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東西12月9日消息,昨日晚間,AI獨角獸雲天勵飛在科創板提交IPO招股書。
隨著近幾個月來中國視覺AI產業迎來一波IPO小高峰,這家2014年從中國深圳特區走出的跨AI和半導體行業公司成為其中一匹"黑馬"。
根據招股書可知,本次IPO雲天勵飛將募資30億元。在此前不到半年內,雲天勵飛已完成超20億元融資,並在9月啟動上市輔導。
本次雲天勵飛募集的30億元主要用於城市 AI 計算中樞及智慧應用研發項目、面向場景的下一代 AI 技術研發項目、基於神經網絡處理器的視覺計算 AI 晶片項目等。
雲天勵飛主營業務涉及數字城市運營管理和人居生活智慧化兩大方向。報告期內,雲天勵飛業務規模出現高速增長,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 2020 年1~9月營收約0.502億元、1.331億元、2.304億元及2.673億元,合計6.81億元。
與同期火熱推進IPO的"AI四小龍"成員有所差異,雲天勵飛是一家主打"算法晶片化"的技術玩家。
在招股書中,雲天勵飛這樣描述自身的核心競爭力:算法晶片化的底層技術能力以及基於"端雲協同"技術路線所成功落地的大型解決方案經驗和系統落地工程能力。
雲天勵飛的實際控股人為董事長兼CEO陳寧,合計控制公司33.698%的股權。雲天本次IPO保薦人為中信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將發行不超88,783,430 股,發行後總股本不超過 355,133,720 股,每股面值1元。
一、三年多營收6.8億元,研發投入超5億!
根據招股書可知,雲天勵飛在報告期內業務規模出現高速增長。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2020年1~9 月,公司營收達0.502億元、1.331億元、2.304億元及2.673億元,合計6.81億元。
在淨利潤方面,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2020年1~9 月,公司淨利潤為-0.548億元、-1.989億元、-5.098億元、-8.621億元,期內合計虧損達16.256億元,這與當下人工智慧領域存在前期研發投入高的特點密切相關。
在研發投入方面,2017 年、2018 年、2019 年及2020年1~9 月,公司投入分別達到0.43億元、1.46億元、2億元、1.3億元,合計5.19億元。2019年研發投入佔當年營收109.57%之多。
雲天勵飛的研發投入主要集中在自研晶片、AI算法平臺、大數據平臺等方面。翻看公司研發項目情況,可見單是自研晶片DeepEye1000的研發費用就超8000萬元,為所有研發項目投入之最。
公司的主營業務營收主要來自數字城市運營管理和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兩大業務方向。
2017~2019 年,雲天勵飛各版塊業務增長較快,數字城市運營管理收入從 4,994.60 萬元增長至約2.01億元,人居生活智慧化升級收入從28.73 萬元增長至 2,841.35 萬元。
2020年1~9月,雲天勵飛數字城市運營管理業務營收額已經超出2019年全年,達到約2.45億元,相比於2018年的1.22億元幾乎翻番,增長迅猛。
同期,雲天勵飛自研晶片 DeepEye 1000 已經開始單獨產生銷售收入。從該晶片支持的"指靜脈生物識別軟碟機盒子批量出貨"等項目,我們看到了可喜信號。
從主營業務收入分產品和服務類型來看,雲天勵飛主要營收來自綜合項目,也就是做行業解決方案。
2017、2018、2020年1~9月,雲天勵飛綜合項目收入都在70%左右,但2019年產品銷售收入佔比達59.26%,超綜合項目收入。
據悉,雲天勵飛主要通過向客戶提供視覺領域"端雲協同"的 AI 軟硬體產品及解決方案取得業務收入。
從營收業務收入分區來看,雲天勵飛主要業務落地在華南、華東、西南,但並不特別依賴某個區域。比如2019年華南地區為公司收入最大來源區域,佔總營收64.2%;在2020年1~9月營收佔比最大的區域則變為華東,佔總營收達53.19%。
在毛利潤及毛利率方面,報告期各期,公司主營業務毛利分別為2,129.36 萬元、7,498.73 萬元、10,009.58 萬元和10,073.46 萬元。
其中,報告期各期,數字城市運營管理業務毛利分別為2,111.22 萬元、6,799.03 萬元、8,435.62 萬元及 9,369.56 萬元,佔主營業務毛利總額的比例較高。
二、數字城市和人居生活業務兩手抓
許多人了解雲天勵飛,始於其在2015年打造的首套動態人像識別系統——"深目"在深圳龍崗區落地,此後該系統被快速複製到其他區域和城市。
幾年過去了,目前雲天勵飛的主營業務已經從數字城市運營管理延伸到人居生活智慧化,形成兩大主要業務線。
1、數字城市 AI 解決方案
在數字城市範疇,雲天勵飛提供的"端雲協同"人工智慧產品及解決方案目前主要用於智慧安防、城市治理、疫情應急響應等領域。
以智慧安防領域方案為例,方案曾經成功服務了 2016 年杭州 G20 峰會、全國雙創周主會場、2018 年博鰲論壇、青島上合組織峰會等重要會議。
雲天勵飛智慧安防領域方案在雲側由"深目"系統、"深視"系統、聚類分析服務組成,在端側和邊緣側,針對不同場景特點,可採用自研邊緣計算設備提取目標圖像或進行結構化計算,然後將相關結果傳輸至雲側進行進一步處理,也可採用基於自研晶片的端設備,將抓拍內容直接傳輸至雲側進行處理的方式。
近年來,雲天勵飛在智慧安防領域取得成功的基礎上,已將 AI 視覺分析業務的成功經驗向城市治理涉及的相關領域進行複製。如:2020 年新冠疫情突然爆發,公司結合防疫需求推出突發疫情防控 AI 解決方案。
2、人居生活 AI 解決方案
雲天勵飛人居生活 AI 解決方案包括智慧社區方案、智慧園區 AI 解決方案、智慧泛商業 AI 解決方案等。
以智慧社區方案為例,雲側由"深目"系統、"深視"系統、"深跡"系統組成,端側和邊緣側包括基於自研晶片的結構化攝像機、人像識別邊緣計算設備、人車非邊緣計算 NVR 設備,以及滿足雲側系統接入標準的第三方端側設備。
智慧園區 AI 解決方案基於雲端的"深目"系統、"深跡"系統、"商翎"系統等與自研終端和邊緣端設備,為生產型園區、會展管理、智慧校園等提供相應的 AI 解決方案。
除此之外,還有智慧泛商業 AI 解決方案基於雲端的"商簿"系統、"深跡"系統等,繞"人"、"貨"、"場"中的"人",實現客戶管理、客流量分析等,輔助支持客戶商業決策。
雲天勵飛自成立以來,已在深圳、東莞、青島、成都、杭州、上海、北京等諸多城市落地多個重點項目,其中人居生活方向包括深圳南園智慧社區、萬科印力智慧商業、深圳 AI 書城、深圳富士康 AI 智慧園區、深圳元平智慧校園等眾多項目。
三、自研晶片DeepEye 1000,支持軟體定義攝像機
根據招股書,在上述行業解決方案中,融合了雲天勵飛自研的終端、邊緣端、雲端產品及服務。
在前文我們也解讀了雲天勵飛研發投入較大,一大原因就是為了支持"算法晶片化"能力,從而貫穿"雲邊端"至行業解決方案。
在此前與雲天勵飛CEO陳寧的對話中,我們得知算法晶片化不等於"算法+晶片",而是指一種算法與晶片融合發展的設計理念和流程。雲天勵飛團隊自2014年成立以來就踐行這套"場景定義算法、算法定義晶片"的思路方法。這也解答了為什麼雲天勵飛的造芯路,不同於許多其它尋求IPO的AI企業"從算法做到晶片"的造芯故事。
以下是公司面向場景的解決方案中提供的核心AI產品和服務,包括人工智慧晶片、SDC(軟體定義攝像頭)、人工智慧算法等SDK、雲端業務應用系統等全產業鏈軟硬體產品。
1、終端及邊緣端產品
(1)人工智慧晶片
2017年,雲天勵飛第一代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神經網絡處理器採用FPGA實現。2018 年,雲天勵飛第二代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神經網絡處理器晶片DeepEye1000採用 22nm 工藝投片。
雲天勵飛第二代晶片的主要特徵及參數具體如下:
據稱,雲天勵飛的第二代晶片與其他類型晶片比,所具備的優勢如下:
目前,雲天勵飛第二代晶片的主要應用方向在於視覺端智能以及邊緣智能應用,包括智能相機、可攜式警務終端、智能商顯、機器人、無人機、無人車、工業智能檢測、新零售等領域。
(2)基於自研AI晶片,推出SDC等終端設備
雲天勵飛終端設備包括 SDC(軟體定義攝像頭),以及面向商業場景應用的系列終端設備,包括用於商業客流分析的專用攝像機設備、面向商業信息推送場景的 AI 交互屏等。
(3)人工智慧算法 SDK
雲天勵飛的人工智慧算法可以軟體開發工具包(SDK)的形式提供給客戶使用,可實現目標檢測、跟蹤、特徵值提取和比對等功能。
(4)邊緣計算設備
根據不同的業務和場景需求,雲天勵飛研發了人像識別邊緣計算設備、人車非邊緣計算 NVR 設備、交通 OD 分析邊緣計算設備以及用於邊緣推理計算的 mini-PCIE 卡。
2、雲端產品
雲天勵飛研發形成了雲端的數據分析服務和算力硬體產品,解耦成雲端業務應用系統,形成公司為用戶提供 AI 解決方案的雲端架構。
主要雲端業務應用系統包括深目-人像系統、深視-視頻結構化系統、深跡 -AI 社群服務系統、深邃-交通 OD 分析系統、商簿-客群分析系統、商翎-出入管理系統。
雲天勵飛雲端業務應用系統融合了雲端結構化伺服器及配套硬體和雲端數據分析產品,包括DeepEye 視覺計算加速卡等雲端結構化伺服器及配套硬體,以及天眼 – 人像搜索服務、天工 -AIOS數據標註及算法訓練服務等數據分析產品。
四、公司一大半是研發人員
雲天勵飛向市場提供視覺領域"端雲協同"的 AI 軟硬體產品及解決方案,研發領域主要分為兩個維度,包括AI 底層能力研發和AI 產品及整體解決方案研發。
雲天勵飛研發團隊包括算法團隊、晶片團隊、軟體團隊、硬體團隊、產品線團隊。核心技術人員主要包括陳寧、王孝宇、李愛軍及程冰。
▲雲天勵飛董事長兼CEO陳寧
其中陳寧曾獲得深圳市國家級領軍人才、第十六屆廣東省青年"五四獎章"等榮譽稱號,是從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電子工程系歸國創業的博士、中興走出的中國第一款商用矢量處理器晶片設計者。公司首席科學家王孝宇,曾任 SNAP 首席研究科學家,在AI算法、數據方面頗有建樹。
報告期各期,雲天勵飛的研發投入分別為 4,355.73 萬元、14,580.66 萬元、19,996.55 萬元及13,041.60 萬元,佔營業收入的比例分別為86.71%、109.57%、86.79%及 48.79%。
截至 2020 年 9 月 30 日,公司擁有研發人員 415 人,佔員工總數的 56.39%,碩士及以上學歷的研發人員佔比達到 36.14%。人才涵蓋人工智慧算法、晶片、產品、解決方案等多個技術領域。
五、從深圳走向全國,無特別依賴的大客戶
報告期內,發行人的主要終端客戶群體以各地政府、公安局、大型商場、機場車站等交通樞紐的業主單位、大型企事業單位、社區物業公司等為主。在銷售服務模式方面,公司採取直銷的銷售模式。
2020年1~9月,雲天勵飛的前五大客戶為青島市公安局嶗山分局、四川博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公安局龍崗分局 、東莞市科達計算機系統工程有限公司。
2019年的前五大客戶為深圳市信義科技有限公司 、中國電信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博方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東莞市毅豪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龍崗區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2017~2019年,雲天勵飛對前五大客戶的依賴趨勢變弱,由92.00%降至52.11%。
六、對標商湯、寒武紀等
作為一家跨AI算法及半導體的公司,雲天勵飛IPO文件中提到的同行競品涉及兩大領域。
在視覺人工智慧領域,業內的中國企業包括商湯科技、曠視科技、依圖科技、雲從科技等。雲天勵飛在招股書內寫到:"上述企業都擁有相對成熟的 AI 賦能解決方案,而雲天勵飛全產業鏈的服務能力和豐富的項目落地經驗與之產生了差異化的競爭優勢。"
在人工智慧晶片領域,雲天勵飛提到的同行包括業內企業有國外的 NVIDIA、Graphcore,國內的寒武紀、地平線。
七、是海康、華為的客戶
在供應商方面,雲天勵飛需要從海康威視、中華通信系統公司採購攝像頭,佔所有採購資金比例最高。比如,2019年雲天勵飛從海康威視購置攝像頭花費5172.14萬元,佔採購總額26.09%。
除此之外雲天勵飛的供應商還包括全景智聯(武漢)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耐斯康網絡技術有限公司、深圳市寶德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深圳市道為科技有限公司等公司,涉及伺服器及配件、系統軟體、耗材及集成服務等多方面。
八、控股情況及股權結構
雲天勵飛的控股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自然人陳寧,其直接及間接合計控制公司33.698%的股權。除控股股東外,無其他直接或間接持有公司 5%以上股份的自然人。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除控股股東外其他持有 5%以上的股份的股東有東海雲天、中電華登、合肥達高及其一致行動人合肥桐碩。
其中,東海雲天為2020年9月成立的有限合夥企業,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 為最大有限合伙人,出資比例約達88.63%。中電華登背後是成都空港產業興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華大半導體有限公司 等有限合伙人。
在2020年9月雲天勵飛股份公司第三次增加註冊資本後,股權結構截取部分如下:
截至本招股說明書籤署日,發行人股權結構如下:
九、結語:手握算法晶片化"殺手鐧"的AI黑馬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進入人們生活生產的方方面面,以視覺AI為代表的中國AI產業的首波IPO小高峰已經顯現。在這條賽道中,像雲天勵飛這樣的跨AI和半導體行業的玩家無疑展現出全產業鏈競爭力。
以智能安防領域為例,能看到雲天勵飛自研DeepEye晶片支持軟體定義攝像機的打法與華為流派相似,與此同時雲天又在生態上是行業老兵海康威視、大華等企業的好夥伴,目前業務發展迅猛,影響行業格局。
AI被認為將掀起"第四次工業革命",隨著雲天勵飛、依圖、思必馳等各領域AI企業紛紛進入IPO大門,AI產業可以說即將走上驗證技術價值的全新歷史舞臺。(本文來自智東西)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kj005
文章投訴熱線:156 0057 2229 投訴郵箱:29132 36@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