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種設計哲學思想,你知道有哪些?

2020-12-16 遊文泳藝

設計哲學

設計哲學,就是研究設計的本質、規律等問題的一門學問,一般來說,設計哲學指導設計。

設計有如下部分

工業產品設計建築設計平面設計珠寶設計茶具設計家具設計陶瓷設計其它設計汽車設計每位出色的設計人員,都擅長聯想。他們能設計出美觀又實用的東西。當他進行哲學思考,就會是一位出色的思想家。

出色的設計從何而來?設計遵循規則,還是自己的幻想呢?希望,下面10種設計哲學思想,能夠幫助你找到更好的答案。

第一種思想:功能大於形式

對功能與形式的思考,是設計人員要關心的。一派認為功能大於形式,另外一派認為形式大於功能。無關對錯,只有立場不同罷了。但毫無疑問,設計出的東西功能要有。

著名設計師迪特·拉姆斯認為設計要忽視一切多餘的東西,讓基本元素成為設計的最大優勢。

迪特·拉姆斯(Dieter Rams)以產品實用為首的理念,啟發了包括喬恩·伊夫(Jon Ive)在內的一代設計師。也催生了現代簡約設計運動。

第二種思想:以人為本

一切設計都是為人服務的,任何設計都要為用戶考慮。這才是體現人文主義的理念。

以人為本意味著設計時,要專注。著名蘋果公司的營銷大師邁克·馬克庫拉雖然不是設計師,但他知道

直到今天,這已經成為蘋果設計的核心理念。對用戶負責。才是一切。這才成就了MacBook。

蘋果一直專注,讓少數幾件事變得完美。這可以說是最有影響力的設計哲學之一。

第三種思想:要驚喜和創意

創意是設計的靈魂,沒有創意的設計將會是死水。要讓你的用戶發出「哇」的吶喊。

傳奇平面設計師米爾頓·格拉瑟(Milton Glaser)曾製作過一些世界上最知名的徽標和圖形藝術,他曾說過對於一個設計,用戶有三種態度回應。要麼是肯定,要麼是否定,要麼是超級肯定。設計人員要追求第三種境界。讓用戶發出驚嘆的吶喊。

平面設計的核心就是一種視覺藝術。

第四種思想:形式與功能為一體

著名建築設計大師弗蘭克·勞埃德·賴特曾經說過這句話,他的核心思想便是有機建築。

有機建築便是與自然和諧相處,這其實是一種後現代的設計方法。賴特並非專注於形式,而是專注於集成設計。

賴特要把建築融於周邊環境。要讓它融於大地之中。

第五種思想:解構主義

著名代表人物為弗蘭克·蓋裡等人。解構主義起源於結構主義,結構主義認為萬事萬物都有某種內在的結構。而解構主義則是要摧毀一切結構,從中體現出反本質主義,反中心主義思想。

蓋裡曾說過:

生活很混亂,建築物應該體現出來

這是他的設計理念,他的建築作品,就是這種理念的最好論證。

第六種思想:簡單主義

也可以說是極簡主義,這種設計哲學思想認為一切設計要回歸純粹的形式。設計要簡單,不要多餘的元素。

正如喬納森·艾夫(Jonathan Ive)一樣,現代設計中最著名的簡單性倡導者說:

「簡單性並非沒有混亂,而是簡單性的結果。簡單性本質上是描述物體和產品的目的和位置」

第七種思想:文化主義

任何有思想的設計師,都會想方設法把自己的作品設計成有文化的作品。因為一旦有文化屬性,那就具有紀念和永恆的價值,甚至可能成為歷史物質文化遺產。

文化是一種深層次的內涵的東西,讓設計作品具有文化價值,也是值得追求的。

最有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師伊夫·比哈爾認為設計師的作品處於商業和文化的交匯處。

只有當設計作品是文化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商業的一部分時,設計才是最好的。

只有文化,才能夠讓作品永恆。

蘇州博物館,貝聿銘

第八種思想:細節主義

出色的設計必將引領美學潮流,出色的設計必將令人賞心悅目。當然,實用也很重要。

著名的家具設計師查爾斯·伊姆斯就曾說道:

細節不是細節,他們進行設計

這就是他設計的任何標準的椅子都令人賞心悅目的原因。

第九種:建構主義

建築主義設計哲學認為好的設計可以快速定義自己,設計是會受到時代,經濟,社會文化等多種因素制約的。

最好的設計師可以快速迭代他們的設計,以適應社會的需求。蘋果的系統設計就是很好的案例。

用戶界面的親和力,是隨著用戶的喜好而調整的。

羅德琴科是建構主義運動的奠基人之一,他主張對同一主題進行多種改動以體現其「本質」。正如他曾經說過的:

「一個人必須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情況下對一個主題拍攝幾張不同的照片,就好像一個人對它進行了全面檢查,而不是一次又一次地從同一個鑰匙孔中看到一樣。」

第十種思想:極少主義

好的設計就是儘可能少的設計,好的設計關鍵就是做減法。

拋棄不必要的,多餘的。正所謂「少即是多」。

代表人物有喬納森·艾夫(Jonathan Ive),斯特凡·薩奇邁斯特(Stefan Sagemeister),迭戈·阿瑪尼(Diego Armani),路德維希·密斯·凡·德羅(Ludwig Mies van der Rohe)等人。

好的,以上就是10種設計哲學思想,希望能幫助到你。你還知道哪些設計思想呢?歡迎留言評論。

相關焦點

  •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談遊戲中蘊含的各類哲學思想|GameRes
    我在很久前曾經寫下過《適用於遊戲設計中的哲學理論》一文,不過該文實在太過簡陋粗糙。也專門撰寫過《淺談遊戲中的倫理學和道德挑戰》一文,較為深入的探討過康德的義務論和邊泌的目的論等西方倫理學思想運用在遊戲中的方法。至於本文將分析更多的中外哲學觀點,並分析這些哲學史上著名的哲學理念是如何深刻的影響著遊戲和各類文學、電影、甚至漫畫等藝術作品的(當然主要談的還是遊戲方面)。
  • 論中國生命哲學思想的內涵與意義
    中國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文化的國家,其哲學思想源遠流長,並經過了歷史沉澱和時間檢驗。中國哲學思想集中體現了孔孟精髓、民族智慧,需要我們一代代傳承下去,中國哲學是一種生命哲學,是對諸多生命智慧的充分展現。如今,人們對生命有了更多新的認識,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自然的主導和社會的主體被人代替。
  • 做哲學有門檻嗎?
    該書藉助思想實驗介紹了五個重要的哲學議題:心-身問題、自由意志與決定論、人格同一性問題、相對主義問題與道德、惡的問題與上帝存在。哲學與日常是否有鴻溝?進入或掌握一門專業學科一般都有一定的門檻,即:在門外漢和專家之間會有一座山,而翻越這座山需要掌握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 [中國社會科學網]領略思想寶藏:「中國人民大學哲學名家講座系列...
    哲學本身就是一座宏偉壯麗的殿堂,在這座殿堂裡有許多恆久而常新的話題,與時代深沉的思緒相應和,給人以精神的啟迪。經過長期的思想積澱和學術創新,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與全國知名高校、科研機構均形成了深厚的學術傳統,在這些傳統中引領哲學學科發展、具有廣泛學術影響力的名家名師本身就是一座座殿堂。
  • 哲學到底有什麼用?現在還需要思想嗎?
    人與世界的關係有三類,即人與自然的關係、人與社會的關係以及人與自身的關係。這種非系統、缺乏論證的世界觀還不能稱之為哲學。 哲學是通過一系列特有的概念、範疇和系統的邏輯論證而形成的思想體系。當人們對自然、社會和思維知識的積累達到一定程度,社會具備一定的實踐條件,特別是人類的思維達到一定水平時,哲學家把自發的、不系統的世界觀加以系統化、理論化而形成關於世界觀的思想體系,才出現哲學。
  • 劉亮週:設計是解決問題的哲學
    每一個設計師心中都有一座城,城裡貯藏著從世界收集的美和靈感,有一天城門開啟,帶你看美好的設計是如何修行。《談心設》是一檔中國室內設計師媒體深度訪談欄目,呈現中國室內設計師真實的內心:設計背後是他們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 培養5種數學意識,掌握5種基礎數學思想,成為一個有數學思想的人
    數學思想的層次要高於數學知識和具體的數學觀點,而低於哲學和一般科學思想,基本數學思想作為數學思想的奠基性或總括性成分,統攝著數學的全部概念和方法。因此,依賴數學思想可以將數學概念、定理、方法等知識內容,籠絡到自己的認知結構當中。
  • 打通認知壁壘,13本好書,讓你的思想生機盎然!
    你最近想讀什麼?在讀什麼?13本好書助你打通認知壁壘,讓思想生機盎然。、自由意志問題、道德哲學、政治哲學、知識論、懷疑論等核心思想進行了充分翔實的論證。跟隨作者所講的案例、旁徵博引的哲學大師的觀點、哲學史上的論爭等,你可以將西方哲學的核心思想和核心智慧收為己用。
  • 滕威| 「在大西洋的這一邊,哲學思想也有著長長的海岸線...
    各種拉美文學譯叢,各種加西亞·馬爾克斯、博爾赫斯等拉美文學大師的文集以及傳記、訪談、論著的出版幾乎未有中斷。新世紀以來,隨著與拉美的經貿往來愈來愈頻繁,國內各種與拉美相關的科研機構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編譯出版了不少拉美政治、經濟方面的著作。但整體而言,涉及拉美哲學思想、批判理論的譯介還是相當稀少。
  • 你所不知道的《道德經》一 哲學與道學
    《道德經》是中國古典文化的源頭之一,也是中國哲學之祖。準確來說,中國自古以來沒有所謂「哲學」。「哲學」是近代日本人翻譯西方著作用的一個替代性詞語,經近代中國文人翻譯日文著作引入而成。於今日中國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詞。
  • 馬克思的哲學革命構建了思想與世界的真實聯繫
    馬克思對於唯心主義哲學和青年黑格爾運動的揭露和批判是深刻的、發人深省的,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現實意義。馬克思的批判包含著豐富而重要的內容:其一是對自身思想的一次清理,也就是要消除那種德國哲學的信仰。其二是恢復或重新建立哲學與時代、哲學與現實的不可分割的關係。其三是這種缺乏現實內容的批判或哲學只是 「玄妙的自我意識」。
  • 費爾巴哈思想成就馬克思主義哲學,他這十句哲理名言,句句深刻
    我們在上學的時候,被傳授的馬克思唯物主義思想,相信廣大讀者一定不知道該思想的理論基礎來源於哪兒吧。今天,就揭開謎底,介紹一位德國哲學家,他的哲學思想對馬克思的影響巨大。費爾巴哈出生於德國,他不僅塑造了哲學史唯物主義的權威,還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來源。也就是說,沒有費爾巴哈的哲學思想作為基礎,就沒有馬克思哲學思想。早年間,費爾巴哈對黑格爾哲學非常感興趣,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的學習黑格爾哲學理論,並成為「青年黑格爾學派」的成員。
  • 東方思想:莊子·道家哲學
    所有文章特地還做成了語音版的,可在喜馬拉雅FM搜索浪兄筆記或哲學筆記收聽。 來源:哲學漫步集 你在做夢,哼!就是那個做夢的做夢(挑釁)。美妙的長眠,值得高歌一曲,啦~。一群人在人家夢裡打來打去,有意思嗎?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夢裡花落知多少。美夢成真。其實,剛才說的全是夢話。
  • —先秦哲學思想概覽
    熟悉中國歷史的都知道,周代分為西周、東周,以公元前770年周平王遷都到洛陽為界。 粗略來說,先秦諸子的學術,有兩個來源:其一是從上古宗教哲學中演化而來的哲學思想,其二是各個專門的官位職守中孕育而成。前者偏重玄學方面,後者偏重政治經濟社會方面。
  • 英國經驗主義之一,休謨十句哲理名言,你能感受他的哲學思想嗎?
    哲學史上,有三大英國經驗主義者——大衛·休謨、約翰·洛克和喬治·貝克萊。在這三人中,大衛·休謨哲學思想將多位名家核心理論匯聚於一身,並融會貫通,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大衛·休謨。1711年4月26日,休謨出生於蘇格蘭一個貴族家庭裡,今天是他309周年誕辰,我們用他十句參透人生的哲學語錄,紀念這位蘇格蘭偉大哲學家、經濟學家、歷史學家。求學的時候,休謨就對哲學和知識情有獨鍾,很早便開始研讀西塞羅和維吉爾的哲學思想。但年輕的休謨還沒有想成為哲學家的打算,起初他準備成為像父親一樣的律師。
  • 你所不知道的《道德經》一,哲學與道學
    《道德經》是中國古典文化的源頭之一,也是中國哲學之祖。準確來說,中國自古以來沒有所謂「哲學」。「哲學」是近代日本人翻譯西方著作用的一個替代性詞語,經近代中國文人翻譯日文著作引入而成。於今日中國成為家喻戶曉的一個詞。 那麼古代中國怎麼稱呼「哲學」呢?道學!
  • 自我意識思想:黑格爾哲學的理論精髓
    【摘要】自我意識思想是黑格爾哲學思想的理論精髓。在黑格爾看來,自我意識是人的意識發展中的一個環節。通過這一關鍵性的環節,意識進入真理世界,走向下一個環節理性階段。
  • 想進入西方哲學的智慧殿堂?這10本哲學入門書,你必須得看!
    2,《沉思錄》《沉思錄》是公元2世紀後期古代羅馬皇帝 馬可·奧勒留 傳下來的一部個人哲學思考錄,主要思考人生倫理問題,兼及自然哲學;是奧勒留所作的一本寫給自己的思想散文集。這本與自己的十二卷對話,內容大部分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寫,是斯多葛派哲學的一個裡程碑。
  • 古人的哲學思想,一陰一陽之謂道
    這句話的意思到底是什麼,歷來都有不同解釋。不過,無論哪種解釋,都表明了古人的哲學思想與邏輯認知。「道」這個字最早是道路的意思,根據這個意思衍生出思想學說、道理的意思。想要了解古人的哲學思想,可以嘗試從「一陰一陽之謂道」這句話入手。《易經》就是《周易》,傳說這本書的作者是周文王姬昌。
  • 天道劇評:鬼才丁元英的哲學思想對你有什麼啟發?
    所以我決定對劇中各個人物-性格-以及談到該劇中體現或折射出的物質與精神,政治與經濟,談到哲學,宗教,文化屬性,本作者決定花幾天時間分階段對故事情節逐一進行分析,文化底蘊文筆有限-淺談大家各抒己見!總之,劇中有很多值得你去慢慢體會,細細感悟的東西;或者說,有些東西是可意會不可言傳,微妙的,但總會讓你陷入沉思...《天道》這部電視劇看了兩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