙年間,朝中出現了一位被皇帝讚許的"天下第一廉吏",這位清官就是兩江總督于成龍。在生活中,他都能聯想到百姓,為百姓謀福利以及深深的刻在了他的思想中。也就是這樣的態度,讓他深受百姓愛戴,才使得康熙如此看重他。于成龍成為一個廉吏,不僅是他自身的努力,而且還有別人的支持。
  • 大器晚成的清官于成龍,三獲卓異,被康熙稱讚為「廉吏天下第一」
    于成龍劇照 之後于成龍前往四川合州任知州。他到任後,下令所有的荒地都要進行開墾,並規定凡開墾者擁有所開墾土地上種植的糧食。為了解決這一百姓痛恨疾首之事,于成龍親自明察暗訪,了解詳細的情況,並有針對性的採取措施-「寬嚴並治、以盜治盜」取得了卓越的成效。同時于成龍在斷案方面鐵面無私,不受他人影響,曾破獲過當地多起重大案件,使得真兇得到制裁,百姓得以安居,被百姓成為「於青天」。離開黃州後的于成龍只有一捆行囊,無錢財和多餘的衣物,沿途以蘿蔔為食。
  • 【方志四川•歷史文化】亢振洲 ‖ 天下第一廉吏于成龍與湖北
    電視劇《于成龍》的播出,使于成龍聲名遠播,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著名廉臣。 據《清史稿》卷二七七《于成龍傳》記載,于成龍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在江西總督兼管江蘇、安徽兩省巡撫任上去世。逝世後「將軍、都統、僚吏入室,惟笥中綈袍一襲,頭鹽豉數器而已。民罷市聚哭,家繪像祀之。」
  • ...品讀山西歷史」之一——走近「天下廉吏第一」于成龍故居
    「遊山西·讀歷史」,9月24日全國三十餘家媒體記者來到了呂梁市方山縣來堡村的于成龍故居,近距離感受一代廉吏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