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就徵信業務管理公開徵求意見 要求徵信機構採集信息遵循「最少...

2021-01-12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劉琪

本報記者 劉琪

1月11日,央行發布公告稱,為堅持徵信為民,規範徵信業務及其相關活動,加強徵信監督管理,促進徵信業健康發展,央行草擬了《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意見反饋截止時間為2021年2月10日。

央行在《辦法》起草說明中表示,《徵信業管理條例》頒布實施以來,我國徵信業進入快速發展的數字徵信時代,徵信新的業態不斷湧現,但由於缺乏明確的徵信業務規則,導致徵信邊界不清,信息主體權益保護措施不到位等問題不斷出現。為提高徵信業務活動的透明度,保護信息主體合法權益,推動信用信息在信息提供者、徵信機構和信息使用者之間依法合規使用,人民銀行依據《徵信業管理條例》並結合徵信業務發展的實際,起草了《辦法》。

《辦法》的制定原則有三條:一是,堅持徵信為民的工作理念。充分保障信息主體在徵信業務活動中的知情權、同意權、異議權、投訴權等各項合法權益,滿足人民群眾對高質量徵信產品和服務的需求,防範個人和企業信用信息濫採濫用,保障徵信信息安全,防止信息洩露。二是,兼顧信息安全和信息合規使用。在做好信息主體權益保護的前提下,促進徵信業規範發展,明確信息提供者、徵信機構、信息使用者各方的義務,鼓勵徵信機構在安全規範的前提下,提供多樣化徵信產品和服務,增加徵信有效供給。三是,與現行法律法規相銜接。充分吸收《民法典》《網絡安全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現行法律法規有關個人信息保護的內容,充分考慮與《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的銜接工作,吸收相關立法原則和精神,細化個人信息保護力度。

從主要內容來看,一是對信用信息和徵信業務做了明確規定。使徵信監管有法可依。將為金融經濟活動提供服務、用於判斷個人和企業信用狀況的各類信息界定為信用信息,其信息服務活動為徵信活動。當前實踐中,利用該信息對個人或企業作出的畫像、評價等業務界定為徵信業務,屬於《辦法》的約束範圍。

二是從保護個人和企業合法權益角度對信用信息採集、整理、保存和加工進行了規定。要求徵信機構採集信息遵循「最少、必要」原則,不得以非法方式採集信息;採集個人信息,應當告知採集的目的、信息來源和信息範圍等,採集非公開的企業信用信息,應當取得企業同意;整理、保存、加工信用信息,應遵循客觀性原則,不得篡改原始數據。

三是規範信用信息的使用,保障用於合法目的。要求信息使用者使用個人信用信息應當用於合法、正當目的,不得濫用;徵信機構提供信用信息查詢、信用評價、信用評級、反欺詐服務等不同種類徵信業務時,應當遵循相應的業務規則。

四是對信用信息安全和跨境流動進行了規定。從內控制度、軟硬體設備、人員管理等方面要求徵信機構做好信息安全工作,建立應急和報告制度。向境外提供企業信用信息查詢服務的,應當確保信用信息用於跨境貿易、融資等合理用途,並採取單筆查詢的方式提供。

(編輯 田冬)

相關焦點

  • 明確信用信息定義 央行公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
    北京商報訊(記者 嶽品瑜 劉四紅)據司法部官網,央行於1月11日正式就《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公開徵求意見。根據起草說明,《辦法》一是對信用信息和徵信業務做了明確規定。使徵信監管有法可依。
  • 央行就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公開徵求意見 對信用信息做明確規定
    來源:央行原標題: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公開徵求意見的通知為貫徹落實國務院常務會議關於促進徵信業發展提質、建立健全徵信體系的會議精神,堅持徵信為民,規範徵信業務及其相關活動,加強徵信監督管理,促進徵信業健康發展,我行草擬了《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現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
  • 央行再出重拳:徵信管理辦法即將落地 不得過度採集信用信息
    1月11日,央行發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辦法》」),從信用信息採集的要求,信用信息整理、保存和加工的方式,信用信息提供、使用注意事項,信用信息安全保護和相應的監管措施等方面,規範針對個人和企業、事業單位等組織開展徵信業務及其相關活動。
  • 兩周三「重磅」 中國徵信市場「裂變」前夜
    本報記者 李慧敏 北京報導從2020年12月30日至今,在不到兩周的時間內,圍繞「徵信」這一關鍵詞,傳出三個重磅消息。2021年1月11日,央行公布《徵信業務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辦法》)。這是繼2013年3月15日《徵信業管理條例》、2015年《徵信機構管理辦法》之後,徵信行業的又一重要新規。
  • 京東數科和小米入局 國內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申請獲央行受理
    目前,國內持有個人徵信業務牌照的徵信機構僅有一家,即2018年掛牌成立的百行徵信,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徵信機構管理辦法》等規定,樸道徵信在完成相關申請流程後,有望拿到第二張個人徵信業務牌照。公開信息顯示,北京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是北京國有資本經營管理中心100%控股的子公司,而它自己的控股子公司也橫跨金融與數據行業,如北京小微企業金融綜合服務有限公司、北京金融大數據有限公司等。
  • 零售金融周報:網際網路貸款新規再次徵求意見,二代徵信報告可查詢
    【監管與政策動態】《中國銀保監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主要內容】1月14日,銀保監會網站發布了《中國銀保監會非銀行金融機構行政許可事項實施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徵求意見稿》)。
  • 樸道徵信獲受理 個人徵信市場「起風了」
    來源:北京商報作者:嶽品瑜 劉四紅「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要來了!」近兩日,金融科技領域最火的話題非樸道徵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樸道徵信」)個人徵信業務申請被央行受理莫屬。繼百行徵信2018年3月落戶深圳後,時隔近三年,樸道徵信有望成為國內第二家獲得個人徵信業務經營許可的市場化機構。
  • 央行受理樸道徵信有限公司(籌)個人徵信業務申請
    中證網訊(記者 彭揚)央行網站消息,中國人民銀行12月4日發布關於樸道徵信有限公司(籌)相關情況的公示。公示顯示,中國人民銀行受理了樸道徵信有限公司(籌)的個人徵信業務申請,根據《徵信業管理條例》《徵信機構管理辦法》等規定,現將樸道徵信有限公司(籌)相關情況予以公示。
  • 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被央行受理 京東數科和小米參股
    「第二張個人徵信牌照要來了!」近兩日,金融科技領域最火的話題非樸道徵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樸道徵信」)個人徵信業務申請被央行受理莫屬。繼百行徵信2018年3月落戶深圳後,時隔近三年,樸道徵信有望成為國內第二家獲得個人徵信業務經營許可的市場化機構。
  • 央行徵信成擇婿「新標準」?頂象專家這樣看
    央行第一代徵信系統已運行15年,目前每天有555萬人次通過該系統查詢個人信用報告,30萬人次查詢企業信用報告。而央行第二代徵信系統在2018年11月開始試運行,並將在今年5月份對外提供查詢。  第二代徵信系統對信用信息的採集更詳細,讓金融機構、企業和個人更全面了解目標群體的金融信息及信用狀況,客觀做出信貸、授信、合作。
  • 螞蟻金服成立企業徵信公司 全國企業徵信機構數量超120家
    早在2016年7月,螞蟻金服旗下芝麻信用便宣布已經通過企業徵信業務經營備案。根據央行數據,截至2019年12月末,全國共有22個省(市)的128家企業徵信機構在人民銀行分支行完成備案。螞蟻信用評估公司成立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信息,螞蟻信用註冊資本5000萬元,法定代表人、董事長邵文瀾。邵文瀾同時是芝麻信用董事長。
  • 查詢徵信信息一站搞定
    福州晚報訊以前要查詢各類徵信信息,多要登錄各自對應的平臺,很不方便。記者昨日從人行福州中心支行獲悉,福建省徵信業務綜合平臺(www.xy-hx.com)正式上線,整合了央行徵信服務和公共信用信息服務兩大功能,金融機構、企業、個人等均可通過該平臺一站式查詢各類徵信信息。
  • 百行徵信是啥,與央行徵信有什麼區別?發來催款簡訊是真是假?
    央行徵信大家都清楚,去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官網就能夠拉取,而央行徵信之外還有個百行徵信。百行徵信是啥,與央行徵信有什麼區別?我在機構借錢了,百行徵信發來催款簡訊是真是假?相信很多人對這些問題都不太清楚,那麼今天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 個人徵信牌照大起底
    公開信息顯示,趙以邗系人行徵信中心副主任,曾任人行武漢分行副行長,目前負責樸道徵信籌建工作。不過從目前人行徵信中心官網信息尚未更新,趙以邗的任職信息仍未變更。人行徵信管理局局長萬存知對此回應表示,「這8家機構都想依託網際網路形成自己的業務閉環,在客觀上分割了市場的信息鏈,不利於信息共享;在數據極為有限的情況下,根據有限信息進行不同形式的信用評分並對外公布使用,也會存在信息誤採誤用等問題。另外,這八家機構各自依託某一個企業或者企業集團發起創建,在業務或者公司治理結構上不具備第三方徵信的獨立性。」
  • 手機怎麼查詢徵信報告,徵信中心免費查徵信
    而哪些信息會被採集? 它們又將如何影響一個人的房貸、車貸、信用卡消費等?如何查詢個人信用報告及個人信用報告網上查詢解讀1、央行查詢個人徵信報告一般可以去兩個地方,第一個就是央行的當地的總行,直接帶上自己的身份證,就可以去辦理你要查詢徵信的業務了。
  • 小微金融機構如何接入徵信中心個人信用查詢
    央行徵信中心個人信用覆蓋人群超過八億,但是小微金融如何接入,請看詳細介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辦公廳關於小額貸款公司和融資性擔保公司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有關事宜的通知》(銀辦發〔2013〕45號),具備接入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村鎮銀行等機構(以下簡稱「小微金融機構」)應當接入金融信用信息基礎資料庫。
  • 個人徵信信息權益保護再上新臺階 異議處理效率不斷提高
    依法合規採集信用信息中國人民銀行徵信中心副主任王曉蕾介紹,當前我國徵信系統依法合規採集的反映借款人信用狀況的信息,主要包括三類:一是個人信貸信息,包括貸款、信用卡、擔保等業務信息。截至2019年11月底,個人徵信系統接入各類放貸機構共3693家,已經基本實現對個人金融信用信息的廣覆蓋。
  • 積木盒子上徵信,徵信逾期不良記錄消除辦法
    他們最終不得不尋求北京立本美好信用有限公司的徵信修復幫助。根據法律諮詢網採訪徵信修復機構立本信用得知:早在2019年9月,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與網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聯合發布了《關於加強P2P網貸領域徵信體系建設的通知》,通知明確指出,所有網貸平臺均需接入央行徵信等徵信機構。
  • 第二家個人徵信牌照申請獲央行受理 行業或迎更大發展機會
    有專家對中國網財經記者談到:「樸道徵信的個人徵信牌照申請被央行受理,代表個人徵信業務正在由摸索階段走向成熟階段,也意味著央行希望通過設置更多個人徵信牌照,加大個人徵信業務競爭,促進個人徵信業務在國內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