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AI「獨角獸」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尚處虧損狀態,擬募資37.5...

2020-12-19 中國經濟網

  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

  孵化自中國科學院、擁有4名國有股東、號稱人工智慧領軍企業的雲從科技名聲在外,但其目前尚未實現盈利,截至2020年6月末,公司合併口徑累計未分配利潤為-10.3億元,擬募資37.5億元用於擴大業務發展和補充流動資金。

  尚未實現盈利

  雲從科技招股書申報稿披露,公司目前尚未實現盈利,2017年-2019年歸屬母公司淨利潤分別為-1.06億元、-1.08億元、-17億元,2019年虧損明顯擴大是因為在2019年9月,雲從科技實施股份激勵,確認股份支付費用13.02億元。2020年上半年,雲從科技歸母淨利潤為-2.86億元,雲從科技認為新冠疫情對今年上半年的業績造成很大不良影響。

  從營收層面看,雲從科技過去三年表現不錯,逐年提升,2017年營收為6453萬元,2018年迅速增長至4.84億元,2019年進一步增長至8.07億元,但2020年上半年營收僅為2.2億元。

  人工智慧行業尚處於早期階段,研發難度高,業內企業也需要高研發投入以建立技術上的競爭壁壘。作為業內頭部企業,最近三年雲從科技累計研發投入佔最近三年累計營業收入比例為48.8%。

  雲從科技將自身的業務分為兩大板塊,一是人機協同作業系統,二是人工智慧解決方案。

  人機協同作業系統,連接業務數據、硬體設備和軟體應用從而提供AI服務,指通過統一管理雲-邊-端一體的設備、AI應用和資源,實現從設備接入、感知、存儲、計算、理解到決策的作業系統底層系統平臺。雲從科技在該板塊的應用產品有靜態人臉數據識別系統、動態人臉識別系統、鷹眼人臉大庫檢索平臺、人證核驗軟體、活體檢測軟體、智能安防管理系統、商業慧眼平臺(可以實現客流數據採集和智能分析)等。

  人工智慧解決方案,顧名思義,指AI技術在具體行業、具體場景中的落地應用,雲從科技該板塊業務主要面向智慧金融、智慧治理、智慧出行、智慧商業。解決方案通常需要軟硬體結合,雲從科技在該板塊運用到的AIoT設備主要有智能抓拍相機、智能安防一體機、智能通關閘機一體機、智能登機復檢一體機、九魚刷臉購物機、刷臉支付盒子等。

  在智慧金融領域,雲從科技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及核心應用已覆蓋包括六大國有銀行在內超400家金融機構;智慧治理領域,產品及技術已服務全國30個省級行政區政法、學校、景區等多類型應用場景;智慧出行領域,產品和解決方案已在包括中國十大機場中的九座重要機場在內的上百座民用機場部署上線;智慧商業領域,產品和解決方案輻射汽車展廳、購物中心、品牌門店等眾多應用場景,服務全球數億人次。

  AI作為一項面世數十年的技術,之所以能在近年引起關注,除開技術本身的完善提升外,跟找到落地場景也有很大關係,在雲從科技的營收中,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營收一直大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營收。

  雲從科技的招股書申報稿披露,2017年-2019年期間,來自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營收分別佔到當期主營業務收入的72.27%、93.59%、76.52%。

  雲從科技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服務模式是,公司根據合同約定向客戶交付基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相關應用產品、SDK或整體作業系統,部分項目需要根據客戶要求進行定製化開發。

  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的服務模式是,為客戶提供針對具體應用場景定製的行業解決方案,解決方案包括自主研發的人機協同作業系統、智能AIoT設備以及第三方軟硬體產品,並提供相關技術服務,重點負責整體解決方案制定、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定製化部署和智能AIoT設備設計,AIoT設備生產採用ODM 或OEM方式。

  同股不同權

  雖然雲從科技的發展史只有5年,但是作為一家需要燒錢的企業,雲從科技經歷了多輪融資,股東數量非常可觀。

  在本次發行前,雲從科技的股東數量高達57名,股權結構如下所示。

(雲從科技股權結構圖)

  雲從科技有4名國有股東,分別為南沙金控、國新資本、上海聯升、廣東創投,也有4名自然人股東,但這4名自然人股東均不在公司任職。

  雲從科技的控股股東是常州雲從,目前對雲從科技的持股比例為23.32%。周曦持有常州雲從99.88%的股權,也是雲從科技的創始人,博士學歷,現任雲從科技董事長兼總經理、中科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

  2020年9月,雲從科技召開臨時股東大會,同意實施特別表決權制度,常州雲從持有的雲從科技股份設置為A類股,其他股東持有的雲從科技股東設置為B類股,每一A類股股份享有6票表決權,每一B類股股份享有1票表決權,則常州雲從在雲從科技的股東大會擁有64.60%表決權。

  從公開信息來看,若雲從科技順利在科創板上市,有望成為科創板第五家同股不同權企業。

  周曦通過常州雲從間接持有雲從科技股權,除開可以行使A類股股份表決權外,還通過大昊創業、呂申創業和釋天投資間接合計持有雲從科技 0.7155%股權,是雲從科技的實控人。

  雲從科技的員工學歷層次較高,員工人數也在過去三年期間急劇增加,2017年末是369人,2019年末增加到1660人,而2020年6月末是1746人。以2020年6月末的員工人數為基準,50%的人員是研發人員,公司目前已在廣州、重慶、上海、蘇州和成都設立研發中心,將近40%的人員是銷售人員,剩下10%左右的人員是管理及運營人員。

  作為頭頂AI「獨角獸」光環的企業,雲從科技曾先後9次獲得國內外智能感知領域的桂冠,

  2018年獲「吳文俊人工智慧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受邀參與人工智慧國家標準、公安部行業標準等26項國家和行業標準制定工作,承擔國家發改委「人工智慧基礎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和「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系統產業化及應用項目」、工信部「基於自研 SoC 晶片的高準確度人臉識別產業化應用」等國家級重大項目建設任務。

  募投項目

  雲從科技招股書申報稿披露,本次公開發行股票擬募資37.5億元用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在上述的募投項目中,預計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生態項目耗資最多,投資額達14.1億元;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和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預計耗資額接近,分別為8.1億元、8.3億元。剩下將近7億元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雲從科技認為,未來發展戰略主要落在三方面,一是致力成為高效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建設者,關注效率提升和用戶體驗優化,夯實AI能力輸出基礎;二是致力於成為行業智能解決方案定義者,持續優化完整的產業鏈閉環,將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拓展到更多行業;三是致力於成為人機協同生態體系領導者,與軟體開發商、硬體開發商、渠道供應商積極合作,向生態開放人機協同作業系統的AI能力,提供AI能力接入與技術支持服務,通過生態合作的方式覆蓋更廣泛的客戶群體。

  據了解,雲從科技立足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推出了以「輕舟平臺」為代表的通用服務平臺和以「千帆計劃」為命名的生態體系合作夥伴計劃。「輕舟平臺」融合了雲從科技的AI技術和客戶服務經驗,合作夥伴可以基於該平臺自主搭建服務於廣泛場景的AI應用、AIoT設備以及SaaS服務。

(責任編輯:馬欣)

相關焦點

  • 雲從科技科創板IPO審核「已問詢」 AI四小龍第一股花落誰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雲從科技科創板IPO審核「已問詢」 AI四小龍「第一股」花落誰家?2021年元旦假期前最後一個工作日,雲從科技的科創板IPO審核狀態更新為「已問詢」,標誌著其上市進程進入了實質性審核階段。
  • 雲從科技科創板IPO審核「已問詢」 AI四小龍「第一股」花落誰家?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雲從科技科創板IPO審核「已問詢」,AI四小龍「第一股」花落誰家?2021年元旦假期前最後一個工作日,雲從科技的科創板IPO審核狀態更新為「已問詢」,標誌著其上市進程進入了實質性審核階段。
  • 深圳AI企業雲天勵飛衝刺科創板IPO,擬募資30億元
    記者|戈振偉編輯|林騰又一家AI公司向IPO發起了衝刺。自寒武紀成功登陸科創板,曠視科技、雲從科技和依圖科技等「AI四小龍」依次向上市發起衝刺。此次IPO,雲天勵飛擬發行股份不超過8878.343萬股,擬募資30億元,中信證券擔任保薦機構。雲天勵飛成立於2014年8月,是一家在深圳本土成長起來的人工智慧企業。公司當前專注於視覺 AI 領域,提供的產品和服務包括晶片、算法和多場景應用下的智能城市整體解決方案。
  • AI公司雲從科技叩響科創板大門 擬募資37.5億元
    《科創板日報》(上海,記者吳凡)訊當人工智慧行業步入下半場時,頭部企業開始密集向資本市場衝刺。12月3日晚間,上交所受理了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雲從科技」)的科創板申報材料,其擬募資不超過37.5億元,前述資金將投資於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升級項目、輕舟系統生態建設項目、人工智慧解決方案綜合服務生態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 科創板IPO|尚未盈利便謀求上市,AI「獨角獸」雲從科技業務快速擴張...
    科創板連續兩日迎來「同股不同權」考生!繼匯宇製藥科創板IPO獲受理後,雲從科技也來赴考。  12月4日,資本邦獲悉,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的科創板IPO申請已於12月3日獲上交所受理,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擔任其保薦機構。
  • AI獨角獸雲從科技欲虧損上市
    李華清  12月3日晚,證監會官網披露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科創板招股書(申報稿),只有5年發展史的AI「獨角獸」企業開啟衝擊科創板上市。
  • AI獨角獸成立僅5年 雲從科技IPO是突圍還是涅槃?
    繼寒武紀成功科創板上市以後,越來越多的AI公司加入上市潮,諸如雲知聲、雲天勵飛、格靈深瞳等,而這些企業無疑例外,在過去的幾年中,均存在虧損。12月初,AI明星企業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也在科創板正式提交了IPO招股書。
  • 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 成立5年交出怎樣的成績單? | 每經網
    科創板IPO衝刺隊伍又多了一位AI明星企業。12月3日,雲從科技正式向上交所提交了科創板上市招股書,擬募資37.5億。眾所周知,雲從科技是國內四大AI獨角獸的唯一純內資背景企業,於2015年孵化於中科院重慶研究院,主營業務為人機協同作業系統和人工智慧解決方案,是AI頭部企業最年輕的一家。
  • IPO資訊|雲從科技引發AI上市潮 科創板設立初顯成效
    作者 | 敖丙AI資訊通報導,繼寒武紀成功科創板上市以後,越來越多的AI公司加入上市潮,諸如雲知聲、雲天勵飛、格靈深瞳等,而這些企業無疑例外,在過去的幾年中,均存在虧損。從2019年曠視嘗試赴港IPO、今年12月雲天勵飛科創板IPO獲受理,到如今雲從科技招股書披露,敏感的大眾似乎早已留下"AI公司都是吞金獸"的印象。因此,這次拿到雲從的招股書後,自媒體也再次泛起一輪輪的口誅筆伐。"3年虧損20億"、"研發投入偏低"、"中庸到底"......
  • ...液一哥藍月亮啟動招股 人臉識別巨頭衝刺科創板(附擬IPO排隊名單)
    原標題:「洗衣液一哥」藍月亮啟動招股 人臉識別巨頭衝刺科創板(附最新擬IPO排隊名單) 摘要 【「洗衣液一哥」藍月亮啟動招股 人臉識別巨頭衝刺科創板(附最新擬
  • 最年輕的「AI四小龍」,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IPO
    2017年-2108年,雲從科技的虧損遠小於同行業公司,被一部分人認為可能是最快實現盈虧平衡的公司。此外,雲從科技還擁有國家隊背景,並在技術上行業領先。雲從科技擁有自主可控並不斷創新的人工智慧核心技術,實現了從智能感知認知到決策的核心技術閉環。
  • 招股書披露 雲從科技墜入凡間
    12月6日,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雲從科技已正式啟動IPO程序,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準備全力衝刺科創板。當雲從科技的財務狀況赤裸裸地展現在大眾面前,人們才發現這個看似高高在上的行業並沒有想像中過得好,雲從科技墜入凡間。又一家「流血上市」的AI獨角獸「幸福的人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人有各自的不幸。」對於AI企業來說,列夫託爾斯泰的這句話應該反過來說,AI企業連不幸的原因都是相同的。
  • 雲從科技IPO募資「輸血」預計三年內盈虧平衡
    AI企業何時才能走出虧損泥潭,迎來盈利的拐點?  針對這一疑問,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率先給出了時間表。日前,雲從科技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公司雖然處於虧損階段,但營收年均增長率達到358.47%,仍在高增長階段,預計未來兩三年將觸及盈虧平衡點。」
  • 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AI第一股」 其刷臉支付產品卻無人問津?
    原標題:雲從科技衝刺科創板「AI第一股」 其刷臉支付產品卻無人問津?   12月6日,據上交所官網信息顯示,雲從科技已正式啟動IPO程序,提交了上市招股書,準備全力衝刺科創板。
  • 營收2億、虧損24億的獨角獸擬募資144億(附最新...
    近日,柔性屏「獨角獸」企業柔宇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上交所受理。柔宇科技科創板IPO擬募資144億僅次於中芯國際招股書顯示,柔宇科技核心技術產品主要是柔性顯示屏和柔性傳感器,應用產品除了可摺疊手機,還有柔記智能手寫本、柔宇智能會議顯示終端、電子書、車內安全智能屏、曲面電梯中控等。此前,柔宇科技因生產出全球第一臺摺疊智慧型手機而聞名。
  • 最年輕AI四小龍衝刺科創板!拆解雲從IPO文件:三年半淨虧23億
    智東西(公眾號:zhidxcom)作者 | 心緣編輯 | 漠影又一家人工智慧(AI)獨角獸衝刺科創板IPO。此次公開募股,雲從科技擬發行不超過1.1243億股,融資規模預計為37.50億元,募資資金所得淨額將全部圍繞其AI技術的研發展開,用於如下項目:自成立以來,雲從科技累計融資總額近30億人民幣,其創始人周曦控股的常州雲從在雲從科技的股權佔比合計達到了23.2%。
  • 第二單CDR申報現身:爭奪「AI第一股」 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
    原標題:第二單CDR申報現身:爭奪「AI第一股」,依圖科技衝刺科創板   11月4日晚,上交所官網顯示,此前有「AI四小龍」之稱的依圖科技有限
  • 柔宇科技商業化遇阻三年半累虧32億 擬IPO募資144億
    來源:長江商報長江商報消息●長江商報記者 曾思嶒日前,柔宇科技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柔宇科技等來了決戰的一刻,但其IPO備受市場質疑。2012年,柔宇科技頂著「生產柔性屏幕」的光芒誕生,此後一路成為資本寵兒,8年間融資13輪,成為近幾年最耀眼的獨角獸之一。然而,多年來,柔宇科技面臨產業化困境,且虧損逐漸遞增。
  • 雲從科技IPO募資「輸血」 預計三年內盈虧平衡
    AI企業何時才能走出虧損泥潭,迎來盈利的拐點?針對這一疑問,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雲從科技」)率先給出了時間表。日前,雲從科技方面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公司雖然處於虧損階段,但營收年均增長率達到358.47%,仍在高增長階段,預計未來兩三年將觸及盈虧平衡點。」
  • 年均增速達358.47% AI獨角獸雲從科技真的在「大步快跑」嗎?
    雲從科技作為四小龍之一,奉行的「務實之道」,增速一直是幾家中最高的。招股書顯示,2017年、2018年、2019年,雲從科技分別實現營收6453.37萬元、48411.34萬元、80734.72萬元,2017年至2019年三年營收平均增長率達358.47%。那麼快速發展的AI賽道,雲從科技真的在「大步快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