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設計師心中都有一座城,城裡貯藏著從世界收集的美和靈感,有一天城門開啟,帶你看美好的設計是如何修行。《談心設》是一檔中國室內設計師媒體深度訪談欄目,呈現中國室內設計師真實的內心:設計背後是他們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他是劉亮週,香港亮空間設計事務所創辦人、國際著名建築及室內設計師,設計作品以現代華麗風格見稱。曾獲得多個國際獎項,為一線明星、頂級大腕設計私家豪宅。30餘載沉澱的設計,是他對生活哲學最好的詮釋。
「去風格化」
室內設計從來就不應該被定義,它不是歐式,中式、法式等類型設計概念規定下的統一標準,而是因人而異的個性化創造,是生活哲學不同層面相對應的空間設計表達。室內設計從始至終講述著每一個人與空間的關係,人不同,空間就不同,設計所賦予的空間意義也必然不為所謂的風格化而禁錮。
「場景化概念」
設計構思要符合人格的空間場景性,也就是設計師劉亮週所說的「場景化概念」。各個空間使用功能不同,展現出的場景不同,則風格也就不同。設計師要在同房屋主人深入溝通、了解房主需求之後預想出最合宜的空間場景。這個場景一定具備了最符合房主的空間構想,這個構想裡有獨特的專屬印記和定製化。
在設計師劉亮週看來,空間設計講述的是房主的生活,設計師就像一個導演,將主人的生活、經歷、喜好安置在恰當的位置,重新構建出舒適的空間。設計師與房主在空間裡共同完成一個劇本,然後講一個很動聽的故事。雙方在空間的設計聚點上達到一致的文化和情感共鳴。
精準把握場景化,室內空間所展現出來的不純粹是家具擺放,或其他裝飾材料堆積。設計是場景概念,材質、家具、飾品只為設計服務。
跨界不是混搭
跨界不是混搭,是跨文化、跨區域、跨一個人的多維重組,將個人生活元素回歸哲學思想,這是一個解構和重構的重塑過程。談及跨界,劉亮週提倡「西方手法本土化」,即用西方手法表達東方人的居住空間。在牆面材質處理、造型處理、設計語言表達上運用中式符號,用西方手段完善細節。
材質表達上的跨界展現的是含蓄的一面。劉亮週注重不同材質的有效次序,將建築語言融入室內,做到裡外呼應。有序的搭配才能表現美,而堆積則很難呈現美感。設計師就像充滿好奇心的旅遊者,去不同的地方收集元素,有效分配在各個空間,詮釋「跨界美」的兼容性。
「傳統元素現代化」
劉亮週提倡未來設計融入中華傳統文化,不是純粹的改良傳統,而是提取傳統元素、傳統符號,古典與現代融合、時尚跟經典搭配,運用設計語言,將傳統元素通過現代手法表現出來。設計師可以從中式風格中吸取完善空間設計的靈感,例如色澤組合、陶瓷鑲嵌的美。在傳統文化中找靈感,不失為設計文化自信的表達。
未來的設計將更加重個性化,輕區域化。個性不是非追逐潮流不可,舊元素的新應用也是個性。
設計是解決問題的邏輯表達
設計本不複雜,相反其本質從來就很務實。它從需求出發解決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思路也一直在與時俱進的不斷跟進中演繹出設計獨特的設計語言體系。在現代居住空間,設計思維倡導以人的觀念為主。這是設計存在的必然表達和存在。對於設計師劉亮週而言,設計就是解決之道。
——劉亮週部分設計作品展示——