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1688對新銷路的打通,到犀牛智造對於生產線的改造,阿里的最終目的是要全方位地改造傳統製造業——在流通環節,三位一體的銷售通路為工廠提供清晰的市場與用戶畫像,再由銷售直連生產,利用終端數據反向指導具備柔性快反能力的生產線,實現製造的個性化與定製化。
作者 | 黎佳瑜
「數位化經濟改變了零售商,為什麼不能改造工廠?」
9月17日,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國內貿事業總經理、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對《三聲》等媒體表示。
阿里巴巴集團副總裁、中國內貿事業總經理、C2M事業部總經理汪海
今年上半年的疫情加速了傳統製造業轉向線上化與數位化的步伐,曾經處於產業鏈條末端、缺席於網際網路環境的工廠,成為電商平臺新一輪競爭中的重點爭奪對象,京東、蘇寧、拼多多,甚至快手等平臺都先後圍繞產業帶作出布局。
作為阿里集團旗下的內貿型B2B交易平臺,上線已逾20年的1688也是產業帶中小企業謀求數位化轉型的陣地之一。
今年疫情期間,1688承接了大量轉向國內市場的外貿供應鏈,至今已有12萬外貿工廠入駐,僅在發布會舉辦地點浙江溫州,就有超過1萬個外貿企業轉型內需。截至目前,1688已在全國範圍內覆蓋了172個一級產業帶,約佔全國一級產業帶數量的70%。
基於這樣的內部情況以及外貿環境的變化,1688正式宣布產業帶升級計劃,圍繞內循環,幫助全國670萬製造企業打通加工定製、批發分銷與零售這三大通路。
訂單貿易是許多工廠的基礎,疫情期間,每天有超過100萬企業通過1688尋找供應鏈業務。圍繞加工定製業務,1688計劃打造中國最大的工廠搜尋引擎。具體而言,1688將為工廠一鍵生成數位化官網,展示工廠動態、產品目錄及訂單評價等信息,結合VR、AR等技術應用,提供全景看廠功能。
建立「數字名片」後,1688還為工廠提供CRM客戶管理工具,幫助其從全網獲取採購商,更高效地觸達與運營新老客戶。受疫情影響,今年線下各地的訂貨會被迫中斷,1688將交易場景轉向線上,推出線上展會功能,計劃打造覆蓋全年、全天候的線上直播訂購會。
1688提供數據顯示,目前每天超過700萬家企業通過1688尋找工廠產能,近50萬家工廠能夠從中收到有效的產能定製意向。
在現貨批發銷環節,1688計劃幫助工廠接觸更多潛在B端採購商。據汪海介紹,工廠在線上有跨境零售平臺與零售商,直播電商流量主,傳統淘寶店與社交電商店主,線下則覆蓋了小店與便民夜市場景。在發布會當天同步舉行的溫州時尚走廊採購節中,也有來自其他地區的MCN機構與主播到現場選貨。
汪海表示,工廠需要在新貿易鏈條中扮演兩種角色:「一是製造商,藉助1688構建工廠信息認證,利用數位化與買家建立連結、滿足訂單、提升效率;二是批發商,用旺鋪承接現貨商品,圍繞買家需求做分銷,在此過程中工廠可以自主經營,也可以與平臺共建託管經營。」
至於在離終端市場與消費者最近的零售端,1688則宣布全面打通淘寶特價版,後者是淘寶於今年3月推出的C2M零售平臺,主打工廠好貨與低價特賣。
1688曾在今年上半年受「羊毛黨」熱捧而走紅,抖快、B站、小紅書等平臺上均有不少推薦「大牌同源工廠」的1688攻略貼。但對C端消費者而言,商家對起批量有所要求,或是部分工廠不支持七天無理由退換,都是購物過程中常見的問題。習慣做批發生意的工廠,也同樣困惑於如何服務這些終端消費者。
本次1688與淘寶特價版的全面打通,意在根據平臺定位對目標用戶群進行區分。主打廠貨零售的淘寶特價版服務於C端用戶,以批發為核心的1688則面向B端意向採購商,改善用戶消費體驗的同時,幫助工廠提高服務與交易效率。「當工廠商家更清楚地知道買家身份,就能建立基於不同買家的服務體系,更好地抓住不同類型的生意。」
發布會現場
除此之外,1688還宣布了一系列扶持舉措,如在三年內建立1000個產業帶直播中心,打造1000家產業帶教育中心,為工廠培育新一代電商人才,同時在全國30個城市建立產業帶服務中心,為地方企業提供及時的本地化服務。本次升級也覆蓋了小微金融服務,1688計劃為工廠提供1500億元的免息賒購金融服務。
從加工定製、現貨批發到零售這三大通路的打通,讓原本處在末端環節的工廠逐漸靠近終端市場與消費者。在此過程中,淘寶C2M模式也在改變工廠對於生意的傳統理解,不再只是等待訂單的到來,而是根據清晰的目標人群與市場數據,針對性地制定生產和銷售策略。
阿里的市場洞察數據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們會告訴製造企業,哪些細分市場存在機會,哪些品類是藍海,如何打造一款高銷量的新產品。」據汪海透露,1688即將與部分工廠合作推出一些創新型產品,背後都有C2M數位化指導的支撐。
「工廠將成為數位化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新群體,C2M模式將成為未來商業模式的主流。」汪海認為,當工廠進入生產和服務並重的「新製造」時代,品牌也將被重新定義,「商品即是品牌,商品就是流量。」
儘管1688本次產業帶升級的賦能集中在流通環節,阿里在傳統製造業掀起的數位化革命不只停留於此。9月16日,1688產業帶升級發布會的前一天,阿里正式發布孵化了三年的新項目——「犀牛智造」。
同樣採用C2M模式,「犀牛智造」完全作用於生產環節,通過打通需求與生產環節,實現柔性生產與快速反應。在默默孵化的三年間,「犀牛製造」已與淘寶上的200多個中小商家試點合作,探索從「5分鐘生產2000件產品」跨越到「5分鐘生產2000件不同產品」的可能。
從1688對新銷路的打通,到犀牛智造對於生產線的改造,阿里的最終目的是要全方位地改造傳統製造業——終端銷售環節,三位一體的銷售通路為工廠提供清晰的市場與用戶畫像,再由銷售直連生產,利用終端數據反向指導具備柔性快反能力的生產線,實現製造的個性化與定製化。這是「C2M模式」的理想形態。
9月15日,馬雲在第三屆重慶智博會上發表視頻演講時提出的假想,在極致情況下,「未來的服裝工廠接1萬件衣服的訂單,這不是能力,能接一件衣服的訂單才是真正的能力。」
這場演講後的兩天時間裡,「犀牛智造」正式落地,1688宣布產業帶升級、打通三位一體的銷售通路,屬於阿里的工廠革命才剛剛開始。寬泛地來看,「那些用數位化改變自己的傳統行業充滿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