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定信仰 做新時代教育奮鬥者

2020-12-21 中國教育新聞網

「今天,我們種下一棵特殊的『樹』,象徵著我們從這裡學成再出發,為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繼續砥礪前行。」近日,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第一期教育部直屬系統中青年幹部培訓班暨第六十一期高校中青年幹部培訓班結業之際,中央美術學院科研處處長郭麗代表全體學員向學院捐贈畫作時說。這副取材於巴金名作《鳥的天堂》的油畫,讓在場學員的思緒又飛回到「日出而學」的三個月培訓生活。

今年9月1日,來自教育部機關、直屬單位、直屬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的114名中青年幹部走進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首次採取點名調訓、合班培訓、交叉交流等方式的這次培訓,令學員們感覺耳目一新的同時,也感受到肩上沉甸甸的責任。

淬鍊思想 鑄就忠誠

「理想信念是共產黨人精神上的『鈣』,鈣質足才能骨頭硬,骨頭硬才能經得起風浪考研,才能對黨始終忠誠如一。」華東師範大學黨委宣傳部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顧紅亮在發言中說。令他印象最深刻的,是黨的十九大代表、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黨委書記馮翠玲扎跟基層做黨建的先鋒模範精神,「那天講座結束時,大家全體起立、長時間鼓掌,都覺得受到了一次心靈的洗禮和黨性的提升」。「中青班的培訓首先是政治培訓、理論培訓。」

教育部人事司司長張東剛表示,此次培訓是教育部黨組貫徹落實中央決策部署,加強教育系統年輕幹部培養的一項重要舉措,突出政治訓練、忠誠教育,開展系統的馬克思主義理論教育和嚴格黨性教育,旨在全面增強教育部直屬系統中青年幹部的思想政治素質,努力建設忠誠乾淨擔當的高素質年輕幹部隊伍。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黨委書記侯慧君介紹說,根據人事司要求,學院精心設計課程,聘請一流師資,緊緊圍繞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緊緊圍繞學習黨的十九大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堅定理想信念、提高政治能力和絕對忠誠,開設系列課程。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態化的特殊年份,舉全院之力做好培訓保障,確保學員學有所獲、學有所成。

「專家深入講授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關於依法治國、關于堅決打贏精準脫貧攻堅戰、關於全面從嚴治黨的重要論述,帶領我們重溫『四史』,系統梳理了中國共產黨的初心使命與奮鬥歷程,中國共產黨100年對馬克思主義的原創貢獻,新中國70年中國制度中國道路的理論創新與輝煌成就,理論學習有很大收穫。」湖南大學黨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孫煒說。

加強政治建設,功夫不僅在課堂上,也貫穿在整個學習生活中。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為中青班設立臨時黨總支以及六個臨時黨支部。每周一次的支部活動,學員自主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制定《紀律公約》,嚴格監督檢查,組織每位黨員撰寫黨性分析材料,切實發揮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

「通過學習,信仰更加堅定,按信仰去行動就會更加自覺。」全國高等學校學生信息諮詢與就業指導中心信息系統建設處處長程衛星說。教育部教材局綜合處處長韓春勇表示,三個月的學習讓學員們進一步增強了「四個意識」,堅定了「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牢記自己的第一職責是為黨和人民工作,始終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深耕教育 謀劃發展

「政治站位更高、工作定位更準、優勢特色更強、創新意識更濃、治理體系更順、監督力度更大。」在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為每個學員準備的厚厚的筆記本上,不少人在第一頁記下了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鄭富芝在開學典禮上用六個「更」字對當前教育形勢和任務的解讀。

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研討教育改革發展重大理論與現實問題,既是培訓的應有之義,也是教育系統中青年幹部的自覺行動。

立德樹人、本科教育、高校科技創新、思政教育、依法治校、大學生就業……多位教育部司局長帶來教育改革發展的第一手信息和最權威政策闡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多所高校的書記校長、專家學者帶來最新的實踐案例和研究探索。「這些教育『大咖』的講座讓我們感受到中國教育改革的恢弘氣勢和時代潮流,讓我們站在中國教育發展的最前端、聆聽最強音。」中國政法大學科研處處長慄崢說。

「中國教育的未來在哪裡?中國大學的吸引力從何而來?我們自己應當做什麼?」北京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郭靂給自己提出的三問,在三個月的學習中有了答案——「中國教育的未來,當因應中國的未來,教育要做更多事,才能配得上這偉大的時代;中國大學的吸引力來自『中國特色、世界一流』,要把特色真正變為一流;我們自己要按照好老師的四個標準、好幹部的五個標準、中青年幹部的七項能力要求去對標對表」。

培訓期間,恰逢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了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和十四五期間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目標。學員們第一時間開展學習、研討,結合本職崗位進行思考,撰寫一系列學習體會,先後在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發表,12位學員還接受了中國教育電視臺採訪。

「通過培訓,我們對教育強國的目標路徑有了更清醒的認識,對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有了更堅定的信心。」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秘書處副秘書長成梁說。

專業訓練 提高本領

今年10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中青年幹部培訓班開班式上發表重要講話,提出年輕幹部要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眾工作能力和抓落實能力。

此時,中青班學員恰好兵分六路啟程奔赴浙江、福建、廣西、廣東、安徽、湖北開展實地調研。在機場、車站、大巴上,各路調研團備受鼓舞,交流著學習總書記講話心得,暗下自我鍛鍊、提高本領的決心。

中青班臨時黨總支書記、上海交通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季波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廣西調研團每天早上6點半就踏上行程,深入邊疆地區和革命老區,開展實地考察、座談會、一對一交流、扶貧幫扶等活動近40場,在規定的考察報告之外,還在黃文秀同志生前工作過的樂業縣完成了《樂業縣教育事業發展調查報告》,落實研究生支教團等11項幫扶舉措。

「在實踐鍛鍊中進一步增長才幹,在專業訓練中進一步提高水平。」人事司司長張東剛強調,黨的十九大報告第一次把高素質和專業化並列,作為幹部隊伍建設的總目標。專業化是執政能力、治理能力的專業化,而不是自己的學科專業。希望學員們以專業思維謀事、用專業方法幹事、靠專業素養成事,提高教育治理的能力和水平。

中青班總班主任、國家教育行政學院社科部主任楊豔玲告訴記者,學院為學員設計了多種特色培訓活動——以「崗位聚焦」和「能力聚焦」為主題的結構化研討、外出調研、論文答辯,讓學員體驗系統思維、調查研究和科學決策;拓展訓練、領導力訓練、跨班交流,讓學員發現自身能力短板和改進方法;文化沙龍、黨建論壇、微講壇、辯論賽,讓學員充分展現自我、相互促進,進一步提高溝通、協調、表達、換位思考等必備技能。

「大家加了油、充了電,回去就該放一放。從現在到2035年正是我們幹事創業的黃金歲月。」山西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黨委書記牛牧滿懷信心地說。

中青班總班長、西安交通大學化工學院院長魏進家代表全體學員發言表示,「回到工作崗位後,將把培訓成果用於指導實際工作,直面問題、真抓實幹,在工作中打開新局面,推動新發展,取得新進步,創出新業績,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做出新貢獻。」(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記者 高靚)

作者:高靚

相關焦點

  • 有的放矢:加強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
    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指明了堅定理想信念對於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重要意義。加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引導廣大青年用初心砥礪信仰、用理論堅定信念、用實踐增強信心,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用初心砥礪信仰。
  • 加強新時代青年理想信念教育(有的放矢)
    面向未來,走好新時代的長徵路,我們更需要堅定理想信念、矢志拼搏奮鬥。」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論述,指明了堅定理想信念對於走好新時代長徵路的重要意義。加強青年理想信念教育,就要引導廣大青年用初心砥礪信仰、用理論堅定信念、用實踐增強信心,努力成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用初心砥礪信仰。
  • 論習近平關於新時代黨性教育的思想
    內容提要:習近平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把馬克思主義黨性理論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及新時代黨建實踐相結合,形成了關於新時代黨性教育的思想,系統回答了新時代黨性教育的地位作用、目標要求、核心內容、途徑方法等基本問題,提出了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的「心學」,黨章是黨性教育的根本遵循,黨內政治生活是黨性教育的重要平臺,把理想信念教育放在首位,有效改進黨性教育方式方法等一系列新思想
  • 大連理工大學:引導青年學子堅定理想信念,讓青春與信仰的旗幟共同...
    他們心懷堅定信仰,踐行紅色信念,投身祖國建設的洪流中,在興校強國的偉大實踐中鍛造出彩青春。站在新的歷史方位,大連理工大學不斷推動思政課實踐教學改革,構建閱享經典、文藝展演、行走課堂「三位一體」思政課實踐教學新模式,抓住新時代青年學子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增強大學生對黨的理論、方針政策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情感認同,用生動的思政課堂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時代命題。
  • 安順:以奮鬥者的姿態逐夢新時代
    脫貧攻堅這個時代熔爐,激蕩起生機勃勃的安順氣象,把安順人民積蓄已久赫然昂揚的精氣神推到一個新高度。安順秉承「一切要為人民打算」的若飛精神,團結奮進、拼搏創新、苦幹實幹,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6個縣(區)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 做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堅定信仰者、忠實踐行者、不懈奮鬥者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幾代中國共產黨人探索實踐的基礎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繼續推動生態文明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新要求,形成了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開闢了生態文明建設理論和實踐的新境界。
  • 韓喜平教授:學思踐悟 知行合一 做新時代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
    入選「新中國70年長春70人」。2020年11月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每每嘗試回答,年齡甚至比學生還小的他逐漸意識到,中國社會主義的「建設」特性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承擔著更為重要的職責;一個優秀的思政課教師既要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場,熟知黨和國家的重大路線方針與政策,又要有紮實的學術功底、廣博的知識儲備和深入的專業研究;既要有以科研為基礎的講理論的能力,又要有通過理論解決學生現實思想問題的能力。
  • 「音樂+詩歌」詠唱奮鬥者之美
    近日,由中宣部等多部門共同主辦的《奮進新時代 禮讚奮鬥者》音樂詩歌詠唱會在中央電視臺播出後引發熱議。詩歌詠唱會以詩歌的文學魅力和音樂的藝術張力,深入宣揚「最美奮鬥者」的先進事跡和崇高精神,熱情謳歌共和國的建設者、新時代的奮鬥者,表達對「最美奮鬥者」的禮讚。
  • 忠誠履職 做新時代新青年幹部
    我們青年幹部肩負著黨中央的重託,承載著人民群眾的期望,應堅定信仰、嚴以修身、敬業潛修、忠誠履職、廉潔自律,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有紀律的新時代新青年幹部。堅定信仰、嚴以修身,爭做新時代有理想的新青年幹部。
  • 齊魯師範學院:過好政治生日 堅定政治信仰
    一顆初心,一生堅守當初入黨是為什麼,現在應該做什麼,將來身後該留什麼。被黨支部確定為預備黨員的那一天,擁有「共產黨員」新身份時,最初的感受是什麼。過政治生日的黨員說出了他們的心裡話。一輩子做人民群眾的好公僕!」小小一張「政治生日」賀卡,看似平淡不出奇,卻有力喚起黨員的初心使命,增強擔當實幹的動力。每一名共產黨員都應牢記,自己永遠是勞動人民的普通一員,必須與人民緊緊團結在一起,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奮鬥徵途上,勇做新時代的「勁草真金」,爭當先鋒、作出表率,團結帶領人民共同創造歷史偉業,在新時代鑄就新的輝煌!
  • 「四史」學習 | 信仰之聲——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四史」學習 | 信仰之聲——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 2020-12-08 17: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持續鞏固主題教育成果 譜寫新時代新篇章
    自2019年深入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以來,全體黨員幹部認真貫徹「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體要求,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實現了理論學習有收穫、思想政治受洗禮、幹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做表率的目標任務。
  • 堅定如磐信仰 凝聚奮進力量
    大家一致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中國人民志願軍抗美援朝出國作戰7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和在中國人民警察警旗授旗儀式上的重要訓詞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以更加強烈的政治擔當、使命擔當、責任擔當,堅決完成黨和人民賦予的新時代使命任務。
  • 堅定政治立場是思政課教師的第一要求
    可以說,在新時代進一步鞏固馬克思主義指導地位,加強意識形態建設,必須辦好思政課,理直氣壯開好思政課,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引導學生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思政課是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推進教育現代化不能脫離中國國情,紮根中國大地辦大學,必須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
  • 中共中央 國務院印發《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
    視頻來源:央視網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新時代愛國主義教育實施綱要》全文如下。
  • 南通崇川:逐夢新時代,以奮鬥者姿態扛起主城區擔當
    「登高望遠、勇毅精進」是不久前召開的崇川區委第八屆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上提出的新時代崇川精神。這幾天,這八個字已成為崇川區上下熱議的「關鍵詞」。    在新時代崇川精神的引領帶動下,一種認識正在崇川形成共識:「一體化時代長三角在全國經濟格局中的權重必然提升,北翼必然更受關注,南通必然是上海向北輻射的『橋頭堡』。」這「三個必然」不可能自然而然轉化為崇川追趕超越的優勢條件,必須主動出擊,以奮鬥者姿態扛起主城擔當,為全市高質量發展作出主城貢獻。
  • 奮鬥者
    體現新擔當、實現新突破、展現新作為!每一位奮鬥者都是新時代的開拓者,每一位奮鬥者都值得記錄。10月初,市委宣傳部、市總工會、市委網信辦聯合發起「尋找網絡奮鬥者」活動。市委網信辦將今年我市網友節主題確定為「尋找網絡奮鬥者」,目的是通過普通奮鬥者的自身經歷來講述這座城市的奮鬥故事,進一步激發廣大網絡從業人員的創業、創造、創新活力。
  • 「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公示 姚玉峰雷雲……這些浙江人入選
    9月15日起,「最美奮鬥者」建議人選公示。公示名單中,浙江籍的個人有20位,分別是馬寅初、王偉、王啟民、包起帆、姚玉峰、胡仁宇、顧方舟、高銘暄、屠呦呦、斯霞、蔣築英、謝晉、謝高華、魯冠球、裘志新、裘法祖、雷雲、鮑新民、樊錦詩、潘建偉(按姓氏筆畫為序)。而在公示的22個「最美奮鬥者」集體中,也不乏有浙江人。
  • 交通運輸界的「最美奮鬥者」
    (人民交通雜誌訊)新中國成立70年,時間見證了奮鬥者永不停歇的腳步,在革命、建設、改革的各個時期,先後湧現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範人物。七十周年的歷史是一部奮鬥史,正是無數奮鬥者頑強拼搏,無私奉獻,推進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進程,中華民族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
  • 這裡是新時代教育扶貧的「南開方案」
    南開大學還充分讓研究生支教團、南開書屋、朗讀亭等軟硬體教育資源發揮作用,帶著感情、帶著責任,讓孩子們得到更好成長,為新時代教育扶貧提供「南開方案」。  「公能」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這是一間小小的教室,卻蘊含著大大的能量!  「『公能』教室讓學生的心回到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